米醋是如何加工的
『壹』 怎样制作米醋
中国传统的酿醋原料,长江以南以糯米和大米(粳米)为主,长江以北以高粱和小米为主。现多以碎米、玉米、甘薯、甘薯干、马铃薯、马铃薯干等代用。
制作方法
1.蒸熟拌曲:将糯米浸渍,然后捞起放在甑上蒸至大汽上升后;米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粘牙即已熟透,此时下甑,再用清水冲洗降温;持水分沥干后,倒出摊铺在竹席上,拌入酒曲药。
2.入坛发酵:酿酒的缸应以口小肚大的陶坛为好,把拌曲后的原料倒入坛内。36小时后酒液逐渐渗出,色泽金黄,甜而微酸,酒香扑鼻。这说明糖化完全,酒化正常。
3.加水醋化:人坛发酵过程中,糖化和酒化同时进行,前期以糖化为主,后期以酒精发酵为主。当酒液开始变酸时,每50公斤米饭或淀粉,加入清水 4~4.5倍,使酒液中的酒精浓度降低,以利其中醋酸菌繁殖生长,自然醋化。
4.成品着色:通过坛内发酵,一般冬春季节40-50天,夏秋季节20~30天,醋液即变酸成熟。一般每百公斤糯米可酿制米醋450公斤。
5.品尝与使用
在白醋中加入五香、糖色等调味品,即为香醋。老陈醋要经过1~2年时间,由于高温与低温交替影响,浓度和酸度会增高,颜色加深,品质更好。
酿醋工艺流程: 配料→蒸熟拌曲→入坛发酵→加水醋化→成品着色。
『贰』 米醋的酿造
家庭自制小米醋操作步骤:
1、蒸煮小米至粘稠。将选好的小米煮熟并放至冷却。
2、将2碗米饭,2碗白开水,3勺糖搅拌均匀,因为要放在不见光的地方,所以直接用搪瓷保鲜缸.(容器一定要干净,用热水烫过)。将原料密封,置于阴暗处,也是为了防止醋受到空气中的氧气以及阳光中的紫外线的作用使其老化,让原料变质变味。
3、密封,室温存放在不见光的地方,放半年。
4、半年后取上面的澄清液,下面的就是糟。澄清液加一勺红糖,密封,再放3个月,开瓶,有酸味就成功了。装瓶前最好再沥清一次,透明香醇的米醋就可以食用了。
5、取出的液体进行提纯和精炼。将糟沥出后,剩余的液体静置一晚,第二日会发现其表面有一层澄清的液体,将澄清液取出来再加入红糖和凉白开继续发酵三个月,再进行沥清,就能得到醇香的醋了。
『叁』 醋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根据现代微生物学和酿造化学的知识,多数以粮食酿醋的发酵全过程,可分为3个主专要步骤:淀粉通过属谷芽或毛霉菌的作用发生糖化和液化;通过酵母菌的作用,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乙醇经醋酸菌的作用,转化为醋酸。
此外,在醋酸发酵的同时,还有其他细菌的酶系作用伴随着发生,如氧化丙醇生成丙酰酸,氧化丁醇生成丁酸,氧化甘油生成二羟基丙酮,氧化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而这些有机酸又可与醇类缩合生成醇芳的酯,会使醋风味浓酽,香鲜味美。
在古代,人们对发酵缺乏科学了解,全凭经验,所以从酿酒到造出食醋确实需要相当长时期的摸索,而且早期的食醋味道也还不大鲜美,所以汉唐时期还常把食醋称为“苦酒”。
『肆』 醋的制作流程
一、原料配比
1、高粱100斤,大曲63斤,用水量在蒸前为75公斤,蒸后180公斤,谷糠公斤,食盐6公斤。
2、甘薯干100公斤,鼓曲50公斤,酵母液40公斤,醋酸液50公斤,用水量为蒸前275公斤、蒸后125公斤,粗谷糠50公斤,细谷糠175公斤,食盐13公斤。
二、粉碎蒸熟
代料酿造都必须通过粉碎这一道工序,然后蒸熟。使原料加大微生物接触面,以有利于发酵和原料糊化均匀,加速糖化。
三、拌曲制醋
把蒸熟的原料焖放15-20分钟后,即可摊开。晾至40度以下时,拌入曲及酵母、酵母液,翻拌2-3次使之均匀。当温度降至17℃-18℃时即可人工制醋。较低的温度可促使糖化和酒精发酵完全。酒精产量高。有抑制杂菌的作用,可提高醋的品质。
