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浆是用什么加工的
㈠ 蜂王浆怎么做出来的
蜂王浆蜜常见的是1千克成品中含有40~50克蜂王浆,现以每千克成品中含蜂王版浆50克的蜂王浆蜜的配制方法为权例说明蜂王浆蜜的配制方法。
(1)配方(1000克)鲜蜂王浆 50克,食用酒精适量,蜂蜜(42波美度以上),山梨酸钾0.5克。
(2)工艺流程
㈡ 鲜蜂王浆 制作过程
鲜蜂王浆的制作过程:
1、生产条件
要求温度度以上,无连续寒潮。蜜粉源丰富且有连续性,特别是花粉充足,处于辅助蜜源时期或主要蜜粉源时期,15天内不会出现蜜粉源短缺现象。蜂群内部已解除保温包装,处于增殖期;群势增长速度加快,幼蜂积累渐多,趋于过剩状态,但尚未发生严重的分蜂热。
2、产浆准备
生产蜂王浆的工具包括:采浆框、台基条、移虫针、刮取王浆的器械、利刀、镊子和贮浆瓶等。采浆框规格与巢框相似、上梁和侧条均为13mm;框内横装4条宽13mm、厚6~8mm的板条。称为台基板,供安装台基条用,台基板最好能翻转自如。产浆群蜂数达8框以上时,即可开始生产王浆。若用平箱产浆,应适当紧脾,使蜂略多于脾。用隔王板将箱体分为2区,即育虫区和产浆区。育虫区放蜂王及3~4张脾(老蛹、空脾、卵脾),供蜂群繁殖;产浆区从两侧依次放蜜粉脾、新蛹脾、幼虫脾和浆框。已加继箱的蜂群,用一平面隔王板放在巢、继箱之间,同样隔成2区,巢脾分上、下2区按前述顺序排列。利用双王群产浆的蜂群,要使一只蜂王的子脾和蜂偏多、造成泌浆条件,按有王群加隔王板生产王浆的方法下框。
3、生产王浆
用框线将台基条绑在台基板上,使浆条底部平贴于台基板。然后在每个台基内点少许蜂蜜,置于蜂群内让工蜂清理30一60分钟。当台基上出现白色或黄色新蜡时,即提出移虫。产浆大多采用1次移虫法,虫龄以12~20小时为佳。移虫要快速、准确,虫龄均衡,无针伤,成活率和接受率高。注意虫脾的保温和使用时间,每张虫脾在群外不超过1小时,用完的虫脾及时送回原群。为节省找虫脾时间,在产浆前最好选定育虫群,随用随取。移虫后的浆框马上放入生产群内,蜂路大小依蜂数而定,蜂少时蜂路稍小,蜂多时蜂路略大。有条件的蜂场。在移虫后3~4小时可将浆框提出,给未接受的台基重新补移和其它台基内日龄一致的幼虫。
取浆在移虫后65~70小时进行,盛期可提前几小时。将采浆框从蜂群中提出时,先把浆框两侧巢脾稍加活动,向外推移,保证提框时不挤蜜蜂,不碰王台。附在浆框上的工蜂用蜂刷轻轻扫去,不可用力抖动,防止抖掉王浆或使虫体陷入浆内,减少王浆产量。取出浆框后,用利刀割去台基口加高部分的蜂蜡,要割得平、齐,露出原台基的形状,然后用镊子夹出台基内的幼虫。最后用取浆笔或刮浆铲沿着台基内壁轻轻刷刮,将王浆取出,刮入浆瓶内。1次刮不净的可重复利取。接着再刮下1个。整框王浆取完后,用刀割去未接受台基内及周围的蜂蜡,用取浆笔从接受台基里蘸少许残浆抹入末接受台基内,然后移虫,重新放入生产群内。
4、王浆贮存
生产性蜂场大都在山区、野外,有条件的应及时低温冷冻保存,无冷藏设备的,取浆后,要密封瓶口。将浆瓶置于山泉、冷水中保存。或在蜂场遮荫、通风处挖深l~2m的土坑,内置1水桶,将浆瓶放入其中,并尽快送交收购单位,防止高温影响蜂王浆的质量。
㈢ 蜂王浆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蜂王浆是由工蜂头部王浆腺分泌出来的、用于饲喂蜂王及幼虫的一种特殊乳内胶状物质,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容形似奶油,冷冻情况下呈固体状,具有酸、辣、辛、涩的味道,是唯一一种可食用的昆虫的乳汁。
