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雕刻恐龍
㈠ 怎樣用膠泥作雕塑恐龍
師曠勸學
更多圖片(3張)
出處
選自《說苑》。《說苑》收錄了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說,帶有一定的哲理性。由於取材廣泛,保存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所以給後人探討歷史提供了許多便利之處。
《說苑》同時也是一部富有文學意味的重要文獻,內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故事性頗強,文字簡潔生動,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欣賞,對魏晉乃至明清的筆記小說也有一定的影響。
作者簡介
劉向是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
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榖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戰國策》等書,其著作《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山海經》系其與其子劉歆共同編訂。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
分享
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
1.師曠:字子野,春秋晉國人,著名樂師,目盲。
2.於:向。
3.欲:想。
4.暮:晚,遲。
5.炳燭:點燃火把、火炬。先秦時期有無蠟燭,尚有爭論,但本文中應理解為照明工具,當時稱燭,即是火炬。
6.安:怎麼。
7.戲:戲弄。
8.盲臣:我,師曠雙目失明所以故稱盲臣。
9.何不:為什麼不。何,為什麼。
10.炳燭之明:像點燃火燭的光亮。
⒒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2.哉:象聲詞
13.好:善於
14.善:好
15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之君
翻譯
晉平公向師曠問道:「我今年七十歲了,想學習,恐怕已經晚了吧!」師曠說:「為什麼不在晚上點燃火燭呢?」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戲弄他的君王的呢?」師曠說:「愚昧的臣子怎麼敢戲弄他的君王啊!我聽說:『年少的時候好學,就如同日出時的陽光;年輕的時候好學,就如同太陽在中午時的陽光;年老的時候好學,就如同點亮火燭時照明的光亮。』點燃火燭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個更好呢?」晉平公說:「說得好!」
勸學圖冊 2張
啟示
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有目標,有恆心,有信心,有決心,並要對學習抱有熱愛之心,就一定能成功。年紀的高低與成功是無關的。所以才有了這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比喻句
句子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道理
學習與年紀無關,重要的是態度要肯學,勤學。
感想
活到老學到老。但是想到一種偏激的情形:人們沒文化的時候,憑本能而活著,生活朴實。可一些人因為學了點知識,就窮究:我為什麼活著?以至因思慮而茫然,因茫然而輕生,因輕生而害群。這豈不是不學更好嗎!看來,學,也得學那精神向上的文化、知識。師曠告訴晉平公學無止境,人的一生學習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只會帶來一些無知的麻煩。多珍惜時間,多珍愛學習!
《說苑》簡介
《說苑》,又名《新苑》,劉向著,共二十卷,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每類之前列總說:事後加按語。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於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主要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思想、政治理想以及倫理觀念
* 詞條由網民創作並享有版權,請保護版權歸屬
了解更多 師曠勸學 的討論 用網路知道
-
-
安卓市場,海量游戲隨你挑
㈡ 中央10頻道中恐龍生活的場景是怎樣做出來的
1、動畫草稿rought階段
