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工中心 » 什么特征食品适用于微波加工

什么特征食品适用于微波加工

发布时间: 2021-02-09 03:04:50

❶ 微波加热有什么特点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辐射生物学专家曹恩华认为,微波可广泛应用于回通信、遥答感等领域,造福于人类;而微波炉的发明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加工的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目前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在严格的科学试验之前就妄言“微波食品对人体。

❷ 食品微波杀菌的原理、特点、限制及克服措施

微波杀菌是利用了电磁场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对回细菌的热效应是使答蛋白质变化,使细菌失去营养,繁殖和生存的条件而死亡。微波对细菌的生物效应是微波电场改变细胞膜断面的电位分布,影响细胞膜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细菌因此营养不良,不能正常新陈代谢,细胞结构功能紊乱,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死亡。此外,微波能使细菌正常生长和稳定遗传繁殖的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若干氢键松弛,断裂和重组,从而诱发遗传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甚至断裂。

❸ 辐照丶微波丶干燥丶萃取哪些是食品加工中可以使用的加工工艺

我认为是微波干燥和萃取

❹ 什么是微波食品

广义的微波食品指可以用微波加热后食用的食品。这太多了,,不用例子了吧。狭义的微波食品是指只能用微波加工后食用的食品,如微波专用的爆米花

❺ 可以用微波炉进行烹饪的食物有哪些

现在一些名牌微波炉都会随身附赠食谱,网上也有下载的,网络文版库就有不少。权
基本上平时的食材都可以使用微波炉烹饪,但是比较传统方法烹饪的风味是否有异,就不得而知。
建议不要经常使用微波炉烹调加热,对食物营养损失比较厉害。

另外,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还要多句嘴,让不清楚的朋友有个准备:微波炉不可以加热金属物品,会产生电火花,对金属物和微波炉内部造成烧灼伤害;不可以加热密闭物品,比如罐头,完整的鸡蛋,鱼的眼睛等,都会发生爆炸,加热鸡蛋和鱼的时候,需要用牙签先戳破鱼眼或者鸡蛋内膜。

❻ 哪些食物不宜在微波炉中加工

1、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时间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冰冻肉类食品须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

2、忌再冷冻经微波炉解冻过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后,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是可以繁殖的,虽再冷冻可使其繁殖停止,却不能将活菌杀死。已用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冻,必须加热至全熟。

3、忌油炸食品:因高温油会发生飞溅导致火灾。如万一不慎引起炉内起火时,切忌开门,而应先关闭电源,待火熄灭后再开门降温。

4、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如果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5、忌用普通塑料容器:使用专门的微波炉器皿盛装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塑料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6、忌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加热不熟食物。

7、忌使用封闭容器:加热液体时应使用广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破事故。即使在煎煮带壳食物时,也要事先用针或筷子将壳刺破,以免加热后引起爆裂、飞溅弄脏炉壁,或者溅出伤人。

8、忌将微炉置于卧室:同时应注意不要用物品覆盖微波炉上的散热窗栅。

9、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人距离微波炉至少在1米之外。

在微波炉的使用和维护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微波炉要放置在通风的地方,附近不要有磁性物质,以免干扰炉腔内磁场的均匀状态,使工作效率下降。 还要和电视机、收音机离开一定的距离,否则会影响视、听效果。

2.炉内未放烹饪食品时,不要通电工作。不可使微波炉空载运行,否则会损坏磁控管,为防止一时疏忽而造成空载运行,可在炉腔内置一盛水的玻璃杯。

3.凡金属的餐具,竹器、塑料、漆器等不耐热的容器,有凹凸状的玻璃制品,均不宜在微波炉中使用。瓷制碗碟不能镶有金、银花边。盛装食品的容器一定要放在微波炉专用的盘子中,不能直接放在炉腔内。

4.微波炉的加热时间要视材料及用量而定,还和食物新鲜程度、含水量有关。由于各种食物加热时间不一,故在不能肯定食物所需加热时间时,应以较短时间为宜,加热后可视食物的生熟程度再追加加热时间。否则,如时间太长,会使食物变得发硬,失去香、色、味。按照食物的种类和烹饪要求,调节定时及功率(温度)旋钮,可以仔细阅读说明书,加以了解。

