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机械研究生应该怎么做科研

机械研究生应该怎么做科研

发布时间: 2021-02-15 12:06:18

『壹』 考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研究生怎么样

研究所挺多的,看你想做什么方向的,振动啊,电子啊,精密制造啊,肯定是不好考的,录取版率很低,你可以看权看自己能不能保送,要考的话,分很高,面试最好有相关论文,专利会容易的多,面试时会问你这些,看你有没有科研能力什么的。
满意请采纳!

『贰』 本科机械工程,研究生转生物或者物理可以吗以后想搞科研

本科机械工程,研究生转生物或者物理可以的;
跨专业考研,就是在内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容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在专业选择上,考生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选择本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考研?很多考生都无法去冷静权衡这个问题,做出一个自己的选择。尤其是挑战技巧难度都高出一筹的跨专业考研的同学,你们在下决心转弯于人生拐角的时候,希望你们能够了解,跨越专业,其实不仅是改变了学习方向,也是让人生能够有所突破与飞跃,开辟自己新的人生航道。 下面我们将具体谈谈跨专业考研。

『叁』 机械制造专业在研究生期间主要是学,做什么的,会得到什么样的提高

研一上基础课 英语 随机 矩阵~~还有专业课 研二开题 选择你感兴趣的方向 题目需要有创新点回 这个根据你对文献答的阅读或者导师选择而定 研二下学期发表论文 研三写毕业论文 当然如果你们老师项目比较多会让你跟项目 有这个机会是特别好的 基本上多跟几个项目 毕业的时候你的简历会比较好看 而且用人单位喜欢有工作科研经历的 提高什么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自己方向的熟悉程度 多看论文吧

『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研究生 这几个方向具体是做什么的

先进机械装备设计:这是设计机器的。这是学机械的要掌握的根本知识和要培养的版基础能权力。
加工技术:使你设计的机器成为现实的手段。
CAD/CAM:由计算机参与的设计和加工的过程。
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主要是为你设计的机器增加自动化控制(或本身就按自动机械设计)。
机械动力学:机械设计中理论验算的一个过程。

『伍』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想从事科研该怎么做

你可以去你喜欢的机械研究院所,直接找他们人事处或劳资处,谈你的想法。关键要突出你的能力。例如在材料方面、热处理方面、结构方面、或者机床或在自动控制方面都有哪些优势,拿出你的图纸或案例,有可能成功的。

『陆』 机械的研究生出来主要从事什么待遇怎么样

读研来有风险,考研需谨慎,重自点选好学校和专业。好学校不如好专业,好专业不如牛导师。至于毕业待遇如何,完全看个人在读研的努力和发展了。我觉得还是会比本科有优势。从事的工作也说不准,我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及理论,同学们去检测、特种装备、液压设备厂、销售、设计院、供电局、业主单位等等都有。我方向做摩擦,现在做钢结构,听着没啥技术含量,不过自己感觉还可以。
总结:好学校不如好专业,好专业不如牛导师。
提示:专业一样可就业单位可能很杂,这个和学校具体专业的就业市场有关系。跟上面的总结有关系。三思,祝好。

『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搞科研待遇如何

机械这个专业,其实是个经验活,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遇应该还是不错的。经验越久工资越高,但是个人认为它的前期过程比较漫长,刚工作的几年应该会比较辛苦,而且工资待遇什么的也就够养活自己差不多。但是生活中还是到处不会离开机械的,这个行业应该就业面比较广泛。

『捌』 我是机械专业的研究生,我的导师没有项目,我该怎么办

那你还是到正规企业里面实习去吧,既能养活自己还能积攒工作经验,否则的话,你专就是属白白浪费大好时光了,别指望你研究生还能学会点什么,这都是经验。我导师也没有项目,但他没有你导师那么开明,他总是要求我就在学校呆着整我的毕业论文,我无语都。不过。后来我还是在沈阳华晨宝马找到一份实习生的工作,实习了半年,这样的经历对于你以后的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玖』 作为一个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 应该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和科研软件呢

EDA,各类PCB画图软件,还有MULTISIM等仿真软件,单片机的编程软件如IAR等等,C语言,MATlab,等等很多啊内,知容识是学不尽的,另外我觉得机械电子么学理论知识光看书是不够的,要结合实践来学比较快,比如学单片机最好买个开发系统,也叫开发板,这样学学就很快了,其实书上写的很多理论知识根本就很难在工程项目中实现或者说是在项目中会出现事故的,所以要结合实际看,很多编书的老师根本就没搞过工程项目,这些书也就很水了。。。。臭烘烘的。。。另外我告诉你我是本科生,快毕业 。。。不知道你有没有学过,呵呵相信大多数人不会学那么多 更不会学得很精。。。。关于要学哪些东西 可以网络一下么,另外你可以自己多做做课程设计,比如拆装电脑 电视机啊,自己做一些焊一些集成电路板,多去电子市场调查一下,干这一行的人,多电器元件的价格,质量,规格要很了解的 ,多去实践吧

