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增压和双涡轮增压哪个好
『壹』 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哪个好
涡轮增加是依赖发动机的尾气,推动一个螺旋桨,带动压缩机增压
机械增压是回用一个电动机答或者直接从发动机轴上取动力,带动压缩机增压
表面上,涡轮增压不用专门的电动机带动,也不用另一条传动系统,还利用了废气,最好
但是,涡轮增压是用废气,那就是如果在发动机废气不多的低速时,增压效果不好,可此时却是最需要增压的时候,高速时,增压是好了,但是也增加了排气阻力,也会稍稍耗些油
机械增压就无所谓,可以和发动机更好的匹配,效果更好,只不过油耗比涡轮增压的高一点,所以,高级车都是机械增压,或者机械-涡轮双增压,低速用机械,高速用涡轮
『贰』 自然吸气,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哪个好
从不同排量的抄动力曲线来看袭,带涡轮增压的峰值扭矩和最大功率可以得到较高的提升。对于发动机而言,自然吸气是标配,那么涡轮增压就是高配或者选配。
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好处是动力输出是一个逐渐上升的线性,相对平顺。踩多大油出多少力,没有太明显的延时和迟滞。即使长时间运转其自身温度比较低,也就延长了部件的老化衰减时间。对油品的要求没有太过严格,油耗较低,能够节省后期的养车成本。但大排量自吸发动机怠速油耗并不乐观。
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低转速时节省燃油,高转速时提升动力。因为涡轮动力源自发动机废气,也就相应的能够减少尾气排放污染。但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低速时无法推动涡轮介入,动力下降明显,涡轮介入后的迟滞和不线性会带来些许不好的驾驶体验。

『叁』 机械增压发动机和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区分
各种增压方式各有好处也各有缺点,以涡轮增压来说,理论上,是要气缸本体当初设计时,气缸壁够厚、耐得住压力,只要增加涡轮增压器本体的尺寸和数量,增压力道几乎可以无限制增加。一个很出名的例子:当年HONDA车厂提供给麦凯伦一级方程式车队的涡轮增压引擎,排气量不过才1500CC,但马里输出可以高达吓死人的1500匹!效果叹为观止。
而法拉力车队的舒马赫所拥有的著名Bugatti eb110超级跑车排气量3.5升,但这具V12的心脏,由四颗涡轮转子串联。马里输出也可高达560匹。在民用车中,涡轮增压技术发展更是飞速,2009年6月随着上海通用新君威(图库论坛)2.0T版本车型的出现,已经建立了更新的动力标杆,扭矩力达到了同级车中最大的350N.m,可见涡轮增压带来的效果不同凡响。
不过凡事均有多面性,靠涡轮增压增加动力输出虽然轻而易举,但伴随着增压所产生的高热必须妥善处理。高热会影响两部分,一个是负责直接冷却和润滑的机油,它会因为受到高热而快速氧化。因此涡轮增压引擎必须选用耐高温、抗氧化好的优质机油,而且机油更换周期会相应缩短,才不容易产生氧化物。
通常各个汽车开发厂家的对应之道,是通过加装机油冷却器来避免油温过高、提早结束机油的使用寿命,这就是为什么改装一些的涡轮增压车,除了机油压力表外还会有一个机油温度表。好让驾驶者随时注意机油的情况。
另外一个受高温影响的是冷却系统,在进气部分。为了增加进气的含氧量,涡轮增压车大多会增加进气冷却器(Inter-Cooler)的方式,来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冷却水箱、接温器也会适当加大、提高散热效率,所以近年来已经很少听说涡轮增压引擎有散热不良的情况了。
不过在使用和保养上涡轮增压引擎还是有一些小技巧的,例如,尽量不要在高速中让涡轮增压器长时间不间歇的工作;时刻检查涡轮增压机油等等。
相对于涡轮增压车,机械增压车就简单许多,原则上只要引擎在运转,机械增压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引擎转速越高加压力度就越大,好处就是没有涡轮增压所产生的那种迟滞现象,加速感受相当线性化,于自然吸气引擎差别不大,但缺点是机械增压汽靠皮带带动,驱动力还是引擎。因此,相比涡轮增压结构不利于油耗表现。
车厂为了改善此现象,并且让增压力道能在最需要时发挥作用,加装电磁阀和离合器,也让增压器在特定的转速以上时离合器才开始接合、拖动机械增压器,但如此一来多少会有如涡轮增压器的迟滞感。凡此种种都需要经年月积累,才能摸出门道和细节掌控的地方,也正是因此越是没有把握的项目,车厂就越不喜欢触及,免得不小心砸了招牌,久而久之,涡轮增压于机械增压的流派也就自然产生。
『肆』 双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涡轮增压哪个动力好
这个还要看你平常在什么样的路段行驶。个人觉得·双涡轮增压好
『伍』 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那个好
相比而言,机械增压更好
这两种增压都能在低速获得最大的扭矩,但是涡轮增压会出现扭矩突变,而机械增压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陆』 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哪个更好些
效率来复说涡轮增压占优,因为涡轮制增压只是由废气驱动,相对比要由发动机驱动的机械增压,它不用浪费部分发动机动力,也较经济省油,但是涡轮增压有涡轮迟滞效应,加速有廷迟感.涡轮增压必须用中冷器来冷却空气温度,噪音相对小点.峰值功率涡轮增压要强于机械增压.稳定性机械增压较好.
