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打标机器 » 与农业有关的机器和农作物有什么

与农业有关的机器和农作物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3-01 21:09:14

㈠ 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区别是什么

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区别:

1、性质不同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2、发展背景不同

生态农业:20世纪初以来,为了克服常规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等。

有机农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为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各种形式的替代农业的概念和措施,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持久农业、再生农业及综合农业等应运而生。

3、特点不同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环保食品,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㈡ 和现代农业相关的专业有哪些

1.农学
前景解读:该专业为农业科学骨干专业,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使该专业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主干课程:植物生理生化、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气象、植物病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农业经济管理、作物栽培与耕作、农业生态学、农业昆虫学、植物育种等。
就业方向: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深造情况: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博士。
2.农业工程
前景解读:农业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本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专门立项研究而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的一级学科招生专业,培养工程领域技术集成与创新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工程测试、生物学基础、农牧业生产、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农业机械与设备、土壤与水资源、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工程、机械装备设计、农业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工程项目管理、机电系统驱动与控制等。
就业方向:农业工程设施与装备部门、农业高新企业、科技开发园区、规划设计院所和科研教学单位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教学或试验研究等工作。
深造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包括农业工程及其下属各二级学科专业以及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环境工程、管理工程等相关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
3.动物科学
前景解读:动物科学研究经济动物生命规律,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研究范围从畜牧业扩展至水产动物、珍禽异兽、观赏动物的各个领域。克隆羊的诞生说明动物科学是今后生命科学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主干课程:动物解剖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营养学、繁殖学、育种学、动物环境卫生与畜舍建筑学、畜牧生产系统、配合饲料工艺原理与技术、企业管理学、反刍动物营养、猪营养、家禽营养、鱼虾动物营养、饲料学。
就业方向:动物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等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内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深造情况:毕业生可考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硕士和博士。
4.农林经济管理
前景解读: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业的市场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如何配置稀缺的自然与经济资源,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召唤着大批仁人志士。
主干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货币银行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农业经济和政策、农业企业管理、项目投资与评估、农村合作经济等。
就业方向: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政府部门从事农业管理及农业政策研究,农业类公司的经营管理,银行、保险、税务等部门的相关工作。
深造情况:深造专业很多,国际贸易、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等专业研究生都可选择。
5.种子科学与工程
前景解读:该专业在中国农业大学首设,已有5届本科毕业,受到种子部门用人单位的欢迎。
主干课程:植物育种原理、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专题、种子生理学、种子生产学、种子检验、种子贮藏加工与种子经营、成本会计、公共关系学、农业推广学、国际贸易原理、市场营销等。
就业方向:农业公司、种子公司、种子管理站、农资公司、国家农业管理等部门的科研、营销、管理等工作。
深造情况该专业可到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硕士、博士深造。
6.农业水利工程
前景解读:该专业在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危机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范围从灌溉排水工程已扩展至城市供水、绿地灌溉、污水处理及防洪、喷泉设计等诸多领域。
主干课程:工程水文学、水力学、力学、建筑结构,土壤与农作学、水利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利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灌溉与排水、水资源系统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抽水站与排灌机械、农村水电站、环境水利学、水利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
就业方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深造情况:该专业可考农业水土工程、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水文学及水资源3个硕士点。

㈢ 农作物机器化的有什么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
山东庆云颐元农机行生产。农业现代内化的容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㈣ 农业,种植业有些什么

发布时间: 2010-07-14 信息来源:字号:T | T | T
【简述】紫金县农业局是主管全县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县政府组成部门,前身是始设于1952年10月的县政府农建科,1956年12月改为现名。2001年12月机构改革,撤销原县政府农业办公室和原县农业局,新组建县农业局。中共紫金县农业系统委员会设在县农业局内。2008年,局机关内设秘书股、人事股(同挂紫金县农业系统党委办公室牌子)、计划财务股、科技教育股(加挂政策法规股牌子)、种植业管理股、农业资源管理股(加挂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牌子)、农村经济管理股、信息与产业股(加挂县菜篮子工程建设办公室牌子)8个股。县减轻农民负担办公室、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均设在县农业局。农业局直属事业单位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科建制)、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县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县紫金春甜桔生产办公室、县种子管理站,下属单位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县良种繁育场)、县微生物研究所(县微生物厂)和县园艺特产场。局机关干部职工88人(其中在岗人员34人,离退休及离岗退养人员54人),直属及下属单位有干部职工209人(其中在岗人员45人,离退休人员62人);有专业技术人员4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33人)。
2008年,县农业局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核心,抓住省农业厅“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挂扶本县的机遇,积极争取农业项目,努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突出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管理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三大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区域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市场化“四化”进程。全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20亿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人均纯收入4399元,比上年增长7%。农业和农村经济从整体上保持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落实种粮补贴】2008年改种粮大户补贴为普补,计入粮食综合直补,全年共落实粮食综合直补3373.54万元,补贴面积61.8317万亩(以2007年种植面积为补贴面积);中央水稻良种补贴783.538万元,补贴面积62.08万亩;省水稻良种补贴40万元,补贴面积2万亩。

