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形容雕刻
Ⅰ 形容「雕刻」的詞語有哪些
鬼斧神工、
巧奪天工、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形神兼備、
精妙絕倫、
Ⅱ 用什麼成語形容東西雖小,雕刻的里邊什麼都🈶
雕蟲小技
[讀音][diāo chóng xiǎo jì]
[解釋]比喻微不 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唐李白《與韓荊州書》:「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
Ⅲ 形容雕刻的詩詞
1、《禪定寺經院》唐代:鮑溶
原文:
蓮華不朽寺,雕刻滿山根。
石汗知天雨,金泥落聖言專。
原文屬:蓮華山上的不朽寺,雕刻著滿山的樹根。石頭出汗就知道天要下雨,這是泥菩薩落聖言。
2、《姑蘇台雜句》唐代:李紳
原文:
越王巧破夫差國,來獻黃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艷傾,妒月嬌娥恣妖惑。
譯文:越王利用巧計打敗了夫差,來獻黃金雕刻。西施的醉舞傾國傾城,羨慕月嬌娥的妖惑驚艷。
3、《好事近》宋代:趙士暕
原文:
瀟灑點疏叢,渾似蜜房雕刻。
不愛艷妝濃粉,借嬌黃一拂。
譯文:瀟灑地散落在叢中,好像是蜜房的雕刻。不喜歡艷妝濃粉,只得借嬌黃一拂。
4、《念奴嬌》宋代:劉一止
原文:
小砑蠻箋驚秀句,天巧何曾雕刻。
倚馬雄才,凌雲逸氣,路覺丹霄直。
譯文:這支小巧的筆寫成了驚人的句子,天巧沒有經過雕刻。倚著馬的雄才,凌雲逸氣,感覺這條路直通丹霄寶殿。
5、《巫山一段雲·暖候飛灰律》元代:姬翼
原文:
妙用無私無象,雕刻萬形千狀。
不言品物自芸芸,何必問東君。
譯文:這東西使用非常妙,看不出痕跡,雕刻出千奇百怪的事物。不去說物自芸芸,何必去詢問東君。
Ⅳ 怎麼誇一個人雕刻畫畫很好用什麼詞形容比較好
多才多藝 才藝兼備 技藝不凡 博學多才 才藝卓絕
爐火純青 別具一格 獨具匠心 獨樹一幟
栩栩如生 繪聲繪色 鬼斧神工
Ⅳ 贊美雕刻的語句有哪些
他心靈手巧,勤學苦練,又虛心向老前輩討教,雕刻技藝日趨圓熟。
那些在橋上和圓柱上, 門口以及窗欞上的精緻雕刻。
黃楊木體積較小, 適宜雕刻人物和動物等小件案頭陳設品。
迴廊兩壁有佛龕及歷代名人題詠碑刻30多方,各層門窗雕刻的五彩祥雲,象徵著佛光普照。
癭木因其形態特殊,紋理美觀,在工藝品雕刻及傢具貼面裝飾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傳統上都會用花葉形狀、幾何圖案、螺線紋的雕刻來美化線腳的基本輪廓。
吧台的設計也可以獨具匠心,比如在竹筒或木板上進行激光雕刻,大膽地運用背光效果,創作出奇幻、大膽的視覺效果。
你們從列國逃脫的人,要一同聚集前來。那些抬著雕刻木偶,禱告不能救人之神的,毫無知識。
一條龍造型最具威嚴,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氣宇軒昂,體現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雕刻技藝,頗值得一觀,是我國四大龍壁之一。
青花釉色的杯壁薄得透亮,杯身雕刻著一條站立的龍,顯得嬌貴又美麗,令人稱奇。
而劣質紅木傢具是採用機器雕刻的局部牙板、花邊採用小碎料雕好後用膠水和釘子裝上。
御座還有雕刻的鑲板、彎曲的椅腿,正面背面都雕有「五龍」。
他解釋如何從一個對象面部、身體的模具開始,再通過精緻的雕刻,栩栩如生的細節來創造成品的巧克力肖像。
在手工雕刻方面,引進了專業性強,工藝精湛,刀工嫻熟,雕畫、寫一體的高級人才。
從冰川包覆的山巔沖擊而下的湍流攜下一種具有很高價值的玉石,毛利人將這種硬質半透明的石頭雕刻成為珠寶和刀刃,既是工具也可以作為武器。
塊木頭在尚未切割雕刻之前是存有著無限可能的,它可以被雕琢成任何你所能想像到的東西,可是木頭一旦雕成對象,它就立刻被定型了。
滾筒製作的直接雕刻化不僅限於電雕方式,激光方式也被開發出來,正進入多樣化技術的時代。
漆器需塗上許多層薄漆,使其乾燥並磨光後才能在表面以雕刻、雕版和鑲嵌等手法裝飾。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
要製作一個皮影人,可能花上數周的時間。 製作時,先把牛皮或驢皮刮制到呈透明狀,然後再在皮上雕刻造型,這要刻上數千刀,之後再對成品進行手工敷彩。
