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古埃及雕刻藝術具有什麼色彩

古埃及雕刻藝術具有什麼色彩

發布時間: 2021-02-22 05:16:58

A. 古埃及雕像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埃及的神話與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埃及雕刻是為法老政權內和少數奴隸主容貴族服務的。由於受宗教思想意識支配,嚴格服從上層社會的審美觀點和需要,美術家墨守成規。

在圓雕中嚴格地遵守「正面律」,不論人物站著還是坐著,人體都處在靜止中,而且面部表情總是庄嚴平靜地對著觀眾。

立像多數僵直呆立,從頭頂經胸腰直到腳跟都在一條垂直線上。這些也就形成了古埃及雕像藝術的獨特風格:庄嚴穩重,雄偉大方。

B. 古埃及的藝術表現是怎樣的

古代埃及藝術反映了一種文化的宗教信仰,它是從這樣的信念發展起來的:與永恆的來生相比,現世的生命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插曲。
在古埃及的藝術里,「裝飾」這個詞可能很難使用,因為除了死者的靈魂以外,這種藝術無意給別人觀看,事實上,那些作品也不想讓人欣賞,他們只意在「使人生存」。在殘忍的上古時期曾經有個慣例,有權勢的人物死後,任他們的僕役和奴隸陪葬。犧牲他們為的是讓死者帶著一批合適的隨從進入冥界。後來,這些恐怖行徑不是被認為太殘忍,就是被認為太奢侈,於是藝術就來幫忙,把圖像獻給人間的偉大人物,以此代替活生生的僕役。在古埃及的墳墓中發現的圖畫和模型就跟著種想法有關,為的是讓靈魂在另一個世界有得力的夥伴。
英國藝術理論家赫伯特.理德說,「整個藝術史是一部關於視覺方式的歷史,關於人類觀看世界所採用的各種不同方法的歷史。」從埃及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到,埃及人同我們的今天的藝術家在觀看世界的方式上確實有許多差異。埃及人遵循嚴格的法則,採用幾乎千年固定不變的手法進行創作,他們不太講究畫面的美觀,更看重的是畫面的包羅無遺,把美術作為盡可能清晰地記錄事件的手段。埃及藝術不以藝術家在一個特定的時刻所看到的對象為基礎進行創作,而以藝術家所知道和固有的東西為基礎。即是說不以觀察為基礎,而以頭腦中的概念為基礎進行創作,我們稱之為概念寫實性,這就是埃及藝術的第一個重要特點。
埃及藝術第二個特點是穩定性相紀念性。
古埃及的建築藝術,堪稱一絕!
在埃及社會中最令人驚異的是一切都近於一成不變,藝術風格也相當穩定。因為埃及法老擁有無上的權威,使古代埃及形成一個封閉的具有超穩定結構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藝術主要服務於統治者,藝術個性和創造精神被窒息了.另一方面,為顯示法老的權威,同時讓法老有永遠享樂之地,埃及人修建了大量的金字塔、陵廟和神殿,雕刻了無數巨像。它們都顯示出永恆紀念性,使我們今天一看到這些金字塔和石雕就聯想到了埃及的古老歷史。 浮雕和壁畫共同的程式
正面律:表現人物頭部為正側面,眼為正面,肩為正面,腰部以下為正側面; 橫帶狀排列結構,用水平線劃分;
根據人物的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構圖位置;
填塞法,畫面充實,不留空白;
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膚為褐色,女子為淺褐或淡黃,頭發為藍黑,眼圈為黑色。 雕塑的程式
姿勢必須保持直立,雙臂緊靠軀干,正面直對觀眾;
根據人物尊卑決定比例大小;
人物著重刻劃頭部,其他部位非常簡略;
面部輪廓寫實,有理想化修飾,表情庄嚴,幾乎沒有表情;
雕塑著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材料鑲嵌,以達到逼真的效果。 特徵
古埃及藝術的主要特徵我以為就是「恆定」感,希望通過「恆定」的牽引,使藝術在人與神秘力量間形成媒介。它們是人創造的,但並不完全為現實的人的藝術。這樣的藝術無疑有著造型的紀念碑性和別樣的內在力量。
1. 埃及藝術產生於漫長而穩定繁榮的河谷農業的基礎上。
2. 表現了對自然的熱愛、對大眾生活的信心和對文明成果的驕傲。
3. 它具備普遍的社會功能,表現了人類總體的生存狀態,用以維系社會精神。
4. 其永恆不變的藝術形式源於長期穩定的社會形式。
5. 庄嚴肅穆的氣氛產生於穩定的社會精神體系和穩定的社會等級結構。
埃及藝術宏大而細致、庄嚴而溫和、肅穆而明朗、驕傲而謙卑。
阿蒙神的箴言雲:「大水灌溉之處即為埃及,埃芳提尼之居於此而飲其水,此乃埃及人是也。」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它東接阿拉伯沙漠,南傍荒瘠的高山,西靠撒哈拉,北臨地中海,是塊 完整而封閉的綠洲。每年6月當紅鶴飛臨這塊狹長的河谷時,尼羅河開始泛濫,到11月大水才 消逝,留下一層沃土。七千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上耕作。 埃及由尼羅河造成兩塊地形,即以開羅為界分成南北兩部:南部稱上埃及,北部稱下埃及。公 元前3200年上下,埃及的統治權分屬於兩位君王。他們曾進行一次次權力競爭,結果是下埃及屈尊為臣,埃及統一為早期王朝,埃及文明由此逐步形成。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爾後是中王國,接著外族篡政,18王朝力逐群虜而建新王國,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終於征服埃及。埃及進入奴隸制社會後,國王(即法老王)就是奴隸主階級至高無上的首領,同時也是太陽神和尼羅河神的化身。他們活著的時候是人間的王,死了以後仍是陰間的統治者。埃及人的宗教觀念是相信人死後靈魂只是離開軀體飄泊於宇宙間,如果回歸肉體人可以復活。因此埃及人就把屍體做成「木乃伊」妥為保存,並十分重視棺材製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復活。所以埃及人十分重視保護法老王和大奴隸主的屍體,不惜代價地建造陵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來。由於擔心屍體腐爛就不能復活,他們就想到用石頭雕刻國王、王妃的像保存下來。國王在陰間稱王稱霸,也要享受在人間時的一切歡樂,於是又想到把人間的事都畫在墓壁上以供享受。這樣就發生、發展了埃及的雕刻、繪畫藝術。

