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91年雕刻版
❶ 91 年的一個岫玉雕刻金魚值錢嗎
這要看品相 大小 雕工如何
而不是看年份
雕工細膩,玉質不錯的岫玉具有一定價值
還需要以實物分析為准
❷ 廣告雕刻機刀頭如何區分
所有的刀抄頭都分為尖刀、襲銑刀、球頭刀幾大類,同時又有一些變種,比如V型刀或者叫倒邊刀,實際上也是尖刀的一種,還有花邊刀,銑底刀等,實際上花邊刀與尖刀接近,而銑底刀其實屬於銑刀類下面的直銑刀(銑刀分為螺旋銑刀和直銑刀)。直銑刀又分為單刃和雙刃,單刃又叫柱刀。
從直徑來說,常用的刀柄直徑是:3.175、4、6、8、10、12.7,3.175實際上可能只有3.17,所以又有人就說3.17,實際上是指8分之1英寸,12.7也是指2分之1英寸。
從名字來說,好象品種很多,實際看,建議你看實物,這樣記得快,也好理解。我們公司有刀盤,歡迎來參觀了解,如有需要請用網路搜索」成都新地歐克「即可聯繫到我們
❸ 怎樣區分紙幣是平版、凸版、還是凹版
首先您要搞請這幾個名詞彼此間的關系。其實這幾個名詞都是按紙幣印刷工藝區分的,而與紙張特點毫無關系。若從概念上說:凹版=凹印=凹版印刷,平版=膠印=平(膠)版印刷。而不存在什麼「凸印」和「凸版」。真正的「凸版印刷」工藝目前一般不能印刷復雜圖形(製版成本太高!),在紙幣上只能用於列印流水號碼,不能印刷文字和圖案。很多人說紙幣有「凸版」,其實是與「凹版」混淆了。
這些人所說的紙幣的「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其實是同一種印刷方式,其規范的名稱就是「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模具是用鋼板雕刻而成的,模具上的線條是凹下的。印刷時線條中的油墨轉印到紙上,形成凸出於紙面的花紋和圖案,立體感很強。由於鋼版的雕刻難度非常高,不易仿造,所以凹版印刷經常被用於鈔票、證件等防偽要求高的印刷品。
有些品種紙幣的冠字和號碼,是用凸起的鋼字模打上的,在紙面上形成凹下的數字。這種列印方式才是真正的「凸印」,但僅限於列印號碼,不能用於主圖印刷。
而「平版印刷」和「膠版印刷」是一個意思。這種印刷方法是通過滾筒式膠質印模把沾在膠面上的油墨轉印到紙面上。由於膠面是平的,沒有凹下的花紋,所以印出的紙面上的圖案和花紋也是平的,沒有立體感,防偽性較差。膠版印刷所需的油墨較少,模具的製造成本也比凹版低。
在第三套人民幣中,1960年版「紅一角」和一元以上的所有鈔票,正背面都採用凹版印刷。而其餘的1、2、5角鈔票起初都採用正面凹版,背面膠版印刷。後來隨著經濟發展,1、2、5角鈔票的購買力越來越低,無人去偽造它。所以為了降低印刷成本,印鈔廠把它們的正面也改成了成本較低的膠版。早期的凹版角券存世量較少,現在的價格當然也就比膠版角券貴些。
區分「凹版」和「膠版」,看其花紋的顏色和立體感就能判斷。如果拿這兩種鈔票來對比,區別十分明顯,很容易判斷。另外對於初學者,還可以採用下面2種方法:第一種是「摸」。凹版人民幣正面的「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凸出的感覺十分明顯,只要用手指從左至右輕輕摸一下,就能清楚的感覺到每個字都是凸起的。第二種是「看邊緣」。凹版印刷的文字和圖案,線條邊緣會有油墨擴散造成的細小「毛刺」,用放大鏡可以看的很清楚。而膠版印刷的線條邊緣是光滑的。
❹ 怎麼區分郵票的影寫版,雕刻版,膠版
把郵票抄平放,眼睛平行看過去,如果郵票票面不光滑略顯粗糙的,那就是膠印版郵票;如果票面光滑的就是影寫版郵票;如果看見有凸起的,那就是雕刻版郵票。
印製郵票主要採用粘印(凸印)、膠印(平印)和凹印,凹印又分影寫(照相)凹印和雕刻凹印以及混合版套印。雕刻凹版郵票以線點深淺、疏密和粗細的特有表現語言而獨具魅力,受到集郵者的喜愛。
