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雕刻怎麼處理骨頭
㈠ 牛骨雕刻如何做舊
1、古法做舊骨頭:准備一口小鍋,鍋里加紅茶、紫米慢慢加熱,防止熱脹冷縮煮碎,
2、加熱內+過水+加熱+過水+入罐,容改下色差,侵泡72小時。
3、3小時陰干,最後用高蜂蠟拋光煲蠟。
4、漂白牛骨方法:雙氧水+少量84,出來後一定要及時沖洗干凈,如果不做舊就盡快用蜂蠟保護,牛骨接觸空氣長了就會變色。
㈡ 這是什麼骨頭雕刻的
通常是用耗牛骨或牛骨雕刻的,不過這圖案看起來怪瘮人的,喜歡就好。
㈢ 雕刻用的骨頭能不能煮
你要吃么
㈣ 骨頭用什麼可以雕刻,主要用的工具是什麼
以下刀具都可以:
圓刀:刃口呈圓弧形,多用於圓形和圓凹痕處,在雕刻傳統花卉上也有很大用處,如花葉、花瓣及花枝乾的圓面都需用圓刀適形處理。圓刀橫向運刀比較省力,對大的起伏、小的變化都能適應。而且圓刀的線條不肯定,使用起來靈活且便於探索。根據不同的用途,圓刀的型號應有所區別,大小范圍基本在5厘米-0.5厘米之間。做圓雕人物的刀口兩角要磨去,呈圓弧形,否則雕衣紋或其它凹痕時,不但推不動,還會破損凹痕道的兩旁。倘若做浮雕時,則應保留刀口兩角,並利用其角尖的功能雕刻地子角落處,因此要配備二種。圓刀還有正反之別,斜面在槽內、刀背呈挺直的為正口圓刀,它吃刀比較深,最適合做圓雕,尤其是在出坯和掘坯階段。斜面在刀背上,槽內呈挺直的為反口圓刀,吃木比較深活,能平緩的走刀或剔地,在浮雕中用途更大。圓刀的形狀還可根據需要做成鐵桿彎曲形,以便伸進較深的部位挖雕鏤洞。
平刀:刃口呈平直,主要用於劈削鏟平料面的凹凸,使其平滑無痕。型號大的也能用來鑿大型,有塊面感,運用得法,如繪畫的筆觸效果,顯得剛勁有力,生動自然。平刀的銳角能刻線,二刀相交時能剔除刀腳或印刻圖案。瑞典和蘇聯的木雕人物就多用平刀,有強烈的木趣刀味。
斜刀:刀口呈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於作品的關節角落和鏤空狹縫處作剔角修光。如果刻人物眼角處,斜刀更好用。料刀又分正手斜與反手斜,以適合各個方向。在上海的黃楊木雕中刻毛發絲縷通常使用斜刀,用扼、擰的方法運刀,刻出的毛發效果比用三角刀刻得更為生動自然。
玉婉刀:俗稱「和尚頭」、「蝴蝶鑿」,刃口呈圓弧形,是一種介乎圓刀與平刀之間的修光用刀,分圓弧和斜弧二種。在平刀與圓刀無法施展時它們可以代替完成。特點是比較緩和,既不像平刀那麼板直,又不像圓刀那麼深凹,適合在凹面起伏上使用。
中鋼刀:刃口平直兩面都有斜度。也稱「印刀」。傳統雕刻認為:中鋼刀鋒口正中,用它打坯可保持鋒正直往,使周圍保留部分不受震動。中鋼刀還用於印刻人物服飾及道具上的圖案花紋。
㈤ 雕刻原料羊骨的處理方法
先用高溫水煮至骨肉分離,然後用洗潔劑清洗進一步去油污,最後用清水沖洗後陰干。
㈥ 怎樣去除牛骨里的油脂,用於雕刻用。謝謝
方法一
1.除脂
除脂可採用高溫水煮的方法:鍋里放約公斤清水,投入選好的牛骨,加鹼0.03公斤,水要沒過骨頭,蓋好鍋蓋就可以開始煮了。水燒開後再煮約半小時,會看到水的表面漂浮著一層浮油,將浮油撇去,再繼續水煮,直到浮油全部撇凈,就可以把骨頭撈出來涼干備用。