四、入坛发酵
把拌曲后的原料装入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前期是糖化与酒精发酵。要求温度28℃-30℃,经36小时发酵后,以品温升到39℃左右为好。同时要均匀地翻动。并掺入谷糠,增加蔬松程度,供氧增温,以利醋化。大约7天后品温开始下降。说明酒精氧化结束,醋化也基本完成。
五、成品调味
通过坛内醋化后,夏季20-30天,冬春季40-50天,醋酸即变酸成熟。此时醋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
成熟的醋,上层醋液清亮澄黄,中下层醋液乳白色,略有浑浊,两者混合即为白色的醋,每100公斤杂粮可酿制白醋400公斤,醋度2.5-3克/100毫升。滤出的醋渣可腌渍酸菜或掺配饲料喂畜禽。在白醋中加入五香和糖色、芝麻等调味品,经沉淀过滤后即为香醋。
(4)米醋是如何加工的扩展阅读:
不同醋的作用
1、白醋的原料以糯米为主,经处理后使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再用酵母使其发酵成酒精,然后在醋酸菌的作用下发酵生成醋酸。由于色泽较浅,白醋主要用于拌凉菜,西餐烹饪中使用也较多。
2、米醋主要使用优质大米、高粱经过发酵酿造而成。其制作工艺存在南北方差异,南方的米醋大多带有甜味,适用于酸甜口味的菜肴和腌泡菜,北方米醋酸味较浓,适用于烹制酸汤鱼等酸味菜肴。
3、陈醋的原料和前期工艺与米醋相同,但不同的是,陈醋酿造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酿好的米醋需经夏日伏晒、冬季捞冰的长期陈酿和浓缩工序才能制成陈醋。优质陈醋呈棕红或褐色,黏稠度高,带有浓郁的醋香。老陈醋常用于颜色较深且需要突出酸味的菜肴中,如酸辣汤等,也适合吃饺子时蘸食。
『伍』 醋是怎么加工的
醋为什么是酸的
传统的解释:与甜味、苦味和鲜味不同,酸味并不靠特殊的感受器来捕捉。因为甜味物质(糖)和苦味物质(生物碱)通常为大分子,应该有专门的味觉感受器与它们相匹配。而引起鲜味的谷氨酸分子,就连在人体的其他地方都存在专门的感受器。因此,在这三类感受器蛋白被发现之前,教科书早就言之凿凿地判明了它们的存在。而酸味来自于高浓度的氢离子,咸味出自游离在唾液中的钠离子。两种小离子是如何刺激味觉细胞的呢?之前的研究者们根据在其他细胞上的经验,判断这些粒子可能通过一些通道直接进入细胞。
最新研究:2006年8月24日的Nature杂志的封面研究便是美国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院的Charles Zuker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味蕾上存在专门感知酸味的蛋白质感受器——PKD2L1。
研究者设想,如果存在这样的蛋白质,那它一定存在于能直接接收外界信号分子的细胞膜上。于是候选名单从最初的30000个蛋白质缩小到10000个。第二步,他们假设感受器应该只存在于很少种类的组织(如舌味觉细胞)中存在。这样,名单缩减到900个。然后他们研究已知的三种感受器的基因序列,接着就发现了第一个嫌疑犯PKD2L1。
为了验证这个蛋白质的功能,研究小组弄出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小老鼠,它们体内能产生杀死表达PKD2L1的细胞的毒素。科学家们喂这种小白鼠吃酸的事物,它们吃得喜滋滋的。而正常的小老鼠是讨厌吃酸的食物的。
[编辑本段]醋的原料和制作方法
有4类
