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加工后磁铁能吸怎么解决
① 304不锈钢为什么会被磁铁吸住
304不锈钢被磁铁吸住的原因如下:
1、304属于亚稳定态的不锈钢,在退火状态后属于单一奥氏体组织状态,不带有磁性。但是在经过冷加工变形后部分奥氏体组织会发生相变而带有磁性。根据变形量的大小而造成磁性的强弱不一。
2、304材料焊接成型,退火状态后的板材进行加工,一般不会带磁性或者会有一点点弱磁性。如果是多次拉伸中间过程会退火后再拉伸,之后一般少有退火,使用304不锈钢材料加工后带有磁性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1)不锈钢加工后磁铁能吸怎么解决扩展阅读:
磁铁鉴别不锈钢真假不靠谱
实验目的:验证磁铁能否鉴定不锈钢真假
实验样品:不锈钢油壶、不锈钢小水杯、不锈钢碗、不锈钢保温杯、不锈钢保温壶。
实验过程:社会上流传可以用磁铁吸附,通过“有磁”或“无磁”来识别不锈钢的真假,于是很多人买不锈钢产品时,会带上一小块磁铁去验证。记者对上述5种已验明材质的产品,分别用磁铁去吸附。结果发现除了1种没有磁性外其余的产品,无论是否为不锈钢。
都能轻微吸附磁铁,具有弱磁性。可见仅用磁铁的方法鉴别不锈钢并不靠谱。专家指出,不锈钢有无磁性,主要看往钢水里注入的铬和镍的含量多少,很多高级别不锈钢制品可能是有弱磁性的,而一些假冒劣质不锈钢制品也能做到“无磁”。
因此对不锈钢来说,不管磁铁是否吸得上,只要符合质量标准,都是不锈钢。
② 不锈钢能被磁铁吸住吗
304不锈来钢是不能被磁铁吸住源的。一般的板材或卷板状态下,如果没有深加工,就不会被磁铁吸住,如果经过拉伸以后,304有部分会转变成马氏体结构,会显现出微弱磁性,这时就有可能给磁铁吸住。不锈钢板材能给磁铁吸住,那就不是304了。
③ 为什么磁铁不能吸不锈钢但是能吸不锈钢屑
人们常以为磁铁吸附不锈钢材,验证其优劣和真伪,不吸无磁,认为是好的,货真价实;吸者有磁性,则认为是冒牌假货。其实,这是一种极其片面的、不切实的错误的辨别方法。
不锈钢的种类繁多,常温下按组织结构可分为几类:
1.奥氏体型:如304、321、316、310等;
2.马氏体或铁素体型:如430、420、410等;
奥氏体型是无磁或弱磁性,马氏体或铁素体是有磁性的。
通常用作装饰管板的不锈钢多数是奥氏体型的304材质,一般来讲是无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炼造成化学成分波动或加工状态不同也可能出现磁性,但这不能认为是冒牌或不合格,这是什么原因呢?
上面提到奥氏体是无磁或弱磁性,而马氏体或铁素体是带磁性的,由于冶炼时成分偏析或热处理不当,会造成奥氏体304不锈钢中少量马氏体或铁素体组织。这样,304不锈钢中就会带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组织结构也会向马氏体转化,冷加工变形度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钢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号的钢带,生产Φ76管,无明显磁感,生产Φ9.5管。因泠弯变形较大磁感就明显一些,生产方矩形管因变形量比圆管大,特别是折角部分,变形更激烈磁性更明显。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钢的磁性,可通过高温固溶处理开恢复稳定奥氏体组织,从而消去磁性。
特别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锈钢的磁性,与其他材质的不锈钢,如430、碳钢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也就是说304钢的磁性始终显示的是弱磁性。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不锈钢带弱磁性或完全不带磁性,应判别为304或316材质;如果与碳钢的磁性一样,显示出强磁性,因判别为不是304材质
④ 为什么有的不锈钢可以被磁铁吸住,而有的不能呢
1楼和2楼的说法都没有错。但是不够详细。我简单介绍一下吧:
不锈钢不能被磁铁吸引内,实际容就是不锈钢不带铁磁性。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不锈钢主要由奥氏体结构(奥氏体的构成钢铁内部金属晶体的最小单元——“晶粒”结构的一种)构成,一般是食品行业和医疗行业用的304、316不锈钢。此类不锈钢在冶金时需要加入大量昂贵的镍元素以形成主要为奥氏体的内部结构。此类不锈钢在冷加工(冲压、拉伸)后就算内部合金成分不发生变化,也会因为奥氏体结构被破坏而重新带有铁磁性。
而能被磁铁吸引的不锈钢内部含有大量的铁素体、珠光体等非奥氏体结构,一般是装修用和低抗腐蚀性能的201、430不锈钢。其中含有大量锰元素(这也就是前段时间某品牌不锈钢锅锰超标的原因)——锰比镍便宜多了。
所以,不锈钢能否被磁铁吸引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是否主要为奥氏体结构。
商用厨具行业专家权威解释,完全手打(或引用本人手打资料),全无复制粘贴。请给予好评。
⑤ 不锈钢可以被磁铁吸住吗
不锈钢是不能被磁铁吸住的。不锈钢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内称容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