同時,它又以難於偽造受到發行部門和印刷廠家的高度重視。但由於雕版郵票比膠版和影寫版郵票的生產周期長,工藝難度大,成本高,故雕版郵票發行較少。
(4)如何區分91年雕刻版擴展閱讀
在整張郵票紙邊上印有郵票編號、版號、張號、色標、設計者和印刷廠名等,統稱版銘。版銘是研究郵票的重要資料,因此,很多集郵者都喜歡收集帶版銘的郵票。
如:中國1981年4月29日後發行的J63《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郵票,在整張紙邊上印有雞、金魚、風箏、天壇、蝴蝶等各種圖案以及印有郵票名稱、設計者、印刷廠名、版號、張號、色標等等。
這些版銘被集郵家看作是重要的集郵資料。有的郵學家說,這是印刷廠送給集郵者的禮物,是研究郵票版式和郵票印刷的重要依據。
❺ 郵票版別的膠雕版與雕刻版如何區分
印製郵票主要採用粘印(凸印)、膠印(平印)和凹印,凹印又分影寫(照相)凹印和雕刻凹印以及混合版套印。雕刻凹版郵票以線點深淺、疏密和粗細的特有表現語言而獨具魅力,受到集郵者的喜愛。同時,它又以難於偽造受到發行部門和印刷廠家的高度重視。但由於雕版郵票比膠版和影寫版郵票的生產周期長,工藝難度大,成本高,故雕版郵票發行較少。
影寫版:
影寫版也稱照相凹版,即採用照相方法製成的凹版製版。用三原色油墨進行套印,即可印出色彩與原稿相符的郵票;為了表現畫面的深暗部分,有時再增加黑版、灰版或其他色版套印,稱為「四色版」、「五色版」……有時還運用專色,以達到墨色淳厚、簡潔明快的效果。它的特徵是:版紋深、網紋細、吃墨量大,表現能力很強,用三色版或四色版,就能印製出刷色效果比較好的郵票;色彩鮮艷、濃郁、純正,層次豐富,柔和而細膩。
膠印版:
'膠印'是廣泛使用的[印刷]技術,是先把上墨的圖像轉移到橡皮布上,然後再轉移到印刷材料表面的一種印刷方法。膠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種,也是基於水墨相斥的原理的,膠印技術可以避免印刷表面的水與油墨一起傳遞到印刷材料的表面上。
膠雕:。(其實膠雕版和雕刻版沒有區別)
將文字圖像反刻在木板或其他質料的板上,整版加墨印刷的方法。又稱雕版印刷術。約公元 7世紀產生於中國。一般工藝是,將木板鋸成一頁書面大小,水浸月余,刨光陰干,搽上豆油備用。刮平木板並用木賊草磨光,反貼寫樣,待干透,用木賊草磨去寫紙,使反寫黑字緊貼板面上,即可開刻。第一步叫發刀,先用平口刀刻直欄線,隨即刻字,次序是先將每字的橫筆都刻一刀,再按撇、捺、點、豎,自左而右各刻一刀;次為挑刀,據發刀所刻刀痕,逐字細刻,字面各筆略有坡度,呈梯形 ;挑刀完畢 ,用鏟鑿逐字剔凈字內余木,名曰剔臟,再用月牙形彎口鑿,以木槌仔細敲鑿,除凈無字處余木;最後,鋸去版框欄線外多餘的木板,刨修整齊,叫鋸邊。至此雕版完工,可以印刷。
❻ 人民幣100圓99版跟05版的真偽如何區分
1. 固定的人像水印:位於正面左側空白處,迎光透視,可見與主景人像相同、立體感很強的毛澤東像水印;
2. 紅、藍彩色纖維:在票面的空白處,可看到紙張中有紅色和藍色纖維;
3. 磁性微文字安全線:鈔票紙中的安全線,迎光觀察,可見「RMB100」微小文字,儀器檢測有磁性;
4. 手工雕刻頭像:正面主景毛澤東頭像,採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藝,形象逼真、傳神,凹凸感強,易於識別;
5. 隱形面額數字:正面右上方有一橢圓形圖案,將鈔票置於與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對光源作平面旋轉45度或90度角,即可看到面額「100」字樣。
6. 膠印縮微文字:正面下方橢圓形圖案中,多處印有膠印縮微文字,在放大鏡下可看到「RMB」和「RMB100」字樣;
7. 光變油墨面額數字:正面左下方「100」字樣,與票面垂直角度觀察為綠色,傾斜一定角度則變為藍色;
