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雕刻藝人
⑴ 古代雕刻木大師叫什麼名字
古代雕刻木大師:邱處機、陸子岡、劉諗、王小溪、李文甫、賀四、朱永泰、姚宗仁、朱時雲、芝亭、謝士枋、謝士枋邱處機
(1148~1227年),又名邱長春,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山東省棲霞)人,世稱"長春真人"。邱處機被稱作玉雕鼻祖。他是個道士,道號"長春" ,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也有其名。他是山東人,小時家貧,當了道士後到處雲游,見多識廣,學到了琢玉技藝。他曾遠到新疆和闐采玉,有傳說他用小毛驢運白玉回北京。他專從遭災受難的流浪兒中挑選聰明靈巧者,傳授他們琢玉,從此北京開始有了玉器行。長春道士曾被成吉思汗封為"白衣大士" ;琢玉的人稱他為"邱祖" ,他死後被葬在北京白雲觀。因他對玉器行有貢獻,每逢正月十五邱祖生日這一天,北京玉雕藝人們要到白雲觀去祭拜這位祖師爺。琉璃廠沙土園還設有長春會館,裡面安放著邱祖的塑像,會館成了紀念邱祖和玉器行聚會的場所。
陸子岡
明代嘉靖、萬曆間琢玉工藝家、雕刻家。一作子剛。蘇州(今屬江蘇)人,居橫山下。陸子岡擅玉雕,曾雕玉水仙簪,玲瓏奇巧,花托下基枝,細如發絲而不斷。《蘇州府志》贊:"陸子岡,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瓏奇巧,花如毫發"。還有《徐文長集》中載有"題水仙簪詩五道"。其中一道是"昆吾鋒盡終難以,愁煞蘇州陸子岡"之句。尚有"梅花紋茶晶花插"句。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1962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隊發掘清代皇室墓時得玉杯一件,杯柄上有"子岡"二字款,器身及蓋雕滿花紋,蓋面上 3隻圓雕獅子。造型精美,是他傳世作品。他所制之玉,與同時玉器比,有許多獨到之處,尤其刻款形式,均用圖章式印款。有陽文或陰文,有"子岡"、"子剛"、"子剛制" 3種。不顯目,也不固定,有在背面、器底、把下端、蓋里等處不一。
陸子岡是玉雕界所熟知的名字,關於他有許多傳說。明朝晚期由於手工業的發達,以及如陸子岡這樣名家高手的出現,帶有工匠名款的雕件成了世人追求的目標,此風從世俗流入皇宮大內,皇室貴族也受到影響。因此玉雕工匠們的身價也隨之提高,有的玉工高手"與士大夫抗禮"與有錢的紳士們平起平坐,成了社會的名流。本人還聽說有玉工見皇帝駕到不下跪的傳聞,我想:這一定是指皇帝來參觀,看玉工如何聚精會神的切磋琢磨,玉工因衣冠不整、泥水污漬在身,所以聖喻就"免禮"了。
劉諗
字子分,明末蘇州玉雕大師。擅琢水晶、瑪瑙、玉器,人物花鳥,巧麗絕倫,仿古惟妙惟肖可以亂真。劉諗的玉琢在最後一道工序即碾磨細工上,存在著「求形不求工」的現象。
王小溪
明代蘇州人玉雕專家。王小溪玉琢技藝,法粗獷有力,出現「三層透雕法」,鏤雕十分精細,擅琢瑪瑙,雕玉。
李文甫
明代的晚期玉雕名手,李文甫出生於蘇州,李文甫鏤雕十分葵花圖華物亂,布精細,非常具有時代風,尤以物中不過格!
賀四
明代的晚期玉雕名手,賀四是蘇州人士,三層透雕法是他的拿手!
