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手术是什么
❶ 令人难以置信的机器人手术讲了什么科学知识
有着三条手臂的机器人“宙斯”代表着正在出现的机器人参与外科手术的新动向。罗伯特?拉扎拉医生表示相信,有朝一日这台机器人将帮助心脏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康复得更快,并且只需支付较低的费用。
拉扎拉是西雅图霍普心脏病研究所的医务副主任。他在一个由5000多名生物技术专家参加的会议上介绍这台机器人时说:“手术的准确性令人难以置信。”
机器人“宙斯”是由计算机运动公司制造的。该公司的创办人王玉兰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正在考查机器人“宙斯”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以便能够被用于对多达150名的心脏病患者进行手术试验。
加州伯克利大学医用机器人计划负责人尚卡尔?萨斯特里强调说,机器人不会替代外科医生。相反,它们有希望使外科技术如虎添翼--为极其精细的手术提供更高的精度,并且能使医生们更多地进行侵入性最小的手术,而不必亲自为患者开膛破肚。
机器人是这样进行手术的:拉扎拉坐在手术台旁的一台计算机终端前,“宙斯”的三条手臂通过铅笔粗细的管子伸入患者胸腔。其中的一条手臂是一台由语音操纵的摄像机,它能够把患者心脏的特写图像传回到拉扎拉的计算机屏幕上。
拉扎拉通过操纵杆并借助计算机定位功能,指挥“宙斯”的另两条钳状手臂缝合动脉。
❷ 什么是医疗机器人啊是不是外科手术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技术是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材料学内、计算机图形学、容计算机视觉、数学分析、机器人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军用和民用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伤病员的手术、救援、转运和康复。
❸ 机器人做手术、当护士是什么时候
1995年,在机器人应用世界大会上,有一件令世人瞩目的事——机器人首次为人做手术。
“机器人教授,现在请您来做手术。”这一指令是由米兰一家医院的一个大厅里发出的。
在距大厅几千米的医院手术室里,一个超专业化的医用机器人,接受了指令。它用一银针刺入一个全身麻醉的病人体内,完美地完成了前列腺活组织提取手术。
向机器人发指令的皮萨尼教授,通过超声波图像,可以看到进行活组织提取的针,通过个人计算机把坐标数据传送给机器人,针就可以准确地切割。
其实,机器人帮人做手术,在1985年就已成为现实。在此之前,机器人(严格说是机械手)也为医疗事业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取放射性核素,做护理工作等。
说到机器人做护理工作,你一定以为是一些像秀气的护士小姐模样的机器人,其实不然。护理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的医用机器人,它可以代替护理人员在病房里对病人进行一般的护理操作,所以人们也叫它机器人护士。
护理机器人的动作受病人发出的信息控制,为了控制方便和便于实现遥控,一般都采用声音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源。
护理机器人一般由机械部分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机械部分一般是在移动式小车上,安装多关节机械臂和机械手,分为单臂和双臂两种。与护士小姐的模样相距甚远。
单臂护理机器人只有一只手臂,为了能完成护理动作,它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比较大,可以帮助病人饮水、进食,还能完成送药的护理动作。移动式单臂护理机器人,可以巡回护理几个高位截瘫的病人。
护理机器人的护理操作,是受病人控制的,它可以根据病人的指令,调节护理动作。而且在多床位的巡回护理过程中,护理机器人只接受优先发出的调动信号,在它接受了第一个病人的“命令”后,只要还没完成那些护理任务,就拒绝接受其他病人发出的信号。只有把第一个病人的护理任务做完了,才去护理第二个病人。
双臂护理机器人系统由可推动的移动式双臂护理机器人和沿轨道运动的护理车组成。它执行任务时,先由护理人员推动并在病床边定位,病人通过麦克风发出指令,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护理车也可由病人控制,护理机器人供应病人所需的物品,病人可以通过监视器监视各项命令的执行情况。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机器人都编有计算机程序,它可以按程序完成一些很复杂的工作。现在,各国的一些医疗中心,外科医生正使用类似机器人的仪器,帮助他们完成一些复杂精细的手术。如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吉姆·德雷克,已成功地为6名2~10岁的儿童切除了脑肿瘤,而用别的器械是完全办不到的。
自1985年以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的一个诊所,神经外科医生借用另一种机器人器械,完成了1700多例脑外科手术,它可以让医生清楚哪儿是动脉,哪儿是静脉,知道手术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从而使手术顺利进行。
机器人医疗仪器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使对大脑活组织检查的时间缩短了一半,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住院时间,病人的住院费可减少30%~40%。