蜂王浆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乙酰胆碱、王浆酸等营养物质,在蜜蜂王国里,蜂王浆是蜂王终生的食物,而工蜂只能在婴儿时期吃三天的蜂王浆,足以见其珍贵程度,并且终生吃蜂王浆的蜂王寿命可达5-6年,而工蜂只有1-2个月的寿命,差别巨大,说明蜂王浆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㈣ 蜂皇浆是怎么做出来的
在气候适宜蜜粉源较好的繁殖季节,蜂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分蜂情绪时,养内蜂人便为之准备产浆框容,框上横着四根窄扁的木条,每根条上粘有30多个蜡质或塑料王台(专门用来培育蜂王的、比普通巢房大几倍的大巢房)。待时机成熟,技术人员将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1~2日小幼虫移入台内,安放到蜂群中的幼虫脾之间,一般在65~70小时内,台内王浆积累到较为饱满程度,养蜂人取出王浆框,挑出幼虫,用取浆勺一个一个将王浆挖出,每个可取浆0.3~0.5克,放人暗色玻璃瓶或塑料瓶内存放。
㈤ 蜂王浆 什么做原料
蜂王浆是5-15日龄的哺育工蜂从上颚泉地分泌的一种乳白色营养物质,蜂蜜把它专门用来待喂蜂王和哺育幼虫。
蜂王浆中含有益智补脑和延缓衰老物质乙醇胆碱和超痒化物岐化酶,所以蜂王终身食用蜂王浆。
㈥ 蜂皇浆怎么生产的
蜂王浆是工蜂的舌腺(通称王浆腺)和上腭腺等腺体的分泌物,是日龄以内的工蜂、雄蜂幼虫和蜂王的终生食物。随花期、生产季节、蜂种的不同,蜂王浆呈乳白至微黄的凝乳状,具酸、辣、涩、微甜味。蜂王浆是一种天然保健品,对人体无任何危害,其适用范围相当广泛。男、女、老、少皆可受益。服用后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病后康复,对高血压、高血脂、神经衰弱、动脉硬化、皮肤损伤等多种疾病均有明显的辅助疗效。
1、生产条件
要求温度15度以上,无连续寒潮。蜜粉源丰富且有连续性,特别是花粉充足,处于辅助蜜源时期或主要蜜粉源时期,15天内不会出现蜜粉源短缺现象。蜂群内部已解除保温包装,处于增殖期;群势增长速度加快,幼蜂积累渐多,趋于过剩状态,但尚未发生严重的分蜂热。
2、产浆准备
生产蜂王浆的工具包括:采浆框、台基条、移虫针、刮取王浆的器械、利刀、镊子和贮浆瓶等。采浆框规格与巢框相似、上梁和侧条均为13mm;框内横装4条宽13mm、厚6~8mm的板条。称为台基板,供安装台基条用,台基板最好能翻转自如。产浆群蜂数达8框以上时,即可开始生产王浆。若用平箱产浆,应适当紧脾,使蜂略多于脾。用隔王板将箱体分为2区,即育虫区和产浆区。育虫区放蜂王及3~4张脾(老蛹、空脾、卵脾),供蜂群繁殖;产浆区从两侧依次放蜜粉脾、新蛹脾、幼虫脾和浆框。已加继箱的蜂群,用一平面隔王板放在巢、继箱之间,同样隔成2区,巢脾分上、下2区按前述顺序排列。利用双王群产浆的蜂群,要使一只蜂王的子脾和蜂偏多、造成泌浆条件,按有王群加隔王板生产王浆的方法下框。
3、生产王浆
用框线将台基条绑在台基板上,使浆条底部平贴于台基板。然后在每个台基内点少许蜂蜜,置于蜂群内让工蜂清理30一60分钟。当台基上出现白色或黄色新蜡时,即提出移虫。产浆大多采用1次移虫法,虫龄以12~20小时为佳。移虫要快速、准确,虫龄均衡,无针伤,成活率和接受率高。注意虫脾的保温和使用时间,每张虫脾在群外不超过1小时,用完的虫脾及时送回原群。为节省找虫脾时间,在产浆前最好选定育虫群,随用随取。移虫后的浆框马上放入生产群内,蜂路大小依蜂数而定,蜂少时蜂路稍小,蜂多时蜂路略大。有条件的蜂场。在移虫后3~4小时可将浆框提出,给未接受的台基重新补移和其它台基内日龄一致的幼虫。
