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折弯系数如何计算
1. 折弯系数计算公式
折弯系数来有很多方法,你指的自应该是“折弯扣除数法”。其它还有K因子法、Y因子法、扣除板厚法等。比较常见的是折弯扣除数法。
展开尺寸=直边的外侧长度+另一直边的外侧长度-折弯扣除数
注意:
1、直边的外角长度是指两直边外侧交点间的距离,不是折弯圆角处的切点。
2、折弯扣除数根据不同V槽尺寸的刀具,大小不同。一般V16=4.8、V18=5.0、V20=5.3,V槽尺寸越大越易成形,但最小可折边尺寸较大。扣除数可以咨询刀具供应商。
如你说的100是直边的外侧长度,选用V18刀具,则:
展开长度=100+100-5.0=195mm
2. 折弯怎么计算
在折弯变形过程中,折弯圆角内侧材料被压缩、外侧材料被拉伸,而保持原有长度的材料呈圆弧线分布(图中的虚线)。这个圆弧所在位置是钣的材料力学中性线,这就是用来计算展开长度的线。它不可能超过钣厚的几何形状的1/2处。 系数K就是对材料中性线位置的计算系数。 在线性展开方式下,K决定了计算折弯圆角部分结构(任何可以得到这种形状的特征),在计算展开长度时的系数。范围是0-1;默认值是0.44。折弯展开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展开结果长度 = 2*PI*(折弯半径 + K *厚度)*(折弯包角/360) 可见,随着K系数的不同设置,带折弯的展开长度将有所不同,这种条件下,模型上所有的相关部分的展开计算,将使用同一个系数;而在“折弯表”模式下,可能针对不同的参数使用不同的计算系数,应当更为精确合理。 根据材料和具体钣金设计规则的不同,可改变K系数到合适的值,以便能在展开后得到比较准确的长度。K系数与材料相关,主要也取决于钣厚度和折弯半径的比值。对于钢材,我国的习惯参数如表10-1。对于Inventor默认的情况,折弯半径/厚度=1.0,而K=0.44,与我国设计习惯也相当一致。 表10-1 K系数表 折弯半径/厚度 0.1 0.25 0.5 1.0 2.0 3.0 4.0 >4.0 内尺寸和外尺寸加系数.是折弯经验公式里用到的,内尺寸就是不计材料厚度的折边长度,外尺寸就是计材料厚度在内,系数是折弯时考虑的修正值,完全是经验之谈。只应用在比较粗糙的场合。关于折弯半径的确定,如果你是做设计的,当然是由你来确定了,不过得考虑装配关系、外形美观、还有制造工艺性等等。一般折弯内侧都取料厚的,符合基本的钣金规则就好了。
3. 如何计算折弯系数公式是什么
折弯系数跟板材材质,厚度,折弯刀具(上下模和R角)有关系,一般经验算法
R圆弧刀四分之一周长*二分之一板厚
用于常用铁板SPCC
4. 请问数控折弯机的折弯系数咋算,展开图咋计算,谢谢啦!
系数抄=(料厚x单刀的系数x0.8)如料后为3.0 折一刀公式是:3x(1x2)x0.8 折两刀是:3x(2x2)x0.8 以此类推 展开=所有的尺寸加起来减掉系数
折弯跟展平时,材料一侧会被拉长,一侧被压缩,受到的因素影响有:材料类型、材料厚度、材料热处理及加及折弯的角度。PROE在进行钣金的折弯和展平时,会自动计算材料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L=0.5π×(R+K系数×T)×(θ/90)
L: 钣金展开长度(Developed length)
R: 折弯处的内侧半径(Inner radius)
T: 材料厚度
θ: 折弯角度
Y系数: 由折弯中线(Neurtal bend line)的位置决定的一个常数,其默认值为0.5(所谓的“折弯中线”)。可在config中设定其默认值initial_bend_factor
在钣金设计实际中,常用的钣金展平计算公式是以K系数为主要依据的,范围是0~1,表示材料在折弯时被拉伸的抵抗程度。与Y系数的关系如下
Y系数=(π/2)×k系数
5. 钣金折弯的系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PROE折弯系数计算公式:
PROE在进行钣金的折弯和展平时,会自动计算材料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L=0.5π×(R+K系数×T)×(θ/90)
L: 钣金展开长度(Developed length)
R: 折弯处的内侧半径(Inner radius)
T: 材料厚度
θ: 折弯角度
Y系数: 由折弯中线(Neurtal bend line)的位置决定的一个常数,其默认值为0.5(所谓的“折弯中线”)。可在config中设定其默认值initial_bend_factor
在钣金设计实际中,常用的钣金展平计算公式是以K系数为主要依据的,范围是0~1,表示材料在折弯时被拉伸的抵抗程度。与Y系数的关系如下
Y系数=(π/2)×k系数
拓展资料:
钣金折弯加工(Sheet Metal Bending),金属板材的弯曲和成型是在弯板机上进行的,将要成型的工件放置在弯板机上,用升降杠杆将制动蹄片提起,工件滑动到适当的位置,然后将制动蹄片降低到要成型的 工件上,通过对弯板机上的弯曲杠杆施力而实现金属的弯曲成型。
最小折弯半径是成型金属的延展性和厚度的函数。对于铝板来说,金属的折弯半径要大于板材的厚 度。折弯时,由于有一定的回弹,金属折弯的角度要比要求的角度稍大一些。 金属板材的折弯是在金属加工车间进行的。
参考资料:钣金折弯加工_网络
6. 折弯系数是用什么公式算出来的
