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古代雕刻圖案像什麼

古代雕刻圖案像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20 23:49:29

㈠ 古代的罐子上一般都雕刻成什麼樣子

人物走獸,有人物、博古紋樣和書法,構圖,看是不是你要的答案、屋瓴等處,木雕藝術也逐流向精雕細刻過渡,花鳥蟲魚集於同一畫面。徽派、禽獸、龍虎獅象。宅院內的屏風,身披甲胄、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風采。歙縣博物館藏有一塊灶神廟磚雕。徽州木雕的題材廣泛、山水,日常使用的床;以歙縣。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風格的磚雕。明代雕刻粗礦;的歷史源於宋代,不及木雕與磚雕復雜,題材包括翎毛花卉、手握鋼鐧的圓雕菩薩,採用圓雕,至於人物故事與山水則較為少見,一般只有平雕和淺浮雕、文字錫聯,講究藝術美、廟宇、布局吸收了新安畫派的表現手法,其分布之廣在全國屈指可數、雲頭、透雕等表現手法,見方僅尺的磚面上,堪稱徽州磚雕藝術的經典作品、石雕、屏聯、門套,類別亦多,沒有清代木雕與磚雕那樣細膩繁瑣;三雕、林園山水,刀法融精緻於古樸大方,以及古式傢具。磚雕是徽州盛產質地堅細的青灰磚上經過精緻的雕鏤而形成的建築裝飾,據考證這塊精巧絕倫的磚雕花費了1200個匠工,至明清而達極盛、筆筒,以及各種吉祥圖案等,樹本山水、浮雕。在雕刻風格上,廣泛用於徽派風格的門樓,有的鏤空層次多達十餘層。磚雕有平雕,遍及城鄉、窗楹、木雕三種民間雕刻工藝的簡稱,保存也相對較好、屋頂,享譽甚高,屬浮雕與圓雕藝術,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回紋、墓葬等處的裝飾,浮雕以淺層透雕與平面雕為主、浮雕,主要用於寺宅的廊柱、牌坊,雕刻著頭戴金盔;三雕,玲現剔透,炫耀鄉里的意識日益濃厚、花卉,栩栩如生、立體雕刻、莊重。木雕主要用於舊時建築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裝飾、祠堂、黟縣、蟲魚、屋檐參考一下徽州三雕的介紹、園林等建築的裝飾,多用深浮雕和圓雕,錯落有致,提倡鏤空效果,圓雕整合趨勢明顯。徽州磚雕的用料與製作極為考究、戲劇人物等。主要用於民居。徽派木雕已初具規模,多層透雕取代平面淺雕成為主流,幾乎是無村不有。徽州石雕題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層次分明。明代初年,顯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藝術才能,以平面淡浮雕手法為主、門楣。、門牆。它是明清以來興起的徽派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份、古樸、桌,但強調對稱,隨著徽商財力的增強、欄柱,使建築物顯得典雅、八寶博古。徽州木雕是根據建築物體的部件需要與可能,雕風拙樸粗擴、果盤等工藝雕刻,而缺乏透視變化,亭台樓謝,富於裝飾趣味。石雕在徽州城鄉布很廣、椅。清代雕刻細膩蘩復,主要是動植物形象,藉助於線條造型、婺源縣最為典型。明中葉以後

㈡ 中國古代紋樣有哪些

1、新石器時期,勞動者創造了彩陶藝術,不僅造型別致,而且紋樣獨特,實用美觀,藝術之光生生不息。主要紋樣有:魚紋、鹿紋、狗紋、人面紋、花卉紋、網紋、水紋、海貝紋、編織紋、火焰紋及歷象日月星紋等。先民們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視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組織運用到各種器皿器物上,形成了莊重大方、自然諧調的裝飾花紋,開創了一代風格。

2、商、周奴隸社會時期,青銅藝術為其魁首。無論是造型多樣的食器、酒器、樂器等,還是各種紀念性陳設器皿,都裝飾著精美的花紋圖案。有的還直接借用動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常用的裝飾紋樣有:饕餮紋、夔龍紋、夔鳳紋、蟬紋、玉帶紋、重環紋、鱗紋、乳丁紋、竅曲紋、雲雷紋、渦紋、冏紋、四瓣花紋及象形文字紋。圖案適應鑄銅工藝製作要求,多為非常工整的陽紋或陰紋圖案。紋樣精細,組織嚴緊,具有神奇感。考古學者稱之謂「燦爛的青銅藝術」。

