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怎么可以自由的飞翔不用机器
Ⅰ 人类如果能飞将以什么方式飞翔
借助机械飞行
如果人长了翅膀,或者有皮质膜,那么胸肌的厚度将是接近1米回......
昆虫的翅膀震动的机答理和其他飞行动物不同。其动力源是特殊的肌肉束。其震动频率和功率都是人类甚至其他体型较大动物再怎么进化都不可能办到的。
Ⅱ 鸟能飞翔,人为什么不能飞,人类就不能弄人造翅膀,在天上自由飞翔
人已经被赐予了最强有力的智慧就不能再奢求更多了,其实人已经能飞出了太空,比任何有翅膀的动物都厉害百千万倍!足够了…
Ⅲ 人类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悬浮飞行呢
失重是件有趣的事情!!
在传说中常会提及一些人类的超凡能力,如他们不借助任何外力便可飘飘然的从地面升起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漂浮者”大有人在,依据一些历史真实记录和部分近年来的实例,漂浮者似乎具有一种超凡能力,可以克服地心引力将自己的身体慢慢的漂浮起来。
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记者史密斯,目睹了现实生活中的真正“超人”后,心中无比振奋,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史密斯提出:用重金骋请巴亚.米切尔去美国作表演。
巴亚·米切尔很有礼貌地回绝重金之聘。他说:“我是个虔诚的印度教徒,练瑜珈功有40年了。在这深山丛林中安静地生活,对金钱、名利早已淡泊了……”当几位科学家问他是如何练成这奇妙的功夫时,巴亚.米切尔很认真地回答:“这必须经过严格的精神训练,才能学到这门技巧,而肉体上的训练更为艰辛。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将人体内潜藏的巨大‘魔力’解放出来……”这些话,并不能解除科学家们心里的疑问,人体内潜藏的“魔力”到底是什么?是如何突破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的?
关于人体在空中飘浮,卡莱曼思教授和印度的几位科学家发现:在印度的古书——《佛经》上早有记载:早在2千年前,佛教的高僧们就能毫不费力地飞向天空,他们将空中所看到的景色,绘成巨画。印度考古学家们曾发现一幅巨大的石雕,它绘制的是印度2千年前恒河流域的曼达尔平原景色,完全是以高空鸟瞰角度绘制的。当时没有直升飞机,人们怎样从高空来绘制的呢?科学家们一直把印度古《佛经》中的记载当做神话,如今他们亲眼目睹了人体飘浮升空,不能不承认记载是事实。
1910年英国著名的探险家彼得·亚巴尔到缅甸北部丛林考察探险,在一座边远山区的大寺院里认识了一位修行老僧。这位老僧每天早晨在寺院门前静坐十多分钟,然后盘坐的身体慢慢升空,在深山的丛林上空飘一圈,才慢慢地落到地上。亚巴尔被这一神奇情景惊呆了,他用照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这位修行僧空中飘浮的镜头。回国以后,他在英国《卫报》发表了自己拍下的照片及自己看到的这位僧人升空的情景。当时有些英国科学家们不相信,认为亚巴尔是幻觉,中了一些宗教巫师卖弄的障眼法伎俩。亚巴尔坚决否认,他认为自己当时头脑清醒,目睹的情景真真切切。这位僧人在做人体高空飘浮时,并没有邀请他观看,是他偶尔碰上的,根本没有什么障眼法之说。
Ⅳ 人类渴望飞翔的时候是什么时期
推荐你看一本书:《人类的飞翔——从梦想到现实》。书中从中国的古代传说,到最早人类的尝试,再到如今的梦想成为现实,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的~目录:第一章 飞行的梦想
1.翼民、雷震子和丘比特
2.插翅欲飞梦难圆
3.霓裳羽衣曲
4.羽化升天的神仙
5.天马行空,周天巡游
6.骑着扫帚的女巫
7.神奇的飞毯
8.哪吒、孙悟空和列御寇
第二章 早期的尝试
1.最早的飞行器——风筝
2.风筝的前世今生
3.竹蜻蜒与栲栳车
4.“中国螺旋”的启示
5.飘荡的秋千
6.奇异的灯笼
7.从“以箭送火”到“以火送箭”
8.神火飞鸦与火龙出水
9.悲壮的“万户飞天”
10.欧洲发明“扑翼机”
11.气球发明的竞赛
第三章 真正的飞翔
1.载人气球的首次飞行
2.比气球先进的飞艇
3.滑翔机的贡献
4.飞机的发明
5.人类第一次自由飞行
6.法国人再次领先
7.中国飞机设计师冯如
8.在越野飞行中磨练成长
9.不同材质的飞机
10.不同款式的飞机
11.立地升空的直升机
12.战争推动喷气式飞机研发
13.超音速飞机突破“音障”
14.纳粹德国曾研制飞碟
15.美国研制飞天车
第四章 空中之路
1.飞越英吉利海峡
2.横越大西洋
3.不着陆飞越太平洋
4.向两极上空进发
5.征服世界屋脊
6.环球飞行的壮举
7.直升机首次环球飞行