相信到下世纪,会有更多种类的机器人帮助医生做各种手术和护理工作。计算机看病
谈起计算机看病,大家已不陌生了。它开始用于医院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开始应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1961年美国首先应用贝叶斯公式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962年日本应用计算机诊断肝硬变、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等疾病,取得满意的效果。70年代,我国开始了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研究,最早应用于急腹症的诊断,逐渐发展到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方式及适应征的选择,以及疾病的预后判断等许多方面。特别是我国用电子计算机模仿老中医看病,独具特色,早已引起国外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和关注。其中关幼波老中医的肝病诊断程序最具代表性,已诊病数万人次,这不仅方便了病人,而且对保存、继承、研究、使用和推广老中医的经验,培养年轻的中医,推动中医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现在,计算机辅助诊断已发展到专家咨询系统的阶段,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决策,形成医疗诊断专家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是把医学专家的经验存在计算机内,使之能与医学专家类似的方式进行推理,便于人机对话,能达到医学专家的诊断水平。这是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发展方向。
利用医学诊疗专家系统,让计算机担当起“名医”的角色,使许多疾病的诊断率大大提高。如急腹症,这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一般有经验的医生确诊率为79.6%,而用电子计算机来诊断,确诊率就大大提高,在日本确诊率为88%,英国为91.8%,明显高于医生。
电子计算机为什么有如此高超的诊断本领呢?诊断又如何来自计算机终端呢?让我们来看看计算机看病的基本过程和条件,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计算机看病的基本过程是:先输入相当数量的病例资料,然后计算机对这些资料进行数学处理,“学习”诊断,得出诊断所需的参数和规律,并将此编为程序贮存入计算机内,此时,如输入新病人的资料,计算机就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检查数据、化验结果等,对照已储存的经验,在半分钟内做出诊断,开出处方,提出医嘱和治疗原则,它甚至可以把用药剂量、方法及病假条一并由电传打字机打印出来,交给病人。计算机还把每例新病人的资料及诊断也自动并入原来储存的信息中去。它还为病人建立病历档案,能把第二次、第三次或多次看病的病人过去的门诊信息一一“回忆”出来,并根据病情的变化、用药反应等,提出新的治疗方案,修改处方。对于适合手术治疗者,计算机可选择手术方式,并按需要从预存的大量手术录像中选出某专家的手术操作录像。
目前,国内已建立了各种诊疗专家系统,利用这些系统,可以诊断脑中风、心脏病和癌症等,并对预后做出预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治病已成为现实。
在德国的医疗部门,计算机技术已相当普及。在那里,外科医生做手术时,同遥远的专家保持联系,随时解决手术中出现的问题。护士们在床边把检验结果输入个人计算机。
强化治疗病人的病床右边,放着个人计算机。
护士和医生用计算机开药方,并把检查和诊断的结果输入计算机。
重病号的左边挂着监控器,锯齿形曲线和其他曲线在荧光屏上一掠而过,显示出脉搏率、呼吸状况、血压状况或者尿量等。
在北符腾堡地区,大约400名开业医生进行联网诊病。他们能够通过综合业务数据网的线路,相互交换文字材料、X光片和超声图片。这种程序还承担了电子处理同疾病保险组织医生联合会以及疾病保险机构定期结帐的情况。
现在,维斯马市医院和吕布克医科大学,也利用通信软件,通过综合业务数据线路联网。这样,吕布克的神经外科医生,就可以在个人计算机荧屏前,对维斯马市的同行拍摄的CT片进行鉴定。
他们通过电话会议,讨论颅脑损伤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德国的医学计算机专家,已进行了8次这类大型的试验,以探讨进行远程医疗的可能性。
❹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做些什么
达芬奇机器人 (Leonardo's robot)是由列奥纳多·达芬奇大约于1495年所设计的仿人型机械。
这个机器人的设计笔记出现于在1950年代被发现的手稿中,但没有人知道是否有人尝试把它制造出来。
一群意大利工程师根据达·芬奇留下的草图苦苦揣摩,耗时15年造出了被称作“机器武士”的机器人。这个由达·芬奇500年前设计出的“机器武士”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机器人,它靠风能和水力驱动。在达·芬奇留下的设计草图中,该机器人设计成一个骑士的模样,身穿德国—意大利式的中世纪盔甲。明显地,它可以做出一些动作,包括坐起、摆动双手、摇头及张开嘴巴。就如《维特鲁威人》一样,此机器人也是达芬奇在解剖研究方面有关人体比例的部分成果。