C. 古埃及時期的雕塑、浮雕、繪畫的特點

這一時期的藝術以建築和雕塑最為突出,繪畫還處於初期階段。
建築:
金字塔——法老的陵墓。王朝初期,國王和貴族的陵墓是長方形的石質建築,石棺就放在建築內部,這稱為「馬斯塔巴」。隨著陵墓的擴大,一層的馬斯塔巴演化成從大到小幾層相疊的階梯式金字塔,最早的金字塔是法老左塞的階梯金字塔,興建於公元前2770年左右。到了古王國盛期,又演變出方錐形金字塔,最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6米,基座四邊長233米,正對東西南北四方,坡面呈52度角,致使塔高與塔底周長比等於圓周率,由230萬塊2.5噸重的石灰岩壘成,沒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卻非常緊密。金字塔內部有走廊、通氣管道以及存放法老木乃伊的石室。金字塔有著驚人的體量感和對稱、穩定的外形,足以使站立在它面前的人們感到自己的渺小,這龐大的建築物是「升入天堂」觀念的物化。但是這種建築方式在中王國時期被放棄,不僅僅因為它的修建是勞民傷財,也因為當時對個人得救的關心成為主要的宗教傾向,因此神廟取代了金字塔成為修建的主要對象。
古埃及藝術的特點:風格穩定、等級分明,在寫實風格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的表現,其風格壯麗、宏偉、明確。有著嚴格的規范,如正面律:人物頭部以正側面表現,眼睛、肩為正面、腰部以下為正側面。
雕塑:
古埃及雕塑主要作為建築附屬物存在,其程式在古王國就已經形成並沿襲下去,主要表現為:直立姿勢,雙臂緊靠軀體,正面直對觀眾;著重刻畫人物頭部,其它部位刻畫得較為簡略;面部輪廓寫實,表情庄嚴;根據人物地位的高低確定比例的大小;雕像著色,眼睛中往往鑲嵌水晶、石英等物。
著名的作品有:《獅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之一,身長約57米,面部長達5米,為法老的面像。《拉霍特普王子與其妻》(坐像),線條柔和舒展,表現了王子的性格特徵以及王子妃的端莊美麗。雕像保持了原來的著色,人物眼珠由黑檀木做成。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門考拉及其妻》、《書吏凱伊》、《村長像》(實際上是王子卡帕爾雕像)等等。
浮雕、繪畫:
古埃及的浮雕與繪畫有著共同的程式:正面律(人物頭部以正側面表現,眼睛、肩為正面、腰部以下為正側面);橫帶狀排列結構,以水平線劃分畫面;根據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構圖位置;畫面充實,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膚為褐色、女子為淺褐色或淡黃色、頭發為藍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國時期的浮雕代表作是:《納米爾石板》、《獵河馬》。
古王國起的墓室壁畫:遺存數量不多,代表作是《群雁圖》,以寫實手法繪制,形象生動,色彩和諧動人。