8.单人热气球环球旅行
9.飞得最快、最高的飞机
10.飞行时间最长的飞机
11.飞得最快最高最远的直升机
12.最大的军用运输机
13.载客量最大的飞机
14.最大容积的飞机
第五章 飞行改变世界
1.飞行改变战争形态
2.民航运输大发展
3.科考和探险变得便利
4.空中救援,神兵火速
5.飞机参与农林作业
6.世界三大航展
7.特技飞行表演队
第六章 蓝天悲歌
1.航空史上的首次空难
2.世界十大空难惨剧
3.第一次民航机空中相撞
4.最大的客机地面相撞事故
5.伤亡最惨重的单机空难
6.最惨重的飞行表演事故
7.“挑战者号”升空爆炸
8.“哥伦比亚号”空中解体
9.被鸟类干扰的飞行
10.不断发生的劫机事件
11.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12.百慕大地区的神秘失踪事件.
13.更为稀奇的失踪重现
14.黑匣子:飞行事故见证者
。。。
Ⅳ 人类除了使用热气球,飞机,火箭,翅膀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在天上自由的飞翔呢
公元前500-400年中国人就开始制作木鸟并试验原始飞行器
<br>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制作木鸟专,以此寄托属人类渴望在空中飞行的梦想。从古人的许多著作中,会发现制作能飞木鸟的众多记载。古书中称木鸟为木鸢、鹊、鹄等名。《韩非子·外储说》记载着:墨子经三年制成的木鸢,飞行了一天就坏了;他的学生安慰他说,老师技术高超,木鸢虽然坏了,但毕竟飞成功了。在《墨子·鲁问》中也有公输班用竹木制成了能飞三天的飞鹊的记述。墨子是鲁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公输班就是传说中的能工巧匠鲁班。有关他们制作木鸟的历史,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00至400年期间。除他们二人外,还有如张衡、韩志和、高骈等木鸟制造家。其中汉朝张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发明者。《太平御览·文土传》中就有张衡制造木鸟的记载。所存史料确凿表明在公元前400年,中国人就已经使用竹木在尝试制作能飞的原始器械了。这一点,得到世界科学界的一致认同
滑翔伞
Ⅵ 人类从动物的飞行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人类在征服太空的斗争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主要是靠人类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但是,人类也从动物的飞行中得到不少的启示。
人们在幻想太空飞行的过程中,发现鸟类、昆虫等动物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于是决定模仿飞行动物飞上太空。
最初,人们只是对鸟类的飞行进行简单的模仿,把大鸟羽翼都绑在身上,靠重力从高处滑翔而下。据说早在1900多年前,中国西汉时期有一位飞行家,在京都长安举行了一次飞行表演,他用鸟羽做成两只翅膀装在身上,并在头和身体其他部位上都连上羽毛,结果飞行数百步就落地了,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第一次飞行。后来,国内外有许多人制造了各式各样的翅膀,将它绑在手臂上,试图简单模仿鸟类飞向太空。结果,不是飞不起来,就是翼破人亡,全都失败了。
人类从简单模仿鸟类飞行的一次又一次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逐渐地聪明起来,开始认真研究鸟类和昆虫飞行的原理和飞行动力学的问题。认识到鸟和昆虫之所以能飞,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有翅膀,还在于它们经过亿万年的自然演化,整个身体结构都适应飞行的需要。研究发现鸟类具有流线型的体型,飞行阻力很小;骨骼中空,重量轻;肌肉集中于胸部,功率大。而人类的体型不但不符合流线型,而且骨骼很重,肌肉分散,功率低。因而得出结论,人如果不借助机械动力,单靠自身的体力作扑翼飞行是难以飞上天的。从此以后,人类从对鸟类、昆虫飞行的简单模仿发展到创造性的仿生,即根据动物飞行的原理,从动物身上索取蓝图,加上人的聪明才智,制造飞行器。