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一词不仅仅是单纯指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确定正确的钢种。
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
(5)不锈钢加工后磁铁能吸怎么解决扩展阅读
当今社会不锈钢制品在生产时一般都经过抛光这一工序,只有少数制品如热水器、饮水机内胆等不需要抛光。因此这就要求原料的抛光性能很好。
影响抛光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原料表面缺陷。如划伤、麻点、过酸洗等。
②原料材质问题。硬度太低,抛光时就不易抛亮(BQ性不好),而且硬度太低,在深拉伸时表面易出现桔皮现象,从而影响BQ性。硬度高的BQ性相对就好。
③经过深拉伸的制品,变形量极大的区域表面也会出小的黑点和RIDGING,从而影响BQ性。
⑥ 为什么有的不锈钢可以用磁铁吸住而有些却吸不住
首先解释 具有顺磁性 概念
顺磁性是一种弱磁性。顺磁(性)物质的主要特点是原子或分子中含有没有完全抵消的电子磁矩,因而具有原子或分子磁矩。但是原子(或分子)磁矩之间并无强的相互作用(一般为交换作用),因此原子磁矩在热骚动的影响下处于无规(混乱)排列状态,原子磁矩互相抵消而无合磁矩。但是当受到外加磁场作用时,这些原来在热骚动下混乱排列的原子磁矩便同时受到磁场作用使其趋向磁场排列和热骚动作用使其趋向混乱排列,因此总的效果是在外加磁场方向有一定的磁矩分量。这样便使磁化率(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比)成为正值,但数值也是很小,一般顺磁物质的磁化率约为十万分之一(10-5),并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具有一定量的铁素体或马氏体含量的钢都具有顺磁性
不锈钢的磁性与成分、内部组织和加工硬化、热处理有关。马氏体、铁素体均有磁性,奥氏体固溶化热处理后无磁性,但加工后就有一定的磁性,磁性大小与成分(即加工硬化性)和加工量有关,加工硬化性和加工量越高,磁性越大。奥氏体+铁素体系具有铁素体的性质,具有磁性;析出硬化系(或叫沉淀硬化系)在退火后无磁性,析出硬化热处理后郊游了磁性。
根据铁碳合金状态图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γ固溶体(或γ相),也称奥氏体。它是有限固溶体,最大溶碳量为2.11%。奥氏体有良好的塑性,但强度不高,没有磁性。
还有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后具有一定的导磁性,因为生成了σ相。σ相为拓扑密堆结构,具一定磁性。
有些奥氏体加工后也存在一定的顺磁性,是因为奥氏体不锈钢板材加工变形量比较大的情况会出现形变马氏体,有带磁现象出现。
需要纠正一下,物质的磁性从大的可以分为顺磁、抗磁、铁磁、亚铁磁、反铁磁性。
而其中铁磁性材料包括了永磁材料(或硬磁)和软磁材料。硬磁、软磁的分类就是靠矫顽力区分的。正因为在外场下,磁体本身的磁矩不会改变方向,所以叫做硬磁,如SmCo系,NdFeB系;相对的,那些很容易随着外部磁场改变自身磁矩的(也就是矫顽力小)就说是软磁,如硅钢、坡莫合金(Fe-Ni)等。
磁导率的概念:当外部有磁场提供时,磁体本身内部的磁矩多少会转向外部磁场方向(磁畴分布改变),那么外磁场大小H与磁矩转动后的磁体磁场M的加和比上磁矩转动前外磁场H0的值(也就是(H+M)/H)为相对磁导率。
如此看来,矫顽力越小,磁矩就越容易转向外场方向,M值越大,那么H+M/H当然也就大了。永磁磁矩基本不随外场改变,所以M趋于0,相对磁导率就接近于1;软磁就一千以上了……
关于永磁里面参杂软磁,不好说,需要看具体永磁材料的组织,以及磁硬化机理。不过目前在研究中的纳米晶耦合NdFeB材料好像确实是永磁相和软磁相都有。
不锈钢可分为:
马氏体不锈钢(如410) — 高铬(>12%),导磁,可通过热处理改善强度和硬度。
铁素体不锈钢(如405、403)— 导磁,不可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强度和硬度。
奥氏体不锈钢(如200、300系列)— 不导磁(或弱磁性),不可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强度和硬度。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329)— 高强度,比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不太稳定的304不锈钢有可能有磁性
304钢也会有磁性 有没磁性不能判断不锈钢的优劣
人们常以为磁铁吸附不锈钢材,验证其优劣和真伪,不吸无磁,认为是好的,货真价实;吸者有磁性,则认为是冒牌假货。其实,这是一种极其片面的、不切实的错误的辨别方法。
不锈钢的种类繁多,常温下按组织结构可分为几类:
1、奥氏体型:如304、321、316、310等;
2、马氏体或铁素体型:如430、420、410等;
奥氏体型是无磁或弱磁性,马氏体或铁素体是有磁性的。
通常用作装饰管板的不锈钢多数是奥氏体型的304材质,一般来讲是无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炼造成化学成分波动或加工状态不同也可能出现磁性,但这不能认为是冒牌或不合格,这是什么原因呢?
