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机械材料比中国强在哪里
❶ 德国机械制造为什么那么强大
经历过工业革命,还有本国的体质,教育有很大关系。
❷ 中国的机械制造就那么薄弱吗 德国的机械这么强悍
在不怕吃苦抄上,中国人可以匹敌任何其他民族,但是在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上,差距很大,这是我们廉价的商品堆满了全世界的销售场所,但值得自豪的优秀品牌乏善可陈的原因!
要承认基础薄弱问题,这不仅仅体现在制造领域,主要是技术上的,毕竟德国是老牌的制造强国,起步要比我们早太多年,技术雄厚,但这是可以通过学习赶上的。
但如果一个民族如果缺乏优秀的品质作为支撑,总是急功近利,想要超越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努力建树我们民族诚信敬业的精神人们无论何种工作都尽努力追求完美,那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❸ 为什么德国机械制造业那么发达
“德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于非价格因素。德国的机械制造业不断从其在全球特种机械、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中的技术领先地位获益,并进一步促使企业利用其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德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于非价格因素,包括质量、技术、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产品性能可靠性、供货可靠性及售后服务等。
德国制造为何不倒
曾经有人认为,全球化会让德国这样传统经济的高工资国家再也过不上舒服日子。因为未来是属于高科技和服务行业,而不是老式的制造业。
但是德国颠覆了常人的看法。它为其他发达国家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德国公司在全球化浪潮里巧妙地利用优势发展自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归传统经济模式。
世界工厂的制造者
和流行的看法不同,自从新千年来临之后,并非信息产业或者中国制造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IT浪潮中受益的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因为软件价格的下降而丧失了发展的劲头。同样,占世界贸易1/5的服务业近年来的发展也处于停滞状态。而新兴经济体购买机械设备的数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比如中国和俄罗斯都在中东建立工厂,大规模地升级改造交通设施和改善基础设施。
1995年以来,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德国出口增长的1/3。德国的经济分析家赫尔曼•西蒙说:“中国或许是世界工厂,但是德国公司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
德国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看来会损害德国经济的国家??那些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新兴国家。它们没有削弱德国的经济,反而给德国经济增长增添了动力。
因为它们的新兴中产阶级购买了大量德国汽车,而且其工厂购买了大量德国高科技重型机械。这些是德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在世界大国里,只有中国和德国自2000年之后出口份额有较大增长。出口一直是拉动德国机械行业增长的唯一动力,出口份额占行业总产值的70%。在2003年,德国??而不是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机械出口国。2006年,德国公司向国外出口了价值1.1万亿美元的产品,同年美国出口商品总价值为1.04万亿美元,中国为9690亿美元。
重要地位和独特结构
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是德国公司成为全球化首要受益者的主要原因。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可与之相比的只有汽车制造和化工业等。但是,后者均为大公司占主导地位,而机械制造业的主力则是平均拥有150名员工、年均营业额2600万欧元的中小型企业。2006年,该行业实现销售额1670亿欧元,略低于汽车制造业。但是,其6000家企业聘用员工的总数达87.3万,就公司数量和就业人数(均不包括供应商)而言,要远高于汽车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的结构在德国工业界独一无二,反映在德语的定义“Mittelstand”,它表示该行业由中、小型企业组成。
国际社会一直称这种结构为“典型的德国结构”,象征着自主的企业文化,代表着德国企业家的独立、创造性和自由主义哲学。外界曾有人宣称这种结构已完全过时,特别是全球化趋势更是助长了这种观点。但是,事实是德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很少具有今天这样强大的竞争力。即使美元继续贬值,专家仍相信,德国机械制造业2007年将连续第四年保持增势,甚至会超过2006年的历史最高纪录。
称冠全球的秘密
把低端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以及完善的服务打包出售是很多德国公司成功摆脱与中国产品竞争的方法。这就是德国公司能在从可可粉加工机到包装编织机等各种稀奇古怪的机械制造领域称霸全球的原因。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彼得•舍特说,最明显的原因是德国产品更能迎合客户需求,产品质量更高并且提供终身保修、系统整合和更新服务。
重视特种用途机械的研发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产业衰退期间,德国相关企业被迫采取激烈的重组方式来应对困境,主要是大幅削减工作岗位。特别是标准化产品领域,价格因素的竞争异常激烈。此后,德国企业将产品定位于重点研发专有技术密集型的、昂贵的、一次性和小批量的产品。
一般而言,特种用途机械的生产需要较大的工程投入,但利润要比大批量产品高,所以在过去十几年,德制造商总能通过提高其利润来弥补周期性衰退的损失。根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的调查结果,目前一半左右的德国机械制造企业在按照用户的订单生产小批量、特殊用途的产品,另外25%的企业则生产大批量和专用机械产品。
