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劍劍首如何雕刻的
1. 關於漢劍的鍛造方法好壞和材料的好壞。
現代的漢劍你不要抱太大希望
百煉鋼就是經過了很多次加熱鍛打出來的劍專
千層剛說的是鋼材經屬過了折疊鍛打,有很多層
廣義上他倆也可以算成一種鍛造法
隕鐵就算了吧,別信~
哪種好壞根本沒什麼區別~~~一般都是45號鋼和65Mn重疊打出來的,相差不大
刀劍好壞,重要的是淬火工藝
2. 漢劍的劍具裝飾
從海內外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的實物分析,漢代鋼鐵劍的劍具和裝飾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在上海博物館內保存著一把品相極其完美的西漢玉具劍。目測此劍通長超過100CM,劍身僅輕微銹蝕,表麵包漿圓熟。劍莖扁平,寬度約為劍刃的一半,足夠支撐大力劈殺而不至於斷裂四件玉具與劍身,劍鞘契合牢固,本身完美無缺。更加難得的是原件劍鞘也是基本得以保存下來。此劍是典型的中原鋼鐵劍,造型修長,劍刃犀利,裝飾古雅。根據玉具的紋飾和劍身的造型等特點分析,應該為西漢早期中原貴族佩飾劍。
《說苑·反質》曾載:「經侯過魏太子,左服玉具劍,右帶佩環,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視。經侯曰:『魏國有寶乎?』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此魏國寶也。』經侯應聲解劍而去佩。」這則故事反映出,當時貴族階層多視玉具劍與玉佩飾為寶物。至漢代時,此風更盛,並成為相互饋贈的禮物。《漢書·匈奴傳》載:「單於正月朝天子甘泉宮,賜玉具劍。」《漢書·王莽傳》亦載:「進其玉具寶劍,欲以為好。」可見西漢時,仍以戰國時流行的「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劍為寶」(《呂氏春秋·侈樂》),以佩戴「玉具劍」為時尚,特別是加之工藝技術的不斷發展,所以漢代玉具劍上的玉質裝飾物較之戰國數量大增。雖然造型、工藝基本繼承了戰國傳統風格,而圖案紋飾則更加新穎別致。 櫑具、玉具和金銀具鋼鐵劍,大多為為輿服佩劍或權貴飾劍,非戰斗所設計。從出土實物來看,漢代中原格鬥鋼鐵劍,大多數採用無裝飾的素銅劍具。這些劍或是裝備軍隊的實戰兵器,或是普通人日常防身的佩器。劍體上所裝劍首、劍格普遍以銅鑄成。這是因為銅便於鑄造形,易於磨光裝飾,比鋼鐵更具審美價值。所以直至今天,刀劍上的附件仍多以銅制。一般劍格為「凹」形,少量為平「一」字形。莖末劍首通常為圓盤形。
3. 漢劍劍首開膠,誰知劍柄的纏繩怎麼弄
把繩子重新纏好,用502
4. 看到很多漢劍上面有花紋和顏色,請問這是怎麼做出來的求除了用發黑液以外的方法。
如果是現代技術,可以考慮用化學蝕刻來製造花紋,然後用電鍍或化學鍍改變表面顏色。
5. 漢劍是怎麼佩帶
相信許多人都會來說,用繩子自拴住鞘掛在腰帶上嘛,這個答案有理但不全對,高古至魏晉採取的是?式佩帶法,自南北朝以來隨著西亞佩劍方式的東漸我國逐漸流行雙耳懸掛式並流傳至今。?式佩劍與懸掛式佩劍二者大為迥異。這在孫機先生《玉具劍與?式佩劍法》一文里有較為完備的論述。

然後我們說說漢劍在古代是用於什麼場合的,劍最初是作為一種自衛裝備,很少用於主動攻擊,漢劍同樣繼承了這一點,並且相對於前者,漢劍更多的是用於儀仗場合。喜歡冷兵器的可以私信小編,一起交流!
6. 木製漢劍怎樣製作
如果是辟邪用選桃木,要淋黑狗血,放在太陽下曬干,讓狗血浸入木材。如果版只是玩的,用松木,杉權木,桐木都可以,但杉木和桐木比較貴。
漢劍的造型窄長鋒銳,長劍一般全長80-110CM,劍莖20CM左右,劍刃寬3.6CM左右,刃厚0.8CM左右。劍型有分4面,6面,8面的,看你自己喜歡了。
製作就是先畫好草圖,找個刻就好了。
上油漆最好選擇漆樹上割出來的生漆,又叫大漆,但是現在很難買得到。也可以選擇硝基漆,這些油漆的塗刷效果更復古。
7. 漢劍上面是刻字好還是不刻字好,刻的話刻什麼字好
刻不刻字都可以的,刻什麼字也需要你自己決定,沒有千篇一律
8. 打算在淘寶上買一把漢劍,商家說可以任意免費刻三個以內(含三個)的字,想聽聽大家的想法刻什麼字
喬幫主
9. 手上有把漢劍,想自己開刃,怎麼磨劍,有什麼講究
不知道你的漢劍是什麼價格的,如果是便宜貨的話直接上砂輪機就可以了,回如果是精緻的手答工製品的話還請別嘗試,磨劍要經過2、3年的學習的,不是一上手就能磨的,發回廠家請廠家代勞,運費你自理就是,一般廠家不會拒絕
10. 關於周正武的漢劍鍛造古法
他的刀劍沒幾把是手工打的、都機械貨、弄點鐵在哪裡裝模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