『拾』 机械研究生,如何规划自己的3年生活才不至于虚度

我看过一篇文章,觉得不错,给楼主分享一下。虽然不是机械专业的,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凡是工科专业的学生都适用。接下来都是是复制粘贴的内容。

勤奋、自强、求是、创新 ——座右铭
一、做好入学前期准备,多与导师交流沟通,争取选择一个有创新点的研究方向。
有创新点的研究方向是后期取得研究成果的重要保证。自己的研究方向要与导师进行充分沟通,争取获得导师的全力支持。要敢于向导师表达自己的研究想法,提出自己的研究计划。不过,我们刚开始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时候,一般对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都很盲目,没有整体认识。因此,在与导师进行沟通前要做精心的准备,最好能够像国外大学那样提交一份较为详细的研究计划。
这时候,我建议大家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快速入门:
① 认真阅读导师或实验室师兄师姐以前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如果能拿到师兄师姐的硕士毕业学位论文,进行认真研读,则对自己快速熟悉实验室及导师的研究内容很有帮助。从这些方向入手,提炼出自己的研究想法,很容易获得导师的支持。
② 较为深入地阅读本科学的学术文献。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深入阅读比较困难,不过贵在坚持。我个人觉得阅读的时候不要贪多,每天能够认真阅读1~2篇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勤于思考,找出该文献的核心思路以及能够进一步深入提高的可能点。这样有助于自己对本学科目前的研究热点及遇到的困难形成一个初步概念。这样与导师商量的时候,也能够做到胸中有数,较容易得到导师的认可和支持。
二、积极参与导师相关课题,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自己处理复杂技术和事务的综合能力。
建议积极参与导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可能部分学科导师所承担的课题较少,则可以自己申请学校的创新选题和创新计划资助。个人觉得完整地参与一项课题对培养锻炼自己的全面素质非常重要。因为,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遇到许多技术和事务上的问题。通过不断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对促进和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交流、为人处事等方面素质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参与课题的时候,要学会团结课题组成员,当遇到意外的矛盾和冲突时,也要尽量克服自己,要有全局观念。此外,导师所交办的任务,不管是技术或是事务上 的,建议都认真对待,因为这是导师考察你综合素质的绝好机会。
三、多思考,多动手,争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要顺利答辩毕业,学校都要求其发表一定水平和数量的学术论文。经过自己的总结和向其他前辈请教,我觉得在发表学术论文的时候可以注意下面几点:
① 刊物级别:如果你即将投稿论文的思路与近三年前相关文献相似,那么除非你的结果规律优于那篇文献,或是你研究完成的较为全面到位,否则通常只能发表在低一个级别的刊物上。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从事优化算法研究的,你的文章是单种算法建模仿真,那么除非该单种算法以前没有在该领域运用过,或是运用的功能不够全面,而你的研究结果非常好,否则你很难投中相当级别的刊物。而如果你的模型是几种算法混合集成建立的,同时具备几种算法的优点(如计算复杂程度、模型精度等),那么你的文章只要撰写得当,肯定能发表在高于相对级别的刊物上。
② 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可以大胆将其他领域的成熟技术或是方法引入到你所研究的领域,同时将自己本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学科中,尝试解决其相关问题,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
③ 引用高级别论文的重要研究结果:多到国外知名数据库上面去下载文献。从国外研究学者的文献中寻求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往往能够获得一些不错的研究结果。不过,要注意不能直接抄袭人家的成果,这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道德。如果你觉得人家的方法有用,那么可在参考文献中加以引用,在引言中加以说明。
④ 多听导师的意见:发表论文的时候,多与自己的导师交流。你的导师毕竟在这个学科从事研究的时间和深入程度远优于你,他的专业建议对你的文章非常有用。不过,由于导师时间较忙,建议将较为成熟的稿子给他看,不要浪费导师的宝贵时间。
四、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积极参加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开阔自己的学术眼界。
如果精力允许,建议参加一些学科竞赛活动。我觉得不管该竞赛是哪个级别的,是否能够获奖都不是最重要的。通过认真准备一次竞赛活动,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是一次很好的疏理。
此外,可以有选择性性地参加一些国内外的学术会议。虽然部分会议纯粹是为了挣钱,不过仍然有许多会议还是起到很好的学术交流。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例,每年中国铁道学会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所举办的一些会议水平还是很高的。不仅有大量的学科重量级专家出席做主题报告,同时有许多跟你研究相似的杰出学者出席,给你提高了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
