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埃及的雕刻藝術有什麼色彩

埃及的雕刻藝術有什麼色彩

發布時間: 2021-02-20 11:01:29

① 古埃及浮雕有什麼特徵

寬泛一點說,浮雕也是雕刻藝術的一種,只是浮雕的立體效果比雕刻要差一些,但比起繪畫來又進了一步。可以說浮雕是半立體的藝術,也許這話說得有點外行了。

在古埃及浮雕也確實成了雕刻的一個分支,手拿木槌和鑿子的匠人一般都是兩種活計都能做,而且都能嫻熟地完成。在他們看來成塊的石料做成雕像而石壁石柱和神像的基座做成浮雕就好像冬天穿厚衣服夏天穿薄衣服一樣自然。他們所關心的只是內容上需要表現什麼,是要刻畫國王出征呢,還是狩獵?

從古王國開始,雕刻者們就是一個富有的階層,據說雕刻獅身人面像的那塊大石頭就是一夥雕刻者捐贈的。這件事情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不過無風不起浪,人們盛傳雕刻者捐贈了石塊而不是一夥乞丐,至少證明「雕刻者是富有的」這樣一件事。而雕刻者的富有,又反過來可以證明在古埃及雕刻藝術的繁榮程度。

在我們看來,浮雕和雕刻當然是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在古埃及人看來浮雕卻有著經濟上的考慮,顯然浮雕比雕刻要更節省人力和物力。

乘著馬拉戰車的埃及人浮雕禮拜阿頓神的阿赫那吞一家浮雕和雕刻關系密切,和繪畫也有著極深的淵源。古埃及的浮雕源於繪畫,它的大部分是線刻,然後塗上顏色。除了技法上的相同之處,在表現原則上也非常一致。在人物的表現上浮雕和繪畫都使人物的上身為正面,面部和腿部為側面的正側面混合表現的原則。

這種別扭的姿勢,從古王國時期就已經確立了,幾千年從沒有改過。這種表現手法,除了能突出人物的方向性以外,別無什麼優點。如果你按照浮雕中人物的姿勢堅持幾分鍾,只會扭得脖子疼,真難為他們幾千年來一直按這個姿勢站在那兒了。

古埃及在很久以前就有凸浮雕和凹浮雕的區別了。凸浮雕顧名思義就是使圖像的輪廓凸出底面,而凹浮雕自然是凹入底面了,我們平時所說的淺浮雕就是指的這種凹浮雕。

從納爾邁調色板開始,浮雕藝術就已經是成熟的藝術形式了。此後的製作者們墨守成規,基本沒再做任何改進。到了中王國時期,出現了精美的淺浮雕,代表作是卡維特王後石棺上的浮雕,內容刻畫的是國王和幾個女兒的家庭生活場景。阿赫那吞倡導的自然主義同樣在浮雕藝術中表現出來,在同時代的浮雕作品中慶功典禮、宗教儀式、葬禮、宴會、建造陵墓、炮製木乃伊、雕琢石像、屠宰牲畜、駕舟、捕鵝、牧羊、播種、收割、造船、制陶、紡織、釀酒、雜耍、舞蹈等等都成了浮雕表現的內容。有意思的是在一幅浮雕作品中,雕刻者把自己也雕刻進了畫面,畫面的內容是兩個赤裸上身的雕刻者在雕刻一個裸體的男人。兩個匠人都著棕紅色,而他們的作品則沒有著色。兩個雕刻者也都遵循正側面混合表現原則,而他們的作品則完全是側面形象展示給觀眾。

從第20王朝開始,浮雕的內容受到嚴格的限制,世俗生活被嚴格禁止雕刻在石頭上。宗教成為浮雕的主要內容,觀賞浮雕變成了一件讓人肅然起敬的事情。於是古埃及的浮雕藝術也就自然而然地終結了。