【粮食生产】2008年,全县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0.72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总产20.82万吨,比上年增加0.33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52.15万亩,比增0.4万亩,亩产355公斤,比增9公斤,总产18.53万吨,比增0.47万吨;花生面积8.15万亩,比增0.03万亩;大豆面积2.5万亩,同比减少0.4万亩。此外,完成两系法超级杂交稻制种及推广种植面积20600亩。

【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08年,县农业局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投入资金200万元以上,在全县创建高产示范点25个,面积0.8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45.5万亩。其中省级高产创建示范点平均亩产575公斤,总产2875吨,亩产比增105公斤,增幅18.3%,对比全县水稻平均亩产370公斤,增205公斤,增幅35.7%。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现了优质稻亩产达500公斤,超级稻亩产达600公斤的目标任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经济作物生产】2008年全县蔬菜面积15万亩,比减0.7万亩,总产22.5万吨,比增1.18万吨。水果总面积达16.65万亩,总产7.7万吨。

【自然灾害】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本县多次受南下强冷空气影响,全县绝大部分地方出现阴雨低温恶劣天气,持续20多天,给农业生产造成灾害性损失。至2月13日止,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42089亩,其中蔬菜受灾面积20817亩,紫金春甜桔受灾面积13634亩,其它作物受灾面积7638亩;损失产量24233吨,其中蔬菜损失12022吨,紫金春甜桔损失9551吨,其他损失2660吨;合计经济损失6962万元,其中蔬菜损失2276万元,紫金春甜桔损失4488万元,其他损失198万元。6月中旬,本县普降暴雨,农业生产遭遇洪涝灾害,损失严重。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浸面积28068亩,成灾面积10571亩,绝收面积3214亩,损失产量1943吨,其中水稻受浸面积16210亩,成灾面积6910亩,绝收面积1886.5亩,损失产量1082吨,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60多万元。此外,损坏陂头138座,受损渠道28公里。7月30日,因受第8号台风“凤凰”影响,本县普降特大暴雨,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2.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8万亩,蔬菜1.4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3.4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29万亩,蔬菜0.8万亩;农作物绝收面积0.5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26万亩,蔬菜0.28万亩;粮食减收328吨。全县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980万元。此外,冲毁三面光渠道5600米、机耕路3800米以及其他渠系建筑物一批,损失超过120万元。此次洪涝受灾范围涉及全县20个镇,其中灾情严重的镇有义容、蓝塘、古竹、黄塘、临江、柏埔、上义、附城、龙窝等镇。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2008年,投入2007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乌石、柏埔项目区)资金809.94万元,扩建山塘1座,修建机耕路18.6公里、拦河坝14座,开挖疏浚渠道50公里,衬砌渠道21.3公里,修筑渠系建筑物29座,改造中低产田1.22万亩,建立2个标准农田示范区面积4000亩,营造经济林0.02万亩,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至年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在本县已实施了5年,累计投入资金3891.14万元,治理耕地面积7.24万亩。

【省人大议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08年,县农业局积极组织实施省人大议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34万元完成蓝塘镇塘田村、黄塘镇腊石村、中坝镇北坑村、瓦溪镇椒坑村、柏埔镇福田村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整治农田面积1300亩,修筑三面光渠道5914米。

【基本农田整治项目】2008年,投入资金150万元,完成基本农田整治项目3宗,整治面积1500亩,地力培育1500亩,计划修筑三面光渠道8661米,修建小型陂头5个,机耕道路310米。

【农村能源沼气建设】2008年,投入资金378万元,完成2007年度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省生态能源项目“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任务1050座,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不断推进。至年底,全县累计建有农村户用沼气池15342座,其中“猪—沼—果”等综合利用模式8050座。改善了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了生态环境。

【测土配方施肥】紫金县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至2008年底,已完成一般农化样采集3500个,其中试验田土样54个;建成标准土壤化验室300平方米并投入使用,每天分析土样样品100项次以上;开展田间肥效试验17个,小区数共238个,校正试验17个,中区数共85个。

