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工中心 » 机械粗加工原则是什么

机械粗加工原则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1-09 11:37:43

1. 机械制造工艺学中在选择粗基准时,一般遵循哪些原则

1.粗基准应选择要求不高的不加工表面为定位基准;
2.粗基准选择应使各加工表面的余量合理分配;
3.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使用一次;
4.用做粗基准的表面要平整,保证定位、夹紧可靠。

2.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拟订工艺路线是设计工艺规程最为关键的一步,需顺序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选择定位基准
定位基准包括粗基准和精基准。粗基准是指用未加工过的毛坯表面做基准。精基准是指用已加工过的表面做基准。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
a、应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如外圆加工以轴线为基准;
b、以加工余量小而均匀的重要表面为粗基准,以保证该表面加工余量分布均匀、表面质量高;如床身加工,先加工床腿再加工导轨面;
2)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
一般应以非加工面做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不加工表面相对于加工表面具有较为精确的相对位置。当零件上有几个不加工表面时,应选择与加工面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3)便于装夹的原则:选表面光洁的平面做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这是因为粗基准一般都很粗糙,重复使用同一粗基准所加工的两组表面之间位置误差会相当大,因此,粗基一般不得重复使用。
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不同的加工方法如车、磨、刨、铣、钻、镗等,其用选各不相同,所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大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加工方法,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所得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大不一样,这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将有各种因素对精度和粗糙度产生影响,如工人的技术水平、切削用量、刀具的刃磨质量、机床的调整质量等等。
某种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包括完好的机床设备、必要的工艺装备、标准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耗用时间和生产费用)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2)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的选择
根据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这种方案必须在保证零件达到图纸要求方面是稳定而可靠的,并在生产率和加工成本方面是最经济合理的。
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
例如,淬火钢用磨削的方法加工;而有色金属则磨削困难,,一般采用金刚镗或高速精密车削的方法进行精加工。
要考虑生产纲领,即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问题。如:大批大量生产应选用高效率的加工方法,采用专用设备。例如,平面和孔可用拉削加工,轴类零件可采用半自动液压仿型车床加工,盘类或套类零件可用单能车床加工等。
应考虑本厂的现有设备和生产条件:即充分利用本厂现有设备和工艺装备。
在选择加工方法时,首先根据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和工厂具体条件,先选定它的最终工序方法,然后再逐一选定该表面各有关前导工序的加工方法。
3、机床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1、所选机床设备的尺寸规格应与工件的形体尺寸相适应;
2、精度等级应与本工序加工要求相适应;
3、电机功率应与本工序加工所需功率相适应;
4、机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应与工件生产类型相适应。
工艺装备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应根据不同情况适当选择:
1、在中小批生产条件下,应首先考虑选用通用工艺装备(包括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
2、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可根据加工要求设计制造专用工艺装备。
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设备投资的当前效益,还要考虑产品改型及转产的可能性,应使其具有足够的柔性。
4、加工阶段的划分
1)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划分加工阶段。
分以下几个阶段:
粗加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尽量切除大部分余量,主要考虑生产率。
半精加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并完成次要表面的终加工(钻孔、攻丝、铣键槽等)。
精加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主要任务是保证加工质量。
光整加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主要表面和尺寸精度。