乘著馬拉戰車的埃及人浮雕

② 古埃及雕像的藝術特色

古埃及雕塑主要作為建築附屬物存在,其程式在古王國就已經形成並沿襲下去,主要表現為:直立姿勢,雙臂緊靠軀體,正面直對觀眾;著重刻畫人物頭部,其它部位刻畫得較為簡略;面部輪廓寫實,表情庄嚴;根據人物地位的高低確定比例的大小;雕像著色,眼睛中往往鑲嵌水晶、石英等物。
著名的作品有:《獅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之一,身長約57米,面部長達5米,為法老的面像。《拉霍特普王子與其妻》(坐像),線條柔和舒展,表現了王子的性格特徵以及王子妃的端莊美麗。雕像保持了原來的著色,人物眼珠由黑檀木做成。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門考拉及其妻》、《書吏凱伊》、《村長像》(實際上是王子卡帕爾雕像)等等。
浮雕、繪畫:
古埃及的浮雕與繪畫有著共同的程式:正面律(人物頭部以正側面表現,眼睛、肩為正面、腰部以下為正側面);橫帶狀排列結構,以水平線劃分畫面;根據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構圖位置;畫面充實,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膚為褐色、女子為淺褐色或淡黃色、頭發為藍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國時期的浮雕代表作是:《納米爾石板》、《獵河馬》。
古王國起的墓室壁畫:遺存數量不多,代表作是《群雁圖》,以寫實手法繪制,形象生動,色彩和諧動人。

③ 古代埃及的雕刻特點是什麼

埃及的雕塑藝術大約始於公元前4000年,建築業的誕生,孕育了藝術裝飾的萌芽。從古王朝(公元前4000-3000年)到中王朝(公元前3000-2000年)、新王朝的漫長歲月中,古埃及長期保存了原始社會的殘余,埃及的神話與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神話、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決定埃及雕刻發展遲緩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為法老政權和少數奴隸主貴族服務的。由於受宗教思想意識支配,嚴格服從上層社會的審美觀點和需要,美術家墨守陳規,在圓雕中嚴格地遵守「正面規」,不論人物站著還是坐著,人體都處在靜止中,而且面部表情總是庄嚴平靜地對著觀眾。立像多數僵直呆立,從頭頂經胸腰直到腳跟都在一條垂直線上。直立的男人體,左腳向前,重心落在腳掌上。坐像總是促膝並足地坐著的。從表面上看,埃及雕刻似乎是大同小異,但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他們的面部各有不同的特點,而且表現得相當細致。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能享受生前的一切,包括繼續使喚那些侍候他們的奴隸仆從,所以在埃及陵墓中,除了死者的雕像、死者生前活動的浮雕外,還有大批殉葬奴僕小雕像和描寫奴隸或社會下層民眾生活的浮雕構圖。小雕像不受陳規的約束,因此人物形象比較自然生動。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響的還是陵前和神廟的裝飾雕刻及紀念性雕刻。金字塔是埃及國王--法老的陵墓,其形體為正方錐形,四面正向方位,形似「金」字故名。在今開羅近郊有胡夫(海歐普斯)金字塔、哈佛拉(海佛林)金字塔和孟卡拉(米克林)金字塔。其中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獅身人面像採用一整塊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龐大、最著名的雕刻。從新王朝開始,法老不再建造金字塔。為了防止陵墓被盜,法老的祭廟和陵墓分開,陵墓一般建在荒野的山坡上。 埃及雕刻多以石頭、木材、象牙、銅、陶土為材料,巨型雕刻花崗岩、閃綠石、玄武岩等做材料,一般的雕刻用石灰石、沙石雕成,小型雕塑取材木頭或銅,有時部分採用鑲嵌工藝完成。埃及雕刻達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埃及雕刻家經過長期的探索得來的。埃及雕塑在古代世界美術史留下了燦爛的一頁。 古希臘位於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包括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沿岸。當時,一些開明的統治者除致力於內政武力外,還提倡發展美術和文藝,在公元前6世紀以後的幾百年中,古希臘科學、文學、藝術的名家輩出成就輝煌,雕塑藝術是這個時期燦爛的文化成果的一個重要方面。