5.带壳的鸡蛋、带密封包装的食品不能直接烹调,以免爆炸。

6.一定要关好炉门,确保连锁开关和安全开关的闭合。微波炉关掉后,不宜立即取出食物,因此时炉内尚有余热,食物还可继续烹调,应过1分钟后再取出为好。

7.炉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在断开电源后,使用湿布与中性洗涤剂擦拭,不要冲洗,勿让水流入炉内电器中。

❼ 微波食品杀菌有什么优点

微波杀菌保鲜的机理
微波杀菌、保鲜就是希望将食品经微波能处理后使食品中的菌体、虫菌等微生物丧失活力或死亡,保证食品在一定保存期内含菌量仍不超过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允许范围,从而延长其货架期。
以下简述微波杀菌保鲜的可能机制:众所周知,细菌、成虫与任何生物细胞一样,是由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物等复杂化合物构成的一种凝聚介质。其中水是生物细胞的主要成份,含量在75-85%,因为细菌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必须有水参与才能进行,而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对各种营养物的吸收是通过细胞膜质的扩散、渗透吸收作用来完成的。在一定强度微波场的作用下,食品中的虫类和菌体也会因分子极化驰豫,同时吸收微波能升温。由于它们是凝聚态介质,分子间的强作用力加剧了微波能向热能的能态转化。从而使体内蛋白质同时受到无极性热运动和极性转动两方面的作用,使其空间结构变化或破坏而使其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后,其溶解度、粘度、膨胀性、渗透性、稳定性都会发生明显变化,而失去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微波能的非热效应在灭菌中起到了常规物理灭菌所没有的特殊作用,也是赞成细菌死亡原因之一。微波杀菌、保鲜是微波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的热效应主要起快速升温杀菌作用;而非热效应则使用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发生变异,而丧失活力或死亡。因此,微波杀菌温度低于常规方法,一般情况下,常规方法杀菌温度要120℃-130℃,时间约1小时,而微波杀菌温度仅要70℃-105℃,时间约90-180秒。
三、微波杀菌保鲜的特点
1、时间短、速度快
常规热力杀菌是通过热传导,对流或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从食品表面传至内部。要达到杀菌温度,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微波杀菌是微波能与食品及其细菌等微生物直接相互作用,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共同作用,达到快速升温杀菌作用,处理时间大大缩短,各种物料的杀菌作用一般在3-5分钟。
2、低温杀菌保持营养成份和传统风味
微波杀菌是通过特殊热和非热效应杀菌,与常规热力杀菌比较,能在比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就能获得所需的消毒杀菌效果。实践表明,一般杀菌温度在75-80℃就能达到效果,此外,微波处理食品能保留更多的营养成份和色、香、味、形等风味,且有膨化效果。如常规热力处理的蔬菜保留的维生素C是46-50%,而微波处理是60-90%,常规加热猪肝维生素A保持为58%,而微波加热为84%。
3
、节约能源
常规热力杀菌往往在环境及设备上存在热损失,而微波是直接对食品进行作用处理,因而没有额外的热能损耗。此外,其电能到微波能的转换效率在70-80%,相比而方,一般可节电30-50%。
4、均匀彻底
常规热力杀菌是从物料表面开始,然后通过热传导传至内部。存在内外温差。为了保持食品风味,缩短处理时间,往往食品内部没有达到足够温度而影响杀菌效果。由于微波具有穿透作用,对食品进行整体处理时,表面和内部都同时受到作用,所以消毒杀菌均匀、彻底。
5、便于控制
微波食品杀菌处理,设备能即开即用,没有常规热力杀菌的热惯性,操作灵活方便,微波功率能从零到额定功率连续可调、传输速度从零开始连续调整,便于控制。
6、设备简单,工艺先进
与常规消毒杀菌相比,微波杀菌设备,不需要锅炉,复杂的管道系统,煤场和运输车辆等,只要具备水、电基本条件即可。
7、改善劳动条件,节省占地面积
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低、噪音小,极大地改善了劳动条件。整套微波设备的操作人员只需2-3人。广泛用于木耳、人参、鲜花、葱姜蒜片。枣片、辣椒、脱水蔬菜、豆制品等制品的热化、干燥和杀菌,通过微波杀菌和保鲜技术,不但不会破坏物料原有的营养成分,卫生指标完全可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完全可以达到食品的出口级标准,同时大大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❽ 用微波炉加工食物的