2)将零件的加工过程划分为加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1)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因为工件有内应力变形、热变形和受力变形,精度、表面质量只能逐步提高,);
(2)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
(3)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床设备。
(4)便于穿插热处理工序:穿插热处理工序必须将加工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否则很难充分发挥热处理的效果。
此外,将工件加工划分为几个阶段,还有利于保护精加工过的表面少受磕碰损坏。
5、工序的划分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为便于组织生产、安排计划和均衡机床的负荷,常将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工序。划分工序时有两个不同的原则:即工序的集中和工序的分散。
工序集中原则
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多些,将许多工序组成一个集中工序。
最大限度的工序集中,就是在一个工序内完成工件所有表面的加工。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生产适应性反而好,转产相对容易,虽然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较高,但由于有足够的柔性,仍然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工序分散原则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少些。
最大限度的工序分散就是每个工序只包括一个简单工步。: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生产基本是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这种组织方式可以实现高生产率生产,但对产品改型的适应性较差,转产比较困难。
6、工序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
1、先基准面后其它表面:先把基准面加工出来,再以基准面定位来加工其它表面,以保证加工质量。
2、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即粗加工在前,精加工在后,粗精分开。
3、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如主要表面是指装配表面、工作表面,次要表面是指键糟、联接用的光孔等。
4、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平面轮廓尺寸较大,平面定位安装稳定,通常均以平面定位来加工孔。
2)热处理工序及表面处理工序的安排: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安排热处理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
1、退火: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随后由炉中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序。其作用是:消除内应力,提高强度和韧性,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应用:高碳钢采用退火,以降低硬度;放在粗加工前,毛坯制造出来以后。
2、正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序。注:加热到的一定的温度,其与钢的含C量有关,一般低于固相线200度左右。:其作用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使工件具有合适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应用:低碳钢采用正火,以提高硬度。放在粗加工前,毛坯制造出来以后。
3、回火: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置于空气或水中冷却的一种热处理的方法。:其作用是:稳定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脆性。
4、调质处理(淬火后再高温回火):其作用:是获得细致均匀的组织,提高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应用:安排在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常用于中碳钢和合金钢。
5、时效处理:其作用:是消除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应用:一般安排在毛坯制造出来和粗加工后。常用于大而复杂的铸件。
6、淬火: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冷却介质中迅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其作用是:提高零件的硬度。应用:一般安排在磨削前。
7、渗碳处理: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可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前或之后进行。
8、为提高工件表面耐磨性、耐蚀性安排的热处理工序以及以装饰为目的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例如镀铬、镀锌、发兰等,一般都安排在工艺过程最后阶段进行。
3)检验工序的安排,为保证零件制造质量,防止产生废品,需在下列场合安排检验工序:
1、粗加工全部结束之后;
2、送往外车间加工的前后;
3、工时较长和重要工序的前后;
4、最终加工之后。
除了安排几何尺寸检验工序之外,有的零件还要安排探伤、密封、称重、平衡等检验工序。
4)其它工序的安排
1、零件表层或内腔的毛刺对机器装配质量影响甚大,切削加工之后,应安排去毛刺工序。
2、零件在进入装配之前,一般都应安排清洗工序。工件内孔、箱体内腔易存留切屑,研磨、珩磨等光整加工工序之后,微小磨粒易附着在工件表面上,要注意清洗。
3、在用磁力夹紧工件的工序之后,要安排去磁工序,不让带有剩磁的工件进入装配线。