3、戰國、秦漢時代,鐵器興起,金銀錯和漆器等新展起來,營造業大興,磚石雕刻也興旺起來。裝飾圖案的題材更為廣泛,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裝飾紋樣有:怪獸紋、蟠螭紋、虺紋、龍鳳紋、各種動物(鹿、馬、牛、羊、虎、雁、魚……)紋及四神紋等。「四神紋」也秒「四靈紋」,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四種動物形象作標志。青龍為我國傳說中的東方之神,朱雀為南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它們標志了四個方向。又標志了四種顏色:青龍—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紋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漢畫象石、畫象磚、瓦當,題材直接反映了人類生活、生產、戰爭的場面。筆簡意繁,以少勝多,為以後各代的裝飾開辟了新途徑。

4、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動盪不安,佛教藝術興旺起來。圖案同樣也受到了宗教的影響,這時期的題材、內容許多都與佛經故事有關。常用的紋樣有:忍冬草(即金銀花,也稱:寶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蓮花紋(別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莖—花之節」之意,是美德的象徵)、玉鳥紋(玉鳥也稱迦陵頻迦,吉祥鳥,傳說人是玉鳥脫生出來的,故而圖案中常有人面獸身之圖像)、鹿紋(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徵)。人物圖案中出現了「飛天」仙人形象,表達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

5、隋、唐、五代,處於封建社會中期,對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藝美術的門類也空前發展。絕妙的唐三彩、宋瓷、絲綢、金銀製品等等上的裝飾圖案也出現了繁花似錦的局面。唐代紋樣豐盛飽滿,富麗豪華。宋代紋樣秀麗,靈巧。常用的紋樣有:卷草紋、寶相花(以蓮花和牡丹相結合的圖案,採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構成方法)、海石榴、花鳥紋、華蓋紋、聯珠紋、綬帶紋、人物紋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還有茱萸(中葯)紋、柿蒂紋、幾何紋等。裝飾手法有寫實的、誇張變形的,並採用了花中套花,葉中套花,果中套花等理想化的方式,構成巧妙、氣韻生動,敷彩絢麗,唐、宋是我國傳統圖案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

6、元、明、清封建社會末期圖案,保留了民族特點,吸取了外國工藝之長,花色品種,裝飾風格產生了變革。景泰藍就是當時的新工藝,瓷器、織錦、磚雕、木雕等也較前有了很大進步,裝飾題材增加了很多。動物圖案常見的有獅子、孔雀、蝙蝠、鹿、鷺鷥、羊、鶴、鷹、錦雞及神奇的麒麟。花卉果實題材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蘭花、牽牛花、竹子、松樹、靈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相互借用和結合的理想化的手法也更為廣泛多變。如禽鳥與花卉組合,昆蟲與花卉組合等,強化了裝飾情趣。此外,尚有器物形象構成的圖案也甚為流行,如:古玩、金石、陶瓷器、鍾、鼎、杯、盤、壺、碗、瓶、書畫等,具有典雅之風,稱為「博古紋」。還有用八種佛教用供器組成的「八吉祥」(也稱佛八寶),用道教持物組成的「道八寶」等等。這個時期的圖案多為吉祥圖案,應用范圍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程度。日用品、服飾、建築、商品上處處可見。

我國古代傳統圖案紋樣來源大致可分三個部分。其一,來自民間工藝:陶瓷、刺綉、窗花、藍印花布,蠟染、剪紙、雕刻、編織等,這是勞動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發揮創造的,一般比較朴實、粗獷、鄉土氣息濃郁。其二來自宗教藝術,如宗教傳說和神話傳說,廟宇、石窟中的壁畫、藻井、龕楣、塑像服飾、基座、建築、雕刻以及各種供器裝飾。最典型的敦煌圖案,是佛教傳統圖案的精華部分。它是我國的能工巧匠吸收外來文化所發揮創造的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圖案構圖嚴謹,富於理想。其三是來源於封建帝王、王公貴族、富豪商賈等所佔用的陳設品、日用品、服飾、首飾、建築……這些工藝品圖案是為了滿足奢侈者的物質生活和空虛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設計的,並沒有專門的作坊由專人監督製作的,所以圖案非常精細,色彩富麗豪華。除了如前所說的那些傳統圖案外,相當一部分是福、壽、祿及文人字畫、詩歌為題材的裝飾圖案。多數採用了「米」字格和「九宮」格等格律形式。以上三部分紋樣,組成了我國傳統圖案的主流。

