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藝雕刻用什麼木
❶ 木藝的定義是什麼
木藝是木雕藝術的簡稱。
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距今7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志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我國的木雕藝術源遠流長,發現的最早的木雕藝術品是在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魚和遼寧新樂出土的木雕鳥。浙江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雕魚,呈「T」字形,象手杖柄,柄上刻有橫線、斜線和直線。另一件木雕魚長11厘米、高3.5厘米,很象一條活潑的游魚,是一件純供欣賞的藝術品。當時沒有金屬工具,憑原始的動物骨、齒和硬質的石塊來磨刻,製作的艱難程度可以想像。
商周時代,出現殷代王室的「六工」和周代的「八才」,說明木雕已經被納入國家管理范圍。遺留下來的木雕多為禮器,裝飾方法已有施漆、鑲嵌和雕花等多種。
春秋戰國的木雕工藝分成了建築裝飾木雕、木俑、宗教造像、禮祭等不同的木雕行業。盛行漆繪木雕,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戰國木雕女俑,俑體以長木削成,形體僅具輪廓大形,面貌、服飾皆為彩繪、鬢發整齊,是代表作品。
漢代墓葬出土了很多動物木雕,如牛、羊、馬、狗、豬、雞、鴨等,另外也有車、馬、船、耳環等器物。俑的體態表情生動,有男女侍、人首獸身俑、說唱俑、儀仗俑、武士俑、騎馬俑、生肖俑、動物俑、神獸俑、樂俑等。木材易腐爛,漢代以前的木雕流傳至今非常不容易。
晉代以後出現木偶,蜚聲中外的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源於晉、興於宋、盛於明」。隋代至五代時,木雕的佛、菩薩、羅漢等寺院造像最為引人注目。
唐宋以來,越來越多的木雕多用於殿堂樓閣、廟宇民居的建築裝飾。日用品上的雕刻更為豐富多彩。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 。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時代的木雕品題材,多見為生活風俗、神話故事,諸如吉慶有餘、王谷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當時社會歡迎。
木雕種類紛繁復雜,歸納起來有四大種類:東陽木雕、東清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和廣東金漆木雕。這四大流派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東陽木雕涎生於宋代的浙江東陽,擅長雕刻,圖案優美、結構精巧。清代乾隆年間,被稱之「雕花之鄉」的東陽 地區,竟有十多名工藝師被召進京城,修繕宮殿;樂清黃楊木雕從清代中期起就成為中國民間木雕工藝品之一,以雕小型黃楊木陳設品而聞名中外;明初有長樂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樹根進行雕刻,是福建龍眼木雕特有的傳統工藝,被世人所重視;廣東金漆木雕起源於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貼金,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❷ 木藝的用途有哪些
木雕藝術的簡稱
木雕藝術
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距今7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志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我國的木雕藝術源遠流長,發現的最早的木雕藝術品是在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魚和遼寧新樂出土的木雕鳥。浙江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雕魚,呈「T」字形,象手杖柄,柄上刻有橫線、斜線和直線。另一件木雕魚長11厘米、高3.5厘米,很象一條活潑的游魚,是一件純供欣賞的藝術品。當時沒有金屬工具,憑原始的動物骨、齒和硬質的石塊來磨刻,製作的艱難程度可以想像。