朱永泰
乾隆宮廷玉雕名家,蘇州人。朱永泰的玉器具有簡朴渾厚的藝術特色,深受乾隆喜歡。乾隆五十三年初,造辦處玉匠朱永泰用一年時間,將御制詩和注釋、圖章款式琢磨於玉山上,工程至此告終,前後共用了八年時間。玉山工程復雜,工藝精湛,器形巨大,在我國工藝美術史上極為罕見,為稀世珍品。 朱永泰的玉雕作品(玉福海)。亦稱雲龍玉瓮。隨玉料形狀所制,近似扁方形,周身琢雲龍紋,腹內光素,底鐫弘歷題詩,為所鐫。此玉現存樂壽堂明間西側與玉壽山相對。原玉石重2500千克,連座高134.5厘米,寬135厘米,長60厘米,腹深34.5厘米,也是由兩淮鹽政玉作從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1776~1780)十月,歷時四年零四個月完成。
朱永泰的又一玉雕作品(大禹治水玉山)。全名「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玉山卓立如峰,表現出大禹指揮眾人在崇山峻嶺、懸崖絕壁上劈山鑿石、疏通水害的情景。玉重一萬零七百多市斤,高 244厘米,寬96厘米,嵌金絲燒古銅座,堪稱「玉器之王」。養心殿造辦處如意館奉旨按宋人畫「大禹治水圖」設計玉山,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初十日畫得正背左右四面紙樣,由院畫家賈全照圖式在大玉上臨畫。後幾經周折於當年閏五月七日將玉料、蠟樣同時發到兩淮鹽政,碾琢完工後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八月十六日運京。玉山背面鐫數百字御制詩文和璽文,由蘇州刻字名工朱永泰篆刻。全部工期近10年。現仍在樂壽堂後間。
姚宗仁
姚宗仁,清代蘇州琢玉高手。姚宗仁的祖父和父親都擅琢玉。雍正七年(1729)姚宗仁和都志通、韓士良同時被選進北京,在宮廷造辦處琢玉。他擅長設計畫樣,乾隆六年1741,二月初一,太監張明把一塊青玉交給姚宗仁畫樣,十六日姚宗仁畫成鳧尊紙樣,經皇帝批准發往蘇州製作。姚宗仁不但能畫樣,而且善於鑒定,乾隆對他十分器重。
姚宗仁能識料畫樣,又能幫皇帝鑒別真偽古玉。乾隆帝很賞識他,在《御制玉杯記》中記述了他識別真偽的經過,說"夫圬者梓人雖賤役""不妨為立傳"。 如此高級玉雕人才不但沒職務名稱,反被稱為與泥水打交道的鄉巴佬"賤役",可知在只有皇權沒有人權的社會里是沒有人格尊嚴的。但因姚宗仁對皇帝辮玉有貢獻,乾隆帝也想到為他立傳,道也將其地位擺平了。至於一般玉工因設計不出畫樣或因製作工期長而被責罰、打板子的事也是有的。就如姚宗仁這樣全能的玉工因延誤工期也被罰了"錢糧"。這說明在天子腳下的玉工整天受到監視,提心吊膽的進行勞作。還不如在民間的藝人那樣自由,可與官人紳士之流往來。
朱時雲
清代乾隆年間蘇州玉雕高手。擅長在玉石上刻字。朱時雲被蘇州織造衙門選送北京,在宮廷造辦處供職一年有餘。乾隆四十年1775七月,朱時雲托詞生病潛逃出宮,造辦處為此行文到蘇,要求蘇州進行查辦。 (乾隆玉洗)上的這首詩句的刻手,據《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簡稱《清文件》)記載,此時蘇州刻字名匠朱時雲在宮中受命,那麼,這首詩很可能是由朱時雲所刻。
芝亭
乾隆宮廷玉雕名家。芝亭仿古玉已初顯端倪.