【农业科技培训】2008年,全县共举办农技培训班92期,受训人数11040人次(其中农业技术培训3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800人),开展“科技之春”等服务活动8场次,干部下乡指导135人次,到种植大户现场指导(培训)15场次,接受群众咨询3.5万人次,印发资料15种类4.6万份。

【水稻良种良法推广】2008年,县农业局引进11个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深两优5814、天优122、博优998等新品种。推广水稻良种面积50.06万亩、杂优稻13万亩。全县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6%,农产品优质率达48%。同时,水稻塑盘育苗抛秧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20万亩、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109万亩。

【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及推广】2008年,县农业局继续把两系法超级杂交稻制种基地项目作为重点工作全力组织实施,当年共完成制种及推广示范面积20600亩,其中制种面积300亩,亩产达377.8斤,超级稻试验示范面积20300亩,经实割实测平均亩产达562公斤,取得了制种及试验示范的宝贵经验。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与检测】2008年,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05人次,检查企业、农产品市场和经营单位157家,共查获过期农药106瓶(包),收缴高毒农药甲胺磷2瓶。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内,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共监测农贸市场及超市13个、生产基地23个,检测蔬菜等样品1583个,合格率95.2%。同时加大对农产品种植基地的监管,督促基地建立严格的自检制度。开展农产品包装标识执法检查,严格市场准入。加强认证产品监管,维护品牌形象。狠抓投入品监管,集中力量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对高毒农药的监管力度,杜绝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生产】县农业局积极推进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至2008年底,全县共有15家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的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面积1138.3公顷。

【农业名牌产品与推介】年内,县农业局扎实推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积极帮助县内农业企业申报省级名牌产品。至年底,全县共有省级名牌(农业类)产品数量4个(分别为紫金县千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永安”牌椒酱、紫金县华丰国际食品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紫锦”牌蜜饯、紫金县龙塘三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春甜”牌紫金春甜桔、紫金县金葫芦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声玉振”牌溪黄草茶)。2008年12月,紫金县组织参加河源市首届现代生态农业推介暨农产品展销会,共有县内15家企业、18个产品参展。展销会上共签订农业开发投资协议15宗投资额2.92亿元、农产品购销合同10宗金额1.85亿元。

【紫金春甜桔产业带】2008年,紫金春甜桔生产被国家财政部列为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建设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9681.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4000万元。按照总体规划,通过2008至2010年连续3年的实施,全县新发展紫金春甜桔3万亩、柠檬1.5万亩。至年底,完成2个技术应用示范区(蓝塘镇元吉村、好义镇宜良村)、2个标准化示范区(蓝塘镇元吉村、九和镇九和村)规划选点工作,并在附城镇中埔村建起了面积100亩的紫金春甜桔苗圃场。

【农业龙头企业】县农业局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管理、扶持力度,至2008年底,全县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家(含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带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辐射带动农户2.16万户,带动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1972元。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8年,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7家,成员总数4305人,带动农户8545户,户均增收275元。生产经营范围涉及紫金春甜桔、紫金蜜李、蔬菜、荔枝、山楂、药材、竹子种植以及生猪饲养等。

【农资市场清理整顿】县农业局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对农资市场管理。2008年,累计组织农资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12次,其他各类执法检查82次,出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246人次,检查门店63间,收缴过期失效农药106瓶(包),收缴劣质、无检疫证水果种苗460株,收缴无证经营、未审定杂交水稻种子60公斤。