商周時代,出現殷代王室的「六工」和周代的「八才」,說明木雕已經被納入國家管理范圍。遺留下來的木雕多為禮器,裝飾方法已有施漆、鑲嵌和雕花等多種。
春秋戰國的木雕工藝分成了建築裝飾木雕、木俑、宗教造像、禮祭等不同的木雕行業。盛行漆繪木雕,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戰國木雕女俑,俑體以長木削成,形體僅具輪廓大形,面貌、服飾皆為彩繪、鬢發整齊,是代表作品。
漢代墓葬出土了很多動物木雕,如牛、羊、馬、狗、豬、雞、鴨等,另外也有車、馬、船、耳環等器物。俑的體態表情生動,有男女侍、人首獸身俑、說唱俑、儀仗俑、武士俑、騎馬俑、生肖俑、動物俑、神獸俑、樂俑等。木材易腐爛,漢代以前的木雕流傳至今非常不容易。
晉代以後出現木偶,蜚聲中外的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源於晉、興於宋、盛於明」。隋代至五代時,木雕的佛、菩薩、羅漢等寺院造像最為引人注目。
唐宋以來,越來越多的木雕多用於殿堂樓閣、廟宇民居的建築裝飾。日用品上的雕刻更為豐富多彩。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 。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時代的木雕品題材,多見為生活風俗、神話故事,諸如吉慶有餘、王谷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當時社會歡迎。
木雕種類紛繁復雜,歸納起來有四大種類:東陽木雕、東清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和廣東金漆木雕。這四大流派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東陽木雕涎生於宋代的浙江東陽,擅長雕刻,圖案優美、結構精巧。清代乾隆年間,被稱之「雕花之鄉」的東陽 地區,竟有十多名工藝師被召進京城,修繕宮殿;樂清黃楊木雕從清代中期起就成為中國民間木雕工藝品之一,以雕小型黃楊木陳設品而聞名中外;明初有長樂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樹根進行雕刻,是福建龍眼木雕特有的傳統工藝,被世人所重視;廣東金漆木雕起源於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貼金,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江蘇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藝,嚴謹的造型和細膩豐富的層次影響海內外,所雕作品如龍舟、樓圖、筆筒,如意以及地屏插牌尤具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木雕中的精品。
現在的古玩市場可以看到明清兩代的宗教造像,建築木構件上的木雕裝飾,傢具的雕刻等等。尤其是清代,木雕技術達到了高峰,許多木雕工藝品作坊還從民間走向官辦,並相繼形成浙江東陽、樂清、福建福州、莆田、泉州,台灣鹿港、大溪、三義,廣東湖州、汕頭,山東曲阜、雲南劍川、江蘇、湖北、上海、四川等許多地方色彩鮮明的民間木雕流派。其中浙江東陽、福建福州、廣東潮州被稱之為我國木雕三大產地。
東陽木雕起源於唐朝,宋代製作的木雕佛像已有嫻熟的技藝。現藏於東陽市文化館的的一尊的木雕羅漢像,是從倒塌了的北宋建隆二年所建的東陽南寺塔內發掘來出的。明朝東陽木雕已極具藝術風格和裝飾特徵,從雕刻佛像到亭台、樓閣、住宅、門窗等,形成了完整的體系。至今部分保存了下來的有明朝永樂年間建造的盧宅「肅雍堂」,它共有完整廳堂9幢、前後廳堂2200餘楹、12座騎街牌坊,其中一座牌坊全部採用木結構,瓦檐、斗拱,木雕裝飾極為精細,對稱典雅。清乾隆時期東陽曾有四百人進京為故宮雕刻宮燈和陳設品。這時東陽木雕也逐漸步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現在可以看到屏風、壁掛、樟木箱、首飾箱、櫥箱、梳妝台、宮燈、火爐凳、傢具等。