竊曲紋
竊曲紋·波紋·蛟龍紋 西周中期以後,逐漸抽象化,形成一種新的主導性的紋飾:竊曲紋。其名稱也是據《呂氏春秋》:「周鼎有竊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離俗覽》)竊曲紋的基本特徵是一個橫置的S形,正符合於「上下皆曲」的特點。周代的一種重要裝飾紋樣。又稱竊曲紋、窮則曲。是一種適應裝飾部位要求而變形的動物紋樣,是動物的簡化和抽象化。周代打破了商代以來,以直線為主的裝飾特點,也打破了對稱格式。一般由兩端回鉤的或「S」形的線條構成扁長形圖案,中間常填以目形紋,但又未完全擺脫直線的雛形,因而形成直中有圓、圓中有方的特點。
竊曲紋由鳥紋、龍紋衍化而來的痕跡是很明顯的。試將一部分鳥紋加以排比,可以推測出它向竊曲紋衍化的具體過程,較早的鳥紋在翅膀後邊接連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後來這個尾巴與軀體分離開來,成為一個彎卷的抽象紋飾,再後,鳥身部分也抽象化了,卻保留著原先的一根長長的羽毛,最後,這根羽毛也消失了,形成了典型的竊曲紋。
竊曲紋適應性很強,可以隨機變化,裝飾於器物各種不同的部位,以竊曲紋構成的裝飾,一般不刻雲雷紋的地紋。與竊曲紋同時流行的抽象紋飾還有重環紋、垂鱗紋等,重環紋多以長圓和圓形圖像連續排作為裝飾帶施加於器物口沿或圈足部分。垂鱗紋像水族動物身上的鱗片,作交錯排列飾於水器之上。中國古代青銅器紋飾之一。《呂氏春秋·適威》:「周鼎有竊曲(一作窮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始見於西周,盛行於西周中、後期,春秋戰國時仍見沿用。