8. 陰陽互補對印圖案:票面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均有圓形局部圖案,迎光觀察,正背圖案重合並組成一個完整的古錢幣圖案;
9. 雕刻凹版印刷:正面主景毛澤東頭像、中國人民銀行行名、盲文及背面主景人民大會堂等均採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觸摸有明顯的凹凸感;
10. 橫豎雙號碼:正面採用橫豎雙號碼印刷(均為兩位冠字、八位號碼),橫號碼為黑色,豎號碼為藍色。
❼ 如何區別紅木傢具機械雕刻與手雕刻
紅木傢具的傳統手工作坊不斷減少,逐漸由具備規范化的大型傢具製造廠取而代之,曾經「一鋸一轉」的傳統雕刻工藝,也逐漸被電腦技術和現代工具所替代。我們可以從如下幾點區分手雕和機雕二者之間的區別:
1.呆板Vs生動用眼看
以電腦描圖軟體描繪原作,機雕技術只適於在平面上做精度有限的浮雕、透雕,無法做到立體圓雕和「穿枝過梗」的多層透雕,以致看上去畫面會顯得呆板而生氣不足。
相反,手工雕刻會更精緻和富有創造性,落刀之處線條粗細不保證均勻,看上去「絕對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毛碴痕跡明顯,陰刻、陽任、半陰半陽任意選擇。
2.顯現Vs凹凸用手摸
電腦化和機械化為主的機雕工藝深度有限,因此用手摸起來會感覺較為平面化,欠缺玲瓏浮凸的手感,手工浮雕的手法則比較靈活,能夠以形造勢,線條起伏舒展,刻跡深淺度不一,摸上去充滿深淺有致,凹凸不平。整體畫面充滿立體感,尤其在雕刻形態不太規則的物體如樹干、樹根時,優勢更加明顯。
3.批量Vs獨家用心感
在工廠的流水線生產模式下,每件傢具通過的是不同的機械加工工序,從電腦開板到電腦雕刻,都是按照固定的模板批量化生產,最後再靠人手打磨加工推出市面。
手工雕刻作品不可批量,由始至終都出自同一位工匠之手,由於製作時間、工序和難度都直接與成本對應,每製作一件傢具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夠得到伯樂的賞識,賺取利潤後再製作下一件傢具作品,因此製作出來的紅木傢具每道工序都凝結著工匠的心思、心血和情感所在。
❽ 袁大頭銀元怎麼區分版別
「袁大頭」由於鑄地多、鑄量大,出現了許多版別。有趣的是,盡管版別不同,但「袁大頭」的標准重量都為七錢二分,以今天的計量方法是26.697克,成色89.1%,含純銀23.493克,而且各地的「袁大頭」均可通用。按年號,「袁大頭」分為民國三年、五年、八年、九年、十年版等,均為普通版,唯獨五年版鑄量較少。其中,八年版為英國伯翰造幣廠所制鋼模鑄造,品相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按鑄造工藝及齒邊紋飾,「袁大頭」可以分為這些版別:鷹洋齒邊版、丁字齒邊版、英文簽字版、「甘肅」銘文版等。其中,「甘肅」銘文版重26克,為民國三年蘭州造幣廠鑄,花紋較粗,成色甚劣,數量不多,但各省一些藏家都有收藏。 何翔認為,「袁大頭」收藏主要追捧以上版別。市民手中大多為「袁大頭」普通版,市場價多在60元左右,是投資銀幣收藏的較好價位。 辨別真偽 「『袁大頭』 收藏重在辨別真偽。」何翔說,真幣一般足重,經過流通損耗也在26克左右,其色潤澤柔白、音色柔長、文圖精確、包漿自然;偽幣一般不足重,若重則是加大或加厚,色灰音尖,特別是現在的偽造者借用電腦製版,以合金材質冒充銀子,其色、文圖幾可亂真,但終因不是銀,其發音尖長,內行人一辨別就知真偽。 銀幣真偽鑒定方法 藏家張書裔與金銀錢幣等打了一輩子打交道,他有個鑒定銀幣真偽的好辦法:將銀幣在一塊試金石上擦拭幾次,直至出現道道銀白色的擦痕,然後在擦痕上滴入鹽酸和硝酸。這時,如果是真幣,擦痕上的混合液體呈乳白色,偽幣則呈仍無色透明狀。如果銀幣含銀量不足,鹽酸和硝酸的混合液體也呈現乳白色,但不夠濃郁。含銀量越少,其濃郁度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