東陽木雕以樟木為主要材料,除此之外,還有紫椴、銀杏、柚木、紅木、水曲柳等。樟木材質細密,硬度適中,耐水濕,能避蟲柱,為東陽木雕首選用材。東陽木雕注重實用與欣賞相結合,講究中國畫的筆意美,構圖布局疏密得體,變化多端。有圓雕、浮雕、全雕、半雕之分。雕刻內容取材於古典文學名著,構圖飽滿,層次豐富,富有立體感。
福建木雕工藝比較有名。明末清初,長樂人孔氏,曾利用天然疤痕的樹根進行雕刻,利用其自然生長形成的各種形狀外觀,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木雕作品。福建多密林,出產許多珍貴的木材,如紅木金錢松、樟木、格木、檀香和尤眼等。福建龍眼木雕大多以圓雕為主。題材多為古典人物的老翁、仕女、仙佛、武士、大肚彌勒、普賢、壽星、鐵拐李、觀音、羅漢、漁翁、達摩等等。龍眼木雕要經過打坯、修光、磨光、漂凈、涼干、染色、上漆、擦臘、裝牙眼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龍眼木雕在明代已發展,清代的龍眼木雕已由福州,擴大到莆田、惠安、泉州等地。龍眼木雕有三大流派,以陳天賜為代表的大坂流派,多以人物雕刻為主,作品神形兼備。仕女臉部圓潤高雅,溫柔可人;仙佛形態各異,衣紋飄動有致;武將富有氣魄,盔甲花飾變化無窮。以柯慶元為代表的象圓流派,人物動態逼真,講求面部神韻,衣紋柔軟。動物類品種豐富。以王清清為代表的雁塔流派,其以漆器、建築的花飾雕刻為主,擅透雕、薄雕及鑲嵌,追求布局和透視,立體感強。刀法靈利,雕鏤玲瓏剔透。
潮洲木雕在廣東東部潮安、潮陽、普寧、饒平、澄海為主要分布地區。作品題材繁多,主要材料為樟木、苦楝、杉木、酸枝、柚木等。雕刻手法大致為浮雕、通雕、圓雕、沉雕四種。作品構圖飽滿,布局合理,刀法明快。建築裝飾雕刻通常採用杉木,傢具器物雕飾則多采有樟木。從雕刻形式上看,最常見的有「黑漆裝金」,即先在雕刻物上以黑色的漆料,然後鋪上金箔。「五彩裝金」,即以大青綠或紫紅或粉黃裝彩,然後用金色烘托。「本色素雕」,即保持木之本色,不加油漆。潮洲金木雕出現在唐開元年間,唐代建造的潮洲開元寺的半拱即用金漆木雕裝飾。到了明代,潮洲人重修開元寺時,建築物上大量採用金木雕和神龕木雕,此外其禪門、窗欞刻人物花果、飛禽等,隨處可見,技藝精湛,木雕「千佛塔」堪稱神品。
黃楊木雕始於浙江樂清市,黃楊木雕以圓雕為主,製作過程有構思草圖、塑制泥稿、選用木料、操作粗坯、鏤雕實坯、精心修細、擦砂磨光、細刻發紋、打蠟光光、配合底座等。傳統黃楊木雕題材是觀音、羅漢、八仙等。黃楊木為常綠灌木,生長極慢,有「千年不大黃楊木」說法。所以黃楊木體積較小,很少直徑半尺以上。黃楊木的質地堅韌,紋理細膩,色彩黃亮,比較珍貴。
江西余江木雕向以取材范圍廣泛,在明末就已出名,清末製作的佛教雕刻現在贏得了東南亞佛教信徒的青睞。在香港1998年秋季拍賣會上,一件余江佛龕成交價高達32萬港幣。清代的雕花木箱等在國內拍賣會上也常有不俗的拍績。
雲南劍川有「木雕之鄉」之稱。劍川木雕具有造型古樸典雅、構圖完整、雕刻精細、油漆明亮四大特點。近年劍川木雕出現用大理石作為雕件的裝飾。劍川木雕的古舊藏品在收藏市場上受到集藏界的青睞,尤其是明代古典紅木精雕門窗。
海南椰雕用椰殼雕刻而成。早在唐代就有椰殼製品風行於世了。古用椰殼雕刻成茶具、酒具等。雕椰的手法大多自然古樸,有平面浮雕、立體浮雕、沉雕,造形大方,圖案新穎。
台灣木雕 在台灣鹿港、大溪和三義等縣街上到處都是木雕工藝品商店和木雕作坊,尤其是三義縣近1公里的街道兩旁的木雕商店多達300餘家,有「木雕城」之稱。
鹿港木雕以中國傳統風格為主,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其題材以民間傳說、戲曲人物、歷史故事及佛、神、祖、仙,吉祥圖案和文房清供、博古玩賞等等。風格與福建泉州雕刻大致相同。
大溪木雕常利用各類樹木的虯根疤節為原料,利用木材本色和天然造型,隨形設計,因材施藝,刀工、刀法隨意性較強,以天然逼真取勝。 三義木雕在藝術上,有天然、抽象、傳統、日本風格等等。其中又以福建木雕風格為主導。因為三義木雕商通常在福建等製成半成品,運至台灣精雕細刻成成品,以降低成本。
❸ 怎麼學習木工雕刻
工具:小刀、雕刻刀、電磨、鉛筆、手套、口罩、半透明的紙、過藍紙、砂紙、拋光油、橄欖油等
原料:蘿卜、木塊、桃木或桃核、橄欖核等
1.剛開始建議先拿蘿卜練習雕刻一些簡單的東西,例如葫蘆,可以找一個葫蘆仔細觀察,然後按照葫蘆的輪廓用小刀把蘿卜刻成葫蘆的樣子!一定要多練習。
當能很容易的用蘿卜雕刻出自己想要的把玩件或擺件時,下面就要先想好想要在雕刻件上要雕刻的圖文畫出來,或是直接在網上搜,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喜歡的圖案。在蘿卜上多練習!