微波炉早已成了每家必备的生活用品。它给人们加热食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加热快、安全性高,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食品都适合微波加热。而有的容器放进微波炉里,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这些食物,不适合微波加热

西蓝花

西兰花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它不仅颜色嫩绿惹人爱,吃起来口感也比普通花菜更清脆爽口。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抗氧化功效显著。西兰花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如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等。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还能帮助防癌抗癌。这么好的食物,如果在烹饪的过程中,使其营养成分大量流失。

当我们把西兰花放在微波炉里加热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将其抗氧化成分大量减少的方式,因为,微波炉可使其抗氧化功效变得所剩无几;而用燃气进行烹饪时,这些抗氧化物只会流失11%,大部分还是得以“幸存”的。

鸡蛋

可能有些人做过这样的“傻事”,为了图省事,把鸡蛋整个放进去,可不一会儿就听见了爆炸声,打开微波炉的门,里面一片狼藉。如果急忙打开炉门,鸡蛋很可能会在眼前爆开,一不小心,还会伤到眼睛或者脸,非常危险。

为什么鸡蛋会爆炸呢?即使把鸡蛋剥了壳,也还是会爆炸。

这是因为微波穿透鸡蛋,使其越来越热,水汽也越来越多,可是鸡蛋中是有一层薄膜的,它会阻碍热量的散发,从而出现内部热量过高的情况,鸡蛋也就会爆炸了。加热鸡蛋可以把它放在炉子上再煮一下,比放进微波炉要安全省事得多。

半熟的肉类

半熟的肉类可能有些人会为了追求肉质的鲜嫩,当天吃不完的肉,只将其烹饪至半熟,等下次需要吃的时候,直接将其放进微波炉加热。这样吃肉,似乎的确可以避免肉质过老、口感不佳的情况,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不妥的。

因为肉类在做到半熟的时候,根本不能杀死全部的细菌,而这些细菌在室温下繁殖,即使放在冰箱里,使之暂时保鲜,等到拿出来时细菌也还是会复苏并继续生长。如果这个时间把它放进微波炉,它的健康性就无法保障了。因为放在微波炉中加热的时间是很短的,很多时候都只有几分钟,这么短的时间不足以给肉类食物进行充分地消毒,因此是不卫生的。

❾ 超声的哪些声学特性可以适用于微波

问题1:微波是什么?

答:微波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KMHz的电磁波,即波长在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问题2:微波是怎样产生的?

答:微波能通常由直流或50MHz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可以产生微波的器件有许多种,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半导体器件和电真空器件。电真空器件是利用电子在真空中运动来完成能量变换的器件,或称之为电子管。在电真空器件中能产生大功率微波能量的有磁控管,多腔速调管,微波三、四极管,行波管等。在目前微波加热领域特别是工业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磁控管及速调管。

问题3:微波应用的频率有那些?

答:因为微波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通信领域,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国际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对频率的划分作了具体规定。分给工业、科学和医学用的频率有 433 兆赫、915兆赫、2450兆赫、5800兆赫、22125兆赫,与通信频率分开使用。目前国内用于工业加热的常用频率为915兆赫和2450兆赫。微波频率与功率的选择可根据被加热材料的形状、材质、含水率的不同而定。

问题4: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

答:介质材料由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组成,在电磁场作用下,这些极性分子从原来的随机分布状态转向依照电场的极性排列取向。而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这些取向按交变电磁的频率不断变化,这一过程造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摩擦从而产生热量。此时交变电场的场能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使介质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对微波加热最通俗的解释。

问题5:微波杀菌的机理是什么?