最后以我自己为例,具体说明上述几条心得的感受。我自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我就与导师多次商讨,并从导师从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载运工具智能测控研究方向入手,结合大量阅读学术文章的收获,提出选择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沿线风速智能预测优化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得到了导师的大力支持。
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该方向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在《中国铁道科学》、《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版)》上系统发表了国内首次提出的基于列车运行安全的大风预测优化模型,并成功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同时,将该预测模型优化方法引入到我国风电场规划领域,对风电场风速评估和规划也起到了作用,成果发表在我国电力电子学科的权威刊物《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上,得到了编委会的大力肯定,并受邀成为该编辑部另一个刊物《电网技术》的审稿人。
此外,我积极地参与了导师的相关课题,非常感谢自己的博士导师所提供的宝贵机会。2006年,我随导师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青藏铁路建设项目,承担了课题中预测模型研究、系统软件编制、无线通讯系统设计等工作,至今为止已经十多次到达条件异常恶劣的世界海拔最高点(唐古拉山无人车站)从事科学研究。在导师的支持下,多次参与中国铁道学会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并参与了几次相关技术的评审会,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学术眼界。
以上就是我近年来来的一些心得,请广大的老师和同学们指正。成绩属于过去,我一定会抓紧年轻人学习工作的黄金时期,脚踏实地,刻苦努力,为我国交通运输工程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非常规的科研工作,你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直比较关注小木虫“科研经验”板块,今天也分享一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经验。
以前的课题是和计算相关,整天呆在计算前,时间不知不觉中从网络中溜走,尽管本人从不打游戏,但是每天网上无目的的浏览确实耗费了不少时间。
回想一下自己大致的时间安排:
1.早上7:45起床,洗漱收拾,8:00就赶往学校,路上买点早点,8:15左右就到了实验室,算是早的,然后就开始边吃早餐,边上网,有时候一不留神就到了10点多,万一再有电别的事情,打个电话,或者找个人,就到了11:30吃饭的时间,午饭后,就是午睡。下午2:00到实验室,午睡刚过,还昏昏沉沉,效率不高。晚上尽管每天也要呆到10点多,但是好象收获不大。
时间一天一天就这样度过,最后勉强毕业了事。
前年开始,换了科研环境,也换了课题,改成实验为主,给自己指定了一个计划,现在看来真的很有用。两年来已经发了N篇paper,还有N篇整理中。目前我的非常规方式:
1.非常规工作我不会遵守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根据实验情况,有时候我可能会在实验室呆20多个小时,有时候也可能不去。所以有时候10点,有时候12点才到学校。当然回的也晚。我一般会睡到自然醒,这样也就省去了午休的时间。一开始,导师并不赞同我的做法,但是最近一年他已经接受了这种方式,毕竟我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些很好的结果。尽管这种生活方式对身体不好,也不能成为以后科研的方式,但是对于硕士、博士来说确实一种比较有效的科研方式。
2. 充分利用周末以前周末很少工作,在实验室也是干些与科研无关的事。现在充分利用周末的时间,因为周末的时候大多数公用的设备都闲着,你可以放心的利用,有时候一个周末出的数据可以抵上一周的结果。所以周一的时候我一般比较轻松的整理结果,周二就要想办法找导师讨论。
3.最大限度的离开电脑每天到实验室的第一件事不是开电脑,而是开实验设备(因为实验仪器大多要预热1个小时),在这期间,可以上网收收信件,处理一些其他的事情。由于已经开了仪器,就会迫使你离开电脑。所以基本上只要去实验室就要有数据。
4.计划好每一天每天离开实验室的时候会给自己留一个小条,提醒自己第二天一天的任务是什么,免得到实验室再想,有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想想,思路会更清晰。每天晚上回去之前最好把实验数据处理好再走,这样也好调整第二天的实验。
5.经常和导师讨论做一个有准备的人,随时把结果和问题整理好,只要碰到导师来实验室视察或者貌似有空的时候一定想办法讨论。一年来都形成了习惯,只要导师来实验转悠,我一定在5分钟内就可以把结果和问题以图标的清晰方式呈现给导师,效果颇佳。和导师讨论问题千万不能只说,其实一个结果或者问题解释半天,还不如用个图和数据效果好。以前总是怕见导师,怕和导师讨论,现在总是盼导师,呵呵已经变被动为主动。
6.抓紧写文章感觉数据积攒了一定程度,赶紧准备文章,我个人的经验是等把文章写了一个初稿后,再找导师说写文章的事,讨论之后的几天内,自己修改后的文章估计就可以呈现给导师了(效率多高,呵呵)。把文章给导师后,可能要等很长时间才有反馈意见,在这期间,一定要制定下一篇文章的计划,我一般是在上一篇文章来回修改投出去之前,第二篇文章已经成型了,这样导师基本上也把第一篇文章放行了,否则还要拖很久。
7.多开会,多交流想办法去开会,其实只要你的成果好,人也好,实验室条件不是特别差的话,导师都会考虑的。当然这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你没有成果,估计导师也不会让你去。所以没事时我总会寻找一些会议的信息,然后自己估计一下费用,能剩的费用尽量剩,住的差点,交通工具慢点没关系,把费用将到最低,然后去说服导师,一般情况下还是可以的。通过几次的会议,收获颇多,既锻炼自己,又学到知识。记得有两次会议后,根据会议报告别人的提问,回来后对实验进行新的评价或者补充就又发了文章。
链接:http://wenku..com/view/5ae925d0b14e852458fb573a.html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