2.下面就可以選購一套適合自己的雕刻刀了,一般不難買到,花鳥市場等都有賣。如果RMB充足的話,可以選購一套電磨,雕刻起來要比雕刻刀快多了!記得要用木工鑽頭!
先小木塊、桃木或練習桃核等,雕刻出需要的外形,然後用透明的紙畫上需要的圖案,用過藍紙畫在雕刻件上。如果美術功底好的話,可以直接畫上去。然後按照紋路慢慢雕刻。(一般網上下的圖,都能很容易分辨凸凹紋路。)
3.打磨,先用粗砂紙打磨,等雕刻件圓滑後,再用細砂紙拋光。(如果是桃木,或桃核,橄欖核的話,最好再上點油。橄欖油最好,如果沒有其它色拉油等也行。)
注意事項
雕刻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安全防護,准備好手套,口罩。最後上油時可以用透明漆,效果最好。
❹ 雕刻木是用什麼木材合適
以雕刻材料分類。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
❺ 木工雕刻機常用木材有那些
雕刻機專家認為木工雕刻機常用木材有以下幾種: 1、楠木,結構細膩,紋回理通直,易加工,耐久答性好,切削麵光滑,有芳香味,是歷代使用的珍貴雕刻用材。 2、樟木,紋理交錯,結構細膩,切面光滑有光澤,干後變形小,耐久性強,膠接性能好,易於染色,年輪明顯,有芳香昧。 3、柚木,材質細密,耐磨損,耐腐蝕,含油脂,乾燥慢,收縮性小,不開裂不變形。 4、花梨木,紋理略粗,材質細密。花梨中有一種叫黃花梨,材質堅實,紋理美觀,有芳香味,另一種是新花梨,材色赤黃,材質較粗,紋理少變化,無香味。黃花梨力學性能好,強度高,耐久性好,但加工困難,是良好的雕刻材種。 5、紅木,材質堅硬,結構粗,斜紋理,有光澤。
❻ ~_~做木工雕刻有什麼工具!
木雕工藝製作流程及雕刻技法
(一)木頭的特性及選材
木頭有的松軟、有的粗硬,一般木頭松軟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的稱之為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適合雕刻結構復雜的、造型細密的作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只是雕起來比較費工夫、容易損傷刀具。
比較疏鬆的木質適合初學者用,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類木材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著色處理,以加強量感。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紋的流暢、木紋的肌理,作一些較抒情的作品。一般說來,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狀動態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材的造型設計應是以高度概括為主,過於復雜和過於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所以在創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對木材有所認識,選擇適合於所表現的材料十分重要。
(二)木材的乾燥處理
1、人工乾燥:將木材密封在蒸氣乾燥室內,借蒸氣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乾燥。(根據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乾時間一般需要一個星期),乾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僅達3%。但經過高溫蒸發後的木質發脆失去韌性容易受到損壞而不利於雕刻。通常講原木乾燥的程度應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乾燥:將木材分類放置通風處(板材、方才或圓木),擱置成垛,垛底離地60cm左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乾燥。自然乾燥一般要經過數年或數月,才能達到一定的乾燥要求。
3、簡易人工乾燥:一是用火烤乾木料內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樹脂成分,然後放在空氣中乾燥或烘乾。這兩種方法乾燥時間可能縮短,但侵水後的木材容易變色,有損木質。
(三)刀具的應用