比如,德国克拉斯集团(CLAASGruppe)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业机械和农用车辆制造商。如果你认为农业机械乏味无趣而且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那么你肯定没有见过这家公司生产的LEXION联合收割机。这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联合收割机由卫星和激光提供精确导航,每小时可以收割60吨粮食。实时的感应器可以测算每一平方米的产量,并且即时调整下个季节施用的种子和化肥量。克拉斯集团在德国哈瑟温克尔生产的LEXION联合收割机每台标价40万欧元,比与其竞争的同级别顶级收割机价格高1/3,但是更高的生产率让从俄罗斯到澳大利亚的大农场主们趋之若鹜。有3000名工人的哈瑟温克尔工厂76%的产品都要销往国外,而且该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09年。
目前,“德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于非价格因素,包括质量、技术、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产品性能可靠性、供货可靠性及售后服务等。
未来德国企业将继续从此产品定位中受益。首先,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特种用途机械渐成趋势。这些机械产品要求大量的系统专有技术,这正是德国企业的优势;其次,市场对产品中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德国机械制造业服务收入已占20%,且比例逐年上升;第三,单机重要性在下降,而服务密集型机械系统的需求在增加,比如灵活的生产基站等;第四,将标准机械产品与量身订做的服务(预约管理程序)相结合来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也是发展方向。
总之,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将不断从其在全球特种机械、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中的技术领先地位获益,并进一步促使企业利用其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国际社会一直称这种结构为“典型的德国结构”,象征着自主的企业文化,代表着德国企业家的独立、创造性和自由主义哲学。外界曾有人宣称这种结构已完全过时,特别是全球化趋势更是助长了这种观点。但是,事实是德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很少具有今天这样强大的竞争力。即使美元继续贬值,专家仍相信,德国机械制造业2007年将连续第四年保持增势,甚至会超过2006年的历史最高纪录。
称冠全球的秘密
把低端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以及完善的服务打包出售是很多德国公司成功摆脱与中国产品竞争的方法。这就是德国公司能在从可可粉加工机到包装编织机等各种稀奇古怪的机械制造领域称霸全球的原因。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彼得•舍特说,最明显的原因是德国产品更能迎合客户需求,产品质量更高并且提供终身保修、系统整合和更新服务。
重视特种用途机械的研发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产业衰退期间,德国相关企业被迫采取激烈的重组方式来应对困境,主要是大幅削减工作岗位。特别是标准化产品领域,价格因素的竞争异常激烈。此后,德国企业将产品定位于重点研发专有技术密集型的、昂贵的、一次性和小批量的产品。
一般而言,特种用途机械的生产需要较大的工程投入,但利润要比大批量产品高,所以在过去十几年,德制造商总能通过提高其利润来弥补周期性衰退的损失。根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的调查结果,目前一半左右的德国机械制造企业在按照用户的订单生产小批量、特殊用途的产品,另外25%的企业则生产大批量和专用机械产品。
比如,德国克拉斯集团(CLAASGruppe)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业机械和农用车辆制造商。如果你认为农业机械乏味无趣而且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那么你肯定没有见过这家公司生产的LEXION联合收割机。这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联合收割机由卫星和激光提供精确导航,每小时可以收割60吨粮食。实时的感应器可以测算每一平方米的产量,并且即时调整下个季节施用的种子和化肥量。克拉斯集团在德国哈瑟温克尔生产的LEXION联合收割机每台标价40万欧元,比与其竞争的同级别顶级收割机价格高1/3,但是更高的生产率让从俄罗斯到澳大利亚的大农场主们趋之若鹜。有3000名工人的哈瑟温克尔工厂76%的产品都要销往国外,而且该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09年。
目前,“德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于非价格因素,包括质量、技术、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产品性能可靠性、供货可靠性及售后服务等。
未来德国企业将继续从此产品定位中受益。首先,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特种用途机械渐成趋势。这些机械产品要求大量的系统专有技术,这正是德国企业的优势;其次,市场对产品中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德国机械制造业服务收入已占20%,且比例逐年上升;第三,单机重要性在下降,而服务密集型机械系统的需求在增加,比如灵活的生产基站等;第四,将标准机械产品与量身订做的服务(预约管理程序)相结合来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也是发展方向。
总之,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将不断从其在全球特种机械、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中的技术领先地位获益,并进一步促使企业利用其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从地理分布来看,德机床业集聚效应明显。巴登-符腾堡州拥有通快等行业巨擘,占全国产值超过50%,首府斯图加特及周边地区共有110多家机床企业。另外两个工业大州巴伐利亚州和北威州分别占全国产值1/6和1/7。
新兴市场维系未来
德国机械制造业传统上主要向西欧和北美市场出口。对德国机械制造业而言,全球新兴市场将为其提供大量的商业机会。专家预计,中期内向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出口可望实现7%~12%的增幅。同时,东欧、南美市场也会有2%~4%的潜在增长机会。