④ 古埃及浮雕的特色有哪些

在我們看來,浮雕和雕刻當然是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在古埃及人看來浮雕卻回有著經濟上的考慮,顯然浮答雕比雕刻要更節省人力和物力。

浮雕和雕刻關系密切,和繪畫也有著極深的淵源。古埃及的浮雕源於繪畫,它的大部分是線刻,然後塗上顏色。除了技法上的相同之處,在表現原則上也非常一致。在人物的表現上浮雕和繪畫都使人物的上身為正面,面部和腿部為側面的正側面混合表現的原則。

這種別扭的姿勢,從古王國時期就已經確立了,幾千年從沒有改過。這種表現手法,除了能突出人物的方向性以外,別無什麼優點。如果你按照浮雕中人物的姿勢堅持幾分鍾,只會扭得脖子疼,真難為他們幾千年來一直按這個姿勢站在那兒了。

⑤ 古埃及雕像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埃及的神話與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埃及雕刻是為法老政權內和少數奴隸主容貴族服務的。由於受宗教思想意識支配,嚴格服從上層社會的審美觀點和需要,美術家墨守成規。

在圓雕中嚴格地遵守「正面律」,不論人物站著還是坐著,人體都處在靜止中,而且面部表情總是庄嚴平靜地對著觀眾。

立像多數僵直呆立,從頭頂經胸腰直到腳跟都在一條垂直線上。這些也就形成了古埃及雕像藝術的獨特風格:庄嚴穩重,雄偉大方。

⑥ 古埃及雕塑的哪些特點

西方雕塑的傳統發端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但古希臘雕塑卻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響過。在古埃及,工匠的雕刻藝術十分高超,他們雙手創造的雕塑成就了雕塑界的一個又一個神話。
(一)法老貴族體態模式化,神態真實
在古埃及,雕塑大多是用來做裝飾品,一般都是裝飾宮殿與神廟,神廟與宮殿在古埃及人民心中具有極高的地位,一定程度上賦予了神的力量。在古埃及,最常見的是法老與其妻子的雙人像,姿態各異,其神態的雕刻惟妙惟肖,看上去相當真實。但在體態上,卻幾乎都是一個模式,為了維持法老的威嚴,大部分雕像中夫妻並肩而坐,雙腳僅僅靠攏,雙手端正放置膝蓋上面,昂首挺胸。當遊客站在雕塑面前時,會有一種庄嚴感。在這些作品中,大部分法老裸露上身,其妻子則有著衣的也有裸體。例如:在《拉荷太普及諾弗兒》中,法老雙手緊握拳頭,正襟危坐,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放置膝蓋上,雙腿緊緊並攏,上身裸露,下身穿一天白色短褲,諾弗爾則身穿白色長裙,雕像經過上色,法老呈古銅色,王後呈乳白色。這幅雕像的不同之處在於法老身上無任何飾品,王後也是,僅在頭發上綁了一條綢緞,法老的表情過於嚴肅,所以顯得有點呆板,王後的表情相對而言比較溫和。
在古埃及,法老的社會地位比較高,所以古埃及法老的雕塑很多,其中有各種不同的單人像。在坐像中,法老都頭戴假發,上身裸露,下身著一條短褲,雙手放置膝蓋,昂首挺胸。在《哈夫拉法老像》中可以看到,在坐像中,除法老還有女神像,王後貴婦像也較多,在女神像中,大部分都上身裸露,腰身纖細,下身穿一條較薄的裙子,雙目微微閉著,雙手放在膝蓋上,左手擺平伸直,右手握著拳頭。在有些女神像中,女神頭上沒有戴冠,飄著濃密的長發,人體和面部五官都透著其寫實風格,面部表情逼真,略帶微笑。
