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常见的冲压作业机械伤害有哪些

常见的冲压作业机械伤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14 03:35:13

A. 冲压作业当中会发生哪些工伤事故

实现冲压作业的安全生产除采取技术措施外,还必须同时采取管理方面的措施,二者缺一不可。过去,为了防止冲压机械伤害,曾研制过许多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工具,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推广和运用上都成效甚微。这主要是由于管理措施不力,有了装置和工具,但操作者不会正确使用或不愿使用,装置坏了也无人维修,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冲压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必须由管理措施加以保障,否则技术措施也难以发挥作用。 冲压作业具有较大危险性和事故多发性的特点,且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一般都较为严重,所以相当一部分冲压作业人员在生产中心存畏惧,心理负担较重,对作业安全有很大影响。 冲压作业中的危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 相当一部分冲压设备采用的是刚性离合器。这是利用凸轮机构使离合器接合或脱开,一旦接合运行,就一定要完成一个全环,才会停止,假如在此循环中手不能及时从模具中抽出,就必然会发生伤手事故。 2.带病运行 使用带病运行的设备极易发生事故。 3.动作失控 设备在运行中还会受到经常性的强烈冲击和震动,使一些零部件变形、磨损以至碎裂,引起设备动作失控而发生危险的连冲或事故。 4.开关失灵 设备的开关控制系统由于人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动作。 5.机械性伤害 设备的转动、传动部位可能造成机械性伤害事故。 6.模具的危险 模具担负着使工件加工成型的主要功能,是整个系统能量的集中释放部位。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或有缺陷,没有考虑到作业人员在使用时的安全,在操作时手就要直接或经常性地伸进模具才能完成作业,就增加了受伤的可能。有缺陷的模具则可能因磨损、变形或损坏等原因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发生意外而导致事故。 7.作业环境的危险 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导致冲压事故的可能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布局不合理。一般冲压车间的设备布局应按产品的工艺流程布置,但实际上有些冲压车间是将设备按类型排列的,这样就使工件和原材料在车间重复周转,造成生产场地拥挤,安全通道和设备间隔被占,作业空间缩小,作业者操作受到妨碍。另外一种情况是设备排列过于拥挤,作业人员互相影响和干扰,以致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工位器具和材料摆放无序。造成此种情况可能是上述场地拥挤、混乱所致,也可能作业者人为的原因。在此情况下作业的人员的操作动作无规则,更难以达到标准化要求,由此可能手脚配合失调而出现操作失误和其他意外。 (3)机台附近物品堆放过多、过乱。由于工件和材料不能及时转送,废料不及时清理,可能使物品堆放过多而倒塌,以致碰触开关而使冲床误动作。 (4)座位不稳,高度不当。这会使作业人员操作时动作勉强,重心不稳,从而易于疲劳或身体失衡发生意外。 此外,车间里的震动和噪声、作业信号及其他工种的作业干扰等,对冲压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都有明显的影响,都具有引发冲压事故的危险。 8.作业行为的危险 (1)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操作准备不充分、操作方法不当、作业位置不安全、操作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工具和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等。 (2)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不良的生理状态直接表现为生理缺陷,如视力、听力不佳及其他功能失常等都会使作业者在工作中判断失误或动作失调。不良的心理状态则表现为心理疲劳,情绪不稳,作业者可能因此而产生一些下意识行为和动作失误,也可能出现明知故犯、违章作业等非理智行为,还会使作业者表现出责任心不强、心理紧张、精力不集中。不良的性格特点,则无论是马虎愚钝还是急躁轻浮,其表现在作业行为上都有一定的危险性。 冲压作业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不仅要有技术措施,而且要有较严格、较健全的管理办法。冲压作业管理涉及到:工艺、模具、设备(包括安全装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和安全技术教育管理等。如果工艺纪律不明,模具管理不善,设备事故隐患多,组织生产不合理,安全操作水平低,纪律松懈,伤害事故就会不断发生。实践证明,凡是事故多的单位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无章可循,有章不究,目无纪律等坏现象。相反,企业为确保安全生产,实施了各种保证安全的管理方法,制订了规章制度,对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起了很好的作用。

