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怎么加工成食用
『壹』 海水加工成食用盐的过程步骤
食盐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原盐(粗盐)、洗涤盐、再制盐(精盐)。原版盐是从海水、盐井水直接制得的权食盐晶体,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钙、硫酸钠等杂质和一定量的水分,所以有苦味;洗涤盐是以原盐(主要是海盐)用饱和盐水洗涤的产品;把原盐溶解,制成饱和溶液,经除杂处理后,再蒸发,这样制得的食盐即为再制盐,再制盐的杂质少,质量较高,晶粒呈粉状,色泽洁白,多作为饮食业烹调之用;另外,还有人工加碘的再制盐,为一些缺碘的地方作饮食之用。http://ke..com/view/29262.htm
『贰』 海盐是怎么来的能不能直接吃
海盐,是将海水引进盐田经几个月暴晒节精而成的,因为含有大量的其它杂质(如:钙,铁,铝,铜等),对人体有害,因而不能直接食用。
可以用于烹调和化妆。虽然很多精盐也来自海盐,但并未表明为海盐,颗粒细小。市售海盐一般颗粒较大,价钱比一般的食盐要贵很多。和精盐相比,海盐的主要成分也是氯化钠,并没有证据显示其对人体有特殊的好处。而且海盐中可能缺碘,所以不宜完全取代碘盐。
(2)海盐怎么加工成食用扩展阅读
制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化学工艺之一。
根据来源,盐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石盐等几大类。
如今在世界的盐产来源中,岩盐占41%、地下卤水及盐湖占29%、海盐占26%。
其中海水和石盐是最主要的两个来源。
石盐是内流盆地中封闭的湖泊蒸发所沉积下的矿物质。
石盐的岩床可以在地下广大的区域里延伸,最多达350米厚。
在美国和加拿大地下有一片巨大的岩床,从纽约州西部的阿巴拉契亚盆地起,通过安大略省地下,覆盖大部分密歇根州的地下区域。
英国的柴郡地下和伍斯特郡周围有石盐矿。
奥地利的萨尔兹堡因其盐矿,被称为“盐城”。
中国江苏省淮安市地下有厚度为100-200米的盐矿,储量在世界首位。
海水的盐度约为35‰,是食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来源。
海盐可自然或者加工技术生成,可分成海水蒸发和离子交换膜电透析(EDI)。
海水蒸发是传统工法,受日照或降雨因素影响产量,需占地广大的盐田。
而离子交换膜电透析是海水淡化技术的一种,需消耗大量能源,但比较可以有稳定的产量。
在蒸发量大、降雨量小的海洋国家,海水蒸发是制盐的首选方法。
先让盐田内充满海水,等到海水蒸发后就能从中获得盐晶。
由于一些海藻和微生物在高盐度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因此有时这些盐田会有非常鲜艳的颜色。
中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原盐年产量240多万吨,占中国全国原盐总产量的7%和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中国井盐生产肇始于战国末年,李冰是其生产创始人其他地方的食盐则是透过开采巨大的沉积矿藏而得,这些矿藏是数以百万年前的海洋和湖泊蒸发而成。
这些盐矿可能会直接开采作岩盐,也有可能会将水泵进矿床中,溶成溶液后再提炼。
上述二种情形采集的食盐都可以透过盐卥的机械蒸发来纯化。
传统上,这个工序是在敞口平底锅上进行,通过加热来增加蒸发率。
近来这制程会在真空状态的平底锅中进行。
『叁』 古代海盐怎么制作成食用盐
晒制好的海盐。进行净化过滤,然后烘干粉碎。就可以了。主要是 晒
『肆』 我们吃的海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知道海洋的话就是通过晒干,然后进行一下加工,然后就可以制作出来了。
『伍』 海水加工成食用盐的过程步骤 详细的问题说明,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
食盐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原盐(粗盐)、洗涤盐、再制盐(精盐).原盐是从海水、盐井水直内接制得的食盐晶体容,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钙、硫酸钠等杂质和一定量的水分,所以有苦味;洗涤盐是以原盐(主要是海盐)用饱和盐水洗涤的产品;把原盐溶解,制成饱和溶液,经除杂处理后,再蒸发,这样制得的食盐即为再制盐,再制盐的杂质少,质量较高,晶粒呈粉状,色泽洁白,多作为饮食业烹调之用;另外,还有人工加碘的再制盐,为一些缺碘的地方作饮食之用.http://ke..com/view/29262.htm
『陆』 食用盐如何制作
我国食用盐是实抄行国家袭专产专卖的产品。据悉,一般合格食盐制作过程中必须经过十多次蒸发晒制,才能将盐中的杂质和重金属全部去掉。盐场一般采取分级结晶的方法来晒制食盐,浓度在25度到27度的可以晒制成一级食盐,27到28.5度的晒制成二级食盐,28.9到30度的只能晒制成食品加工用盐。高于30度的海水则只能用作工业盐或制成农业用盐。而徐闻县国有盐田周边农民通过打井渗透取得的海水,基本上都超过了30度;由于浓度高,所以晒一天便可以出盐。
『柒』 古代人是怎么把海盐提纯变成食用盐的
人类最早是采集自然界存在的卤水和盐,包括地表天然卤水和岩盐及海滨洼地自然结晶的盐,供给食用。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刮取海滨咸土,淋卤煎盐。
有天然卤水的地区,曾采用“先烧炭,以盐井水泼之,刮取盐”的生产方法。战国末期,四川开始掘井、汲卤、煎盐。齐管仲(公元前?~前645)实行“官山海”政策,即盐由官民并制,产品全部由官府统一运销。
但由汉代至明代,除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到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的139年间,开放全国海滩、盐井、盐湖,任民自由产销外,其他历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都实行专卖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着盐的产销,以徭役的形成强迫盐户产盐,生产者役作极苦,还要负担繁重的盐课,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虽然隋、唐之际,山西湖盐生产已形成“垦畦浇晒”的新工艺,宋、元之际,福建海盐生产已部分采用晒盐法,但生产规模小,工具设备简陋,生产者之间只有简单的协作,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状态。
井矿盐的情况有所不同。四川在宋代出现了卓筒井,首次使用钻头(“圜刃”锉)凿井。由明代到清代,手工机具逐渐完备,分工协作逐渐明确,商业资本日益转为产业资本。
随着外地游民的流入,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到清代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年间,自贡盐业已进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1835年以后,黑卤井、岩盐井、深层天然气井的相继开凿,又为盐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
岩盐井自然溶浸通腔,一井注水,多井出卤,促成了有关井户的联合,大大促进了盐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7)海盐怎么加工成食用扩展阅读:
世界制盐工业
随着社会需要量的不断增长,50年代以来的约30年中,世界产盐量增长两倍多。年产盐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18个(表2)。世界盐业的进出口总量1985年为4250万吨,其中进口量为1776万吨,进口最多的国家日本为683万吨;
出口量为2474万吨,出口最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为495万吨左右。还有一些国家,如美国、苏联、英国等,既出口也进口。以美国的进出口量为最大,1985年进口563万吨,出口82万吨。
当今世界制盐企业逐步大型化,如苏联1955~1975年,大中型盐厂的产量扩大1.6倍,小厂则逐步关闭或合并;欧美国家的制盐企业则相继组成公司,从科研、设计到生产、销售,统一经营。美国12家大公司的产盐量占全国产量的88%(1974)。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几乎垄断了全国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