在古埃及還存在許多貴族官吏雕像,這其中不僅包括知名者,也有不知名官吏。這些貴族官吏雕像也是半裸,大部分雕像都是上身赤裸,下身圍著布裙,所有的貴族官吏的雕像看上去都很威嚴,人物的面孔長相不同,但卻也傾向於模式化,面部表情沒什麼差異,只是頭發的長短不一,人物刻畫給人的感覺相當真實。
(二)平民朴實,生活氣息濃
在埃及的雕塑中,迄今為止,只有普通勞動者的雕像存在全裸像。在古印度,一般都不會雕刻普通勞動者,普通勞動者的雕像主要是給陵墓做殉葬品,所以其雕像在做工方面遠沒有統治者的精緻。古埃及人在雕刻平民雕像時,對人體的刻畫不會很精細,在比例方面不夠嚴格,也不夠寫實,相對而言,這種較隨意雕刻的雕像更富有生活的氣息。平民雕塑不再與貴族法老相同,不再模式化,這類平民雕像,以勞動為題材,其藝術魅力更加獨特,勞動者的雕像在人體動態上更加曲折,在面部表情刻畫方面更加形象逼真,相較於其它種類雕像而言,更加生動,富有生活氣息。
(三)古埃及雕塑嚴謹程序化
盡管埃及是世界文明的文化古國,其文明發展較早,但其最初的發展也很緩慢,最初的古埃及人民以及雕塑家並沒有「藝術」這個概念,古埃及的藝術家在雕塑人像時,並不以美為其雕塑目標,對於這些藝術家而言,雕塑物體只是為了傳遞宗教的思想。但由於古埃及人們對宗教相當重視,當雕塑師技術達到巔峰時,它的作品自然也會很美麗,這種美是由藝術師的雙手創造出來,並不源於其心中對美的理解。所以,在古埃及的雕像中,人們會發現,一大群不同人物的雕像確驚人的相似,人物的姿勢也相差不大。
在古埃及,雕塑家不斷深入的對寫實風格雕塑的技術進行研究,探索人體每個部位之間的最佳比例,如何塑造人體才能更逼真,五官如何刻畫才會生動,人體結構等等。在古埃及,王權至上,王權的威嚴不容侵犯,所以要求雕像程序化,不允許人體動態的存在。在技術方面,古埃及的藝術家很好的完成了寫實主義雕塑藝術。古埃及藝術家對人體的視覺形態進行研究,遵循寫實主義原則塑造人體,其塑造的雕像便更加真實。
古埃及的雕塑,在藝術方面一直是嚴謹的程序化。在雕塑神與法老時,製作過程更加嚴謹。在古埃及雕塑中,著名的正面律法則把雕塑造型的程式化表現的淋漓盡致。正面律主要用於圓雕中,在圓雕中坐像、立像都是以正面直視前方,身體的重心與頭部垂直於同一平面。不能左右晃動,在形態上必須始終垂直於同一平面。雖然雕塑的形象固定單一,但面部表情的刻畫卻十分生動,帶有理想化色彩,雕塑家在製作雕像時,以心中的美好形象為藍本,雕刻的塑像年輕、充滿活力。 (四)古埃及雕塑的神聖性
祭祀神靈的祭壇、廟堂最早始於古埃及,當時的古埃及人,已經開始在石頭上雕刻動物形象。約公元前3150年,上埃及與下埃及被統一,埃及的雕塑文化便開始顯現,古埃及的雕塑是面無表情與無限重復的風格。古埃及的雕刻與宗教息息相關。
古埃及雕塑完美的體現了生命的靜態景象,古埃及雕塑並不是憑空幻想的產物。埃及文化與中國古代的文化一樣,都屬於東方文化,信奉集體的智慧與力量,覺得個人力量過於渺小。古埃及雕塑就其本身而言,完全是一種宗教行為,而宗教對雕塑風格的要求具有永恆性。古埃及雕塑都突出合作的重要性,在雕塑時,需很多雕刻師聚在一起工作,相互配合。在雕刻師的眼裡,只重視作品的實用性,所有的作品功能都一樣~