上面提到奥氏体是无磁或弱磁性,而马氏体或铁素体是带磁性的,由于冶炼时成分偏析或热处理不当,会造成奥氏体304不锈钢中少量马氏体或铁素体组织。这样,304不锈钢中就会带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组织结构也会向马氏体转化,冷加工变形度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钢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号的钢带,生产Φ76管,无明显磁感,生产Φ9.5管。因泠弯变形较大磁感就明显一些,生产方矩形管因变形量比圆管大,特别是折角部分,变形更激烈磁性更明显。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钢的磁性,可通过高温固溶处理开恢复稳定奥氏体组织,从而消去磁性。
特别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锈钢的磁性,与其他材质的不锈钢,如430、碳钢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也就是说304钢的磁性始终显示的是弱磁性。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不锈钢带弱磁性或完全不带磁性,应判别为304或316材质;如果与碳钢的磁性一样,显示出强磁性,因判别为不是304材质。
⑦ 不锈钢能被磁铁吸住吗
304不锈钢是不能被磁铁吸住的。一般的板材或卷板状态下,如果没有深加版工,就不会被磁权铁吸住,如果经过拉伸以后,304有部分会转变成马氏体结构,会显现出微弱磁性,这时就有可能给磁铁吸住。不锈钢板材能给磁铁吸住,那就不是304了。
⑧ 不锈钢可以被吸铁石吸起来吗 特别素304不锈钢
304不锈钢是不能被磁铁吸住的。一般的板材或卷板状态下,如果没有深加工,就不会被版磁铁吸住,如果经过拉伸以后,权304有部分会转变成马氏体结构,会显现出微弱磁性,这时就有可能给磁铁吸住。不锈钢板材能给磁铁吸住,那就不是304了。
⑨ 304不锈钢能给磁铁吸住吗要是吸得住又代表着什么
能。
304不锈钢在因冶炼过程中造成其化学成分波动或加工状态不同时可能出现专磁性,可这不能属认为是冒牌或不合格产品;
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组织结构也会向马氏转化,冷加工变形度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钢的磁性就越大。相反,质量次一点的200系列不锈钢,很有可能不带磁性,由此判定它是货真价实的不锈钢,就大错特错了。
特别要提出的是,也就是说304钢的磁性始终显示的是弱磁性。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不锈钢带弱磁性或完全不带磁性,应判别为304或316材质;如果与碳钢的磁性一样,显示出强磁性,因判别为不是304材质。
拓展资料:
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密度为7.93 g/cm3,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耐高温800℃,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
⑩ 304不锈钢为什么会被磁铁吸住
1:304属于亚稳定态的不锈钢,在退火状态后属于单一奥氏体组织状态,不带有磁性。但是在经过 冷加工变形(如冲压、拉伸、轧制等)后部分奥氏体组织会发生相变(一般诱变为马氏体)而带 有磁性。根据变形量的大小而造成磁性的强弱不一。
2:目前水槽加工工艺很多种,有焊接成型,一体拉伸成型,下面拉伸面板焊接成型几种方式,如 果使用的是304材料焊接成型,这种情况采用的是退火状态后的板材进行加工,一般不会带磁性 或者会有一点点弱磁性(因为水槽表面会有表面处理);如果是一体拉伸成型的水槽需要经过 多次拉伸,一般中间过程会退火(由于加工硬化的影响,退火是为了能够加工)后再拉伸,之 后一般少有退火(如果退火需要增加费用,而且对304来说也没有必要再次进行退火。),所 以,如果是一体拉伸成型的产品,使用304不锈钢材料加工后带有磁性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3:由于我国使用不锈钢材料的时间较短,普通消费者对不锈钢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特别是以 磁性辩好坏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误区,由于这种认识的存在,很多商家使用耐腐蚀性较差的 类似200系列(201.202等)型号材料(无磁性或弱磁性)来加工产品。从磁性的角度上考量同 304的一样的效果。 然而,不锈钢种类繁多,不是真假不锈钢而是用料是否属实达标的问 题, 要验其型号非专用仪器不可(如光谱、能谱、化学分析等),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做到我认为也 没有必要(随便做个材料鉴定都要近1K左右)。所以在选用不锈钢产品时,尽量选用一些有一 定知名度且包装上明确注明不锈钢牌号产品(国家明确规定对于食品接触类的不锈钢产品,厂 家必须在包装上注明型号)。
4:另外马氏体不锈钢极少用在水槽,主要用在刀具行业;还有另外一类铁素体不锈 钢,属于有磁性不锈钢,用途也十分广泛,在水槽行业也有使用,在此不累述。但是就成本而 已,目前水槽用主流用304不锈钢的成本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