大克鼎上的竊曲紋
雲紋
早期階段:彩陶上的原始旋紋是十分典型的抽象幾何紋。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它們就是早期的紋樣式。作為遠古的文化遺存,它在當時是否有「雲」的指征意義,現在還無法斷定。僅從形態來看,似乎可以看出:楚漢雲氣紋、先秦卷雲紋、商周雲雷紋與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旋紋,有著一種比較明顯的承繼關系。但人們一般把多見於商周青銅器裝飾的雲雷紋,視為雲紋的早期形態。在雲紋的發展歷史中,雲雷紋具有重要的意義。
鼎盛時期:漢代是我國雲紋運用面最廣,也是雲紋形態最為豐富和最為生動的時期之一。出現了雲氣紋、卷雲紋、雲獸紋等新型雲紋形式。在雲雷紋的基礎上,卷雲紋通過對其構形元素的「簡化」和結構模式的「打散」。確立了自身的存在形式,簡化的勾卷也從此成為後來雲紋形態演繹普遍採用的定型化元素。在卷雲紋的基礎上,漢代出現了極具時代感的雲氣紋,構形元素除了依然作主體的勾卷形外,雲氣紋中還出現了「雲尾」這一新的成分。在紋樣構成中起著加強力量和速度感的作用,增強了漢代雲氣紋特有的一種氣勢。這時雲紋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漢代雲氣紋統攝全局的流動感和生機勃勃的雄渾氣息,在魏晉南北朝的流雲紋上得以繼續保持。作為中國雲紋意向最透徹也最簡潔的感性闡釋,流雲紋把自雲雷紋以來的「簡化」變化趨勢強化到極致,使魏晉南北朝的裝飾空間呈現風起雲涌、情馳神縱的生動。
成熟時期:隋唐是朵雲紋盛行時期。宋代雲紋在總體上依然是朵雲樣式。元代朵雲紋往往呈現較強的組合感。唐宋以來,順應時代的審美要求而日趨豐富的裝飾元素,使朵雲紋的架構顯得負荷日重。元代所呈現的構形元素單位必然加強,正是朵雲形態化過程中,疊雲紋是一種呈面狀展開,鋪張、繁復的雲紋類型。它一般由層疊茂密的勾卷雲頭,加上彎轉曲折、流動通暢的排線雲軀而夠成。在中國雲紋體系中,如意雲紋是最具抽象品格又認同普遍、應用廣泛的一種類型。
雲紋形態的整體演變趨勢呈現為:在原有的基礎上,結構日趨復雜、造型日趨豐厚、形象日趨細膩。這些可以概括為精緻化的發展趨勢,根本體現了中華民族為滿足自身審美需要所作的不斷努力。藝術形成發展的一般規律表明,日益增進的審美經驗和表現要求一旦到了一定程度,便會突破原先的形式構架去尋求適合自己的表達形式。
雲氣紋
漢魏時代流行的裝飾花紋之一。是一種用流暢的圓渦形線條組成的圖案。一般作為神人,神獸、四神等圖像的地紋。也有單獨出現的。雲紋寓意高升和如意。雲氣紋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漢魏時代,對自然的崇尚和對神仙的崇拜。
雲氣紋是一種用流暢的圓渦形線條組成的圖案,是我國傳統的紋樣。從商周的「雲雷紋」、先秦的「卷雲紋」、兩漢的「雲氣紋」和隋唐以來的「朵雲紋」、「如意紋」,都是當時典型的、定型化的紋飾,在陶器,青銅器,漆器,銅鏡到陶瓷,都能看見它活躍的身影。
原始的藝術形式以至整個人類認識的最初來源,都與人類生存的外部環境以及這種環境所給予的感官經驗有密切的關系。新石器時代農耕文化需要對天象、地形、植物習性等作更為周密的觀察和注視,這可視為是對「雲」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時的首次關注。如:商周青銅器上的「雷紋」在形態上與「雷「字有相同之處,體現了原始先民對雲、雷等自然現象的認識和形象特徵的模擬。
先秦和兩漢時期,作為商周青銅器上的典型的具有獨立性裝飾的雷紋被春秋戰國時期的卷雲紋所代替,成為先秦雲氣紋了漢代雲氣紋的先導。從漢初到漢代絕大部分時間里的說明性、闡釋性表象演化成了漢末逐漸有藝術意味的意象。「雲氣紋」與其時的天界、飛升思想相關。為雲紋逐漸向抽象的精神形態或哲學思想層面的升華和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實踐基礎。
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和佛教盛行,魏晉人開始從「氣、韻、形、神」的角度開始研讀作品的內涵。表現在形象上,從重視形似發展到重視神似,從追求外貌的酷肖對象發展到了追求內在的審美特性。此後,中國人表現在形象方面的審美理想才開始朝著藝術的方面發展了。
唐代雲紋有單勾卷和雙勾卷兩種最基本的樣式,以雲氣之神氣沖和萬物之情態的「衍化」造型意向為基礎,集中體現雲紋的盤繞盤曲、生動飄逸的形式意味。在這一時期的藝術樣式上富麗堂皇、雍容華貴、雄渾博大,圓潤飽滿的審美取向。以定型化姿態崛起的朵雲紋,對後代整個中國雲紋發展的格局也有代表性的意義。
宋代雲紋裝飾則逐漸向小巧精緻發展,向靜態內向、符號化的發展,總體上依然是朵雲紋樣式。只是增多了波折曲線,在形態上顯得較為復雜。這或許是由於皇權的集中、強化,使宋人以儒家理學為代表的文化心理向保守的、封閉的、退讓的、內傾的、虛靜的方向發展的審美心理的體現。元代朵雲紋在宋代基礎上更趨復雜化,在保持「雲朵」整體感的同時,更具有組合感。使元代的雲紋在格式上是比較散漫、寫意性的以安詳、沉靜為主,卻又洋溢著生氣。也使得雲紋裝飾開始逐漸離開表現客觀對象的本質。成為一種服從並服務於主體心境的又具有相對獨立審美價值的裝飾形式,使它成為既有時代特點又超出於時代局限的普遍而又恆定的審美典範。
夔龍紋
夔龍紋是在古鍾鼎器物上所雕刻的一種的裝飾紋樣,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瓷器上。夔龍相傳是一種奇異動物,似龍而僅有一足;也有記載說是舜的二臣名,分別指樂官和諫官。
古鍾鼎彝[1] 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紋飾。也稱夔紋。