(1)中国传统的酿醋原料,长江以南以糯米和大米(粳米)为主,长江以北以高粱和小米为主。现多以碎米、玉米、甘薯、甘薯干、马铃薯、马铃薯干等代用。原料先经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使淀粉转变为糖,再用酵母使发酵生成乙醇,然后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醋酸发酵,将乙醇氧化生成醋酸。
(2)以含糖质原料酿醋,可使用葡萄、苹果、梨、桃、柿、枣、番茄等酿制各种果汁醋,也可用蜂蜜及糖蜜为原料。它们都只需经乙醇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生化阶段。
(3)以乙醇为原料,加醋酸菌只经醋酸发酵一个生化阶段。例如以低度白酒或食用酒精加水冲淡为原料,应用速酿法制醋,只需1天~3天即得酒醋。
(4)以食用冰醋酸加水配制成白醋,再加调味料、香料、色料等物,使之成为具有近似酿造醋的风味的食醋。
杂粮酿醋技术
酿醋原料除糯米外,还有许多杂粮,如高粱、甘薯干、米糠、野生淀粉等。由于各种原料性质不同,所以配方和加工方法与糯米酿醋法也有不同之处,以下介绍民间传统的利用各种杂粮酿醋的技术。
一、原料配比
l、高粱100斤,大曲63斤,用水量在蒸前为75公斤,蒸后180公斤,谷糠100公斤,食盐6公斤。
2、甘薯干100公斤,鼓曲50公斤,酵母液40公斤,醋酸液50公斤,用水量为蒸前275公斤、蒸后125公斤,粗谷糠50公斤,细谷糠175公斤,食盐13公斤。
3、湿淀粉渣160公斤,鲜酒糟160公斤,麦皮100公斤,谷糠100公斤,曲40公斤,酵母20公斤,食盐12公斤。
4、米糠50公斤,麦皮50公斤,曲20公斤,醋酸液80公斤。
二、粉碎蒸熟
代料酿造一般都必须通过粉碎这一道工序,然后蒸熟。使原料加大微生物接触面,以有利于发酵和原料糊化均匀,加速糖化。
三、拌曲制醋
把蒸熟的原料焖放15-20分钟后,即可摊开。晾至40度以下时,拌入曲及酵母、酵母液,翻拌2-3次使之均匀。当温度降至17℃-18℃时即可人工制醋。较低的温度可促使糖化和洒精发酵完全。酒精产量高。有抑制杂菌的作用,可提高醋的品质。
四、入坛发酵
把拌曲后的原料装人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前期是糖化与酒精发酵。要求温度28℃-30℃,经36小时发酵后,以品温升到39℃左右为好。同时要均匀地翻动。并掺入谷糠,增加蔬松程度,供氧增温,以利醋化。大约7天后品温开始下降。说明酒精氧化结束,醋化也基本完成。
五、成品调味
通过坛内醋化后,一般夏季20-30天,冬春季40-50天,醋酸即变酸成熟。此时醋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成熟的醋,上层醋液清亮澄黄,中下层醋液乳白色,略有浑浊,两者混合即为白色的醋,一般每100公斤杂粮可酿制白醋400公斤,醋度2.5-3克/100毫升。滤出的醋渣可腌渍酸菜或掺配饲料喂畜禽。在白醋中加人五香和糖色、芝麻等调味品,经沉淀过滤后即为香醋。
『陆』 米醋是什么 制作米醋的方法是怎样的
米醋是用谷子、高粱、糯米、红薯、红枣、苹果、大麦、玉米、酒糟、葡萄专、柿子等粮属食和果品为原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的。米醋含有丰富的碱性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维生素B1等营养成分,因此,国外的营养专家已经把它作为一种新型保健饮料开发出来,又称“玫瑰米醋”,盛产于浙江一带,故又称“浙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