這個階段幾乎就是用最少的姿勢描述鏡頭中的運動過程,你可以稱它為預演,也可以叫他是草稿。
2、步進方式線性方式
動畫都是從垃圾變成精品的。就像雕刻一樣,看看雕刻的起始階段,就是在一坨泥巴上按一下,捏一下,搞個大概的眼眶和鼻子的位置,其實那叫起大型,大結構定好了,後面在這個基礎上做起碼不會有什麼大問題。要是你做到最後發現眼睛長高了,那後悔都沒用,只能重做。所以別不重視這個階段,越是動畫經驗豐富的人越能在這個階段看出大的方針是否有問題。
3、從大型到雕塑成品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大結構決定了格局。
回到恐龍的製作,我選擇了兩個步伐的接觸姿勢作為第一個製作的Pose,因為這可以幫我測量步距,步距對了後面走路就會更容易做好。走路嘛,就是向前位移,要是步距不合適,走路就會完全不是想像的那樣。步子太大,看起來像是劈叉,步子太小看起來像是東洋女人。所以一定要選擇適當的步距。
並在Maya中建立的虛擬場景跟蹤好的效果(
4、動畫Blocking階段
Blocking的意思是堆砌,換言之就是將最重要的動作堆砌在一起,用我的話來說就是用關鍵姿勢來概括動畫,這是一個動畫的框架階段,打好框架比什麼都重要。這是在草稿的基礎上進行更細致的姿勢調節,在整個走的過程中我為每一步添加了5個pose:接觸位、低位、過渡位、高位、接觸位。這5個姿勢是走路的關鍵,我幾乎花了整個製作時間的60%來修改這些姿勢。
5、人類行走動作
即使是恐龍行走我們也可以將他們的步伐看做和人類類似,因為我們選擇的是兩足生物,所以重心轉移和兩腿交替的過程應該是可以參考的。
恐龍行走時的五個姿勢,接觸位、低位、過渡位、高位、接觸位
另外那個前面的吼叫姿勢我也稍微調整了一下,不過沒有太深入,因為我知道吼叫的預備姿勢和最高點的那個姿勢比較重要,不急於添加過多的關鍵幀。到目前為止我管理的關鍵幀數量大約在15個以內,我用了10個左右的姿勢。
吼叫動作的姿勢設計
吼叫動作的兩個姿勢設計。這里稱之為設計是因為需要靠著兩個姿勢來表現恐龍的力量所以需要根據原理進行設計使姿勢的動態和氣勢更突出。
6、步進方式
相對rought,blocking要詳細得多,但是依然是不太連貫的,是概括性質的。
這一共就兩步路,時間不過50幾幀,太多的關鍵幀不利於後面的修改。這個階段我會花上很多時間去不斷調整和修改pose以及一些小的時間節奏。因為這個階段是打框架,所以不要急於完成,框架不牢靠,後面的工作就無法進行。
㈢ 恐龍的鱗片是怎樣用雕塑做的
呵呵~去弄個河蚌殼~按一個就是了。
我做過類似的一組。都是用那個做的~~
㈣ 怎麼做簡單的恐龍化石
去復KFC撿雞骨頭1萬只以上,枯水制期在你家附近河床每10平方米1根的散布挖坑深埋,然後耐心等待50-500萬年。理論上至少你能得到1根「恐龍後代」的化石。
以上是玩笑
如果你是指的化石模型。可以先去買品相較高的化石標本。材質無所謂,塑料的都行,但務必建模比較准確的。用這個模型做做一個軟質成型模具,具體細節任何。當然如果你比較擅長建模雕刻那就更好了,然後用石膏原料添加適量的水攪拌均勻成化石骨架糊漿,將糊漿填入模具裡面;母岩原料添加適量的水攪拌均勻成母岩底板糊漿,將母岩底板糊漿覆蓋軟質成形模具的凹槽之上;以及靜置陰干,脫模,就得到化石模型了。
給你看幾個恐龍吧吧友介紹的作品。當然···他們是自己刻的模子。
㈤ 想做一個簡易的恐龍骨架模型,請問用什麼材料好用日常生活用品
日常用品的話,最適合的應該說是牙膏了,牙膏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後就會凝固變專硬了。
如果不局屬限於日常永平的話,告訴你一個最好的材料,那就是雕塑泥。
這個在文化用品商店就有賣的,專門做雕塑的,加水變軟,放干就變雕塑,非常適合你搭建恐龍骨架,價格的話基本是五塊十塊的能買到一塊,我上大學那會因為是藝術系,所以我們有雕塑課,當時就用這個,各種模型都沒有問題,價格也非常低廉,後期上色也方便
㈥ 人們是怎麼刻畫出史前生物的形態的,從而拍攝出紀錄片,你像最典型的恐龍,人類又沒親眼見過,只
查找地質年代表找到你想知道的地質年代,然後當做關鍵詞查找視頻
㈦ 恐龍雕塑是根據什麼仿製的
是根據考古挖掘到的恐龍骨骼化石推算出來的。
㈧ zbrush怎麼刻出恐龍身上的紋路
Track筆刷結合Alpha58非常有用,更改Alpha設置,MidValue變成0,使用強度較低的筆刷,嘗試改變alpha的Blur strengths,以獲得不同專的效果。
在模型的不同方屬位應用brush stroke,指定細節只是雕刻過程的開始。
形狀和Inflate筆刷能夠產生比較柔軟的感覺,可以使用Cavity Masking進行微調,如果之前使用Cavity Mask放置的鱗屑效果不是你想要的,可以隱藏該鱗屑圖層,重新生成遮罩。
參考教程:www.zbrushcn.com/shili/zbrush-rskl-dkjqwu.html
㈨ 園博園門口的恐龍雕塑在哪個門啊
園博園沒有恐龍雕塑,你說的應該是恐龍展覽館和潘賀雕塑展覽,它們都在同一方向:園博園的西區,即進南門後往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