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拉面的机器是什么样的
1. 手工拉面和拉面机拉出来的面有什么不一样
手工拉面是拉成的,机器叫拉面机,就是是挤压的,一个拉伸,一个挤压回能一样吗,但答是作生意还是看市场,大家都用拉面机,你自己手工拉,又慢,贵了客人少,便宜没钱赚,还是随市场吧,现在用这种液压饸饹面机当拉面机的特别多,是特别多
2. 兰州拉面快餐店都需要什么做拉面的设备
一般来的拉面馆需要1-2个不锈钢自案板,用来拉面和放和好的面,一台和面机,碗和碗柜,消毒柜,洗涮碗用的水槽2-3个,最少两个煮面用的锅,一般是3个,可以是一体的(一个灶台上两个灶眼可以放两口锅),也可以是单个的,一个煮面,一个放热汤,一个煮肉,(锅不能用铁的,因为铁锅煮肉,铁和调料发生化学反映,煮出来的汤不是红色的就是黑的),大号的不锈钢桶或大号缸一个,用来调汤,冷藏柜1-2个用来冷藏煮好的肉,蒜苗香菜和暂时用不了的面(厨房温度高,和好的面时间长了会发酵),排烟罩一个,主要是排水蒸气,水蒸气不排除掉,时间长了,店里会有一种发霉味或是下水道的味,炒菜的炉灶1-2个,用来炸辣椒油和做炒面等,不锈钢盆若干个,用来洗菜,装和好的面,在买3个瓷的或是不锈钢好看的,大一点的盆或是碗用来放牛肉丁,切好的蒜苗香菜和辣椒油,筷子机,还有装炸好辣椒油的器皿,泡牛肉的器皿。炒勺.漏勺.菜刀等小件用品就不一一列举了。
3. 懂的朋友说说拉面机与手工拉面有什么区别我想开个拉面馆买个拉面机不知道机器做出的面怎么样汤我完全
手工的更精道一些, 机器拉面虽然不如手工的好吃,但是速成,而且比包装好卖的面条来说还是好很多了
4. 机器拉面和手工拉面有什么区别
1 还没有机器拉面问世 大多机器拉面都是饸烙面或者格拉条那种机器 只能选择粗细不同
而手工版拉面呢 常见的就有各权种宽窄粗细三棱状九种
2 手工拉面有美感 有观赏性
3 拉面抻面等等手工面条口感更劲道
4 手工拉面面软 煮起来省时间 机器面煮的久
本人开有拉面实体店 也从事拉面培训
5. 我想开兰州拉面馆,可是请师傅做拉面,工资又很高,有没有做拉面机的机器
您好!
我公司有专业制造拉面机,本机外壳采用不锈钢包装,具有整洁美观,使用寿命回长,安全答卫生等优点.啦面机不吃不喝,节省费用,每小时可生产80斤拉面,可以轻松实现厨房的标准化和机械化作业,大幅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轻管理者的工作压力。降低厨房的成本支出,一次投入,让您省心、放心、安心!
6. 超市里的拉面是怎么做的是有一种做拉面的机器吗不是轧面而是拉面的
如果是现场做 那么就是手工拉面
如果不是现场 那么就是机器拉面
机器拉面跟我们见得手工拉面有所不同
讲白了 也就是轧面 只不过是面的长度和不同而已
7. 做面条需要什么机器
现在有很多做面条的机器。。不过我们还是要仔细选择下。。可以上网查查
不过前几天在电视上看见了一个扯面机。。上了中央电视台。挺好的感觉。。跟手工做的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
8. 拉面拉面,兰州拉面,机器做出来的面凭什么叫拉面,(譬如味千拉面,全是机器出面,何来拉一说)
拉面,又名抻(chen)面、摔面、甩面、扯面。福山拉面,大概始创于乾隆初年(约1740年前后),至今已近三百余年,是烟台面食中一绝,当时在全国来说也是空前绝后。虽然那时山西面食早已经在全国独领风骚几千年,但在众多的面食中还没有“大拉面”这个品种。(烟台人叫福山大面,蓬莱小面。六年前我吃过蓬莱小面,以后不再吃了。) 山西式扯面,最早记载,见于明代弘治年间宋诩写的《宋氏养生部》: “用少盐入水和面……既匀,沃香油少许,夏月以油单纸微覆一时,冬月则覆一宿,余分切如巨擘。” 到民国初年薛宝辰在其《素食说略》中,又称之为“桢面条”,流行于陕西、山西一带:“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覆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条”。这种桢面条就是山西拉面(如长寿面、一根面、油扯面等)的前身。清末以来,山西行市上的拉面,制作方法与福山拉面相仿佛,主要有和面、晃条、拉面、煮面等四道工序,这是在福山拉面的制作基础上,经改进之后的制作工艺,仿制品。 福山拉面与山西拉面(也叫扯面)相比较,在料理上、工艺上、型状上、口感上、品种上绝然不同。 福山拉面,又称大拉面(还有一种小拉面,在北京、山西等地区的一般家庭中较多),是面条中的一个优秀品种,起源于烟台福山区。它能按照各种不同要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福山拉面的主要工序是:和面、饧面、摔条、掺条、拉面、煮面以及烹制各种不同面卤等。福山拉面分实心面、空心面、龙须面三大类。有伊窝丝、细匀条、扁条面、三楞面、、酿馅面、金丝卷、银丝卷、龙须卷、柳叶条、韭菜条等等十多个品种。虽然后来又出现了一些兰州拉面、牛肉拉面、马兰拉面、火烧拉面、老不死拉面、空心拉面、夹馅拉面、水拉面、小拉面、拉条子、刀割离、一窝酥、清油饼、鸡丝卷等等,那都是在福山拉面这一基础面型上延伸发展,或改进,或变种而成的。即是面目全非,但万变也没离其宗。 更何况兰州拉面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就地取材而已! 有人说:兰州“牛肉面最早始于清光绪年间(1900年前后),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兰州牛肉面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也有人说:“兰州拉面的历史已经有85年,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是回族人马保子于1915年始创的。” 据我了解,福山拉面,是在清朝道光年间(大约公元1830年前后),由一个姓马的人在河南省怀庆府(今河南沁阳)学徒出师以后传入兰州的。时隔几十年,拉面这个品种,才由兰州后来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以“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 的特色面,加以发扬光大(指汤清、箩卜白、绿色香菜和蒜苗、红辣椒、黄面条),成就了如今风靡全国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兰州拉面的显世,还不到半个世纪,远在福山拉面之后。(如新疆的大盘鸡,成菜刚刚近十年,就名贯东西南北。) 同样也是在清末光绪年间(1900年前后),福山拉面由中国传入日本,发迹于横滨的中华街。传入初期,称为柳面、龙面或支那面(中国面)。大约在辛亥革命时期(1910年前后),移居日本的中国人,就在横滨开起了主营“福山拉面”的 “源来轩”、在东京开起了“来来轩”等饭店。从那时起,日本的平民才开始真正接触和了解中餐之美味。 大约在1970年前后,传入日本的福山拉面,被改头换面创新成为“味千拉面”(时间不长)。也不知什么时候又被日本的龙卷风卷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