謝士枋
清代乾隆年間吳縣人,故居在香山附近的圓通庵。謝士枋少年喪父,家境貧寒,鄰翁招他為徒,帶至揚州,習學玉雕。他靈敏好學,三年學成。所雕玉器精妙絕倫,揚州鹽商大賈競相高價爭購,名聲鵲起。乾隆年間被召入皇宮內廷。其一作品,形似半爿西瓜,外皮綠如翡翠,內瓤紅似珠霞,好似剛剛剖開,甘露欲滴,見者無不稱奇。乾隆帝對之愛不釋手,藏於圓明園。l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英軍所得,後賣到上海。看到這件玉器的人都驚詫不已,以為至寶。
⑵ 古時候,雕刻藝人們是用什麼方法來使其雕刻作品表面光滑的
哥妹旅行網
⑶ 民間藝人的雕刻
王金根(第二屆中國民間藝人節中國十佳民間藝人)——上海,石雕
王金根現年七十歲,上海南匯人,1996年5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5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雕刻專業委員會評為德藝雙馨雕刻大師,現任中國民協雕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其石雕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被愛好收藏家所收藏、及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二十多個國家通過政府機構邀請其出席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為祖國人民爭得了榮譽。 張德和(第二屆中國民間藝人節 中國十佳民間藝人)——浙江,根雕
張德和,1955年出生浙江象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根藝美術學會理事、中國竹工藝大師、中國根藝美術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省根藝美術學會副會長、省工藝美術學術委員會副會長、浙江省竹根雕專業委員會主任。
代表作有《眷戀》、《洪荒時代》、《人之初》、《醉》等,共有40餘件作品在省、全國和國際展覽中獲金獎。數百件作品被國內外行家、名人及博物館、藝術館收藏。 鄭勝寧(第二屆中國民間藝人節 中國十佳民間藝人)——浙江,黃楊木雕
鄭勝寧1943年生,浙江省工藝美術研究所高級工藝美術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根藝美術大師。1962年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於「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從藝40餘年,擅長黃楊木雕的人物、動物雕刻。共創作黃楊木雕、根雕作品數百件(套),曾赴加拿大、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考察訪問,學術交流,技藝表演。作品在全國和省級工藝美術、根藝美術的歷屆展覽會共計金獎12件、銀獎13件、銅獎1件、精品獎2件、特別獎1件;2002年12月21日至26日在杭州浙江展覽館舉辦《鄭勝寧雕刻藝術展》及學術研討會,受到業內人士高度評價。 周鍾體(第二屆中國民間藝人節 中國十佳民間藝人)——雲南,根藝
周鍾體一級根雕藝術家,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天緣」根雕藝術館館長。
他的根雕創作由因物像形升華到大象無形的空靈境界,其作品形成了龍、火、孔、雀、仙鶴、人物、根書、自然景觀等系列,加上獨特的造型,優良的材質,深受大眾喜愛,獲全國展金獎6個,獲省級金獎4個。
⑷ 贊美雕刻藝人的詩句
1、《詠瓢》
年代: 唐 作者: 張說
美酒酌懸瓢,真淳好相映。蝸房卷墮首,鶴頸抽長柄。
雅色素而黃,虛心輕且勁。豈無雕刻者,貴此成天性。
2、《好事近·蕭灑點疏從》
年代: 宋 作者: 趙士暕
瀟灑點疏叢,渾似蜜房雕刻。
不愛艷妝濃粉,借嬌黃一拂。
有情常恁早相逢,須信做尤物。
已是惱人風韻,更芝蘭香骨。
3、《念奴嬌·故山秋晚》
年代: 宋 作者: 劉一止
故山秋晚,嘆蕭蕭華發,霜林同色。崖谷題詩追舊賞,往往蒼苔綠壁。二士權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佛香吹過,了知境是空寂。
別後風月佳時,拄頤何事,想東林遙碧。小砑蠻箋驚秀句,天巧何曾雕刻。倚馬雄才,凌雲逸氣,路覺丹霄直。三千牘就,看君歸奏文石。
4、《歸朝歡·山下千林花太俗》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山下千林花太俗。山上一枝看不足。春風正在此花邊,菖蒲自蘸清溪綠。與花同草木。問誰風雨飄零速。莫怨歌,夜深岩下,驚動白雲宿。
病怯殘年頻自卜。老愛遺編難細讀。苦無妙手畫於菟,人間雕刻真成鵠。夢中人似玉。覺來更憶腰如束。許多愁,問君有酒,何不日絲竹。
5、《姑蘇台雜句》
年代: 唐 作者: 李紳
越王巧破夫差國,來獻黃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艷傾,
妒月嬌娥恣妖惑。姑蘇百尺曉鋪開,樓楣盡化黃金台。
歌清管咽歡未極,越師戈甲浮江來。伍胥抉目看吳滅,
范蠡全身霸西越。寂寞千年盡古墟,蕭條兩地皆明月。
靈岩香徑掩禪扉,秋草荒涼遍落暉。江浦回看鷗鳥沒,
碧峰斜見鷺鷥飛。如今白發星星滿,卻作閑官不閑散。
野寺經過懼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館。吳鄉越國舊淹留,
草樹煙霞昔遍游。雲木夢回多感嘆,不惟惆悵至長洲。
⑸ 雕刻藝人如何推廣自己作品
社會化營銷網路推廣,杭州盡在的微博推廣
大家每天都在用手機內看微博,如果在微博上發容現了好玩的東西,順手就點擊了,所以微博推廣的好了,還是可以獲得不錯的點擊率和曝光量的。如何做好呢?