D. 古埃及雕塑的哪些特點

西方雕塑的傳統發端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但古希臘雕塑卻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響過。在古埃及,工匠的雕刻藝術十分高超,他們雙手創造的雕塑成就了雕塑界的一個又一個神話。
(一)法老貴族體態模式化,神態真實
在古埃及,雕塑大多是用來做裝飾品,一般都是裝飾宮殿與神廟,神廟與宮殿在古埃及人民心中具有極高的地位,一定程度上賦予了神的力量。在古埃及,最常見的是法老與其妻子的雙人像,姿態各異,其神態的雕刻惟妙惟肖,看上去相當真實。但在體態上,卻幾乎都是一個模式,為了維持法老的威嚴,大部分雕像中夫妻並肩而坐,雙腳僅僅靠攏,雙手端正放置膝蓋上面,昂首挺胸。當遊客站在雕塑面前時,會有一種庄嚴感。在這些作品中,大部分法老裸露上身,其妻子則有著衣的也有裸體。例如:在《拉荷太普及諾弗兒》中,法老雙手緊握拳頭,正襟危坐,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放置膝蓋上,雙腿緊緊並攏,上身裸露,下身穿一天白色短褲,諾弗爾則身穿白色長裙,雕像經過上色,法老呈古銅色,王後呈乳白色。這幅雕像的不同之處在於法老身上無任何飾品,王後也是,僅在頭發上綁了一條綢緞,法老的表情過於嚴肅,所以顯得有點呆板,王後的表情相對而言比較溫和。
在古埃及,法老的社會地位比較高,所以古埃及法老的雕塑很多,其中有各種不同的單人像。在坐像中,法老都頭戴假發,上身裸露,下身著一條短褲,雙手放置膝蓋,昂首挺胸。在《哈夫拉法老像》中可以看到,在坐像中,除法老還有女神像,王後貴婦像也較多,在女神像中,大部分都上身裸露,腰身纖細,下身穿一條較薄的裙子,雙目微微閉著,雙手放在膝蓋上,左手擺平伸直,右手握著拳頭。在有些女神像中,女神頭上沒有戴冠,飄著濃密的長發,人體和面部五官都透著其寫實風格,面部表情逼真,略帶微笑。
在古埃及還存在許多貴族官吏雕像,這其中不僅包括知名者,也有不知名官吏。這些貴族官吏雕像也是半裸,大部分雕像都是上身赤裸,下身圍著布裙,所有的貴族官吏的雕像看上去都很威嚴,人物的面孔長相不同,但卻也傾向於模式化,面部表情沒什麼差異,只是頭發的長短不一,人物刻畫給人的感覺相當真實。
(二)平民朴實,生活氣息濃
在埃及的雕塑中,迄今為止,只有普通勞動者的雕像存在全裸像。在古印度,一般都不會雕刻普通勞動者,普通勞動者的雕像主要是給陵墓做殉葬品,所以其雕像在做工方面遠沒有統治者的精緻。古埃及人在雕刻平民雕像時,對人體的刻畫不會很精細,在比例方面不夠嚴格,也不夠寫實,相對而言,這種較隨意雕刻的雕像更富有生活的氣息。平民雕塑不再與貴族法老相同,不再模式化,這類平民雕像,以勞動為題材,其藝術魅力更加獨特,勞動者的雕像在人體動態上更加曲折,在面部表情刻畫方面更加形象逼真,相較於其它種類雕像而言,更加生動,富有生活氣息。
(三)古埃及雕塑嚴謹程序化
盡管埃及是世界文明的文化古國,其文明發展較早,但其最初的發展也很緩慢,最初的古埃及人民以及雕塑家並沒有「藝術」這個概念,古埃及的藝術家在雕塑人像時,並不以美為其雕塑目標,對於這些藝術家而言,雕塑物體只是為了傳遞宗教的思想。但由於古埃及人們對宗教相當重視,當雕塑師技術達到巔峰時,它的作品自然也會很美麗,這種美是由藝術師的雙手創造出來,並不源於其心中對美的理解。所以,在古埃及的雕像中,人們會發現,一大群不同人物的雕像確驚人的相似,人物的姿勢也相差不大。
在古埃及,雕塑家不斷深入的對寫實風格雕塑的技術進行研究,探索人體每個部位之間的最佳比例,如何塑造人體才能更逼真,五官如何刻畫才會生動,人體結構等等。在古埃及,王權至上,王權的威嚴不容侵犯,所以要求雕像程序化,不允許人體動態的存在。在技術方面,古埃及的藝術家很好的完成了寫實主義雕塑藝術。古埃及藝術家對人體的視覺形態進行研究,遵循寫實主義原則塑造人體,其塑造的雕像便更加真實。
古埃及的雕塑,在藝術方面一直是嚴謹的程序化。在雕塑神與法老時,製作過程更加嚴謹。在古埃及雕塑中,著名的正面律法則把雕塑造型的程式化表現的淋漓盡致。正面律主要用於圓雕中,在圓雕中坐像、立像都是以正面直視前方,身體的重心與頭部垂直於同一平面。不能左右晃動,在形態上必須始終垂直於同一平面。雖然雕塑的形象固定單一,但面部表情的刻畫卻十分生動,帶有理想化色彩,雕塑家在製作雕像時,以心中的美好形象為藍本,雕刻的塑像年輕、充滿活力。 (四)古埃及雕塑的神聖性
祭祀神靈的祭壇、廟堂最早始於古埃及,當時的古埃及人,已經開始在石頭上雕刻動物形象。約公元前3150年,上埃及與下埃及被統一,埃及的雕塑文化便開始顯現,古埃及的雕塑是面無表情與無限重復的風格。古埃及的雕刻與宗教息息相關。
古埃及雕塑完美的體現了生命的靜態景象,古埃及雕塑並不是憑空幻想的產物。埃及文化與中國古代的文化一樣,都屬於東方文化,信奉集體的智慧與力量,覺得個人力量過於渺小。古埃及雕塑就其本身而言,完全是一種宗教行為,而宗教對雕塑風格的要求具有永恆性。古埃及雕塑都突出合作的重要性,在雕塑時,需很多雕刻師聚在一起工作,相互配合。在雕刻師的眼裡,只重視作品的實用性,所有的作品功能都一樣~