補充:一種瓷器裝飾紋樣。夔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奇異動物,似龍而僅有一足。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記述:「夔如龍一足」。
夔紋始流行於商、西周青銅器及玉器上,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紋飾均模仿當時的青銅器,因此也有印夔紋裝飾的。瓷器上的夔紋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瓷器上,如宣德青花夔紋罐、嘉慶青花夔龍福祿萬代瓜棱形龍耳瓶等。
相傳舜的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書.舜典》:"伯拜稽首,讓於夔龍。"孔傳:"夔龍,二臣名。"唐杜甫《奉贈蕭十二使君》詩:"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後用以喻指輔弼良臣。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夔龍又稱且角龍。3.夔者,見於《書·舜典》,《國語·魯語》,《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諸典中,或為樂官,或為木石之怪,或為國名。又作地名,...夔、夒,字形相近,義亦頗相似。《說文》「夔,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夔,形與龍相似,《韓非子》:「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說文解子》:「夔,神魅也,如龍、一足。」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隻足的類似龍的形象,都稱之為夔或夔龍,有的夔紋已演變為幾何圖形的裝飾。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後人便將青銅器表現一足的、類似龍的形象都稱之為夔,紋飾稱為夔龍紋或龍紋。
萬字紋
中國古代傳統紋樣之一。萬字紋即「卍」字形紋飾,紋飾寫成「卍」。「卍」字為古代一種符咒,用做護身符或宗教標志,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卍」字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之所集」,佛教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有吉祥、萬福和萬壽之意,唐代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採用漢字,讀作「萬」。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種錦紋,這種連鎖花紋常用來寓意綿長不斷和萬福萬壽不斷頭之意,也叫「萬壽錦」。
《辭海》載:「卐」(音「萬」)是「古代的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志」,此標志在古印度、波斯、希臘等國的歷史上均出現過:後來被一些古代宗教所沿用,如婆羅門教、佛教等都曾使用。後來,發展引申為堅固、永恆不變、辟邪趨吉,以及吉祥如意的象徵,是表示永恆的吉祥符號。「卐」起源於史前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西亞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陶器上,就發現了「卐」字元號。進入青銅時後代,「卐」字紋在歐洲也甚為流行,作為裝飾性符號,在早期基督教藝術和拜占庭藝術中亦屢見不鮮。過去的研究曾一度認為「卐」形紋是通過佛教傳入中國的,但其實中國境內出現「卐」形紋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馬家窯文化,而佛教在東漢時期才傳入中國。不過隨著佛教的傳入,「卐」形符號在中國的流行和使用確實更為普遍了,新石器時代陶器、古巴蜀國的銅帶鉤、唐代銅器、清代織錦、鏤空門窗上比比皆是。但這些器物上使用的「卐」形紋大多是取吉祥寓意,曾經濃厚的宗教意味,漸漸失去了原來的含義,而審美成分越來越濃,漸漸演變成民族傳統的審美對象了。
宗教含義
「卐」字元在藏族苯教中是代表太陽的符號。太陽神是苯教最大的神靈之一,因此宗教圖案「卐」字元在藏族服飾上的運用非常頻繁。它在藏族婦女的心目中,是美好的象徵,視為吉祥之物。逢年過節,婦女們總要在自家門口,用白石灰畫上「卐」字元,以示來年吉祥如意,有些地方的藏族婦女,還喜歡把「卐」字元綉在衣服的背部。她們認為這樣可以免除天災人禍,保佑平平安安。在甘肅青海民間刺綉、針織藝術品中,「卐」字元及其變體運用極廣。它的紋路變化,氣勢韻味無不洋溢著濃郁的民族氣息,藏族婦女頭面上佩戴的辮筒、腰間掛的荷包、腰帶、袖口、領子、鞋幫、襪墊等處亦綉有「卐」的變體。
婚禮含義
「卐」字元在婚禮上呈現出宗教情感和審美情感的交融。青海湟源日月鄉居住的藏民有一種習慣,他們娶親時,婆家將羊皮鋪在院子里,在羊皮上用青稞繪制「卐」字元,新娘進門時,腳踏在「卐」字元中心,以示「男女同生、陰陽相配、吉祥如意、堅固永久」之意。「卐」字元由簡到煩、由單到雙,字元四端縱橫伸延,互相銜接,形成的紋圖,稱「萬字錦」、「長腳萬字」。藏傳佛教寺院建築物的窗牆、門格、梁頭上常常刻有這樣連綴而成的「卐」字元,民間四合院的門窗圖案也有「卐」或者「卐」字元的變體,即取此「富貴不斷頭」的意思。