⑦ 埃及的古老藝術有哪些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隸社會的方錐形帝王陵墓。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數量眾多,分布廣泛。開羅西南尼羅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帶最為集中。吉薩南郊8公里處利比亞沙漠中的3座尤為著名,稱吉薩金字塔。其中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於公元前二十七世紀,高146.5米相當於40層高的摩天大廈,底邊各長230米,由230萬塊重約2.5噸的大石塊疊成,佔地53,900平方米。塔內有走廊、階梯、廳室及各種貴重裝飾品。全部工程歷時30餘年。塔東南有巨大的獅身人面像。

埃及胡夫金字塔最有名,是法老(古埃及的國王)的陵墓。不過實際上是建立以後才被人們當作陵墓,事實上,之前,最早建立的50座金字塔的時間段里,只死了7個法老,即使他們每個都娶4個妹妹做老婆,每個老婆住一座金字塔,那也住不完啊。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 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文字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

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啦」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後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

有人認為古埃及人不可能建造出金字塔,說金字塔也許是外星人造出來的,也許是更遠古的人類留下的,因為,金字塔的謎太多了!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隸制國王的陵寢。這些統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法老們不僅活著時統治人間,而且幻想死後成神,主宰陰界,因此,「法老」死後,便取出內臟,浸以防腐劑,填入香料,將屍體長久保存,稱作「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寢。現在,埃及境內保存至今的金字塔共 96 座,大部分位於尼羅河西岸可耕谷地以西的沙漠邊沿。

大型的金字塔一般建於古王國時期的三至六王朝(約公元前 2664~前 2180 年),在古埃及之都孟菲斯之北不遠的吉薩、塞加拉、拉蘇爾,梅杜姆以及阿布西爾等地都有大量的遺址。

由於金字塔是一種方錐形的建築物,古埃及文稱它為「庇里穆斯」,意思是「高」;而其底座呈四方形,愈上愈窄,直至塔頂,從四面看都像漢字的「金」字,所以中國歷來譯稱「金字塔」。

在眾多金字塔中,最為著名的是吉薩大金字塔,它位於開羅西南約 13公里的吉薩地區。這組金字塔共有 3 座,分別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第二代法老)、卡夫勒(第四代法老)和孟考勒(第六代法老)所建。

胡夫金字塔,又稱齊阿普斯金字塔,興建於公元前 2760 年,是歷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世界上的人造奇跡之一,被列為世界 7 大奇觀的首位。該塔原高 146.5 米,由於幾千年的風雨侵蝕,現高 138 米。原四周底邊各長230 米,現長 220 米。錐形建築的四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方,傾角為 51 度 52 分。塔的四周原鋪設著一條長約 1 公里的石灰石道路,目前在塔的東、西兩側尚有遺跡可尋。整個金字塔建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上,佔地約 5.29 萬平方米,體積約 260 萬立方米,是由約 230 萬塊石塊砌成。外層石塊約 11.5 萬塊,平均每塊重 2.5 噸,最大的一塊重約 16 噸,全部石塊總重量為 684.8 萬噸。其地理位置為東經 31°07′北緯 29°58′。

令人吃驚的是,這些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直接疊在另一塊石頭上,完全靠石頭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的,表面接縫處嚴密精確,連一個薄刀片都插不進去。而塔的東南角與西北角的高度誤差也僅 1.27 厘米。這是當時徵召了 10 萬勞力、前後歷時 30 年才建成的。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位於塔的北壁第十三石級,距地面約 20 米高。入口處四塊巨大的石板構成「人」字形拱門,往裡是 100 余米長的坡狀隧道直達墓室。墓室長 10.43 米,寬 5.21 米,高 5.82 米,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為 42.28米。室內僅有一具深褐色磨光的大理石石棺,棺內空空,棺蓋去向不明。墓室上方有 5 層房間,最高的一層頂蓋是三角形的,為的是把上面壓下的重量均勻地分布在兩邊。同時,墓室還有砌築在石塊中的通風道。胡夫大金字塔外形庄嚴、雄偉、樸素、穩重,與周圍無垠的高地、沙漠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它的內部構造復雜多變,匠心獨具,自成風格,凝聚著非凡的智慧。該金字塔歷經數千年滄桑,地震搖撼,不倒塌,不變形,顯示了古代不可思議的高度科技水平與精湛的建築藝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此把它列為全世界重點保護文物之一,成為古埃及文明的象徵。歷史可悠久啦,還有法老們許多故事呢

