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钉加工性能是什么意思
A. 衣柜中板材的握钉性能是什么意思
握定力又叫扭力,就是有种扭力螺丝刀,在板材上以最大力量扭动 看看板材的握钉力量是多少。从而从使用角度讲,将来柜门是否能脱落
B. 握顶力是什么意思
中文名称:木材握钉力 英文名称:holding power of nails and screw of wood 定义:木材抵抗钉子或螺钉拔除的能力。 握钉力什么材料最好?刨花板是碎木屑之类的压制出来的,内部密度较松
密度板是木粉高压的,密度高了但是同样握钉力不强,就像酥饼那种碰到硬的就掉渣。
细木工板是碎木料拼凑钉框封三夹板,木材纤维没有被破坏,做过菜的应该知道切肉的时候顺势和逆势不一,所以相对上面两个细木工板握钉力强。
实木是树砍下后加工的,比较自然,价格也高。树本身材料不同 比如松木比较松 水杉比较硬 钉子进去就开裂。相对来说 实木握钉力强点。木材的握钉力,是指木材抵抗钉子拔出的能力。木材具有固着钉子的性能,握钉力亦即木材与钉子之间的摩擦力。当钉子钉入木材时,钉子周围的木材纤维被分开,因为木材具有弹性,被分开的纤维对钉子形成压力,造成抵抗钉子拔出的摩擦力。握钉力的大小取决于木材的种类、含水率、密度、硬度、弹性、纹理方向、钉子的形状及其与木材接触面的大小等。例如水曲柳的径面握钉力为2130N,而端面为1460N(圆钉ф=3.Omm)。密度大的木材其握钉力也强,例如含水率15%时,紫椴的密度为0.49,其握钉力为420N,水曲柳的密度为0.69,其握钉力为1460N。钉子的形状关系到钉子与木材的接触面积,所以螺丝钉的握钉力比较大。"
简单地说,握钉力指的是钉子在钉入材料内部后,拔出来所需要的力量。对于钉子,我们一般要求握钉力越大越好。菱镁制品非常坚硬,弹性却很小。需要能过别的方法来增期握钉力.
方法一:也就是通常我们说做的,用木屑做填充料,来增加握钉力。
方法二:立柱均灌注木条 增加握钉力。
C. 一般如何判断切削加工性能的好坏
加工要求和生产条件不同,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也不相同。常用的评定指标有下面几种: 1.切削力或切削温度指标
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加工不同材料时,凡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的工件材料,其切削加工性就差;反之,其切削加工性就好,在粗加工或机床刚性、动力不足时,常以切削力来评定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指标。
2.刀具寿命指标
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使刀具寿命高的工件材料,其切削加工性好。或者在一定刀具寿命下,所允许的最大切削速度高的工件材料,其切削加工性就好。
3.已加工表面质量指标
以常用材料是否容易保证得到所要求的已加工表面质量(常用表面粗糙度,或用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等来衡量),作为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加工后表面质量好的材料,其加工性好;反之,加工性差。在精加工时,常以此作为加工指标。
4.切削控制性能指标
凡切削容易被控制或折断的材料,其切削加工性就好,反之,则差。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常用切削控制的难易程度来评定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一种工件材料很难在各方面都能获得较好的切削加工性指标,只能根据需要选择一项或几项作为衡量其切削加工性的指标。在一般的生产中,常以保证一定的刀具寿命所允许的切削速度作为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 。
此外,还有用切削路程的长短、金属切除量或金属切除率的大小作为指标来衡量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D. 什么是木材的握钉力
木材具有固着钉子的性能,握钉力亦即木材与钉子之间的摩擦力。当钉子钉人版木材时,钉子周围权的木材纤维被分开,因为木材具有弹性,木材的冲击韧性介绍被分开的纤维对钉子形成压力,造成抵抗钉子拔出的摩擦力。握钉力的大小取决于木材的种类、含水率、密度、硬度、弹性、纹理方向、钉子的形状及其与木材接触面的大小等。例如水曲柳的径面握钉力为2130N,而端面为1 46ON(圆钉中二3.Omm),密度大的木材其握钉力也强,例如含水率15%时,紫极的密度为0.49,其握钉力为42ON,水曲柳的密度为0.69,其握钉力为146ON。木工机械
E. 金属材料加工性能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衡量指标是什么
工件机加工难易程度称为材料的加工性。
影响因素:加工性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硬度,韧性,导热性,金相组织和加工硬化能力等因素有关。
F. 机械加工性能是什么意思
铸造性能、切削性能、焊接性能、冲压性能、热处理性能等。
1.铸铁的铸造性能比铸钢好,旦专强度和塑性均较低属。
2.切削性能是综合性的,赢按刀具寿命、切削阻力、加工表面粗超度和排屑难以程度等死方面衡量。
3.热处理性能包括淬硬性、淬透性、变形开裂性和回火脆性等。
G. 什么是后加工性能
具体要看你的分类,抄是金属类的还是化学固体或是溶剂类的,这个要分的。
金属类是指加工后零件表面的实际尺寸、形状、位置三种几何参数与图纸要求的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零件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数值称为加工误差。
化学类是指你所调配生产的化学品的性能指标与初设定值之间是否达到性能呢个要求,如有差别需要进行改良。