早在2000年前,墨子曾带领300多名弟子用3年时间,制成了一只“会飞的木鸟”,古书上把它叫作“竹鹊”或“木鸢”,据说春秋时代著名工匠鲁班和张衡等也曾制造过类似的飞行器。15世纪,德国人米勒曾制造过“铁苍蝇”和“机械鹰”,并进行过飞行。4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科学家、艺术家达?芬奇,在总结前人制造飞行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鸟类和蝙蝠的飞行进行观察研究,设计了一个像人大小的扑翼飞机,试图用人脚的登力扑动翅膀而飞行,他虽然没有成功,但在人类飞行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大约在公元1800年,气体力学创始人之一的英国科学家凯利,从鸟的身上索取蓝图,模仿鸟翼设计了一种与现代飞机机翼截面曲线几乎完全相同的机翼。法国生物学家马雷在广泛研究鸟类飞行之后,写了一本名为《动物的机器》的书,介绍鸟类飞行的知识和原理。后来,俄国科学家茹可夫斯基也在研究鸟类飞行的基础上,提出了空气动力学的理论。至此,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和千千万万飞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终于揭开了鸟类飞行的奥秘,找到了人类飞行的关键之所在。从此,人类进入了制造飞机的时期。
19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为动力飞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人们开始采用大功率轻便发动机推动螺旋桨进行飞行试验:1903年12月17日,美国自行车修理匠莱特兄弟,经过对鸟类飞行的长期研究,认真吸取了前人研究的成果,用木料、帆布、自行车零件和一个12匹马力的汽油内燃机,制造了一架名叫“飞行者1号”的举世闻名的双翼飞机。在天空中飞行了12秒钟,36米远,最高时速为48公里,从而为人类开辟了通往天空的道路。
随着仿生学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全面而深入地研究鸟类和昆虫飞行的原理,不断地优化飞机的结构和技术性能,研制出各式各样的新型飞机。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至今,飞机已经发展成为成千上万种不同类型的大家族,使人类获得了在空中飞行的自由,在征服太空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Ⅶ 人类有无可能利用电力人造翅膀,利用超强电流产生一股气流,拖动人类飞翔呢航空部门可设立单人飞行航线
不可能,因为电流是不可能产生气流的
不过你的想法是好的,赞一个
Ⅷ 有关人类飞行的资料!!!!!有悬赏啊!
100年前,当莱特兄弟“起飞”的时候,他们可能没料到自己制造的飞行机器竟会如此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虽然当年的飞行距离只有36米,却将人类带入了飞行的时代。从此,人类不必再去羡慕拥有翅膀的鸟儿,我们飞越海峡,横贯大陆,飞翔在地球的高山大洋之上。然而这还不够,人类还冲出了大气层,踏上月球,飞向宇宙的深处。
梦想
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却在人类的心中种下了梦想。人类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树上攀援、可以像鱼儿那样在水里畅游,却不能像飞鸟那样在空中翱翔。也许正因为自己不能飞行,我们的祖先在神话故事中创造了能够腾云驾雾的神仙,或者骑着扫把的女巫,以寄托对天空的渴望。
然而人类不仅仅满足于精神上的飞翔,试飞行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古人认为人之所以不能飞,是因为缺少翅膀,因此,只要造出一个合适的翅膀就能像鸟儿一样飞翔了。早在中国西汉,就曾有人用鸟的羽毛制成翅膀,绑在身上从高台上跳下并滑翔了几百步。历史上这样的“飞人”还有很多,他们本想像鸟儿那样拍拍翅膀直冲云霄,结果大都非伤即亡。不过,也有少数的“飞人”比较成功。据说在公元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中国的时候,亲眼看到有人乘着风筝在空中飘舞的景象。
历史的指针静静而缓慢地滑到1783年,蒙特哥菲尔兄弟偶然地发现了氢气的存在,将人类航空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一年的11月21日,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面前,两位勇敢的化学家罗泽尔和德尔朗登上了蒙特哥菲尔兄弟发明的热气球。在滚滚浓烟和热气中,热气球徐徐升空,飞向法国首都巴黎上空,在25分钟之后,安全降落于9公里以外的地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气球载人的自由飞行。在两年后,有人乘坐氢气球横渡英吉利海峡,用时两个半小时。