2.漂白
將脫脂的骨骼浸入4%過氧化氫中漂5~6天。等骨骼潔白時就可取出。
優點:操作簡單,所需時間短。
缺點:除脂效果一般
方法二
1.煮制 將剔凈肉的骨骼用清水浸泡2天,放入大鍋或不銹鋼筒內,用0.5~1%碳酸鈉溶液煮沸,煮至韌帶變黃時撈出浸水,剔去軟組織。然後再用0.3%碳酸鈉溶液煮沸後,取出再浸水,再剔除軟組織,直至將骨骼上的軟組織剔凈為至。
2.待骨晾乾後,用電鑽在骨關節面的中央或骨塊內側面隱蔽的部位鑽孔,然後再用0.1%鹼水煮制,使骨內的骨髓溶解逸出,煮沸後立即停火,以免傷及骨質,再用金屬注射器抽取鍋內的熱鹼水,從鑽孔處注入,反復沖洗骨內的骨髓後,再用溫水沖洗後准備脫脂。
3.脫脂 脫脂方法:將骨骼洗凈後浸入1~1.2%氫氧化鈉或0.8~1%氫氧化鉀中2~4天,取出用清水沖洗,剔凈殘留肌肉。再浸入汽油或二甲苯中,脫脂約7天。注意浸制容器用塑料布封嚴,防止揮發。在此期間要倒掉1~3次溶解油脂的舊液,加入一些新的汽油。
4.漂白 將骨骼浸入10%過氧化氫(雙氧水)中1~3天,中間也可換液一次,效果更好,待骨骼變成潔白時取出,清水沖洗。
優點:除脂效果好
缺點:操作復雜,需要工具葯品多,准備周期長。
㈦ 骨頭藝術品要怎麼做
可以進行雕刻,平雕、浮雕、圓雕都可以,無論是擺件還是拼接畫都是不回錯的選擇,專業答術語叫「骨行」,這個行當現在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另外可以關注一下象牙雕刻,兩者基本相通,只是象牙的質地、價格、歷史等原因,使得被關注的程度較高,從雕刻角度講幾乎沒有區別。
㈧ 骨頭如何做工藝品
羊頭骨工藝品的話,
剔殘肉---浸酸--清洗晾曬--二次剔除---打磨痕跡----清洗漂白---串接專固定---提白保護漆屬----
不過現在想找到好的羊頭骨,或者牛頭骨的話,可不太容易。
至於別的類型,骨頭鏤空雕刻,技術含量實在太高。沒有師傳,沒有象牙。還是算了吧,
㈨ 牛骨頭雕塑雕刻品怎麼擦清洗
留骨頭的雕塑雕像品,你可以用濕毛巾慢慢的給他擦拭,要一點一點的擦
㈩ 骨頭工藝品製作過程
材料一般選用長骨;即牛羊豬等的肢骨,肢骨中段密度較大,適宜製作雕刻
首先去版肉、肌腱權及骨膜;方法:水煮。可加少量白礬,使肌腱骨膜容易脫落
然後破開材料,去掉長骨的兩端關節比較酥鬆的部分、及中間的骨髓
接下來是開料,根據所做產品的需要,選用適當工具把材料製成大小合適的塊、片、筒、等等
然後是雕刻,一般是使用雕刻機,手工雕刻的話,對刀具和匠人的要求比較高
一般來講,雕刻完畢後需要拋光,可選用白色或無色拋光膏,用100片30CM布輪轉速800轉/分進行拋光
接下來上色,根據產品要求也可不上色
最後進行罩漆,推薦選用天然透明光漆,手工塗刷或壓縮空氣噴漆均可。
如有配件,裝好配件。
包裝。
另外完整頭骨類工藝品相對簡單,省卻上述備料、雕刻、拋光步驟即可。但要在顱腔內防置乾燥劑和防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