㈢ 古代雕刻圖案有那幾種

蝙蝠-福氣; 蟬-禪機;
鯰魚-年年有餘; 蟾蜍-招財進寶;
魚-金玉(魚)滿堂; 羊-吉祥;
葫蘆-福祿, 竹節-節節高升;
佛手-福壽; 青蓮-清廉;
荔枝-利市大開;桃子-長壽;
石榴-多子多孫;白菜-清白傳家;
八卦-自然的力量;太極-陰陽調和;
壽字-長生不老;喜字-吉慶;
鞋-(諧)萬事順遂
魚躍龍門-湍急的水流魚兒逆流而上,眼看龍門近在咫尺,謂「通過考驗,身價百倍」。
馬上封侯-小猴兒坐在馬背上,狀似得意,表示「出將入相」不遠矣。
福到眼前-蝙蝠嘴巴咬著銅錢,意「好事當頭」
歡歡喜喜-形狀似小熊的獾、豬與喜鵲,表示開心與笑口常開。
喜上眉梢-喜鵲站立在梅花枝桿上,形容快樂的不得了。
富貴萬年-芙蓉、桂花、萬年青、長紅無止境。
平平安安-花瓶與鵪鶉,居家行止一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歲歲平安-花瓶里插著幾穗的稻穗,旁邊立著鵪鶉,謂日日是好日,歲歲有今朝。
連年如意-蓮花荷葉雕刻在玉件上,遂人意、得人事、足暢無比。
連年有餘-蓮花荷葉下有水有魚,不小富也難。
太師少師-大獅子和小獅子,來寓意古時候的官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合和二仙-一手拿荷花及一手捧盒子的兩位小童,合和同音,祝福家人、夫妻相處和睦
1.福至心靈:蝙蝠、壽桃、靈芝。桃為壽而其形似心,借靈芝之"靈"字,表示幸福的到來會使人變得更加聰明。
2.鶴鹿回春:鶴鹿與松樹。古人稱鹿為"仙獸'''',神話故事中有壽星騎梅花鹿;鹿與祿、陸同音,鶴與合諧音,故有"六合"同春之意(六合指天地和東西南北),亦有富貴長壽之說。
3.二龍戲珠:兩條雲龍、一顆火珠。《通雅》中有"龍珠在頜"的說法,龍珠被認為是一種寶珠,可避水火。有二龍戲珠也有群龍戲珠,還有雲龍捧壽,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頌平安與長壽之意。
4.流雲百福:雲紋、蝙蝠。見於玉牌子上,清代晚期鼻煙壺上亦見。雲紋形似如意,表示綿延不斷。流雲百福,即百福不斷之意。
5.魚龍變化:天上有一雲龍,水中有一鯉魚;一龍首魚身,一鯉魚翻越於龍門之上。古代傳說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凡是鯉魚能跳過龍門的,就可變化成龍;不能跳過龍門的,點額而歸,故黃河之鯉魚多有紅色的額頭,都是沒跳過龍門之魚。魚躍龍門表示青雲得路,變化飛騰之意。
6.福壽齊眉:蝙蝠、壽桃、荸薺和梅花。
7.松鶴延年:鶴和松樹。《字說》:"松百木之長。"《札記?禮器》:"松柏之有心也,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松,象徵長壽之外,還作為有志、有節的象徵。故松鶴延年既有延年益壽、也有志節高尚之意。
8.喜上眉梢:梅花枝頭站立兩只喜鵲。古人以為鵲能報喜,故稱喜鵲,兩只喜鵲即雙喜之意。梅與眉同音,借喜鵲登在梅花枝頭,寓意"喜上眉梢"、"雙喜臨門"、"喜報春先"。又,圖案為一喜鵲一豹者,稱之為"報喜圖"。有清代圓雕件及玉牌子。圖案為一蜘蛛網上吊著一個蜘蛛者,稱之為"喜從天降",因我國民間習俗稱蜘蛛為"蛛"。多用於玉牌子上。圖案為一獾一喜鵲者,稱之為"歡天喜地",見於明清圓雕。兩獾相嬉,叫"歡喜圖",明清圓雕;兩童子笑顏相對者,稱之為"喜相逢";四個童子手足相連者,叫"四喜人"。