H. 金属的加工性能通常意义上指什么和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工艺性能有什么区别
金属的加工复性能(即工艺性能制)通常分为两个主要方面。
一个方面是可冷加工性能。主要包括可切削性(你问题中的切削加工性能基本上就是这个方面)、可冷变形性(可冲压性、可冷延展性等)。
另一方面是可热加工性能,主要包括可热变形性(可锻性、可铸性、可热冲压性和可热延展性)、可焊接性。
I. 什么是切削加工性能,有什么特点
切削加工金来属材料的难易程度称为切自削加工性能。一般由工件切削后的表面粗糙度及刀具寿命等方面来衡量。影响切削加工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工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等。铸铁比钢切削加工性能好,一般碳钢比高合金钢切削加工性能好。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比较复杂,很难用一个指标来评定,通常用以下四个指标来综合评定:切削时的切削抗力、刀具的使用寿命、切削后的表面粗糙度及断屑情况。如果一种材料在切削时的切削抗力小,刀具寿命长,表面粗糙度值低,断屑性好,则表明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好。另外,也可以根据材料的硬度和韧性做大致的判断。硬度在170~230HBW,并有足够脆性的金属材料,其切削加工性良好;硬度和韧性过低或过高,切削加工性均不理想。
J. 什么是工艺性能工艺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材料适应实际生产工艺要求的能力。亦称为“加工性能”。对材料使用某种加工方法或过程,以获得优质制品的可能性或难易程度。如铸造性、锻造性、深冲性、弯曲性、切削性、可焊性、淬透性等。工艺性能往往由多种因素 (物理的、化学的、力学的) 的综合作用决定。
钢材
通常,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先将材料制成零部件,然后将零部件组装成机器或结构,这就要求材料具有适应加工工艺的性能。一般通过工艺性能试验确定材料是否适应某加工工艺(即材料的工艺性能)。工艺性能试验方法通常是模拟生产实际工艺过程。
切削加工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或可切削性)是指金属接受切削加工的能力,也就是将金属切削加工戍合乎要求的工件的难易程度。这不仅与金属本身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有关,而且与切削工艺(如刀具几何形状、耐用度、切削速度以及进刀量等)有关。影响切削加工性能的因素虽较多,但最主要的是金属本身的性质,特别是硬度,当金属硬度为HB150~230时,切削加工性能最好。
焊接性能
焊接性能(或可焊性)是指金属能否用通常的焊接方法和工艺进行焊接,焊接性好的金属能用通常的焊接方法和工艺进行焊接;焊接性差的金属则不能用通常的焊接方法和工艺进行焊接,而必须用特定的焊接方法和工艺进行焊接。
焊接金属时,在焊接(缝)处附近形成热影响区,在热影响区内,由于焊接加热和冷却,使金属内部发生变化,冷却时可能使金属产生裂纹。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焊接性是指金属焊接时是否容易产生裂纹,容易产生裂纹的,则焊接性能差。
钢的化学成分对焊接性能影响很大。钢的含碳量低,焊接性能好,故焊接后使用的钢材,含碳量在0.17%以下;含碳量高,焊接冷却后易产生硬化,钢的脆性增加会产生裂纹。钢中锰量<1.6%时,焊接性能较好,锰量>1.6%时,焊接性能差。钢中磷、硫含量高容易产生脆裂,影响焊接性能。
焊接方法及工艺的改进,为采用焊接方法制造金属结构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用焊接方法制造金属结构优于铆接)。同时,相应地要求研究、生产出更多种类宜于焊接的金属材料。焊接性能是金属材料较重要的工艺性能,在某些场合,焊接性的好坏往往是决定材料能否使用的关键,特别是对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更为重要。
冷弯性能
金属材料(如钢板)使用时往往先经过冷(常温下)弯卷,若冷弯时不产生裂纹,则材料冷弯性能好。因此,可用冷弯产生裂纹倾向的大小来衡量冷弯性能的好坏。
一般用180°冷弯试验鉴别金属材料的冷弯性能。弯曲试验如图1所示,试样呈矩形,其厚度为a毫米,弯曲用弯心压头的直径为d毫米。对不同化学成分、不同使用要求的金属材料,d和a的关系可根据要求按d=0或d=0.50、d=a、d=2a、d=3a进行弯曲。
试样弯曲后,弯曲部位的外面、里面及侧面均无裂纹;断裂或起层,即认为冷弯合格。茸材料的乃大,则冷弯性能好。
冲压性能
汽车、拖拉机某些部件以及日用搪瓷器皿等是冲压成的,所以,要求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冲压性能。
通常用杯突试验来鉴定金属材料冲压性能的好坏。在杯突(或称艾利克森)试验机上,冲头以5~25毫米/分钟的速度(后期采用下限速度),顶压(冲压)板状试样,试样逐渐变形(从小浅坑至大深坑);,直到试验机仪器上的反射镜中发现第一条裂纹时为止。仪器指示刻度数(毫米)即是杯突(深度)数。杯突(深度)数(毫米)愈大, 材料的冲压性能愈好。
冷顶锻性能
螺栓、螺钉以及铆钉等标准件,制造时其头部要冷镦成型,要求这些制件的材料有较好的冷顶锻性能。冷顶锻试验,就是金属材料在冷状态(常温)下,承受规定程度的顶锻变形能力,并检验有无缺陷的一种试验方法。
冷顶锻试验如图3所示。试样直径或边长<15毫米时,用手锤锻打;直径或边长>15毫米时,用锻压机(或压力机)锻成规定高度:
x=h1/h=2/5或1/2,或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式中h、h1分别为试样顶锻前、后的高度(毫米)。
锻成规定高度后,检查试样侧面,如无裂纹、 裂口、扯破、折叠等,即认为冷顶锻质量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