E. 古埃及浮雕有什麼特徵

寬泛一點說,浮雕也是雕刻藝術的一種,只是浮雕的立體效果比雕刻要差一些,但比起繪畫來又進了一步。可以說浮雕是半立體的藝術,也許這話說得有點外行了。

在古埃及浮雕也確實成了雕刻的一個分支,手拿木槌和鑿子的匠人一般都是兩種活計都能做,而且都能嫻熟地完成。在他們看來成塊的石料做成雕像而石壁石柱和神像的基座做成浮雕就好像冬天穿厚衣服夏天穿薄衣服一樣自然。他們所關心的只是內容上需要表現什麼,是要刻畫國王出征呢,還是狩獵?

從古王國開始,雕刻者們就是一個富有的階層,據說雕刻獅身人面像的那塊大石頭就是一夥雕刻者捐贈的。這件事情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不過無風不起浪,人們盛傳雕刻者捐贈了石塊而不是一夥乞丐,至少證明「雕刻者是富有的」這樣一件事。而雕刻者的富有,又反過來可以證明在古埃及雕刻藝術的繁榮程度。

在我們看來,浮雕和雕刻當然是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在古埃及人看來浮雕卻有著經濟上的考慮,顯然浮雕比雕刻要更節省人力和物力。

乘著馬拉戰車的埃及人浮雕禮拜阿頓神的阿赫那吞一家浮雕和雕刻關系密切,和繪畫也有著極深的淵源。古埃及的浮雕源於繪畫,它的大部分是線刻,然後塗上顏色。除了技法上的相同之處,在表現原則上也非常一致。在人物的表現上浮雕和繪畫都使人物的上身為正面,面部和腿部為側面的正側面混合表現的原則。