3. 机械材料中什么是粗加工和细加工

一般来说,粗加工是指去掉毛坯上铸造,锻造的不规则表皮,按照零件要求回简单加答工到加工余量在5毫米左右。
之后细加工(或叫精加工)直接将材料加工到指定尺寸。加工设备可能是数控机床等的高级设备!!
粗加工:加工方法一般为,粗车、粗刨、粗铣、钻、毛锉、锯断等,可见刀痕。应用在非配合尺寸或不重要的配合,用于一般要求,加工精度在IT13—IT8,Ra≤80—20.
半精加工:加工方法为半精车、精车、精刨、精铣、粗磨,表面可见加工痕迹或加工痕迹不明显。加工精度在IT10—IT7,Ra≤10—2.5,用于重要配合。
精加工:加工方法为精车、精刨、精磨、铰,加工精度在IT8—IT6,Ra≤1.25—0.32,用于精密配合。
超精加工:加工方法为精磨、研磨、镜面磨、超精加工,表面光泽或达到镜面。加工精度在IT6—IT5或更高,Ra≤0.16—0.01。主要用于量块、量仪和精密仪表、精密零件的光整加工

4. 机械加工中,铸件的工艺孔是在粗加工之前加工还是粗加工之后加工为什么

工艺孔是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为防止某一或者某几个加工过程因刀具与工件材专料干涉而需要预先加工出来的属孔。工艺孔在何时加工取决于工艺孔被需要的工序,原则上讲只要在该工序前孔被加工出来即可。具体粗加工前还是后进行工艺孔的加工,一是看在粗加工前该工艺孔是否容易加工,例如钻孔时需要孔口的表面与孔的轴线垂直,否则孔会钻偏斜导致钻头折断;二是看你的设备布局,以工序周转量最轻为原则。如果可能,粗加工后加工可以更利于保证孔的位置精度。

5. 机械粗加工后一半要进行什么处理

1.去应力退火。铸、锻、焊件在冷却时由于各部位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内应力,金属及合金在冷版变形加工中以权及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也产生内应力。若内应力较大而未及时予以去除,常导致工件变形甚至形成裂纹。去除应力退火是将工件缓慢加热到较低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金属内部发生弛豫,然后缓冷下来。应该指出,去除应力退火并不能将内应力完全去除,而只是部分去除,从而消除它的有害作用。
2.是2Cr13吧,是一种马氏体不锈钢,能抗大气腐蚀、有一定的耐有机酸并耐热,有良好塑性。
3.316是美国材料标准编号表示方法。316是继304之後,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
4.180js12(+-0.2)
180 ——公称尺寸。
js ——公差配合符号,体现公差带的位置。
12 ——精度,IT值,体现公差带的宽度。
±0.2——允许偏差值。上偏差+0.2毫米,下偏差-0.2毫米。

6. 在机械加工中粗加工的作用

和精加工相比,粗加工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定的时间内去除的材料多。
所以粗加工最专重要的目的就是:快速属缩短“原材料毛坯尺寸”到“图纸工艺要求的尺寸”的时间。但应注意粗加工必须为稍后的精加工留出加工余量,至于留多少是合适的,这就要靠加工者的经验了。
还有不要认为加工余量留的越少对稍后的精加工越有利,实际加工中由于机床、刀具、夹具不可避免的发生的微小移动。太少的加工余量可能使稍后的精加工加工不到,或实为摩擦而非切削,从而使零件表面产生加工硬化等我们非预期的现象。

别:对于重要的或精度要求严的加工件,粗加工后往往通过退火以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从而对稍后的精加工更有利。

7. 机械粗加工目的

粗加工是以快速切来除毛坯余源量为目的,在粗加工时应选用大的进给量和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切除尽可能多的切屑。粗加工对表面质量的要求不高,刀具的磨钝标准一般是切削力的明显增大,即以后刀面的磨损宽度VB为标准。
确定精基准。

8. 机械加工中粗镗的工序余量怎么确定最好是详细点

1.不知你是学生做习题,还是实际生产需要。
2.车床加工内孔不叫镗孔。
3.粗镗时加工余量的确定:专
(1)机床工作台、导轨属刚性,主轴形式、直径、精度、刚性。
(2)夹具夹持合理性、可靠性与刚性。
(3)镗刀杆的材料、径长比、结构以及支撑、导向等辅助机构的运用与否。
(4)工件该孔前道工序加工情况,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分配。
(5)工件材料,加工性能,加工工艺性。
(6)刀具材料,刀具断屑槽槽型、宽度、倒棱情况等。
4.原则:在确保精加工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消耗,完成工作内容。

9. 叙述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时各应遵循什么原则

粗基准是在粗加工中所使用的主要基准,精基准则是在精加工中所使用的主要基准。

10. 机械加工(粗加工)检验怎么没有国家标准

为标准尺寸检验,一般可采用GB 1804来进行。
对于模具钢锻件来说,若要求较高,可采用M级甚至更高水平。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