介紹微博的內容撰寫上,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1、直接帶上下載連接:點擊之後,直接到著陸頁。
2、內容要清晰的把好處列出來,點擊是因為好處。
3、最好配合上多組圖片和視頻,然後沒點擊之前,就可以快速了解
⑹ 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嚮往.這句話是什麼修辭手法
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嚮往.這句話是什麼修辭手法——排比修辭手法。
原句:自古至內今,為詩人所題詠,容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嚮往。
排比是一種修辭手法,利用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片語(主、謂、動、賓)或句子並排(三句或三句以上),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
「為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嚮往」屬於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片語,所以這一句屬於排比修辭手法。
您好,很高興第一時間為您解答!如有問題請及時追問,如果滿意請採納!
⑺ 請問雕刻明星的頭像是不是違法
當然侵了肖像權,像這種大都要讓那個名星同意才成哦.呵..
不過要是是小店的話你就做吧.怕什麼呢.
大的公司就到相關部門去咨詢一下要怎麼樣才成哦.
⑻ 中國雕刻之鄉是哪雕刻過什麼
曲陽之享有盛名,更因他創造了燦爛的石雕文化。相傳是張良之師 ------ 與鬼穀子齊名的黃石公著下了《雕刻天書》,才有人在黃山上創習石木雕刻。到西漢(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5 年)時期雕刻已盛,被漢武帝盛贊為「雕刻之鄉」。從此,曲陽石雕步入輝煌,技藝日趨精湛,雕刻藝人輩出。元朝時期著名雕刻大師楊瓊雕刻的「一獅一鼎」被元世祖忽必烈稱為絕藝。清(公元 1644 – 1911 年)末藝人的雕刻「仙鶴」、「干枝梅」一舉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榮獲第二名,更使曲陽石雕聲名鵲起。從雲岡石窟、樂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至阿房宮、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及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到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築,處處都留下了曲陽人的雕刻藝術。 新中國成立後,古老的雕刻藝術煥發出了新的光彩。藝人把浮雕、鏤雕、圓雕的技法和現代解剖學、透視學、美學融入雕刻技藝中,使仿古作品古樸典雅,栩栩如生,現代作品清新自然,意境幽深。藝人中的代表人物、當代全國工藝美術大師盧進橋的「卧觀音」、「三大仕」等八件作品,被國家視為珍品,收藏於中國工藝美術館。國際工藝美術大師甄彥蒼,開創了嶄新的「西洋派」雕刻技法,其雕品更神采具備。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⑼ 什麼是雕塑
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瑪瑙等),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雕、刻通過減少可雕性物質材料,塑則通過堆增可塑物質性材料來達到藝術創造的目的。圓雕、浮雕和透雕(鏤空雕)是其基本形式。在同一環境里用一組圓雕或浮雕共同表達一個主題內容的叫組雕。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緊密相關,同時又受到各個時代宗教、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在人類還處於舊石器時代時,就出現了原始石雕、骨雕等。雕塑是一種相對永久性的藝術,古代許多事物經過歷史長河的沖刷已盪然無存,歷代的雕塑遺產在一定意義上成為人類形象的歷史。傳統的觀念認為雕塑是靜態的、可視的、可觸的三維物體,通過雕塑訴諸視覺的空間形象來反映現實,因而被認為是最典型的造型藝術、靜態藝術和空間藝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在現代藝術中出現了反傳統的四維雕塑、五維雕塑、聲光雕塑、動態雕塑和軟雕塑等。這是由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出現,沖破了由牛頓學說建立的世界觀,改變著人們的時空觀,使雕塑藝術從更高的層次上認識和表現世界,突破三維的、視覺的、靜態的形式,向多維的時空心態方面探索。