這種別扭的姿勢,從古王國時期就已經確立了,幾千年從沒有改過。這種表現手法,除了能突出人物的方向性以外,別無什麼優點。如果你按照浮雕中人物的姿勢堅持幾分鍾,只會扭得脖子疼,真難為他們幾千年來一直按這個姿勢站在那兒了。

古埃及在很久以前就有凸浮雕和凹浮雕的區別了。凸浮雕顧名思義就是使圖像的輪廓凸出底面,而凹浮雕自然是凹入底面了,我們平時所說的淺浮雕就是指的這種凹浮雕。

從納爾邁調色板開始,浮雕藝術就已經是成熟的藝術形式了。此後的製作者們墨守成規,基本沒再做任何改進。到了中王國時期,出現了精美的淺浮雕,代表作是卡維特王後石棺上的浮雕,內容刻畫的是國王和幾個女兒的家庭生活場景。阿赫那吞倡導的自然主義同樣在浮雕藝術中表現出來,在同時代的浮雕作品中慶功典禮、宗教儀式、葬禮、宴會、建造陵墓、炮製木乃伊、雕琢石像、屠宰牲畜、駕舟、捕鵝、牧羊、播種、收割、造船、制陶、紡織、釀酒、雜耍、舞蹈等等都成了浮雕表現的內容。有意思的是在一幅浮雕作品中,雕刻者把自己也雕刻進了畫面,畫面的內容是兩個赤裸上身的雕刻者在雕刻一個裸體的男人。兩個匠人都著棕紅色,而他們的作品則沒有著色。兩個雕刻者也都遵循正側面混合表現原則,而他們的作品則完全是側面形象展示給觀眾。

從第20王朝開始,浮雕的內容受到嚴格的限制,世俗生活被嚴格禁止雕刻在石頭上。宗教成為浮雕的主要內容,觀賞浮雕變成了一件讓人肅然起敬的事情。於是古埃及的浮雕藝術也就自然而然地終結了。

乘著馬拉戰車的埃及人浮雕

F. 古埃及雕像的藝術特色

古埃及雕塑主要作為建築附屬物存在,其程式在古王國就已經形成並沿襲下去,主要表現為:直立姿勢,雙臂緊靠軀體,正面直對觀眾;著重刻畫人物頭部,其它部位刻畫得較為簡略;面部輪廓寫實,表情庄嚴;根據人物地位的高低確定比例的大小;雕像著色,眼睛中往往鑲嵌水晶、石英等物。
著名的作品有:《獅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之一,身長約57米,面部長達5米,為法老的面像。《拉霍特普王子與其妻》(坐像),線條柔和舒展,表現了王子的性格特徵以及王子妃的端莊美麗。雕像保持了原來的著色,人物眼珠由黑檀木做成。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門考拉及其妻》、《書吏凱伊》、《村長像》(實際上是王子卡帕爾雕像)等等。
浮雕、繪畫:
古埃及的浮雕與繪畫有著共同的程式:正面律(人物頭部以正側面表現,眼睛、肩為正面、腰部以下為正側面);橫帶狀排列結構,以水平線劃分畫面;根據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構圖位置;畫面充實,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膚為褐色、女子為淺褐色或淡黃色、頭發為藍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國時期的浮雕代表作是:《納米爾石板》、《獵河馬》。
古王國起的墓室壁畫:遺存數量不多,代表作是《群雁圖》,以寫實手法繪制,形象生動,色彩和諧動人。