取浆在移虫后65~70小时进行,盛期可提前几小时。将采浆框从蜂群中提出时,先把浆框两侧巢脾稍加活动,向外推移,保证提框时不挤蜜蜂,不碰王台。附在浆框上的工蜂用蜂刷轻轻扫去,不可用力抖动,防止抖掉王浆或使虫体陷入浆内,减少王浆产量。取出浆框后,用利刀割去台基口加高部分的蜂蜡,要割得平、齐,露出原台基的形状,然后用镊子夹出台基内的幼虫。最后用取浆笔或刮浆铲沿着台基内壁轻轻刷刮,将王浆取出,刮入浆瓶内。1次刮不净的可重复利取。接着再刮下1个。整框王浆取完后,用刀割去未接受台基内及周围的蜂蜡,用取浆笔从接受台基里蘸少许残浆抹入末接受台基内,然后移虫,重新放入生产群内。
4、王浆贮存
生产性蜂场大都在山区、野外,无冷藏设备,因此,取浆后,要密封瓶口。将浆瓶置于山泉、冷水中保存。或在蜂场遮荫、通风处挖深l~2m的土坑,内置1水桶,将浆瓶放入其中,在10℃以下保存5~7天,尽快送交收购单位,防止高温影响蜂王浆的质量。
㈦ 蜂王浆是怎样生产采集的
在气候适宜蜜粉源较好的繁殖季节,蜂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分蜂情绪时,养蜂人回便为之准备产浆框,框上横着四根答窄扁的木条,每根条上粘有30多个蜡质或塑料王台(专门用来培育蜂王的、比普通巢房大几倍的大巢房)。待时机成熟,技术人员将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1~2日小幼虫移入台内,安放到蜂群中的幼虫脾之间,一般在65~70小时内,台内王浆积累到较为饱满程度,养蜂人取出王浆框,挑出幼虫,用取浆勺一个一个将王浆挖出,每个可取浆0.3~0.5克,放人暗色玻璃瓶或塑料瓶内存放。
㈧ 蜂王浆是蜜蜂的什么东西做的
一、蜂王浆来源及特性
蜂王浆又名蜂皇浆,简称王浆,俗称蜂王乳,是11~21日龄青年工蜂发达的下咽头腺和大颚腺所分泌,蜂王浆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微黏稠的浆状物,有特殊香味,味酸涩辛略甜,主要为蜂王的终身食物及养育工蜂幼虫,由于蜂王与工蜂都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而蜂王终身食用王浆其寿命比工蜂长达10倍以上,且蜂王每日能产下2,000粒卵,其总卵重几乎与蜂王体重相近,可见蜂王浆是多么神奇的物质,蜂群自然情形下当王台杯内有幼虫时,工蜂便会分泌蜂王浆去喂食蜂王幼虫,因此只要在仿照自然王台大小作成的塑料王杯(王台)内,即可诱使工蜂在王杯内分泌蜂王浆,待移虫后三日,杯内王浆达到最高量(约250mg~450mg)时,即可采收,先用摄子小心将幼虫夹出,再用竹片来挖取杯内的王浆,也可以采用机器采收增加工作效率,一般一群一次可放入60~100个人造王杯,一次能产浆30~50公克,一年平均便可生产2.4~4公斤王浆,产量不高。
二、蜂王浆的成分
蜂王浆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新鲜蜂王浆含水65-68%、蛋白质11-14%、脂类6%、碳水化合物14-17%、灰分1%、未确定物质3%,一般成分含量如表一。王浆中的蛋白质约占干物重的50%,其中2/3为白蛋白(清蛋白),45%为球蛋白,此和人类血液中的清球蛋白的比值大致相似,目前已知王浆中含多种活性蛋白质,主要:有活性多、类胰岛素、球蛋白和X类四种。王浆中氨基酸约占干物重的0.8%、相当鲜王浆的0.28%、已测出至少含有18种氨基酸,有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主要种类依次为脯氨酸55%、赖氨酸25%、谷氨酸7%、精氨酸4%等。