刀具是從事木雕創作的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侶。在木雕的工藝製作過程中,雕刻刀及其輔助工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刀具齊備,會磨會用,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造型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技巧,使行刀運鑿洗練灑脫,清晰流暢,增加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雕刻刀的種類有很多,以下介紹幾種主要的刀具及用途。
1、平刀:刃口呈平直,主要用於鏟平木料表面的凹凸,使其平滑無痕。大型號用來鑿大型的木雕,有塊面感,運用得法,如繪畫的筆觸效果,顯得剛勁有力,生動自然。平刀的銳角刻線,有強烈的木趣刀味。
2、圓刀:刃口呈圓弧形,多用於圓形和圓凹痕處,在雕刻傳統花卉上也有很大用處。圓刀橫向運刀比較省力,對大的起伏、小的變化都能適應。而且圓刀的線條不肯定,使用起來靈活且便於探索。
3、斜刀:刃口呈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於作品的關節角落和鏤空狹縫處作剔角光。如果刻人物眼角處,斜刀更好用。斜刀又分正手斜與反手斜,以適合各個方向。
4、中鋼刀:刃口呈三角型,因其鋒面在左右兩側,鋒利集點就在中角上,因此用里推壓越重,三角刀刻出的線條就粗,反之就細。三角刀主要用於刻毛發、刻裝飾線紋,操作時三角刀尖在木版推進,木屑從三角槽內吐出,三角刀尖推過的部位便刻畫出線條來。
木雕的輔助工具主要有敲錘、斧子、鋸子、木銼。斧子的用途是配合出坯,大量砍削木料,注意砍削時不宜用力過大,不可直上直下砍,斧刃應與垂直的木紋保持45度左右,否則,木料會開裂。木銼的用途主要是在圓雕的細坯階段,可代替平刀將刀痕鑿跡銼平整以便修光,又可代替圓刀或斜刀作鏤空處理。
(四)雕刻技法
所謂技法,就是木雕創作中作者對於形象和空間的處理手法。這種手法主要體現在削減意義上的雕與刻,確切地說,就是由外向內,一步步通過減去廢料,循序漸進地將形體挖掘顯現出來。在一次次的減法造型中,我們不僅體會到作品在「脫殼而出」的快感。甚至因木質的特性或用力過猛會減去不該減去的地方,而感到驚心動魄,但如處理得當,也可能因險象環生而喜悅。同時還能感受到各種刀法運用過程中產生的特殊韻味,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產生新的意韻。因此,在木雕藝術創作中,是心理多變而復雜有意義的過程。優美的刀法之所以形成,是技術達到純熟的表現。時常有人在臨摹一張好畫時,感到最難的莫過與筆觸,因為筆觸是作者心靈與技巧的產物,刀法也如此,是任何模仿都難以體現的東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並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達到理想的真正屬於自己的刀法。那種木紋與雕痕、光滑與粗糙、凹面與凸面、圓刀排列、平刀切削……它們所表現的藝術語言,其魅力是其他材質的雕塑無法達到的。
木雕的製作流程:
1、通常要畫創意稿,再用墨線勾畫放大到木材上;
2、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鑿粗坯:可從下到下,從前到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一層層地推進。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鑿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列和各種布局,然後將具體形態逐步落實並成形,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 條已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
3、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圓滑、或板直、或粗獷,力求把作品意圖准確地表現出來;
4、打磨:根據作品需要,將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的纖維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
5、著色上光:用一枝硬毛刷、一枝小硬毛筆、一隻調色缸。著色的顏料一般是指水溶性的,如水粉、水彩或皮鞋油。它們的特點是覆蓋性小,有較強的滲透性。油畫的丙烯顏料不宜使用。
木雕著色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質和花紋在顏料的覆蓋下還依然可見,有些木紋通過著色更加清晰。所以在調配顏色時不宜過厚,顏料與水的比列是30:1,要適當的稀薄,呈透明狀。這樣即使多上幾遍,木質也不會被覆蓋住,如果顏色調配得當,上色的刷筆含水量不宜過多,不要急於求成,否則有些深凹處積淀顏色易產生不均勻的效果。