B. 常见的因机械伤害造成的工伤事故有哪些

例如触电、坠落、撞击、失控、坍塌等事故

C. 列举机械伤害有哪几种形式

机械伤害分为:
(1)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 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超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造成的伤害。
(5) 触电:包括各种设备、设施的触电,电工作业的触电,雷击等。
(6) 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 火灾伤害:包括火灾造成的烧伤和死亡。
(8)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 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0) 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1) 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接触引爆物体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等)、。
(12) 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等。
(13) 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4) 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伤害,如摔、扭、挫、擦等伤害。

D. 机械伤害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机械伤害分为:

(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超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造成的伤害。

(5)、触电:包括各种设备、设施的触电,电工作业的触电,雷击等。

(6)、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伤害:包括火灾造成的烧伤和死亡。

(8)、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0)、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4)常见的冲压作业机械伤害有哪些扩展阅读: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如机器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通风、防毒、防尘、照明、防震、防噪声以及气象条件等安全卫生设施缺乏等均能诱发事故。动机械所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危险源常常存在于下列部位:

1、旋转的机件具有将人体或物体从外部卷入的危险;机床的卡盘、钻头、铣刀等、传动部件和旋转轴的突出部分有钩挂衣袖、裤腿、长发等而将人卷入的危险;风翅、叶轮有绞碾的危险;相对接触而旋转的滚筒有使人被卷入的危险。

2、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部位存在着撞伤和挤伤的危险。冲压、剪切、锻压等机械的模具、锤头、刀口等部位存在着撞压、剪切的危险。

3、机械的摇摆部位又存在着撞击的危险。

4、机械的控制点、操纵点、检查点、取样点、送料过程等也都存在着不同的潜在危险因素。

机械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几个不同方面分为各种类别,如:

按功能可分为动力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包装机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仿生机械等。

机械密封也称端面密封,主要用于泵、压缩机、液压传动和其他类似设备的旋转轴的密封。机械密封由一对和数对动环与静环组成的平面摩擦副构成的密封装置。

机械密封是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补偿环的辅助密封为金属波纹管的称为波纹管机械密封。