简介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以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为基础。Intuitive Surgical公司随后与IBM、麻省理工学院和Heartport公司联手对该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开发。FDA已经批准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以及心脏手术。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简称 ),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
达芬奇智能微创手术系统
简单地说,达芬奇机器人就是高级的腹腔镜系统。大家可能对现在流行的微创治疗手段如:胸腔镜、腹腔镜、妇科腔镜等有所了解,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的时候也需要机械臂穿过胸部、腹壁。
达芬奇机器人 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
❺ 世界上最复杂的用于外科手术的机器人叫什么名字
美国华盛顿抄州西雅图的罗伯特袭?拉扎拉博士使用计算机移动公司的“宙斯”机器人在一个模拟胸腔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实验。“宙斯”使得外科医生能利用插入患者体内的精密仪器,通过切三个像铅笔那么粗的切口,对心脏旁路做手术。计算机移动公司现在计划生产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它使外科医生能通过高速电话线给患者做手术。
❻ 机器人手术的手术系统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主要由控制台和操作臂组成。采用最先进的主-仆式远距离操作模式,灵回活的“内腕答”可消除医生手的颤抖,特有的三维立体成像系统,在术中能将手术视野放大15倍,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平稳性。 1、从患者角度:
(1)手术操作更精确,与腹腔镜(二维视觉)相比,因三维视觉可放大10-15倍,使手术精确度大大增加,术后恢复快,愈合好。
(2)曲线较腹腔镜短。
(3)创伤更小使微创手术指征更广;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减少术中的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的术后粘连;增加美容效果;更快投入工作。
(4)术中对机体损伤大大减小。
2、从术者角度:
增加视野角度;减少手部颤动;机器人“内腕”较腹腔镜更为灵活,能以不同角度在靶器官周围操作;较人手小,能够在有限狭窄空间工作;使术者在轻松工作环境工作,减少疲劳更集中精力;减少参加手术人员。 1、子宫肌瘤剔除及子宫切除术;
2、卵巢囊肿手术;
3、不孕不育腹腔探查术、输卵管再通吻合术;
4、恶性肿瘤的治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5、盆腔脏器脱垂、缺陷等盆地基底组织重建手术等相关的微创手术。
❼ 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操作方法
外科医生站在控制台边,离手术台几十厘米远,透过探视镜向里看,来研究病人体内的照相机发送的3-D图像。图像显示的是手术点以及两个固定在上述两根杆端点上的手术仪器。像操纵杆一样的控制手柄,位于屏幕的正下方,外科医生用来操作手术仪器。每次操纵杆移动时,计算机就向仪器发送电子信号,仪器就和外科医生的手同步移动。
另一个即将被FDA批准的机器人系统是ZEUS系统,由Computer Motion公司制作,在欧洲已经可以使用。但是,无论是达芬奇系统还是ZEUS系统,用来进行手术计划的每一道程序都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价值75万美元的ZEUS系统与达芬奇的装置类似。它有一个计算机工作站、一个视频显示器和控制手柄,用于移动手术台上安装的手术仪器。ZEUS系统目前在美国只被批准用于医疗试验,而德国医生已经使用此系统进行了冠心病搭桥手术。
ZEUS系统得到了自动化内窥镜定位(AESOP)机器人系统的协助。由 Computer Motion公司于1994年发布的AESOP是FDA批准使用的第一台可以用于手术室协助手术的机器人。AESOP比达芬奇系统和ZEUS系统要简单得多。AESOP基本上只是一个机械臂,用于医生定位内窥镜——一种插入病人体内的外科照相机。 脚踏板或声音软件用于医生定位照相机,这就让医生的手空出来继续进行手术。
加拿大卡尔加利大学日前宣布,该校外科专家加内特·萨瑟兰德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与研制航天飞机机械手的MDA公司合作,研制出名为“神经臂”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有关专家认为,该系统将为外科手术带来变革,从而使显微手术产生革命性的突破。
❽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安全吗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为止最先进的手术机器人。已经有被拿来成功的做了不少手术。还没有被爆出有什么问题出现,从这一点来说,还是很安全的。
❾ 机器人首次为人做手术是哪一年
1995年,在机器人应用世界大会上,有一件令世人瞩目的事——机器人首次为回人做手术。
“机器人教授,答现在请您来做手术。”这一指令是由米兰一家医院的一个大厅里发出的。
在距大厅几千米的医院手术室里,一个超专业化的医用机器人,接受了指令。它用一银针刺入一个全身麻醉的病人体内,完美地完成了前列腺活组织提取手术。
向机器人发指令的皮萨尼教授,通过超声波图像,可以看到进行活组织提取的针,通过个人计算机把坐标数据传送给机器人,针就可以准确地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