⑧ 埃及壁畫採用的色彩有哪幾種

埃及壁畫的色彩,也適應上述「理想化」的要求,而流行著基於物體固有色的概版念色彩。權例如,男子的膚色,不論是國王還是奴隸,一概用赭色,女子的膚色,也不論是王妃還是奴隸,一概用黃色。色彩均為平塗,多直接用顏料作畫,極少調配,以保持畫面的鮮明效果。這時已經被採用的顏料大致有7種:紅(土紅與石硃砂)、黃(土黃)、藍(孔雀石)、綠、褐、黑、白。

⑨ 古埃及藝術的特點是什麼

古埃及藝術的特點:
風格非常穩定而且有明顯的等級區分,以實風格專為主理想化風格為輔,屬風格壯麗、宏偉、明
確。而且有十分嚴格的規范。

就建築方面而言,古埃及的藝術特點是:有驚人的體量感和對稱、穩定的外形,建築看起來宏偉壯觀,具有非常深的崇高感。

就會繪畫方面而言,古埃及的藝術特點是:繪畫線條流暢優美,而且色彩豐富,人物畫像為正面和側面混合的畫法,有非常濃郁的名著氣息和神秘色彩。
就雕塑方面而言,古埃及的藝術特點是:姿勢必須是直立的,雙臂緊靠軀干,正面直對著所有人,根據人物尊卑決定比例大小;同時非常注意頭部的刻畫。

⑩ 古埃及的藝術又稱什麼藝術

埃及人的宗教觀念是相信人死後靈魂只是離開軀體飄泊於宇宙間,如果回歸肉體人可以復活。因此埃及人就把屍體做成「木乃伊」妥為保存,並十分重視棺材製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復活。所以埃及
人十分重視保護法老王和大奴隸主的屍體,不惜代價地建造陵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來。由於擔心屍體腐爛就不能復活,他們就想到用石頭雕刻國王、王妃的像保存下來。國王在陰間稱王稱霸,也要享受在人間時的一切歡樂,於是又想到把人間的事都畫在墓壁上以供享受。這樣就發生、發展了埃及的雕刻、繪畫藝術。

古代埃及雕塑

埃及文明一直保持了穩固的傳統,在美術上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埃及雕刻具有明顯的程式化造型:固定的姿態、裝束和色彩,類似立體繪畫的浮雕,頭部呈側面像,眼睛為正面形,肩胸上半身為正面,兩腿雙足同樣呈側面。國王、貴族的雕像尺寸大而基本向右,仆從則不受程式約束,姿態隨意,接近於生活中的形象。

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徵中,程式化的標準是正面律法則。這種法則源於強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後復生是基於靈魂與冥體的重新結合,這就必須為靈魂的復歸找到門路。為達到這個目的,塑像雕造便出現兩種表現方法:一種是造型取正面律。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員,都取正面律,軀體以對准鼻尖與肚臍連成的正中線而作左右對稱,這種對稱,正是各種姿式(立、坐、蹲等)中最穩定的樣子,這種樣子才能使靈魂在復活時輕易地找到復歸的門路;另一種是注重結構,形式化。

盡管埃及雕像按照「正面律」塑造,然而人物的容貌卻十分寫實,這種在同一作品中復合兩種不同的表現方法的做法,正是埃及美術的重要特徵。這種寫實造型當然也源於埃及人的一種信仰,容貌具有某個人物生前的肖像特徵,也是便於靈魂找到可棲的所在。不過這種肖像性又非流露情感的生動表情,而是這個人永不變化的穩定表情,因此形象給人以冷漠感。