答:微波灭菌的机理在于,细菌、成虫与任何生物细胞一样,是由水、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物等复杂化合物构成的一种凝聚态介质。其中水是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含量在75~85%,因为细菌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必须有水参与才能进行,而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对各种营养物的吸收是通过细胞膜质的扩散、渗透和吸附作用来完成的。在一定强度微波场的作用下,物料中的虫类和菌体也会因分子极化驰豫,同时吸收微波能升温。由于它们是凝聚态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加剧了微波能向热能的能态转化。从而使体内蛋白质同时受到无极性热运动和极性转动两方面的作用,使其空间结构变化或破坏,而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后,其溶解度、粘度、膨胀性、渗透性、稳定性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失去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微波能的非热效应在灭菌中起到了常规物理灭菌所没有的特殊作用。也是造成细菌死亡的原因之一。

问题6:微波的穿透能力如何?

答:穿透能力就是电磁波穿入到介质内部的本领,电磁波从介质的表面进入并在其内部传播时,由于能量不断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它所携带的能量就随着深入介质表面的距离,以指数形式衰减。透射深度被定义为:材料内部功率密度为表面能量密度的1/e 或36.8% 算起的深度D,微波的加热深度比红外加热大得多,因为微波的波长是红外波长的近千倍。红外加热只是表面加热,微波是深入内部加热。

问题7:什么叫微波的选择性加热?

答:不同性质的物料对微波的吸收损耗不同,即选择性加热的特点,这对干燥过程有利。因为水分子对微波的吸收损耗最大,所以含水量高的部位,吸收微波功率多于含水量较低的部位,从而干燥速率趋一致。

问题8:微波加热为什么称之为内部加热方式?

答:常规加热(如火焰、热风、电热、蒸汽等)都是利用热传导、对流、热辐射将热量首先传递给被加热物的表面,再通过热传导逐步使中心温度升高(即常称的外部加热)。它要使中心部位达到所需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热传导时间,而对热传导率差的物体所需的时间就更长。微波加热则属于内部加热方式,电磁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转换成热,且透射性能使物料内外介质同时受热,不需要热传导,而内部缺乏散热条件,造成内部温度高于外部的温度梯度分布,形成驱动内部水分向表面渗透的蒸汽压差,加速了水份的迁移蒸发速度。特别是对含水量在30%以下的食品,速度可数百倍的缩短,在短时间内达到均匀干燥。

问题9:各种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如何?

答:微波加热是介质材料自身损耗电场能量而发热。而不同介质材料的介质常数εr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是不同的,故微波电磁场作用下的热效应也不一样。由极性分子所组成的物质,能较好地吸收微波能。水分子呈极强的极性,是吸收微波的最好介质,所以凡含水分子的物质必定吸收微波。另一类由非极性分子组成,它们基本上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微波,这类物质有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砜等、塑料制品和玻璃、陶瓷等,它们能透过微波,而不吸收微波。这类材料可作为微波加热用的容器或支承物,或做密封材料。在微波场电中,介质吸收微波功率的大小P正比于频率f、电场强度E的平方、介电常数εr 和介质损耗正切值tgδ。即: P = 2πf•E2•εr•V•tgδ

问题10:微波的脱水效率如何?

答:理论上每千瓦小时微波电能可使1.39公斤的水汽化,由于线路损耗及腔体效率等因素,实际效果为0.8--1.1公斤/千瓦小时。用户可根据待处理材料初始与最终含水量之差及产量的要求来估算所需的微波功率。

❿ 微波食品包装袋有哪些特点

微波在食品包装袋上的最大应用是用于食品包装和灭菌。微波杀菌的特点专是低温杀菌,保持属营养成分和传统风味。微波能穿透食品内部,频率为2450MHz,以每秒24.5亿次的振荡,通过特殊的热和非热效应杀死细菌。与常规热力杀菌比较,能在比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所需的消毒杀菌效果,微波消毒比常规加热消毒所需温度低,杀菌可以从表面 到内部,实验证明,一般在70度就可以全部杀死大肠杆菌,在80-90度细菌总数大大降低,时间只需2-3min。速度快,时间短,因此对保留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传统风味、延长保质期、提高产品质量有显著的效果。此外,微波杀菌机理除热效应外,还有某些非热效应(如光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均致力效应等,可以方便地用于食品包装的灭菌中。 另外,水分子对微波吸收最好,所以含水量高的部分,吸收微波功率多于含水量较低的部分。这就是选择性加热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做到食品均匀加热。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