仔细地研究后得知,在系统中还提供了以下几类特定材料在折弯角为90度时的折弯补偿算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软黄铜或软铜材料:BA = (0.55 * T) + (1.57 * R) 半硬铜或黄铜、软钢和铝等材料:BA = (0.64 * T) + (1.57 * R) 青铜、硬铜、冷轧钢和弹簧钢等材料:BA = (0.71 * T) + (1.57 * R) 实际上如果我们简化一下方程(7),将折弯角设为90度,常量计算出来,那么方程就可变换为: BA = (1.57 * K * T) + (1.57 *R) 所以,对软黄铜或软铜材料,对比上面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1.57xK = 0.55,K=0.55/1.57=0.35。同样的方法很容易计算出书中列举的几类材料的k-因子值: 软黄铜或软铜材料:K = 0.35 半硬铜或黄铜、软钢和铝等材料:K = 0.41 青铜、硬铜、冷轧钢和弹簧钢等材料:K = 0.45 前面已经讨论过,有多种获取K-因子的来源如钣金材料供应商,试验数据,经验和手册等。如果我们要用K-因子的方法建立我们的钣金模型,我们就必须找到满足工程需求的K-因子值的正确来源,从而得到完全满足所期望精度的物理零件结果。 在一些情况下,因为要适应可能很广泛的折弯情形,仅靠输入单一的数字即使用单一的K-因子方法可能无法得到足够准确的结果。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应该对整个零件的单个折弯直接使用BA值,或者使用折弯表描述整个范围内不同的A、R、T的所对应的不同BA、BD或K-因子值等。我们甚至还可以使用方程生成象SolidWorks提供样表中所列的折弯表一样的数据。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实验数据或经验数据为依据,修改折弯表中单元格的内容。SolidWorks的安装目录下既提供折弯补偿表,也提供折弯扣除表,还有k-因子表等,它们均可手工进行编辑与修改。
7. 钢板折弯系数怎么计算
钢板弯曲后来的特点:自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中心线长度不变。 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弯曲后的量度方法是,度量外包尺寸。所以弯曲钢板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差称为弯曲调整值。90度直角弯曲,调整值为2h(h为钢板厚)
8. 折弯系数怎么算
材料不同,板厚不同,采用的折弯模具不同,折弯系数也不同。
(8)机械折弯系数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PROE折弯系数计算公式:
PROE在进行钣金的折弯和展平时,会自动计算材料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L=0.5π×(R+K系数×T)×(θ/90)
L: 钣金展开长度(Developed length)
R: 折弯处的内侧半径(Inner radius)
T: 材料厚度
θ: 折弯角度
Y系数: 由折弯中线(Neurtal bend line)的位置决定的一个常数,其默认值为0.5(所谓的“折弯中线”)。可在config中设定其默认值initial_bend_factor
在钣金设计实际中,常用的钣金展平计算公式是以K系数为主要依据的,范围是0~1,表示材料在折弯时被拉伸的抵抗程度。与Y系数的关系如下
Y系数=(π/2)×k系数
9. 钣金的折弯系数如何计算
简单算法 为 1.65*T(材料厚度)一般都没问题 压死边 0.4T 你如果需要很准确的 可以HI 我
10. 钢板折弯下料计算公式怎么计算的
L=外形长-2*R/tan(α/2)+α/180*3.1416*R
其中,α为30度可者90度,为弯曲半径。
Q235钢材料的话一般是用材料厚度的1.75至2倍,要求不高的话就用2倍计算,要求高的话那就要看下模大小,还有材料的拉申度的,这个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去试了,不同批次的材料都不一样的,有时就是同一张钢板上剪下来的也会不一样。由于回火稳定性差,碳钢在进行调质处理时,为了保证较高的强度需采用较低的回火温度,这样钢的韧性就偏低;为了保证较好的韧性,采用高的回火温度时强度又偏低,所以碳钢的综合机械性能水平不高。
(10)机械折弯系数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经过弹性变形,然后进入塑性变形,在塑性弯曲的开始阶段,板料是自由弯曲的·随着上模或下模对板料的施压,板料与下模V型槽内表面逐渐靠紧,同时曲率半径和弯曲力臂也逐渐变小,继续加压直到行程终止,使上下模与板材三点靠紧全接触,此时完成一个V型弯曲。
在450℃-600℃间发生的第二类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性) 主要与某些杂质元素以及合金元素本身在原奥氏体晶界上的严重偏聚有关,多发生在含Mn、Cr、Ni等元素的合金钢中。
这是一种可逆回火脆性,回火后快冷(通常用油冷)可防止其发生。钢中加入适当Mo或W(0.5%Mo, 1%W)也可基本上消除这类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