埃及雕塑作品的形式多樣,有石板、木板浮雕、彩陶塑、著色石雕人像、著色肖像雕刻等。

古埃及繪畫

埃及的繪畫有三種樣式。有一種稱為「線刻」,就是在石頭上刻畫人物或動物的形象,這些形象都是平面造型,類似繪畫造型,實際上是界於雕刻和繪畫之間的一種美術樣式。另一種樣式是象形文字,這種象形文字最初是用一個符號代表一件實物,每一個符號就是一幅獨立的繪畫。後來,象形文字雖然逐漸發展為會意,但始終保持著象形的符號,我們現在看到他們把人和鳥、獅子等動物與各種植物的形象一個個真實而生動地畫出來,配在畫面或浮雕的背景上,起著類似中國畫中的「題跋」作用,同時對畫面也起著裝飾作用。可見古埃及人也是把書法作為一種藝術來看待的。古埃及的第三種繪畫樣式是墓壁畫,這是古埃及最主要的繪畫形式。

當我們觀賞和研究古埃及的壁畫時,似乎可以看到幾千年前古埃及奇妙的、充滿生氣的生活情景。在我們初次見到這些壁畫時,常常會深感迷惑:他們既不像歐洲人那樣根據物象去畫,也不像我們中國畫家依照想像去畫。原來他們是根據實際的目的和用途去創作,因此他們的畫不是精緻、漂亮,而是完整、圓滿。畫家盡可能地把一切東西都製作得明確而又耐久。因此,他們不是按照任何偶然表現出來的樣子去描繪自然,而是根據自己的記憶去描畫,並且遵循著嚴密的法則,因為這種法則可以保證所有必須入畫的東西都被完全明確、突出地顯示出來。他們的這種作畫方法,類似於畫地圖標記。

如果我們仔細考察,就會發現埃及畫家畫人物的方法很像我們的兒童畫法,所有的東西都必須從它的最有特色的角度表現出來。比如畫人的頭部,面孔畫成側面像,眼睛卻畫成完全正面形,人體的上半身畫成正面的,而從腹部向下的兩腿卻畫成側面,直到雙腳都是側面形。

生活中的人不可能是這個樣子,那為什麼要畫成這種樣子呢?這可能是處於人類幼年時代的古埃及人還無法正確地理解和表現復雜的人體吧。比如側面的面孔,鼻子突出易畫得像,正面的眼睛要比側面的眼睛好畫得多,雙肩正面既完整又容易畫,而側面就有透視變化且不完整,不完整就不符合他們所知道的人體知識。

由此可見,古埃及繪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們是用線條造型,填色,在這方面有點像中國畫;構圖有的是平面展開,有的是在一條橫線上安排人物、景物,不受透視局限,可能這樣處理能全面、明白地描繪各種對象。在一條橫線上構圖,人物近者、地位高者畫得大,遠者、沒有地位的人畫得小;畫面飽滿,疏密均勻,空白處配以象形文字,具有強烈的裝飾藝術效果。所以說,古埃及的繪畫是遠古文明的一顆明珠。

埃及浮雕、壁畫

浮雕和壁畫是埃及陵墓裝飾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古王國時期已經奠定了基礎。它們在表現形式上有著程式化的共性。在許多情況下它們之間是沒有嚴格區別的,不妨稱浮雕壁畫。有些藝術手法一直被延續下來,形成了埃及藝術獨特奇異的風格,這種風格特徵是:橫帶狀的排列結構,用水平線來劃分畫面;畫面構圖在一條直線上安排人與物,人物依尊卑和遠近不同來規定形象大小,井然有序,追求平面的排列效果;注重畫面的敘述性,內容詳盡,描繪精微;人物造型程式化,寫實和變形裝飾相結合;象形文字和圖象並用。始終保持繪畫的可讀性和文字的繪畫性這兩大特點。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