目前,中国是德国机械产品在亚洲的最大市场,中国也是德机械产品进口的第九大来源国。
德方认为,中德机械制造业之间互补性较强,双方可以进行合作,实施战略分工。在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德国的重点是利用最新技术生产特种用途的机械产品,中方则借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服务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市场。这样的战略分工不仅对德国企业有利,中国企业也可通过不断提高专有技术水平,有能力进入原先由德国占领的中端市场。
德方目标是保持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挖掘潜力,争取在中低端市场取得进展,即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弥补劳动力价格的劣势。因此,先进的生产技术注定是德国机械制造业要关注的重中之重,它包括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等。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并正在成为新的工业超级大国,但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先进的机械产品和技术来加以解决。随着拥有相当购买力的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的消费结构也将转向服务和现代化的耐用消费品,例如汽车和棕色家电等。对德国机械制造业的各个部门来讲,中国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最大的危险是金融动荡可能持续,或者美国经济的衰退给全球经济增长踩刹车。但是即使德国消费者开始精打细算,德国公司的订单还是应接不暇。虽然美国经济持续低迷让德国的经济增长放慢,但只要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能平衡这种压力,重新焕发活力的德国经济就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在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❹ 中国工业与德国工业差距有多大
就工业来讲我们在发展四十年估计能赶上今天的德国。什么时候国产机床能被德国人买去用于军工制造,什么时候我们算就赶超了。不过现在我们的军工用的是人家的二线机床,还是日本造的。
你不能要求才发展十几年的年轻人和一个积累了几十年的老手对打。我们才发展了多少年,德国积累了多少年。等着吧,凭着我们的人口和发展潜力,虽然现在有些方面还比不过他们。但超越他们只是时间问题。少吐槽多干事,我们的征程可是星辰大海。应树立质量强国的思想, 同样的材料,做出的产品质量相差很多,必须缩小质量差距,不应追求物美价廉。
但是反而最害怕工业制造能力不是特别强的中国, 千方百计来制裁我们的发展, 所有的高科技不能出口 ,本质上是我们完成了工业化,也许制造质量不是特别强,但是我们可以制造 。就像你可以制造宾利我们可以制造比亚迪 ,高档当然是宾利但是跑起来都是能跑120公里每小时 。
但是我们是后起之秀,我们的金融受国家监管,美国是不能轻易控制我们的。现在网络经济和金融经济抬头了, 实体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美国为戒 ,千万不要走美国的金融道路 ,一旦发生次贷危机那么就是下个日本再也翻不了神。
❺ 中国和德国机械加工技术差距在哪里懂的进来交流一下。
我认为:主要是工业基础;德国发展早、中国发展晚些;这将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内的先进与落后,自改革容开放后,通过学习、交流、引进、改造,中国的工业发展很快。但是,差距不是一朝一夕、三年五年能赶得上的。从人员素质、原材料、原材料生产、加工设备、加工工艺、检测手段,检测仪器,检测标准,制造标准等,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是一个多年积累的知识与经验的积淀形成的基础。
❻ 德国机械与中国机械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m是大端背锥上齿的模数,齿数x模数=大端分度圆直径。齿的小端模数用齿顶角相似三内角形求出来。变容位系数根据你的需要查图表定下,(一般是按机械零件设计强度计算选用)。机械的好坏主要一是材料,二是热处理。制造都能做。材料和热处理是我们中药里的配方,很有讲究。我在德国短期学习过,工艺和人员素质十分重要。
❼ 德国机械制造为什么那么发达
德国机械制造之抄所以是因为其袭内在的优势所决定的:
(一)高科技创新战略。去年,德国机械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达100多亿欧元。
(二)生产专业化。比如,洗涤设备制造公司“温特哈尔特”专门制造宾馆和饭店的餐具洗涤机,而不生产其它用途的洗涤设备。这样专一的结果是,该公司成为餐具洗涤设备制造行业的全球领先者。
(三)销售全球化。在美英法日等国,都有这些德国企业的分公司,具体负责所在国的生产与销售。
(四)与顾客联系紧密。比如,生产五金配件的“乌尔特”公司,除了要求员工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外,所有高层人员每个月至少也要拜访一个客户,直接了解后者对产品的意见。
(五)德国严格、健全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
(六)职业技术教育是德国振兴的基石,也是德国制造崛起的秘密武器
(七)"德国制造”的高品质包括高绩效、耐用、少量维护、设计优异等特点。
❽ 德国的工业制造技术和中国的有多大差距
在工业制造技术方面,中国和德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德国强调“硬制造”,相比德国等发达国家,中国的工业4.0革命差距依然较大,只有在打破认识误区、全体系转型升级、实施路径、主导力量等方面努力,才能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先机。
作为行者,德国逾四成企业已采用工业4.0平台。德国工业4.0核心是发展制造业的智能生产技术和智能生产模式,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
德国的工业制造技术目前是领先于中国的,但是中国近年来技术飞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种技术将会超越德国。
❾ 为什么德国的机械制造那么强悍,中国与之差在哪
简单的说就是,中国基础工业上工艺达不到德国的水准。
详细说的话,这个问题要完整回答就需要很系统地从两国工业发展,工业历史上来说了。
❿ 德国的机械技术为什么这么强
很简单,从大学开始严格培养,老实说,中国一个机械博士毕业都未回必有德国一个机械硕士强,答这就是区别。看看德国机械的课程再看看中国的,就会明白,区别很大很大。中国有一流的基础教育,可是到了大学,好的都教成垃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