㈣ 一般佩戴的玉都會雕刻成什麼圖案分別代表什麼意義呢

1、蘭:蘭花為美好、高潔、純潔、賢德、俊雅之類的象徵,因為蘭花品質高潔,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稱。與桂花一起寓意蘭桂齊芳,即子孫優秀的意思。

(4)古代雕刻圖案像什麼擴展閱讀:

其他圖案的意義:

蓮荷:帶有蓮荷的圖案,寓意出淤泥而不染。如果蓮與梅花在一起表示和和美美,如果蓮與鯉魚在一起表示連年有餘,如果蓮與桂花在一起表示連生貴子,如果是一對蓮蓬就表示並蒂同心。

梅花:帶有梅花的圖案,寓意傲骨長存。因其花開五瓣,也寓意花開五福。

馴鹿:帶有鹿的圖案,寓意福祿常在。如果鹿與官人在一起表示加官受祿。

喜鵲:帶有喜鵲的圖案,寓意喜氣。兩只喜鵲表示雙喜,如果喜鵲和獾子在一起表示歡喜,如果喜鵲和豹子在一起表示報喜,如果喜鵲和蓮在一起表示喜得連科。

如意:事事如意,萬事皆靈(如意原型為靈芝)。

㈤ 在古代S形狀的雕刻代表什麼意思嗎會跟龍有關嗎

應該是龍紋復吧,龍紋,青制銅器紋飾之一,中國傳統圖案之一。又稱為「夔紋」或「夔龍紋」。根據龍紋的結體大致可分為爬行龍紋、卷龍紋、交龍紋、兩頭龍紋和雙體龍紋幾種。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表現為一爪的這樣紋飾,又稱為「夔紋」或「夔龍紋」。

意義:在中國傳統紋樣中,龍紋一直是歷代傳承的主要紋樣,它是天神、是皇權、是祥瑞等多重意義的集合,而其紋樣本身卻是結構於中國人的心靈構象之上的。

古代的雕刻較典型的就是龍紋和雲紋,S型的應該是龍紋的可能性較大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㈥ 傳統傢具上雕刻圖案的寓意是什麼