雕塑的沿革
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 緊密相聯,同時又受各個時代宗教 、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如法國舊石器時代的圓雕裸女和牝馬、野豬等浮雕,中國陝西何家灣和遼寧凌源、建平等地發現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頭像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和對動物的崇拜以及認識人本身、認識世界的過程。秦始皇陵兵馬俑再現了2000多年前的帝國大軍的威勢。雕塑是時代、思想、感情、審美觀念的結晶,是社會發展形象化的記錄。
雕塑的種類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為木雕、石雕、骨雕、漆雕、貝雕、根雕、冰雕、泥塑、麵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雕塑的三種基本形式:圓雕、浮雕和透雕
①圓雕。所謂圓雕就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手法與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寫實性的與裝飾性的,也有具體的與抽象的,戶內與戶外的,架上的與大型城雕,著色的與非著色的等;雕塑內容與題材也是豐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動物,甚至於靜物;材質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質、木質、金屬、泥塑、紡織物、紙張、植物、橡膠等等。
圓雕作為雕塑的造型手法之一,應用范圍極廣,也是老百姓最常見的一種雕塑形式,本書將重點講述關於人像圓雕的雕塑技法。
②浮雕。所謂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並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築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由於其壓縮的特性,所佔空間較小,所以適用於多種環境的裝飾。近年來,它在城市美化環境中佔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內容、形式和材質上與圓雕一樣豐富多彩。
它主要有神龕式、高浮雕、淺浮雕、線刻、鏤空式等幾種形式。
我國古代的石窟雕塑可歸結為神龕雕塑,根據造型手法的不同,又可分為寫實性、裝飾性和抽象性;
高浮雕是指壓縮小,起伏大,接近圓雕,甚至半圓雕的一種形式,這種浮雕明暗對比強烈,視覺效果突出;
淺浮雕壓縮大,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種建築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體量感和起伏感;
線刻是繪畫與雕塑的結合,它靠光影產生,以光代筆,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給人一種淡雅含蓄的感覺;
③透雕。去掉底板的浮雕則稱透雕(鏤空雕)。把所謂的浮雕的底板去掉,從而產生一種變化多端的負空間,並使負空間與正空間的輪廓線有一種相互轉換的節奏。這種手法過去常用於門窗欄桿傢具上,有的可供兩面觀賞。
除上述兩種形式外,雕塑按其功能,大致還可分為紀念性雕塑、主題性雕塑、裝飾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陳列性雕塑五種。
①所謂紀念性雕塑是以歷史上或現實生活中的人或事件為主題,也可以是某種共同觀念的永久紀念。用於紀念重要的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一般這類雕塑多在戶外,也有在戶內的,如毛主席紀念堂的主席像。戶外的這類雕塑一般與碑體相配置,或雕塑本身就具有碑體意識。如1990年建成的《紅軍長征紀念碑》,堪稱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雕塑藝術綜合體。
