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为什么落后
Ⅰ 国产工业机器人目前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国产工业机器人目前水平还是比较低端,核心部件都是进口的,国内工业机器人公司大部分以集成为主。
Ⅱ 国产机器人真有那么差吗,和国外机器人比差距在哪
焊接机器人从业者,德国cloos机器人与国产新松机器人都有接触。cloos机器人准确率极高,误差小,拓展功能丰富且实用,自动化程度高。新松机器人准确率低,误差大,功能单一且受限大,自动化程度低
Ⅲ 国人是怎样看不起国产机器人的
虽说国内的AI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相关机器人产品也在遍地开花、层出不穷。但如今上市的民用机器人,还是让饱受好莱坞科幻大片浸淫的广大网友吐槽不已。不妨跟着一人客看看广大网友是怎样看不起国产机器人的,看大家如何吐槽机器人的水平和市场状况。
外观设计太丑陋,长得就是一坨。就TM这个审美水平,80年代就有了,现在居然还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水平。这种机器人,XX人设计出来的吧?坦白地说,加点灯光就可以拍恐怖片了。
这种审美真让人捉急,搞这么丑的东西,让谁来欣赏呢?白白浪费技术和人力,能不能做点好看点的有科技感的?会不会包装呀,设计风格还是老一套。
商家又一促销手段。机器人都是大忽悠,纯属炒作,为了圈钱融资。不好好钻研技术,就知道拿概念半成品来忽悠风投。不炒作能死是吧。整天宣传、融资、再宣传、再融资、再再宣传,最后跑路?
底下是俩轮子,连个人腿都没有?这也算机器人?做轮椅的机器人吗?不过是一个装轮子的笔记本、充其量是个装轱辘的电脑而已;给主机换个人形的机箱,一个丑逼外形加个国产Siri,有啥稀奇的呢?
国外的机器人都会后空翻了,咱们的机器人连腿都没有生出来呢。国外机器人都是服务人类,研发底层技术的,国产的机器人就知道跟风做应用。零零碎碎拼凑下就是人工智能了?作者(哦,这个作者还好不是一人客)看过终结者吗?作者知道波士顿动力嘛?
这就有点搞笑了啊,还人工智能机器人?推倒都不会自己爬起来的玩偶,是人形玩具吧,以前做宣传是促销员说话,现在宣传是机器人说话,难保不是后台有人拿着麦克风介绍呢。
不是我看不起现在咱们的机器人,我只能说,呆头呆脑的机器人,你连一个清洁工都不如,一点都不灵活。
还有那么多人吃不上饭,却做这些没啥实际用处的机器人。现在住房问题都没解决,就搞人工智能?现在的工作都不好找,工作要是都被机器人取代了,以后会有更多人失业了,可恶!不过也对,反正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
应该先以解决国内千千万万单身狗的问题为首要目的,要不然弄这智能干嘛?还是先把手感、外观和音频做得出色一点吧(这个回复就有点灵性了)。
中国的机器人做得不行,除了语音外,别的没啥;只会简单的语音操作,对个话啥的,就是物联网加个语音助手,其他方面不能实现。
Ⅳ 国产机器人比国外差在哪
国产机器人比国外
智能方面略有不及
Ⅳ 国外和国内机器人的差距
简单的说,差距比较大。主要体现在:
1.科研水平。国内研究机器人大都集中在高校和内个容别研究所,而国外有实力的机器人都是有雄厚实力的企业做的。因此国内的机器人大都比较山寨,而国外有很多非常出色。比如日本的人形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美国的big dog,shadow hand等。
2.研究方向。国内的机器人研究的也比较广泛,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都在做,但是没有特别有特色的方向和领域。比如工业机器人,在国外都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国内都是买,国内有也很简单,还没有有实力和企业敢做大做强。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那么几乎不可能赶上国外。
3.机器人技术涉及机械、制造、材料、控制、计算机、网络、传感器、视觉等多个学科。要想搞好,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才可能做好。中国人不是不够聪明,是缺乏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的精神。这其实是和我们的很多产业相通的,比如汽车、大飞机、先进制造等,要想发展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Ⅵ 国内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与国外的差距有哪些
日本在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方面优势明显,欧洲在工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美国主要优势在系统集成领域,医疗机器人和国防军工机器人。
“韩国非常重视服务类型(如教育、娱乐)机器人,主导这类型机器人的标准;美国主导高端机器人,如勘探、防爆灯功能机器人;日本的工业机器人非常出色,且比ABB价格便宜;而瑞典的ABB代表欧洲的技术,工艺非常精湛,拥有最完整最好的产业链。”广州数控副总工程师何英武表示。
“减速机就是点击高速运转需要用它将速度减成机器人适用的速度。一般一台机器人本体上一般有6个减速机,1到3轴用的是日本帝人进口的减速机,这家公司的减速机几乎全世界都在用,4到6轴用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减速机。但是我们的减速机目前还不成熟,还不能批量生产。”
目前机器人上游利润价值最高,仅仅减速机占机器人成本的35%左右,电机、控制器部分占10%左右。国产机器人本体由于关键零部件成本较高,毛利率出现负值之外,机器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保持比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其中以医疗手术机器人毛利率水平最高接近超过70%。
目前国内机器人使用的减速机、伺服电机及驱动还是以国外供应为主,其中日本为最大的减速机出口国。而国内的研制减速机的上市公司以及拟上市公司有秦川发展和华恒焊接,汇川技术、英威腾、科远股份、华中数控研制驱动器。在非上市公司中,广州数控和南京埃斯顿除了减速机没有批量生产,机器人的各个环节都有涉足。
机器人本体生产商如上海机电、秦川发展、苏州绿新、南通振康等企业则采用合资或自主研发的方式,正积极进入精密减速机领域。但是目前国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外资品牌与国内品牌合资研发是不大可能的,因为这涉及核心技术,外资品牌不可能外泄。
Ⅶ 国产机器人瓶颈真在核心零部件吗
【专家观点赵杰】国产机器人产业瓶颈不在核心零部件,或许在管理成本:来版源http://robot.ofweek.com/2016-07/ART-8321202-8470-30015528_2.html
核心零部件突破了机器人产权业是不是真的就可以发展起来?核心零部件突破了以后机器人的成本,特别是工业机器人的成本会大幅度的降下来。但是所有国际上的机器人企业都是全球采购的,国内有了核心零部件,成本会降到一定的程度,而国外也会降,所以国内和国外机器人的成本基本上还是在一条线,不会有特别大的差距。国内在成本上的差距可能就在于管理成本和人员成本,特别是国外的这些企业都在国内建厂了以后,所以最后的差别可能就是在管理成本。
Ⅷ 国内为什么制造不出高水平的机器人据说85%零部件都是进口的,同样的零件,为啥组装水平差异这么大
如果靠互拼价格,来永远不可能造出高源水平机器人。
零部件进口的比例也一直在下降,并没有85%那么高。
组装水平是一方面,零件其实也不一样。
目前零部件国产化率最低的是减速机,以苏州奇步和苏州绿的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改变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