E. 机械伤害的种类有哪几种

有八种
从机械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机械的不同状态、同一危险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以及显现或潜在危险的不同形态等。
1、引入或卷入碾轧的危险。引起这类伤害的主要危害是相互配合的运动服,例如,啮合的齿轮之间以及齿轮的齿条之间,带与带轮、链与链轮进入啮合部位的加紧点,两个做相对回转运动的辊子之间的加口引发的引入或卷入;轮子与轨道、车轮与路面等滚动的旋转建引发的碾轧等。
2、挤压、剪切和冲击的危险。引起这类伤害的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零部件。其运动轨迹可能是横向的、如大型机床的移动工作太、扭头刨床的滑枕、运转中的带链等;也可能是垂直的,如剪切机的压料装置和刀片、压力机的滑块、大型机床的升降台等。两个物件相对运动状态可能是接近型,距离越来越近,甚至最后闭合;也可能是通过型,当相对接近时,错动擦肩而过。做直线运动特别是相对运动的两部件之间、运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产生对人的夹挤、冲撞或剪切伤害。
3、卷绕和绞缠的危害。引起这类伤害的是做回转运动的机械部件。如轴类零部件,包括联轴器、主轴、丝杠等;回转件上的突出形状,如安装在轴上的凸出键、螺栓或销钉、手枪上的手柄等;旋转运动的机械部件的开口部分,如链轮、齿轮、皮带轮等圆轮行零件的轮辐,旋转凸轮的中空部位等。旋转运动的机械部件将人的头发、饰物(如项链)、手套、肥大衣袖或下摆随回转件卷绕,继而引起对人的伤害。
4、飞出物打击的危险。由于发生断裂、松动、脱落或弹性位能等机械能释放,使失控物件飞甩或反弹队人造成伤害。例如,轴的破坏引起装配在其上的带轮、飞轮等运动零部件坠落或飞出;由于螺栓的松动或脱落,引起被紧固的运动零部件由弹性元件的位能引起的弹射,例如,弹簧、带等的断裂;在压力、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位能引起的高压流体喷射等。
5、物体坠落打击的危险。位于高位置的物体具有势能,当它们意外坠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造成伤害。例如,高处掉落的零件、工具或其他物件(哪怕是质量很小);悬挂物体的吊挂零件破坏或夹具夹持不牢固引起物件坠落;由于质量分布不均衡、重心不稳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倾翻、滚落;运动部件运行超行程托轨导致的伤害等。
6、跌倒、坠落的危险。由于地面堆物无序或地面凹凸不平导致的磕绊跌伤;接触面摩擦力过小(光滑、油污、冰雪等)造成打滑、跌倒;人从高处失足坠落,误踏入坑井坠落等。假如由于跌落引起二次伤害,后果将会更严重。
7、碰撞和刮蹭的危险。机械结构上的凸出、悬挂部分,如起重的支腿、吊杆,机床的手柄,长、大加工件伸出机床的部分等。这些物件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可能产生危险。
8、切割和擦伤的危险。切削刀具的锋刃,零件表面的毛刺,工件或废屑的锋利飞边,机械设备的尖棱、利角、锐边、粗糙的表面(如砂轮、毛坯)等,无论物体的状态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这些由于形状产生的危险都会构成潜在的危险。

F. 常见机械伤害类型:物的不安全类型有哪些

机械伤害分为:
(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超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造成的伤害。
(5)、触电:包括各种设备、设施的触电,电工作业的触电,雷击等。
(6)、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伤害:包括火灾造成的烧伤和死亡。
(8)、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0)、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1)、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接触引爆物体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等)、。
(12)、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等。 (13)、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4)、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伤害,如摔、扭、挫、擦等伤害。 就机械零件而言,对人产生伤害的因素有:
(1)、形状和表面性能;切割要素、锐边、利角部分、粗糙或过于光滑。 (2)、相对位置:相对运动,运动与静止物的相对距离小。
(3)、质量和稳定性:在重力的影响下可能运动的零部件的位能。 (4)、质量、速度和加速度:可控或不可控运动中的零部件的动能。 (5)、机械强度不够:零件、构件的断裂或垮塌。
(6)、弹性元件的位能,在压力或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的位能。

G. 冲压作业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
相当一部分冲压设备采用的是刚性离合器。这是版利用凸轮或结合键机构使离权合器接合或脱开,一旦接合运行,就一定要完成一个循环,才会停止。假如在此循环中的下冲程,手不能及时从模具中抽出,就必然会发生伤手事故。
2.动作失控
设备在运行中还会受到经常性的强烈冲击和震动,使一些零部件变形、磨损以至碎裂,引起设备动作失控而发生危险的连冲事故。
3.开关失灵
设备的开关控制系统由于人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动作。
4.模具的危险
模具担负着使工件加工成型的主要功能,是整个系统能量的集中释放部位。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或有缺陷,可增加受伤的可能性。有缺陷的模具则可能因磨损、变形或损坏等原因,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发生意外而导致事故。
在冲压作业中,冲压机械设备、模具、作业方式对安全影响很大。冲压事故有可能发生在冲压设备的各个危险部位,但以发生在模具的下行程为绝大多数,且伤害部位主要是作业者的手部。当操作者的手处于模具行程之间时模块下落,就会造成冲手事故。这是设备缺陷和人的行为错误所造成的事故。相关人员必须识别冲压作业的危险性。

