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中的工时指什么
机械加工工时定额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一般都是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来编制版,根据权外界市场行情来编制的。
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状态和生产组织模式下,按照产品工艺工序加工完成一个合格产品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准备时间、休息时间与生理时间的总和。时间定额是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它是劳动生产率指标。根据时间定额可以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面积。因此时间定额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时间定额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使大多数工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部分先进工人可以超出,少数工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接近平均先进水平。合理的时间定额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促进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时间定额定期进行修订,以保持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
时间定额通常由定额员和工艺人员和工人相结合,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并参考有关的技术资料直接估计确定。或者以同类产品的工件或工序的时间定额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推算出来,也可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后确定。
2. 什么是机械加工的工时定额
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
如对车工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
参考时间定额
3. 机械加工的工时怎么计算啊
要确定加工工时复,首先要:
1 )制制定加工工艺,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确定加工设备,在那些设备上做,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
3)选择工、刀、量、刃具的规格型号。
4)确定工序、工位、工步、切削参数。
5)根据每一次走刀切削时间,估算每一个工位的走到时间。
6)计算每一台机床加工时间(单机工时定额)。
7)计算每一个工件机械加工所需总的加工时间。
8)整形、清洗、终检等所需时间。
还要估算辅助时间,如:
1)加工前后的准备时间,
2)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等的清理。
3)工件周转时间。
4)每个工件的装卸时间。
5)刀具刃磨、更换时间。
6)铁屑清除时间。
8)工件检测时间。
9)生理必须时间,如工间操、喝水、上厕所等。
往往会出现整个加工过程中,辅助时间大于切削走刀时间的现象,因此,会采用:
1)数控机床取代普通机床。
2)机夹式不重磨硬质合金刀具取代焊接式刀具、高速钢刀具。
3)采用机械手、自动装卸机器人。
4)配备专职周转工、刀具修磨人员、刀具工程师、夹具调整工、检验员现场工艺员。
4. 机械加工中,工时怎么计算
计算方法
1、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专
2、受援工时:为属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
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
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
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
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
7、异常工时: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法正常生产而耗费的人工工时。
8、总标准工时: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9、异常工时:将影响当日生产所发生之状况分别填写实际时间
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
11、生产工时:为当天生产此工令所发生的实际工时。
12、差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差
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100%
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
5. 机械加工 实作工时 具体是什么意思,要怎么定
机械加工是一种用加工机械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被加工的工件处于的温度状态﹐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实作工时是实际工作的小时。
6. 机械加工工时计算公式
机械加工工时计算是直接累计工时的,没有计算公式。计算规则如下:
1、一般以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2、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当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应当不能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3、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无论劳动者平时工作时间数为多少,只要在一个综合工时计算周期内的总工作时间数不超过以标准工时制计算的应当工作的总时间数,即不视为加班。若超过,则超过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规定支付报酬,且延长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6)机械加工中的工时指什么扩展阅读:
机械加工工时的相关介绍:
1、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
2、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用人单位应采取适当的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3、实行不定时工作制,除法定节假日工作外,其他时间工作不算加班。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的第四条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1)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2)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3)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7. 机械加工中,基本工时是这么定义的谢谢
时间定额是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它是劳动生产率指标。根据时间定额可以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面积。因此时间定额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时间定额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使大多数工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部分先进工人可以超出,少数工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接近平均先进水平。合理的时间定额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促进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时间定额定期进行修订,以保持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 时间定额通常由定额员和工艺人员和工人相结合,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并参考有关的技术资料直接估计确定。或者以同类产品的工件或工序的时间定额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推算出来,也可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后确定。
时间定额由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f)、布置工作地时间(Tw)、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x)和准备与终结时间(Tz)组成。 (1) 基本时间Tj: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状态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基本时间。 对机加工而言,基本时间就是切去金属所消耗的时间。 (2) 辅助时间Tf: 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辅助时间。 主要指:装卸工件、开停机床、改变切削用量、测量工件尺寸、进退刀等动作所消 耗的时间。 可查表确定。 (3) 操作时间: 操作时间=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f (4) 服务时间Tw(布置工作地时间):为正常操作服务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服务时间。 主要指:换刀、修整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宵、收拾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7%进行计算。 (5) 休息时间Tx:为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卫生需要所消耗的时间,为休息时间。 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进行计算。 (6) 准备与终结时间Tz:为生产一批零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准备与终结时间。 主要指:熟悉工艺文件、领取毛坯、安装夹具、调整机床、拆卸夹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根据经验进行估算。
将上面所列的各项时间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各种时间定额: 作业时间:TB== Tb + Ta 单件时间:Tp==TB + Ts + Tr 单件计算时间:Tc== Tp + Te / n 准终时间随批量大小而不同,批量越大,每一零件的准终时间越少。在大量生产中,产品终年不变,可不计准终时间。
8. 什么是机械加工的工时定额,举一例说明零件机械加工的工时定额的确定
工时定额,又称为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
如对车工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对宾馆服务员清理一间客房所规定的时间。
9. 机械加工工时定额
机加工的工时定额一般有三种方法确定:
1、经验法:
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机加工的版工时,这实权际上是以前经验的总结,比如某工件某道工序加工以前一直是开2小时,也基本没有异议,那么现在也确定是2小时。
2、实测法:
某工件某道工序以前没有加工过,那么让一个水平中等、效率中等的操作工做,他做的工时×1.1就是这个工件这道工序的加工工时,这实际上是通过实测确定工时。
3、计算法:
某工件某道工序有几个工步,每个工步是多少时间,加起来就是工时。例如:车床车一个外圆,表面粗糙度Ra是3.2,加工余量是5毫米,那么一般要通过以下工步才能完成:
粗车、半精车、精车、车两端面、倒角。
根据不同的材料、工况确定转速、进刀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出。
另外,各工序每批次都有一个准备工时,一般30件为一个单位(具体要根据本单位的情况确定),每单位准备工时为0.5小时。
我的网络空间里有一个计算工时的软件,你若有兴趣可以去下载做参考。
最后说一句:任何人定的工时都会有偏差,只是水平好的偏差小一点而已。
10. 机械加工工序卡中,计算工时的机动一栏是填什么的机动是什么指什么
机动工时是指机器实际开动时间,也叫实动工时。单件工时是你加工一件产品的定额工时,机动工时小于单件工时就说明你的工作效率高,否则就是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