Ⅵ 描寫「雕刻」的詩句有哪些
1、雅色素而黃,虛心輕且勁。豈無雕刻者,貴此成天性。——張說《詠瓢》
【釋義】:這是一首詠物詩。張說較少詠物詩,但這一首《詠瓢》很有趣,將初唐的文字游戲與陳子昂一類詩人的哲理意義結合了起來。
2、吾聞西方化,清凈道彌敦。奈何窮金玉,雕刻以為尊。——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釋義】:武則天當政時期,搜刮民財,大規模地在全國范圍內興建佛寺。佛寺的規模超過宮闕。崇佛的工程興起以後,每天要役使上萬人,國庫耗竭,民不聊生。
3、雕刻初誰料,纖毫欲自矜。神融躡飛動,戰勝洗侵凌。——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釋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詩詞作品之一。
4、時時仙蝶隔雲來。陰陽雕刻花如鳥,對鳳連雞一何小。——錢起《紫參歌》
【釋義】:是唐代詩人錢起所作詩詞之一。
5、瀟灑點疏叢,渾似蜜房雕刻。不愛艷妝濃粉,借嬌黃一拂。 ——趙士暕《好事近·蕭灑點疏從》
【釋義】:好事近「近」指舞曲前奏,屬大麴中的一個曲調。
Ⅶ 形容雕刻的詩句有哪些
《滿庭芳·香叆雕盤》
宋代:蘇軾
香叆雕盤,寒生冰箸,畫堂別是風光。主人情重,開宴出紅妝。膩玉圓搓素頸,藕絲嫩、新織仙裳。雙歌罷,虛檐轉月,余韻尚悠揚。
人間,何處有,司空見慣,應謂尋常。坐中有狂客,惱亂愁腸。報道金釵墜也,十指露、春筍纖長。親曾見,全勝宋玉,想像賦高唐。《江城子》
宋代:秦觀
清明天氣醉游郎。鶯兒狂。燕兒狂。翠蓋紅纓,道上往來忙。記得相逢垂柳下,雕玉佩,縷金裳。
春光還是舊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淺白深紅,一一斗新妝。惆悵惜花人不見,歌一闋,淚千行。《一七令·茶》
唐代: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卜運算元·泛西湖坐間寅齋同賦》
宋代:高觀國
屈指數春來,彈指驚春去。
檐外蛛絲網落花,也要留春住。
幾日喜春晴,幾夜愁春雨。
十二雕窗六曲屏,題遍傷心句。《後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
宋代:許棐
一春不識西湖面。翠羞紅倦。雨窗和淚搖湘管。意長箋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來相伴。東風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採桑子·謝家庭院殘更立》
清代:納蘭性德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銀牆,不辨花叢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
唐代:趙彥昭
器乏雕梁器,材非構廈材。
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後庭花·景陽鍾動宮鶯轉》
五代:孫光憲
景陽鍾動宮鶯轉,露涼金殿。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
晚來高閣上,珠簾卷,見墜香千片。修蛾慢臉陪雕輦,後庭新宴。《太常引·錢齊參議歸山東》
未知:劉燕哥
故人送我出陽關,無計鎖雕鞍。今古別離難。兀誰畫娥眉遠山。
一尊別酒,一聲杜宇,寂寞又春殘。明月小樓間,第一夜相思淚彈。《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二》
唐代:李白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
選妓隨雕輦,征歌出洞房。
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
Ⅷ 形容雕刻的成語有哪些
鬼斧神工、
巧奪天工、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形神兼備、
精妙絕倫、
鬼斧神工
[guǐ fǔ shén gōng]
出處
《莊子·達生》:「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憂鬼神。」
釋義
像是鬼神製作出來的。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巧奪天工