②主題性雕塑顧名思義,它是某個特定地點、環境、建築的主題說明,它必須與這些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並點明主題,甚至升華主題,使觀眾明顯地感到這一環境的特性。它可具有紀念、教育、美化、說明等意義。 主題性雕塑揭示了城市建築和建築環境的主題。在敦煌縣城有一座標志性雕塑《反彈琵琶》,取材於敦煌壁畫反彈琵琶伎樂飛天像,展示了古時「絲綢之路」特有的風采和神韻,也顯示了該城市擁有世界聞名的莫高窟名勝的特色。這一類雕塑緊扣城市的環境和歷史,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身世、精神、個性和追求。
③裝飾性雕塑是城市雕塑中數量比較大的一個類型,這一類雕塑比較輕松、歡快,帶給人美的享受,也被稱之為雕塑小品。這里專門把它作為一類來提出,是因為它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美化你的生活空間,它可以小到一個生活用具,大到街頭雕塑。所表現的內容極廣,表現形式也多姿多彩。它創造一種舒適而美麗的環境,可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的情操,培養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我們平時所說的園林小品大多都是這類雕塑。
④功能性雕塑是一種實用雕塑,是將藝術與使用功能相結合的一種藝術,這類雕塑也是從你的私人空間如「台燈座」,到公共空間如「游樂場」等無所不在。它在美化環境的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環境,啟迪了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在生活的細節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美。功能性雕塑其首要目的是實用,比如公園的垃圾箱,大型的兒童游樂器具等。
⑤陳列性雕塑又稱架上雕塑,由此可見尺寸一般不大。它也有室內、外之分,但它是以雕塑為主體充分表現作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風格和個性,甚至是某種新理論、新想法的試驗品。它的形式手法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內容題材更為廣泛,材質應用也更為現代化。但不管怎樣它都給有才能的藝術家提供了創造性的空間,並保證了人類最主要的藝術形式之一——雕塑,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以上所說的五種分類並不是界線分明的。現代雕塑藝術相互滲透,它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擴大,如紀念性雕塑也可能同時是裝飾性雕塑和主題性雕塑;裝飾性雕塑也可能同時是陳列性雕塑
材料和製作方法
雕塑藝術往往因使用材料不同,製作方法也各有差異。
泥塑
泥塑的製作方法大致分二種:一種是近代從西歐傳入的雕塑的製作方法;另一種採用我國傳統泥塑製作方法。
從西歐傳入雕塑的製作方法是:先要有一個雕塑鐵架子,架子根據塑像的姿態、形體的比例大小,而決定內部骨架的形狀;在骨架四周紮上若干小十字架,它的作用是將泥巴相聯成為一個整體,不至於塌落,便於塑造。架子做好後,根據預先做好的泥巴構圖進行放大塑造。圓雕是立體的,要有一個整體觀念。先把四面八方的泥堆好,由簡而繁,逐步深入。第一步要注意每個角度的整體效果。第二步要分析形體結構是否准確,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是否統一和諧。第三步著重形象的細致刻畫,直到完成。泥塑因受氣候影響易裂變形,難以永久保存,故泥塑完成後一般要翻成石膏像。就成為一件作品。現在我們接觸到的雕塑作品,大都是石膏做成的,往往噴上各種顏色,使它產生青銅、木材、石頭等等的質感。關於翻石膏,有一套復雜的技術,這里就不介紹了。
我國傳統的泥塑製作方法則不同。在我國的寺廟里,許多神佛的塑像金碧輝煌,如果打碎一看,原來是一堆木材、泥團、棉花、斷麻、沙子、稻草、麥秸、葦秸、谷糠、元釘等等東西。它的製作程序大體是這樣的:第一步,根據神佛的題材、大小、動態、先搭好木製骨架,在骨架上捆上稻草或麥秸以增大體積,再用谷殼和稻草泥拌好的粗泥在骨架上用力壓緊、糊牢;第二步,等粗泥干到七成的樣子再加細泥(細泥用粘土、沙子、棉花等混合而成),把人物的神態充分刻畫出來;第三步,等泥塑全乾透後產生大小許多裂縫,再加以修補;第四步,等泥巴干透後,把表面打磨光潔,然後用膠水裱上一層棉紙,並加以壓磨,使表面一層更平正、細致、堅固,再塗上一層白粉(白粉加膠水);第五步是在白色的形體上,根據人物的需要上各種顏色,待全部顏色上好後,再塗上一層油,以保護彩色的鮮艷,到此就全部完成了。
木雕
我國木雕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殷、周就已流行。到了戰國時代,木雕的製作頗為盛行。由於木質材料易於腐朽和焚燒,所以木雕傳世不多。木雕用的材料因地制宜,一般有黃楊木、紅木、金木、白果木、龍眼木、樟木等等。