先驱
自从蒙特哥菲尔兄弟的热气球成功升空以后,氢气球和飞艇陆续升上了天空。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气球和飞艇成了人们谈论的焦点和宠儿。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不断发生的飞行事故,航空先驱者们清楚地意识到:这些轻于空气的航空器无论是在安全性、操纵性还是发展前途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它们的飞行速度低,不易操纵和控制,而且对载人来说也不安全。因此,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研究上。
说到飞机和滑翔机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天才的设计家: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和英国的乔治·凯利。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他是第一个运用科学知识对飞行问题进行研究的人,并曾设计出了降落伞和直升机的雏形。而乔治·凯利男爵(1773--1857)则被公认为飞机的创始人,被后人誉为“航空之父”。他为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创立了必要的飞行原理,而在这之前,航空是“一门在公众眼中接近于荒谬可笑的科学”。
在无数先驱者的不懈努力之后,一对名叫莱特的兄弟将自由飞行的梦想变为现实。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从少年时代起就对飞行十分感兴趣,他们1895年开了一间自行车修理和制造作坊%
Ⅸ 那一年人类模仿鸟类扑翼特点制造出灵活的飞行十字架
俄前掠翼新“金雕”亮相 巴掌大小无人飞机 现代航空科技百花园可谓繁花似锦,妙趣无穷。新的世纪,主流飞机在实现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优势竞争中大展风姿,与此同时,各类新型飞行器也如雨后春笋纷纷问世。它们既有人类向往已久、攻关不辍的鸟类仿生性扑翼飞行器,也有新材料、新工艺、高科技打造的巴掌大小的微小型无人飞行器,更有能在水上行、地上跑和空中飞的三栖新型飞行器等等,它们既可用于军事,也可作为民用,真可以说是航空盛世,前景广阔。 “扑翼飞行器”飞行不是梦 “扑翼飞行器”,独具神奇魅力。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之一,就是能够肩插双翅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 与传统的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相比,扑翼飞行器的主要特点是,将升力、悬停、推进、控制功能全面集成于扑翼系统中,可以用很少的能量进行远距离飞行,同时具有高效率、高机动性、低噪音、无须专用起飞着陆场地等。大自然中,所有能飞的生物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采用扑翼飞行方式。因此,人类研制扑翼飞行器有着广泛的民用和军事应用前景,各国对这一领域的新成就均十分关注。 小型和微型无人扑翼飞行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低噪音、飞行姿态与鸟类相似等特点,适用于低空的中低速飞行,民用方面可用于环境监测、航拍、航模等;军用则可作为扑翼无人侦察机(扑翼飞行机器人),甚至可作为火星探测中的首选飞行器。大型和中型载人扑翼飞行器,具有高效率、高机动性、低噪音、无须专用起降场地等特点,所以国外有专家预言,它们一旦广泛应用或许会出现一个新兵种。 空中飞人 而今,扑翼飞行器的研制日益完善,平时可将机翼像鸟一样收缩折叠,飞行时可伸开双翼并完成短距/垂直起降。有关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大雁、天鹅、信天翁等善作远距离飞行的大型鸟类均是无(或短)尾翼的。 扑翼飞行器 “三栖飞行器”推动“生态进步” 美国海军新近研制出两架新型“三栖飞行器”,取名“伊吉普”。有关评论认为,“伊吉普”飞行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人类将一种新的飞行科幻变成了现实。据悉,“伊吉普”不需要特别机场,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起降,即便满载货物时,跑道也不需要超过500米。其运输成本很低,只是目前大型飞机的50%到67%,由于机身短粗,所以整体运输能力更为经济。