[qiǎo ó tiān gōng]
出處
元·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葯燃燈清晝同。。」
釋義
奪:勝過。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
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出處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茫茫然周也。」
釋義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惟妙惟肖
[wéi miào wéi xiào]
出處
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親,言談舉止,無不惟妙惟肖。
釋義
描寫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博物館里一尊尊多姿多彩的唐三彩,沉澱下厚重的歲月,淺的綠,深的青,朴實的褐紅,安靜的淺黃,交相輝映如夢似幻,幻化出大唐的繁盛與豐姿。
一位婦人正凝目遠望,鸚鵡髻如染墨,上襦塗黑漆映出光影,褐黃色的齊胸裙勾勒出她豐滿的體姿,披錦半掩在她的胸前,她伸出手想要接住什麼?
一條緗色的披錦搭在她的雙肩,雙手攏在窄袖的褐黃色,她凝目眺望著遠方,不知在眺望遠方得誰?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過焙燒,便形成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褐、綠三色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塗上的彩釉,在烘製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色釉濃淡變化、互相浸潤、斑駁淋漓、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唐三彩的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魅力。唐三彩用於隨葬,做為明器,因為它的胎質鬆脆,防水性能差,實用性遠不如當時已經出現的青瓷和白瓷。
Ⅸ 找一些描寫雕刻手法好的句子
1、走進虞卿閣的根雕展館,看到那些琳琅滿目,檀香陣陣的根雕作品,一下子好像邁入了古香古色的藝術殿宇,心中湧起的喜悅隨著主人遞過來的清茶而微微盪漾。
漫步其間,有栩栩如生,奇絕妙趣的中國古代人物根雕,有古樸雅緻,自然嫻靜的茶具桌椅根雕,有筆走龍蛇,精雕細琢的文房四寶根雕,等等。中國根雕能夠結合寮國原產的優質木材,真是一段金玉良緣,令人欣喜和驕傲。
2、真正天人合一、奇巧結合、自然美與藝術美相映生輝的根藝作品,其身價將永遠值得關注。
3、木雕工藝的技術要求和基本要領,鑿粗坯: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4、舟尾橫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5、圓刀雕琢法與排列法:由於圓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體輪廓比較含糊,產生的凹凸感又比較清晰,所以很適合探索表現各種物體的質感和肌理效果,作為浮雕的底面處理,俗稱「麻底子」,也是一種極好的起襯托作用的表現手法,圓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規則的凹凸形成體積,並在表面造成自然、渾厚、拙樸的美感。
5、圓刀雕琢法與排列法:由於圓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體輪廓比較含糊,產生的凹凸感又比較清晰,所以很適合探索表現各種物體的質感和肌理效果,作為浮雕的底面處理,俗稱「麻底子」,也是一種極好的起襯托作用的表現手法,圓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規則的凹凸形成體積,並在表面造成自然、渾厚、拙樸的美感。
Ⅹ 用什麼來形容雕刻專注
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