我國傳統的木雕製作方法:(一)因材料進行設計,充分發揮木頭的自然形態和特點。(二)一般先要畫出構圖或做出泥塑的稿子,即便有經驗的藝人也要細心研究和推敲,打好一個成熟的腹稿。(三)先打粗坯,如雕人物要初步雕出人物的動態、比例、形體以及空間體積等,把基本形態刻畫出來。(四)利用各種不同形狀的鑿子,用由粗到細、由整體到局部、由簡而繁、逐步深入的方法,雕出形態生動、性格鮮明的形象。還有大型木雕,現在採用新的工藝:先做好泥塑,翻成石膏像,再以石膏像(模特兒)作依據,採用「點形儀」工具,在木材的前後上下四周找出點子(形體的部位)。用這樣的方法雕刻出來的作品,形象正確不走樣,效果很好。
石雕
石雕就是採用各種不同石料雕成的作品,它在歷史上占重要地位,不論中國或外國很早就發展了石雕藝術。
石雕一般採用大理石、花岡石、惠安石、青田石、壽山石、貴翠石等作材料。花岡石、大理石適宜雕刻大型雕像;青田石、壽山石的顏色豐富,更適宜於小型石雕。石雕的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根據石料性質和雕刻者的習慣各不相同,大致可分為二種:一是傳統的方法,構思、構圖、造型以及打石雕刻都是由個人獨自完成。而大型雕刻要在石料上畫好水平線和垂直線,打格子取料,用簡易測量定位的方法進行雕刻。二是採用新的工藝,即先做好泥塑,翻成石膏像,然後將石膏像(模特兒)作為依據,依靠點形儀,再刻成石雕像。
玉雕
玉雕總稱玉器,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在新石器時期已有玉佩出現,商朝的琢玉技藝就比較成熟了。玉雕的材料,有白玉、碧玉、青玉、墨玉、翡翠、水晶、瑪瑙、黃玉、獨玉、岫玉等幾十種。因為玉本身性質細致、堅硬而溫潤,或白如凝脂,或碧綠蒼翠,色澤光潔而可愛,適合製作名貴的裝飾品。玉雕藝人善於利用材料本身的花紋,因料設計色調和形態,通過精心構思創作出許多精美絕倫的玉雕珍品。如北京玉器廠製作的水膽瑪瑙製品《旭日東升》,就是一件珍品。什麼叫水膽瑪瑙?其中的水是在億萬年前火山爆發時,水蒸氣被岩漿密封,冷卻以後凝結而成的,因為它呈現膽狀,所以稱之為水膽。而水膽外面的岩漿隨著歲月的流逝,密度不斷增加,便形成了瑪瑙,這在自然界是極為罕見的。北京玉器廠藝人就是利用水膽瑪瑙的自然特點,雕刻出一輪紅日從海面上噴薄欲出、浪花飛卷、仙鶴齊鳴的景象,有如天成,令人稱絕!
至於玉石的製作,一般人以為是用雕刀刻成的,其實不然。玉石的質地很堅硬,雕刀刻不進去,而是採取琢磨的方法,即在製作時,用各種形狀的鑽頭、金鋼砂和水,根據作品形狀把多餘部分琢磨掉。因此完成一件玉雕作品要花很長的時間。
其它陶瓷、牙雕、磚刻等的製作方法與上面所談的類似,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雕塑工具
工具是雕刻家從事創作的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侶。雕塑的基本工具有:
①雕塑刀。為泥塑工具,用於刮、削、貼、挑、壓、抹泥塑和造型 。又分為3種 :第一種為金屬工具,由鋼( 發藍防銹 )、不銹鋼 、黃銅等製成,刀頭分斜三角形、柳葉形、卯葉形和箭鏃形,有的邊緣為鋸齒狀。第二種為非金屬工具,由竹、木 、骨 、象牙 、牛角、塑料等材料製成。大型的刀具形狀有鞋底形、墨魚骨形、拇指形 、斜三角形等 ;小型刀具形狀有菱角形 、小腳形、球形、條形等。第三種為刮刀,可切削造型和做衣紋,有各種圓弧形和方形雙面刮刀等。
②石雕鑿。為鋼質桿形石雕工具,下端為楔形或錐形,端末有刃口,用錘敲擊上端使下端刃部受力,按刃部形狀分尖鑿、平鑿、半圓鑿和齒鑿,是石雕基本工具。
③石雕錘。為敲擊工具,用以敲擊石雕鑿或木雕刀雕刻石、木料,分大、中、小三號。花錘亦是石雕錘,直接以錘面敲擊石塊,造成粗獷厚重,渾然一體的雕塑感。剁斧用於直接剁砍石面,砍出工整平行的細線,能加強雕塑體面的方向感、韻律感。
④木雕刀。一般由刀頭、刀把和鐵箍構成,依刃口形狀分平口、斜刃、三角和圓口刀 4 種,按頸狀分有曲頸 、直頸兩種 ,每一類又各有大、中 、小 3 號。
⑤ 弓把 。為雕塑用卡鉗 。可測量距離 ,有兩個可開合的象牙形卡腳,也可隨時改變卡腳的彎度。
⑥比例弓把。是雕塑放大用的度量工具。
⑦點型儀。為三坐標定位儀,用於復制石雕與木雕。在石膏像上找出 3 個基準點,用點型儀上的定位鋼針對准並固定,利用點型儀上可滑動的部件和萬向關節及指針,可對准雕像上任何一個空間位置,把可移動的部件鎖定 。把點型儀 挪到石塊或木料上 ,鋼針對准 相應的基準點,指針能把石膏像上的點標於石頭或木塊上,就能准確地復製成石雕和木雕。
隨著工業的發達程度,雕刻工具也走進現代化 ,切割機,角磨機,電轉等機床或小型電動工具,都是雕刻師的好幫手.
⑽ 雕刻手藝人的靜氣和力量
雕刻也是一門手藝活,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