著色不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木質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上色時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作品內容形式的需求,並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木雕上色不要馬上擦光。一定要等幹了(約12小時後),用一塊干凈的布使勁擦拭直至產生均勻的光澤,達到手感光滑。有的作品可以視情況擦漏一些,使木的底色稍有顯露,形成豐富的色彩感覺,同時也加強了作品的層次感。
當我們雕完了一件作品,從緊張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看到自己親手製作的作品,有如孕育生命的誕生,會有一種成功和收獲的快感,細細品味似經歷一次死與生的過程,這便是創造的魅力,但是真正感受到它的這種無窮魅力,但要真正感受到它的這種無窮魅力,需多雕多練,多琢磨,熟能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和風格。
木雕的保養
一、木雕工藝品不宜長時間放在烈日下暴曬而開裂。
木雕工藝品就像人一樣,暴曬,容易「中暑」的。所以在擺放的時候,就應該有意識的去注意,特別是不要把他們擺放在窗口。
二、木雕工藝品不宜放置在極潮濕或者極乾燥的室內。
在很潮濕的環境里,部分木雕工藝品就會長「毛」。例如綠檀工藝品就會吐出銀白色的絲出來。雖然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但是據我了解還是很多人不太喜歡的。
太乾燥的環境,木雕工藝品有的可能會部分出現開裂的現象。況且大家現在的生活水平比過去要高的多了。最簡單的就是體現在北方的生活冬天有暖氣,夏天可以吹空調。因此就要注意木雕工藝品不要對著空凋風口直吹。也不要把他放在暖氣管的附近。
三、木雕工藝品不宜放置於明火、火牆、火炕、火爐的附近。
四、不宜用帶水的毛巾擦拭,宜用含蠟質的或含油脂的純棉毛巾擦拭為佳。
平常根據室內干凈與否,經常用干棉布或雞毛撣子將木雕工藝品上的灰塵撣去,以顯示其自然之美,如果發現木雕工藝品的光澤不好時,可以用刷子將上光蠟塗於木雕工藝品的表面,用抹布擦一下拋光即可。當然也可以用純棉毛巾蘸一些核桃仁油輕輕的擦在木雕工藝品的表面也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不過切忌的是,不要用帶水的毛巾擦拭,這樣會使木雕工藝品過於潮濕,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還傷害了他們。
❼ 我最近也喜歡上木藝,想學學雕刻文玩
有那個時間和精力的話倒是可以上各大文玩論壇學習學習,拜師的話還是開銷比較大的,自己買套刻刀,批發個幾斤橄欖核在家狂練唄,有那個天賦和時間總會磨出來的!呵呵
❽ 木工雕刻初學者需要什麼工具雕刻刀和鑿子各需要幾件
當然最好是一套雕刻刀具了.主要看主要做什麼雕刻.大小總共估計得幾十件吧.畢竟做雕刻是個細致活.也可能初學的時候有些工具暫且用不到.不過現在刀具又不貴,整一套的還能優惠便宜點.工具齊全了這樣就是碰見啥棘手的也不用發愁啊.還有小錘子,(木製的,鐵質的,橡膠類的幾種)都能用的著.買一些練習雕刻的木料了適宜雕刻的廢料練習了.木雕就要研究各種木材的特性,有些適合雕刻有些不適合.反正多向師傅,同行請教了.
平刀:刃口呈平直,主要用於鏟平木料表面的凹凸,使其平滑無痕。大型號用來鑿大型的木雕,有塊面感,運用得法,如繪畫的筆觸效果,顯得剛勁有力,生動自然。平刀的銳角刻線,有強烈的木趣刀味。
2、圓刀:刃口呈圓弧形,多用於圓形和圓凹痕處,在雕刻傳統花卉上也有很大用處。圓刀橫向運刀比較省力,對大的起伏、小的變化都能適應。而且圓刀的線條不肯定,使用起來靈活且便於探索。
3、斜刀:刃口呈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於作品的關節角落和鏤空狹縫處作剔角光。如果刻人物眼角處,斜刀更好用。斜刀又分正手斜與反手斜,以適合各個方向。
4、中鋼刀:刃口呈三角型,因其鋒面在左右兩側,鋒利集點就在中角上,因此用里推壓越重,三角刀刻出的線條就粗,反之就細。三角刀主要用於刻毛發、刻裝飾線紋,操作時三角刀尖在木版推進,木屑從三角槽內吐出,三角刀尖推過的部位便刻畫出線條來。
木雕的輔助工具主要有敲錘、斧子、鋸子、木銼。斧子的用途是配合出坯,大量砍削木料,注意砍削時不宜用力過大,不可直上直下砍,斧刃應與垂直的木紋保持45度左右,否則,木料會開裂。木銼的用途主要是在圓雕的細坯階段,可代替平刀將刀痕鑿跡銼平整以便修光,又可代替圓刀或斜刀作鏤空處理。
❾ 木工雕刻入門
怎麼學習木工雕刻?