H. 从事冲压作业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实现冲压作业的安全生产除采取技术措施外,还必须同时采取管理方面的措施,二者缺一不可。过去,为了防止冲压机械伤害,曾研制过许多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工具,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推广和运用上都成效甚微。这主要是由于管理措施不力,有了装置和工具,但操作者不会正确使用或不愿使用,装置坏了也无人维修,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冲压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必须由管理措施加以保障,否则技术措施也难以发挥作用。 冲压作业具有较大危险性和事故多发性的特点,且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一般都较为严重,所以相当一部分冲压作业人员在生产中心存畏惧,心理负担较重,对作业安全有很大影响。 冲压作业中的危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 相当一部分冲压设备采用的是刚性离合器。这是利用凸轮机构使离合器接合或脱开,一旦接合运行,就一定要完成一个全环,才会停止,假如在此循环中手不能及时从模具中抽出,就必然会发生伤手事故。 2.带病运行 使用带病运行的设备极易发生事故。 3.动作失控 设备在运行中还会受到经常性的强烈冲击和震动,使一些零部件变形、磨损以至碎裂,引起设备动作失控而发生危险的连冲或事故。 4.开关失灵 设备的开关控制系统由于人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动作。 5.机械性伤害 设备的转动、传动部位可能造成机械性伤害事故。 6.模具的危险 模具担负着使工件加工成型的主要功能,是整个系统能量的集中释放部位。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或有缺陷,没有考虑到作业人员在使用时的安全,在操作时手就要直接或经常性地伸进模具才能完成作业,就增加了受伤的可能。有缺陷的模具则可能因磨损、变形或损坏等原因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发生意外而导致事故。 7.作业环境的危险 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导致冲压事故的可能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布局不合理。一般冲压车间的设备布局应按产品的工艺流程布置,但实际上有些冲压车间是将设备按类型排列的,这样就使工件和原材料在车间重复周转,造成生产场地拥挤,安全通道和设备间隔被占,作业空间缩小,作业者操作受到妨碍。另外一种情况是设备排列过于拥挤,作业人员互相影响和干扰,以致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工位器具和材料摆放无序。造成此种情况可能是上述场地拥挤、混乱所致,也可能作业者人为的原因。在此情况下作业的人员的操作动作无规则,更难以达到标准化要求,由此可能手脚配合失调而出现操作失误和其他意外。 (3)机台附近物品堆放过多、过乱。由于工件和材料不能及时转送,废料不及时清理,可能使物品堆放过多而倒塌,以致碰触开关而使冲床误动作。 (4)座位不稳,高度不当。这会使作业人员操作时动作勉强,重心不稳,从而易于疲劳或身体失衡发生意外。 此外,车间里的震动和噪声、作业信号及其他工种的作业干扰等,对冲压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都有明显的影响,都具有引发冲压事故的危险。 8.作业行为的危险 (1)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操作准备不充分、操作方法不当、作业位置不安全、操作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工具和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等。 (2)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不良的生理状态直接表现为生理缺陷,如视力、听力不佳及其他功能失常等都会使作业者在工作中判断失误或动作失调。不良的心理状态则表现为心理疲劳,情绪不稳,作业者可能因此而产生一些下意识行为和动作失误,也可能出现明知故犯、违章作业等非理智行为,还会使作业者表现出责任心不强、心理紧张、精力不集中。不良的性格特点,则无论是马虎愚钝还是急躁轻浮,其表现在作业行为上都有一定的危险性。 冲压作业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不仅要有技术措施,而且要有较严格、较健全的管理办法。冲压作业管理涉及到:工艺、模具、设备(包括安全装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和安全技术教育管理等。如果工艺纪律不明,模具管理不善,设备事故隐患多,组织生产不合理,安全操作水平低,纪律松懈,伤害事故就会不断发生。实践证明,凡是事故多的单位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无章可循,有章不究,目无纪律等坏现象。相反,企业为确保安全生产,实施了各种保证安全的管理方法,制订了规章制度,对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起了很好的作用。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