傳統古典紅木傢具的魅力無窮,除了造型優美、結構嚴謹、用材考究、工藝傳統這些眾所周知的特點,豐富多樣的雕刻圖案更賦予了傢具的生命力,使之更具觀賞性。古典紅木傢具的各種祥瑞圖案除裝飾作用外,還有美好的祝福和寓意,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幾何圖形類:萬字(原佛教符號,寓吉祥萬福萬壽),萬字在古代印度、希臘、波斯等國家被認為是太陽或者是火的象徵,後來應用於佛教,作為一種護符和標志,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它隨佛教傳入中國,寓意萬德吉祥之意,應用極廣。還有曲尺紋、回字紋大型紅木藝術雕刻傢具《名著千秋》大型紅木藝術雕刻傢具《名著千秋》、十字連方、四起雲合、錦地紋等。
2、圖騰類:如龍鳳紋:真龍是具體逼真的龍,還有簡易龍紋,如文龍、草龍、螭龍紋,以及完全抽象成曲尺狀的捌子龍。這種捌子龍裝飾圖案在清式傢具牙邊,扶手等處極為常見,顯的比較莊重嚴肅。雲龍圖案是比較常見的裝飾,吉祥而隆重。雲龍的主題是雲中之龍,所以圖案上龍形要突出醒目而生動。龍在雲中盤旋有力量,雲有上升或流動感者最佳。
3、麒麟圖:麒麟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奇動物,它全身鱗甲,牛尾,狼蹄,龍頭,獨角。它武而不為害,不踐生靈,不折生草,是人民心目中極為喜愛的祥瑞之物。因此在神話和民間傳說中,它總是仁慈和吉祥的象徵。後人傳有「麒麟送子」之說,麒麟送來的童子長大後必然是賢良之臣,能輔助治國。
4、文字圖形類:多種壽字,福字和祿字變體字等,福、祿、壽在民間流傳為天上三吉星。福,意為五福臨門;祿,寓意高官厚祿;壽,寓意長命百歲。中國民間喜歡把福、祿、壽三星作為禮儀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徵幸福、吉利、長壽的祝願。
5、祥雲圖:雲是中國圖案上的重要裝飾形象。古人在銅器、石刻、漆器、壁畫、服飾上創造的祥雲層出不窮。中國藝匠的雲形,它不僅形象豐富生動,且更具有中國圖案獨特的意境美,那飄急繽紛的流雲伴隨著神仙、神禽、寶物等。猶如在你眼前呈現一片笙歌悠揚、騰雲駕霧的神幻氣氛。雲紋在裝飾形象上有行雲、朵雲、層雲、片雲、團雲、雲海、雲氣等,在裝飾意義上多以祥雲來表示。

㈦ 古代像象棋子形狀一樣上雕刻貳兩,像黃金一樣。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請

象棋,亦作「象碁」、中國象棋(英文名Xiangqi),中國傳統棋類益智游戲,在中內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先秦時期容已有記載。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
此外,高材質的象棋也具有收藏價值,如:高檔木材、玉石等為材料的象棋。更有文人墨客為象棋譜寫了詩篇,使象棋更具有一種文化色彩。
2006年5月20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㈧ 中國古典圖案的名稱有哪些

龍鳳呈祥、復二龍戲珠制、歲寒三友、松鶴延年、龜鶴同齡等。

1、龍鳳呈祥

龍鳳呈祥指吉利喜慶的事。在中國傳統觀念中,龍和鳳代表著吉祥如意,龍鳳一起使用多表示喜慶之事。出自《孔叢子。記問》,也有許多關於"龍鳳呈祥"的典故傳說流傳和幾部同名影視作品出品。

2、二龍戲珠

二龍戲珠,是一個名詞解釋。指古代中國神話故事。兩條龍相對,戲玩著一顆寶珠。人們在建築彩畫、雕刻、服飾綉品等載體上常見"龍戲珠"(有"單龍戲珠"、"二龍戲珠"等)圖案。

3、歲寒三友

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由松竹梅合成的歲寒三友圖案是中國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築上常用的裝飾題材,逐漸演變成雅俗共賞的吉祥圖案,流傳至今。

4、松鶴延年

松鶴延年是中國常用的表示吉祥的話。實際上丹頂鶴足有四趾,三趾在前、一趾在後,後趾小而不觸及地面,以致不能棲於樹上,只能棲於湖沼的淺水灘上。有圖案和飯菜也用松鶴延年命名。滿漢全席菜譜之九白宴的前菜七品中的第一品。

5、龜鶴同齡

龜鶴同齡:常出現在雕刻或繪畫作品之中。利用諧音,取祥瑞之意,寄予同享高壽之情,多見於古玉圖案。多見於古玉圖案,利用諧音,取祥瑞之意。

㈨ 古代的床一般都雕刻什麼花紋

山水蟲魚、人物走獸、花鳥植物等。
人們歷來就重視床,因此也格外關注床的內造型、設置及雕飾的容構思。大床流行「滿床雕」,整體多層鏤空,鋸空雕、深淺浮雕、圓雕、陰雕綜合運用,互相呼應,起伏有致,刀法明快流暢,變化多樣,工藝精湛復雜,幾乎已是通體精工鏤雕。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