【农村土地经营权管理】 县农业局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管理,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治理工作。2008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核发109667份,全县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率达到94.9%,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41452亩(其中出租23515亩、转包11997亩、转让1964亩、互换3976亩),占承包耕地10%。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档案管理及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下属及直属单位简介】紫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业局直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0名。下设技术服务站、植物保护站(同挂县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牌子)、土壤肥料站、农村能源服务站和乌石、附城、龙窝、古竹、蓝塘、临江、苏区、九和等8个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共12个站,均为正股级建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县农业技术的培训、试验、示范推广及作物优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及重大植物疫情和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等工作。
紫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县农业局直属正股级事业单位,成立于2003年12月,2008年有干部6人。主要负责全县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管理工作。2004年1月起开展了对县城主要农产品市场的果蔬进行定期检测(每周一、三、五或每周二、四),并将部分检测结果在县电视台公布。
紫金县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县农业局直属正股级事业单位,成立于2005年4月,其前身是紫金县农村会计辅导站,2008年有编制6人。主要负责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与管理、农民收入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统计等。年内,县农财办重点推进村级债权债务清理、第四届村级换届工作。
紫金县春甜桔生产办公室县农业局下属正股级事业单位,成立于2008年8月,有编制5人。负责紫金春甜桔的生产和项目建设工作。年内,春甜桔办公室重点推进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紫金春甜桔项目的建设规划工作。
紫金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县农业局下属正股级事业单位,和紫金县良种繁育场一套人马、两个牌子,成立于1972年,其前身是1953年创办的“紫金县国营农场”。2008年全所(场)有干部职工115人,其中在岗干部职工9人,待岗51人,离退休55人。1990年后,因城建开发需要,试验田由县城沙子坝一带迁至附城镇张八岭,有水田、旱地共120亩。该所成立以来,先后在水稻、水果和生猪、鱼苗等良种繁育试验、示范表证、推广应用等方面作出了应有努力。
紫金县微生物厂和紫金县微生物研究所一套人马、两个牌子,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是根瘤菌厂。20世纪70~80年代以生产根瘤菌、食用菌等常规性菌种为主。1994年后因经营亏损导致停产,2005年全厂24名干部职工全部下岗。2006年12月,解决了多年拖欠的职工社保金问题和职工安置补偿,与全体职工解除劳动关系。
紫金县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成立于1956年,原为县农业局直属正股级事业单位,2001年12月机构改革时划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管理。2007年从县农技推广系统基层站中抽调技术干部3人。负责全县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指导全县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工作。主办刊物《农作物病虫测报》,2008年刊出10期,发至各镇、村。此外,该站在县电视台播出农作物病虫害电视预报6期。
困难与问题1.农业生产成本增长过快,制约农民增收,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2.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现有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规模小、数量少、标准低,难以抵御旱涝等严重自然灾害;3.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仍需加快。

㈤ 我们衣食住行的物品哪些与农业有关

衣食住行那样都与农业有关!

㈥ 谁知道什么是有机农作物

有机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也可称为“生态食版品”。它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权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它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产品与其他农产品的区别:(1)有机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他农产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2)有机农产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农产品到生产有机农产品需要2~3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则没有土地转换期的要求;(3)有机农产品在数量上须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其他农产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㈦ 与农业有关的高新技术有那些

基因改造优良物种、高分子聚合材料改良农用薄膜、无籽果实、辐射杀菌延贮、人工日照……

----------------------------------------

农业高新技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从较高层次上概括及技术构成的内容看,可以将农业高新技术分为三大类。即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程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高新技术。

一、农业生物技术。它是定向地,有目的地进行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制的一门高新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和发酵技术等。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方法、新资源。如细胞工程技术中的试管苗快繁和茎尖培养脱毒技术,是利用植物的任何一部分的细胞所具有的全能性,经人工培养、处理、均可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技术。因为茎尖分生组织,不含或少含病毒,分裂快,可大量生产汰除病毒的试管苗,已应用于生产实践。突出的如香蕉、柑桔、草莓、西瓜、甘薯、马铃薯脱毒试管已大规模推广,取得显著效益。

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制与开发、虚拟农业研究、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农业资源管理与动态监测专家系统研制、专业实用技术信息系统及专家系统(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全国共享的农业经济、资源、科技信息网络等。

三、核农业技术,或农业辐射技术。它是农业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资源创制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也为农副产品的延贮、保鲜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同时又为解决一些重大农业技术问题提供了新方法。80年代中期我国开创的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及转基因技术,成为植物遗传改良的有效方法。农产品辐射延贮、保鲜是继热处理、脱水、冷冻化防等传统保藏法之后的一项新技术,它既节约能源,又避免化学残留、污染。

四、设施农业技术。主要指工厂化种植和养殖、计算机农业控制等现代技术设施所装备的专业化生产技术。棚膜栽培、节能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等均属设施农业。它特别适宜于蔬菜、园艺作物的生产和繁殖,能大幅度地提高水、土、热、气的利用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五、多色农业技术。包括绿、蓝和白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主要是指生态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也就是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入手,充分利用资源,实现高效的物质能量循环和深层次的加工与转化,保持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蓝色农业主要指水产品和水体农业。白色农业主要是指食用微生物产业、食用菌的生产和加工。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和商品价值,使其作为一类综合的技术群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六、移植、常规技术组装配套。工业和国防等其他行业高新技术向农业的移植,以及各种常规农业技术融合、交叉、渗透,或者组装与高效地配置,组成一个有机复合技术群,从而达到整体大于个别之和的效果。这种综合,就是创造。综合技术群的作用,对农业高新技术的丰富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107/1_20010709_7114.html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