所以,各有千秋.
『柒』 双涡轮增压器和涡轮+机械增压器哪个效果好
涡轮
涡轮(turbo),是在汽车或飞机的引擎中的风扇,通过利用废气(exhaust gases)把燃料蒸汽(fuel vapour )吹入引擎,以提高引擎的性能。
Turbo,即涡轮增压,简称T,最早时候由瑞典的萨博(SAAB)汽车公司应用于汽车领域。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涡轮增压简称TURBO,如果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 例如大众宝来的1.8T、帕萨特的1.8T、奥迪的2.0T等等。这些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是靠燃料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作功,从而对外输出功率。在发动机排量一定的情况下,若想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提供燃料燃烧。然而,向气缸内多提供燃料容易做到,但要提供足够量的空气以支持燃料完全燃烧,靠传统的发动机进气系统是很难完成的。
就拿汽油机工作原理来说,每向气缸里面提供1公斤的汽油,大约需要气缸吸入15公斤的空气,才能保证汽油充分燃烧。然而这15公斤的空气,其体积将是非常大的,光靠气缸在发动机进气过程产生的真空度,不容易将这么大体积的空气完全吸入。因此,提高发动机吸入气体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两种方法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第一种是后段式增压技术,从原理上讲,后段式增压技术就是采用专门的压气机将气体在进入气缸前预先进行压缩,提高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减小气体的体积,这样,在单位体积里,气体的质量就大大增加了,进气量即可满足燃料的燃烧需要,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目的。增压过程中采用的压气机又叫做增压器。 第二种是前段式进气技术,还是利用气缸的真空度,从进气支管将空气补充进气缸。不管是那种技术,控制好进气量是关键。
发动机的增压方法根据驱动增压器所用能量来源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
1.第一类是机械增压系统,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通过齿轮(或链条等)直接驱动。
2.第二类是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增压器是由发动机工作时排出的废气带动的。
3.第三类是复合增压系统,即在发动机上,既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又同时应用机械驱动式增压器。此外还有惯性增压、气波增压等其他增压方式。
4.第四类是前段式真空控制系统,即利用发动机气缸真空控制,从进气支管给气缸进气,这种技术2003年在台湾被发明,台湾专利案号 M301275-宝久马力小涡轮。
『捌』 买车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那个好用,买那个好
1.低速堵车
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的介入每款发动机都是不一样的,一般在1700转左专右,也就是在没达到1700转时属是不会给发动机提供额外的进气,所以堵车时涡轮增压器是不会工作的,虽然说涡轮的叶片可能会给排气带来一点阻力,但并不会浪费发动机太多的动力。
2.高转速通行
机械增压。机械增压的发动机从启动就一直介入,虽然浪费了发动机的动力但是到加速阶段机械增压的响应非常直接,如一条上升的直线,浪费的些许动力得到了加速直接、无滞带感。
『玖』 机械增压器和双涡轮增压哪个好 详解
你可能混淆了几个概念
一个是机械增压 一个是涡轮增压 这是两种增压方式
机械增压的能量输入来自飞轮或传动皮带,以此带动压气机工作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增压
主要优点:瞬时工作,发动机一转动,压气机就开始加压
主要缺点:额外占用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是牺牲了现在的功率,换取之后一个时间点上功率的爆发,在发动机稳定高效运转的情况下,反而会拖累发动机工作
涡轮增压的能量输入来自发动机废气,废气推动涡轮,从而带动叶轮对进气加压
主要优点:回收废气能量,所有的效果都是“白来的”
主要缺点:涡轮自重的惯性,会导致工作有滞后(也就是发动机低转速时废气“吹不动”涡轮)
针对特殊的发动机或特殊的需要,以及不同的规避缺点的设计 就有了双涡轮增压 和双增压的设置
双涡轮增压指使用两个涡轮增压器进行增压 一般常见在6缸以上发动机上 两个“一样”的涡轮增压器分别对一半数量的气缸进气进行增压 目的是使使用的增压器小型化——即两个较小的增压器来代替一个大型的,作用是避免单个增压器过大而造成本身惯性太大,使得涡轮滞后情况过于明显,影响正常的驾驶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SAAB及VOLVO 的一系列6缸车型
双增压一般指同时使用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作为主要增压手段 机械增压作为低速下的补充以解决涡轮滞后的问题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版大众的一系列TFSI车型 (国产的这些TSI的神马迈腾速腾CC途观 都是阉割了机械增压的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