工具:小刀、雕刻刀、電磨、鉛筆、手套、口罩、半透明的紙、過藍紙、砂紙、拋光油、橄欖油等
原料:蘿卜、木塊、桃木或桃核、橄欖核等
1.剛開始建議先拿蘿卜練習雕刻一些簡單的東西,例如葫蘆,可以找一個葫蘆仔細觀察,然後按照葫蘆的輪廓用小刀把蘿卜刻成葫蘆的樣子!一定要多練習。
當能很容易的用蘿卜雕刻出自己想要的把玩件或擺件時,下面就要先想好想要在雕刻件上要雕刻的圖文畫出來,或是直接在網上搜,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喜歡的圖案。在蘿卜上多練習!
2.下面就可以選購一套適合自己的雕刻刀了,一般不難買到,花鳥市場等都有賣。如果RMB充足的話,可以選購一套電磨,雕刻起來要比雕刻刀快多了!記得要用木工鑽頭!
先小木塊、桃木或練習桃核等,雕刻出需要的外形,然後用透明的紙畫上需要的圖案,用過藍紙畫在雕刻件上。如果美術功底好的話,可以直接畫上去。然後按照紋路慢慢雕刻。(一般網上下的圖,都能很容易分辨凸凹紋路。)
3.打磨,先用粗砂紙打磨,等雕刻件圓滑後,再用細砂紙拋光。(如果是桃木,或桃核,橄欖核的話,最好再上點油。橄欖油最好,如果沒有其它色拉油等也行。)
注意事項
雕刻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安全防護,准備好手套,口罩。最後上油時可以用透明漆,效果最好。
❿ 木工雕刻機常用什麼軟體
能特點:(高效、穩定、專業化,可選配吸附檯面和除塵裝置,旋轉體) 本機型專為需要兩把刀具交替加工的工件使用,此機型比自動換刀的機器更經濟,換刀速度也更快,加工效率更高,是雕刻機中最高效的方式,後期維護費用也更低。 本系列機器也可以定製3主軸自動切換,和橫向加工主軸。 1、高強度機身設計與Y軸雙馬達驅動,設計更合理,加工速度快,維護簡單,故障低。 2、先進的數控加工系統,功能強大,人性化操作,可選通過U盤或者網路接收數據。 3、進口伺服驅動和電機,力量大,加工速度快,運行平穩,噪音極低。 4、大功率主軸,恆功率,噪音低,超強的切割力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進口高精密線性軌道,運行平穩,精度高,支撐穩定,延長機器使用年限。 6、Z軸採用進口工業級滾珠絲桿,定位準確,讓加工效果更完美。 7、最節能的真空吸附檯面功能和除塵裝置,讓您更環保。 8、軟體兼容性好,可兼容TYPE3、Artcam、精雕JD、文泰雕刻、UG、MasterCAM、PowerMill等多種CAD/CAM設計製作軟體。 應用范圍: 木工行業:傢俱裝飾,板式傢具、縫紉機檯面,樂器製造,木製工藝品,藝術模型,藝術字體字元、標識、板材平面雕刻、實木傢俱、藝術壁畫、密度板免漆門、復合門、櫥櫃窗門、床頭櫃,屏風浮雕雕刻切割、裝飾品加工、禮品包裝、波浪板、電器檯面、體育用品、等各種木製工業品的三維曲面和外形切割。 模具行業:可雕刻各種模具,木模,字模、航空木模,螺旋槳,建築模型、沙盤模型、汽艇模型、汽車泡沫模具等。 廣告行業:亞克力、雙色板、PVC、ABS板、鋁板、鋁塑板雕刻V型開槽切割,雙色人像、三維廣告牌、各類標牌、胸牌、座標牌、銅、字模、字型,各類標志、商標等。 加工材料:密度板、實木板、合成板、多層板、刨光板、軟木、原生木、PVC、石膏、雙色板、鋁塑板、芙蓉板、有機玻璃、亞克力、ABS、梵特石、砂岩、大理石、花崗岩、各種人造石、燈箱片、導光板、牛角、各種金屬、各種硬質塑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