王浆中含大量水溶性维生素,以B1、B2、B6、B12等B族含量最多,其中以B1含量最丰富,亦含一定量脂性维性素A、D、E及烟碱酸、泛酸、生物素、股醇、乙醯碱等。维生素B族可促进体内蛋白质、脂肪、醣类等三大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有辅素的功能,维生素B1对人体疲劳、倦怠、睡眼障碍、肌肉痉恋、神经痛等有明显的功效,维生素B2对促进发育、强壮身体、防止研老有直接作用,与碳水化物、脂肪及氨基酸的代谢有切关系,全部的磷酸和核酸等的结合活性也与维生素B2有关。烟碱酸是两种辅X的成分,对保护皮肤、造血机能及治疗神经炎症有效,乙醯胆碱是王浆中的活性物质,是天然食品中含量最高的一种,主要以乙醯胆的形式存在,在体内可直接被吸收利用,是记忆和神经信息传达的支柱,和脑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的提高和改有种要作用。
㈨ 生产蜂王浆有哪些工序
蜂王浆生产的主要工序有安装台基、清扫台基、点浆、移虫、下框、补虫、提框、割台、捡虫、取浆、清台、蜂王浆保存等。
安装台基是将无污染全塑台基条用细铁丝捆绑或粘到采浆框的台基板条上。清扫台基是在开始生产蜂王浆前一天,将新组装好的采浆框插入生产群内,让工蜂清扫24小时左右。点浆是为了提高初次移虫的接受率,移虫前,用少许新鲜蜂王浆点于工蜂清扫过的台基底部。移虫是用移虫针将1日龄小幼虫从巢脾的房底移出,放入台基底部中央的过程,每个台基移入一只幼虫。下框是将移好虫的采浆框及时运到蜂场,插入生产群内的过程。补虫是为提高接受率,增加蜂群产浆量,于下框后3~5小时,提出产浆框,对无幼虫的台基补移一次虫龄与原来相近幼虫的过程。提框是于取浆前,将采浆框从蜂群中提出,轻轻抖落框上的蜜蜂,运到取蜜室,准备取浆的过程。割台是用锋利的刀片,将王台条上的台基加高部分的蜡壁割去的过程。割台时注意要使台口平整,不要将幼虫割破。捡虫是将割掉了台口的台基内浮在王浆上的幼虫一一捡出的过程。捡虫时注意,要把不慎割破幼虫的台基内的王浆挖出另放。取浆是用刮浆片或吸浆器,将王台中的王浆逐一取出,暂存于盛浆瓶的过程。清台是将未被接受的台基内的蜡瘤,用专用金属片清除干净的过程。被接受的台基和清除干净的台基可继续移虫,进入下一轮生产工序。
蜂王浆采收完成后立即密封,然后贴上胶布,注明盛浆瓶的皮重、毛重、生产日期、产地、蜜源等,并尽快将其放到冰箱或冰柜中冷冻保存。没有冰箱、冰柜,则暂存于放有冰块的广口保温瓶中,及早送到收购单位。
㈩ 蜂王浆是怎么产出来的
蜂王抄浆来源于青年工蜂上颚腺和舌头腺的分泌物,用来饲喂蜂王和幼虫的浆状物质,也是蜂王浆的终身食物。工蜂分泌的一部分蜂王浆用来饲喂蜂王和1~3日龄的蜜蜂幼虫。另一部分蜂王浆大量堆积在蜂巢脾的自然王台中,养蜂人从王台中将其取出,这就是我们所吃到的蜂王浆。
蜂群中的工蜂只认王台里有幼虫,就会分泌蜂王浆。养蜂人根据蜜蜂这一生物学特性,在外界花蜜、花粉充足时,用许多人造塑料王台,并将孵化1~2天的蜜蜂幼虫移入到假王台内,然后放到蜂群中,工蜂就向人造塑料王台内分泌蜂王浆饲喂幼虫。
移虫后经过蜜蜂分泌3天的蜂王浆,营养物质达到顶峰,养蜂人就用取浆工具将王台内的蜂王浆取出采集装瓶,并立即冷冻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