“伊吉普”的飞行安全性能大为提高,其水陆起落速度比目前的大型飞机好得多,仅为它们的1/4到1/5。“伊吉普”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性能”,其噪声水平很低,排放物质比现有飞机都更环保。再有,它的机舱比普通客机机舱要大很多,机舱设计更具人性化和科学化,也更为舒适。据西方专家称:“伊吉普”不但实现了更为科学的“三栖飞行”,而且重要的是它还推动了“生态进步”。 新型直升机 新一代“飞行实验室”放飞未来 德国联邦教研部近来研发出了人类新一代高空远程飞行实验室,专门用于科学实验室的飞机科研,具有比任何其他科研飞机都飞得更高和更远的能力,从而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在各方面均能达到更高要求的空中仿真实验场所。新的“飞行实验室”飞行高度可达1.5万米,科学家介绍说,这将大大有助于进行臭氧层和空中有害物质交换等课题的研究。据悉,该飞行实验室将于2008年升空,进行首次围绕地球的科研飞行。 “重力1号”让人体验失重新感觉 美国零重力公司最新宣布,可为付费客户提供另类失重体验飞行,那些欲先尝为快的“尝鲜”者,在飞行合同上签字后就可体验轨道失重飞行新感觉。“重力1号”在飞行时按照类似波浪运行的模式,将“一个接一个的抛物线串连在一起”,在“浪峰”和“波谷”都能让乘客体验到失重新感觉。 “波音7E7”梦幻飞机非梦幻 为满足未来全球航空公司的普遍要求,波音正着力将超效飞机———B7E7梦幻飞机推向未来世界航空市场。B7E7不仅是外形“梦幻”,综合设计也独具特色:一是卓越的性能,在三级客舱布局下,可载客217至289人,航程最大15400公里,具有前所未有的燃油效率,与同体积任何飞机相比执行同样任务时,可节省20%的燃油,而且环保性能尤为出色。二是技术更为先进,B7E7主体结构的机身和机翼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其核心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更简化,功能更强大。三是更具人性化设计,飞行速度相当快,尤其是机舱内设计焕然一新,全部实现了机内上网,可随时使用移动 电话。 新前掠翼“金雕”横空出世 在世界航空军事发展的行列中,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始终致力于航空武器研制的最前沿,尤其是他们研制推出的“前掠翼战机”,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1世纪初,“S-37”金雕惊现于世后,世界航空专家甚至曾无从为其划分“代别”。最近,俄航空专家又献绝技,他们在我国刚刚举办的第五届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向世界披露了他们新近推出的新一代前掠翼“金雕”战机——“S-47”。据称,其隐身性和整体性能又产生了新飞跃。 (弥一纶 李溪)
Ⅹ 人类拥有了像小鸟这样的一双翅膀,就能自由飞翔吗
不能
1、鸟的肺部和整个呼吸系统的结构很特殊,活动的效率极高,使鸟儿飞行时能量消耗虽大,但不会疲劳。鸟的肺脏并不大,问题是它的肺脏与扩展到身体各个部位的气囊连载一起,甚至直接连接到翼骨之中。这些气囊使空气在肺部能进行单向流动,无论是吸取还是呼气,都能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为鸟儿提供充足的氧气。
2、鸟儿的骨骼长得也非常独特,既轻又结实。从骨骼的横截面看,鸟骨是空心的,中间有一些支干起加固作用,质地也很轻。这样的结构使鸟儿在倾斜飞行或是转弯时能承受得住空气的压力。此外,鸟骨里一般没有骨髓,但有很多空隙,里面有气囊互相连接,气囊里储有空气。鸟儿吸气时空气也进入骨骼 ,减轻了体重。
3、儿的肌肉更非寻常。鸟儿飞行所需的能量是由它的肌肉供给的。鸟儿肌肉所含能量大得惊人。我们用人做个比较,如果人升到空中用肌肉承担其能量。那么,人的两臂扩展为翅膀,其长度要达到42·7米,支撑两臂的肌肉的厚度要1·8米之多。如此之多的的肌肉所提供的能量才能使人升到空中
4、鸟儿身上的羽毛是大自然创造的一项最杰出的工艺美术作品。不仅是轻、柔软、有韧性、结实,还美丽的很。羽毛的结构非常复杂。七对跟羽毛形成一个连续光滑的表面,使气流顺利通过。鸟儿身上的羽毛数量不一样,少的数百根,多的数千根。鸟儿越小羽毛越少,反之,鸟儿越大羽毛也越多。
所以只有翅膀是远远不够的,人类的体重、身体构造、身体机能不允许我们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就算你有了翅膀,你没有力气煽动它带你飞起来,就算你能飞起来,肺部提供的氧气远远不够你的身体消耗,身体会进入缺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