G. 古代埃及的雕刻特點是什麼

埃及的雕塑藝術大約始於公元前4000年,建築業的誕生,孕育了藝術裝飾的萌芽。從古王朝(公元前4000-3000年)到中王朝(公元前3000-2000年)、新王朝的漫長歲月中,古埃及長期保存了原始社會的殘余,埃及的神話與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神話、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決定埃及雕刻發展遲緩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為法老政權和少數奴隸主貴族服務的。由於受宗教思想意識支配,嚴格服從上層社會的審美觀點和需要,美術家墨守陳規,在圓雕中嚴格地遵守「正面規」,不論人物站著還是坐著,人體都處在靜止中,而且面部表情總是庄嚴平靜地對著觀眾。立像多數僵直呆立,從頭頂經胸腰直到腳跟都在一條垂直線上。直立的男人體,左腳向前,重心落在腳掌上。坐像總是促膝並足地坐著的。從表面上看,埃及雕刻似乎是大同小異,但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他們的面部各有不同的特點,而且表現得相當細致。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能享受生前的一切,包括繼續使喚那些侍候他們的奴隸仆從,所以在埃及陵墓中,除了死者的雕像、死者生前活動的浮雕外,還有大批殉葬奴僕小雕像和描寫奴隸或社會下層民眾生活的浮雕構圖。小雕像不受陳規的約束,因此人物形象比較自然生動。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響的還是陵前和神廟的裝飾雕刻及紀念性雕刻。金字塔是埃及國王--法老的陵墓,其形體為正方錐形,四面正向方位,形似「金」字故名。在今開羅近郊有胡夫(海歐普斯)金字塔、哈佛拉(海佛林)金字塔和孟卡拉(米克林)金字塔。其中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獅身人面像採用一整塊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龐大、最著名的雕刻。從新王朝開始,法老不再建造金字塔。為了防止陵墓被盜,法老的祭廟和陵墓分開,陵墓一般建在荒野的山坡上。 埃及雕刻多以石頭、木材、象牙、銅、陶土為材料,巨型雕刻花崗岩、閃綠石、玄武岩等做材料,一般的雕刻用石灰石、沙石雕成,小型雕塑取材木頭或銅,有時部分採用鑲嵌工藝完成。埃及雕刻達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埃及雕刻家經過長期的探索得來的。埃及雕塑在古代世界美術史留下了燦爛的一頁。 古希臘位於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包括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沿岸。當時,一些開明的統治者除致力於內政武力外,還提倡發展美術和文藝,在公元前6世紀以後的幾百年中,古希臘科學、文學、藝術的名家輩出成就輝煌,雕塑藝術是這個時期燦爛的文化成果的一個重要方面。

H. 古埃及藝術的特點是什麼

古埃及藝術的特點:
風格非常穩定而且有明顯的等級區分,以實風格專為主理想化風格為輔,屬風格壯麗、宏偉、明
確。而且有十分嚴格的規范。

就建築方面而言,古埃及的藝術特點是:有驚人的體量感和對稱、穩定的外形,建築看起來宏偉壯觀,具有非常深的崇高感。

就會繪畫方面而言,古埃及的藝術特點是:繪畫線條流暢優美,而且色彩豐富,人物畫像為正面和側面混合的畫法,有非常濃郁的名著氣息和神秘色彩。
就雕塑方面而言,古埃及的藝術特點是:姿勢必須是直立的,雙臂緊靠軀干,正面直對著所有人,根據人物尊卑決定比例大小;同時非常注意頭部的刻畫。

I. 簡述古埃及藝術的特點

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了建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及製造木乃伊而聞名天下外,還發明了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東西。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豐富。創造的象形文字對後來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而希臘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此外,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阿蒙神廟等建築體現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築技術和數學知識,在幾何學、歷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9)古埃及雕刻藝術具有什麼色彩擴展閱讀:

古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徵,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但是金字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耗費了國家的人力和財力,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削弱了君主專制的實力。

希羅多德和狄奧多拉都記載說,人民對修建金字塔滿懷憤怒,甚至可能爆發過人民起義。第5王朝就可能是在人民起義後建立起來的,無怪乎新王朝更加依賴神權勢力來維護其統治。

天文成就

由於古埃及文化有顯著的星神崇拜,天文學觀測和記錄由祭司負責。每年夏天,當天狼星黎明前升起之時,尼羅河就開始泛濫,因此古埃及人認為天狼星是掌管聖河尼羅河的神祇,因此他們建造神殿,祭祀天狼星。另外也有人認為金字塔是用來觀測天狼星而建造的。

通過對天狼星准確的觀測,埃及人確定一年(天狼年,即一種恆星年)的長度為365.25天,與的計算長度相當接近。古埃及人賦予太陽濃重的宗教色彩,代表太陽的神祇就有數種,其中最重要的有拉和阿頓等,很多法老都以自己是拉或者阿頓的代表來統治埃及。

J. 古埃及雕塑的特徵是什麼

古埃及雕塑的特徵主要有以下4點:

一、法老貴族體態模式化,神態真實。

在古埃及,最常見的是法老與其妻子的雙人像,姿態各異,其神態的雕刻惟妙惟肖,看上去相當真實。但在體態上,卻幾乎都是一個模式,為了維持法老的威嚴,大部分雕像中夫妻並肩而坐,雙腳僅僅靠攏,雙手端正放置膝蓋上面,昂首挺胸。當遊客站在雕塑面前時,會有一種庄嚴感。

二、平民朴實,生活氣息濃。

在埃及的雕塑中,迄今為止,只有普通勞動者的雕像存在全裸像。古埃及人在雕刻平民雕像時,對人體的刻畫不會很精細,在比例方面不夠嚴格,也不夠寫實,相對而言,這種較隨意雕刻的雕像更富有生活的氣息。

平民雕塑不再與貴族法老相同,不再模式化,這類平民雕像,以勞動為題材,其藝術魅力更加獨特,勞動者的雕像在人體動態上更加曲折,在面部表情刻畫方面更加形象逼真,相較於其它種類雕像而言,更加生動,富有生活氣息。

三、古埃及雕塑嚴謹程序化。

在古埃及,王權至上,王權的威嚴不容侵犯,所以要求雕像程序化,不允許人體動態的存在。在技術方面,古埃及的藝術家很好的完成了寫實主義雕塑藝術。古埃及藝術家對人體的視覺形態進行研究,遵循寫實主義原則塑造人體,其塑造的雕像便更加真實。

古埃及的雕塑,在藝術方面一直是嚴謹的程序化。在雕塑神與法老時,製作過程更加嚴謹。在古埃及雕塑中,著名的正面律法則把雕塑造型的程式化表現的淋漓盡致,正面律主要用於圓雕中。

在圓雕中坐像、立像都是以正面直視前方,身體的重心與頭部垂直於同一平面。不能左右晃動,在形態上必須始終垂直於同一平面。雖然雕塑的形象固定單一,但面部表情的刻畫卻十分生動,帶有理想化色彩,雕塑家在製作雕像時,以心中的美好形象為藍本,雕刻的塑像年輕、充滿活力。

四、古埃及雕塑的神聖性。

古埃及的雕刻與宗教息息相關。 祭祀神靈的祭壇、廟堂最早始於古埃及,當時的古埃及人已經開始在石頭上雕刻動物形象。

古埃及雕塑就其本身而言,完全是一種宗教行為,而宗教對雕塑風格的要求具有永恆性。約公元前3150年,上埃及與下埃及被統一,埃及的雕塑文化便開始顯現,古埃及的雕塑是面無表情與無限重復的風格。

(10)古埃及雕刻藝術具有什麼色彩擴展閱讀:

古埃及雕塑的影響:

一、促進文藝運動,影響全球雕塑。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古文明發祥地之一,其歷史文化遺產豐富而悠久,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徵,也給西方雕塑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古希臘「古風時期」,雕塑處於「摸索」階段,仍能看出古埃及雕塑的影子,如人物站姿較僵硬,古板、雕塑的中心仍在兩腿之間等等特徵。

但古埃及現存的大量大型陵墓雕塑的宏偉和小型面具人物雕塑的精細,不僅影響著古希臘、羅馬雕塑,時至今日帶給世人的神秘感,促使著研究的發展和雕塑形式的革新。

二、促進了宗教的發展。

宗教在古埃及發展中起了極大的作用,古埃及一直是人類史上發展較早的一個國家,相較於其它地方而言,古埃及進入文明時代較早。在原始時代,整個世界都處在蒙昧中,古埃及人卻已經會熟練運用黃金分割法。

宗教信仰在古埃及人心中有強大的力量,古埃及人一直信奉神靈的存在,進行雕塑時,古埃及人一直遵循著宗教的信仰,所以古埃及的雕塑融入了宗教的元素,宗教文化通過雕塑傳承至今,雕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宗教的發展。

三、影響城市的人文精神。

一座城市的雕塑與它的歷史、精神文化息息相關。通過雕塑可以看出這個城市在某段時期的狀況,古埃及的雕塑本身就會讓人感受到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雕塑是象徵著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它本身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與價值觀。

在古埃及的歷史長河中,雕塑遍布於每一座城市,在不同的城市雕塑意義也不同,傳遞的思想也不同,透過雕塑,人們看見的是當地人的智慧。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