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图纸基准怎么看
① 机加工图纸怎么看
你看不抄懂图纸怎么会有人让你去干活袭呢?
看图纸不难,找本机械制图的书看两天就会了,主要是三视图,投影关系,粗实线、虚线、点画线、细实线分清,知道标注的公差什么意思,搞清表面粗糙度,未注公差等等,太多了,根本写不完,你找本书看两天就会了。
别学建筑那帮大老粗,一个个觉得自己会看个图纸会用个CAD就牛B哄哄的,咱们机械行业一个打杂的都不知比他们强多少倍!
② 机械制图里的 “基准” 是什么意思啊
基准是机械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机械产品从设计时零件尺寸的标注,制造时内工件的容定位,校验时尺寸的测量,一直到装配时零部件的的装配位置确定等,都要用到基准的概念。基准就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或面。
尺寸基准的选择,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基准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零件的尺寸标注的合理性。尺寸基准选择不当,零件的设计要求将无法保证,并给零件的加工测量带来困难。
(2)机加工图纸基准怎么看扩展阅读:
选择注意事项
1、该联系的尺寸一定要相互联系起来。任何一台机器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因此一台机器中各零件之间总有一个或几个表面相联系,常见的联系有轴向联系的直线配合尺寸;径向联系的轴和孔配合尺寸;一般联系的确定零件位置的定位尺寸。
2、零件的主要尺寸要在图样上直接标注。零件上的主要尺寸一定要直接在图样标注出来,这样可以直接提出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的要求,避免加工误差的积累这样来保证设计要求。
3、标注尺寸不能标注成封闭尺寸链。标注尺寸时一定不能标注成封闭尺寸链,尺寸链中任一环的尺寸精度都是各环尺寸误差之和。因此这样标注尺寸不能保证设计要求。
③ 机械加工图纸中如何找到3个基准点
到边的尺寸,或是圆心都可以是一个基准,这个要跟据具体图形再定,
④ 怎么看机械加工图纸!
你可以到新华书店买本“技工识图”或“机械识图”看看,这个是一项学问,通过书本学,再向实践中问,时间长了就会看机械加工图纸了。
⑤ 机械图纸中基准面的问题
不同抄的两个基准,必须用两个袭不同的大写字母表示,如A,B。
尽量不采用O、I、M、F等字母,其它字母都行,未必必须第一个是A,第二个是B。
如果,是A和B构成共同基准,要标注成A-B。
对于“问题补充”的回答——习惯上,第一基准面用A表示,第二基准面用B表示。没有特定规定的!
⑥ 图纸上的基准怎么看
一般图纸上有像直角的东西,或是直接标识了,基准的字样,图纸不同,表达有所不同,你多看看图纸就会知道了
⑦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图纸怎么看
1、看名称、看形状,迅速建模,想出这个零件有是个什么,用来干什么。
2、看材料,读技术参数,判断零件机械特性,根据形状判定适用于什么机床加工。
3、看粗糙度、读尺寸精度、公差范围,判定重要表面,分析粗、半精、精加工。
4、看形位公差分析重要配合尺寸。
5、结合以上分析数据,编制加工工艺。
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外形和材料等条件,选用CJK6240数控车床。
(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①内孔加工
定位基准:内孔加工时以外圆定位;
装夹方式: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夹紧。
②外轮廓加工
定位基准:确定零件轴线为定位基准;
装夹方式:加工外轮廓时,为保证一次安装加工出全部外轮廓,需要设一圆锥心轴装置(见图31双点划线部分),用三爪卡盘夹持心轴左端,心轴右端留有中心孔并用尾座顶尖顶紧以提高工艺系统的刚性。
(7)机加工图纸基准怎么看扩展阅读:
(1)零件图工艺分析
该零件表面由内外圆柱面、内圆锥面、顺圆弧、逆圆弧及外螺纹等表面组成,其中多个直径尺寸与轴向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整;零件材料为45钢,加工切削性能较好,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采用以下几点工艺措施。
①对图样上带公差的尺寸,因公差值较小,故编程时不必取平均值,而取基本尺寸即可。
②左右端面均为多个尺寸的设计基准,相应工序加工前,应该先将左右端面车出来。
③内孔尺寸较小,镗1:20锥孔与镗φ32孔及150锥面时需掉头装夹。
⑧ 如何看懂机械图纸上标注的各个基准在哪里
机械图纸上标注的各个基准都有如A、B、C、D等明确的标识!
主要是要搞清楚这些标识的具体内容!
⑨ 机械制图的基准
有点不明白你的问题,机械制图有基准符号。我对于基准的理解就是这个零件的内主要限位安装和作用的容运动关系,就比如你要设计一个“凸”型的轴承座,我觉得就要保证安装面和轴承侧面垂直是主要的问题,所以他们两个应该有一个是基准。或者你设计一个中间有轴承的皮带轮,因为部件转动,所以轴承的限位圈和外圆一定要同心,而且轴承要垂直轴,所以是一个同心一个垂直。纯手打,可能不全面,不过对于简单制图没毛病。下面是基准符号:
⑩ 机械加工图纸怎么看
1.看懂零件的形状、结构,对应的图形位置。
2.看零件的基准。轴心线、孔心线、面,等。
3.看重要的尺寸、精度、粗糙度、形位公差,等。
4.看技术要求、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