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核雕刻完成後怎麼鑽眼
『壹』 吃杏子的時候不小心把杏核吞了,怎麼辦有沒有事阿
你好!杏核本身沒有毒,吃杏時不慎吞入胃內,一般來講對健康沒有特別影響,不少人在兒時都有過吞入棗核、荔枝核、瓜子、扣子、彈珠等異物,這些異物不被吸收,會隨食物殘渣排出體外,無需過於緊張。 不必過於導瀉或者促使排便,以免腸蠕動紊亂而引起不適,消除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就可以了。
『貳』 杏子核能種嘛
杏子核可以種植。杏子核即為杏子樹的種子。杏是重要經濟果樹樹種,內以種子繁育為容主,播種時種子需濕沙層積催芽;也可由實生苗作砧木作嫁接繁育。
杏:落葉喬木。地生,植株無毛。葉互生,闊卵形或圓卵形葉子,邊緣有鈍鋸齒;近葉柄頂端有二腺體;淡紅色花單生或2-3個同生,白色或微紅色。圓、長圓或扁圓形核果,果皮多為白色、黃色至黃紅色,向陽部常具紅暈和斑點;暗黃色果肉,味甜多汁;核面平滑沒有斑孔,核緣厚而有溝紋。種仁多苦味或甜味。花期3-4月,果期6-7月。
『叄』 杏仁是杏子的核嗎
是核,核裡面的果肉
『肆』 杏仁是不是就是杏子裡面的核的仁
是,但苦杏仁有毒,需處理:炒,或用清水浸泡3~5天,以確保安全
(4)杏子核雕刻完成後怎麼鑽眼擴展閱讀
功能主治】1、鎮咳、平喘作用 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體內能被腸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產生微量的氫氰酸與苯甲醛,對呼吸中樞有抑製作用,達到鎮咳、平喘作用。《本草求真》記載「杏仁,既有發散風寒之能,復有下氣除喘之力」。
善止咳化痰而平喘,對肺系的主要病症咳嗽、痰多、喘息又有強烈的針對性,故古今醫家將其作為肺系用葯使用,無論內傷外感,新病痼疾,凡涉肺臟,多用之。採用豚鼠離體器官試驗,杏仁水提取液能降低器官對氨水剌激的敏感性,對抗組胺、乙醯膽鹼、氯化鋇對氣管平滑肌的興奮作用,具有明顯的止咳作用。
採用SO2致咳法證明,給小鼠灌胃苦杏仁苷1mg/kg、10mg/kg、100mg/kg保持30min後,其對咳嗽頻數的抑制率分別為26%、22。8%、25。3%。灌胃苦杏仁提取物48。3mg/kg的作用比等量苦杏仁苷強39。7%。苦杏仁因能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PS)的合成而有利於肺呼吸功能,苦杏仁不僅能促進PS的合成,而且可以改善各種有關肺的生理與生化指標(如肺均漿、肺水量、支氣管灌洗中總磷脂及病理切片等)。
2、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杏仁味苦下氣,且富含脂肪油。脂肪油能提高腸內容物對黏膜的潤滑作用,故杏仁有潤腸通便之功能。苦杏仁苷在經酶作用分解形成氫氰酸的同時,也產生苯甲醛,後者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從而影響消化功能。杏仁水溶性部分的胃蛋白酶水解產物以500mg/kg的劑量對四氯化碳處理的大鼠給葯,發現它能抑AST、ALT水平和羥脯氨酸含量的升高,並抑制優球蛋白溶解時間的延長。
杏仁水溶性部分的胃蛋白酶水解產物能抑制鼠肝結締組織的增生,但不能抑制D-半乳糖胺引起的鼠AST、ALT水平升高。 3、 抗炎、鎮痛作用 脫脂苦杏仁的水提取物對乙酸所致的小鼠扭體反應和棉球所致的大鼠肉芽腫炎症的形成有抑製作用。用大鼠足關節浮腫法,靜脈注射40mg/kg杏仁的水溶性蛋白質成分KR-A、KR-B5mg/kg時有抑制炎症作用。
用小鼠萘醌致痛模型試驗表明,KR-A或KR-B靜脈給葯5mg/kg時,抑痛率分別為40。7%和58。2%。它們對大鼠角叉菜膠性足腫,經口攝取的ED50分別為13。9mg/kg和6。4mg/kg。小鼠熱板法和乙酸扭體法證實,苦杏仁苷有鎮痛作用,但不同於嗎啡的鎮痛劑。
苦杏仁苷分解產生的苯甲醛靜安息香縮合酶作用生成安息香。安息香具有鎮痛作用,因此國內有人用苦杏仁治療晚期肝癌可解除病人的痛苦,有的甚至不需服用止痛葯。 4、抗腫瘤作用 20世紀初期苦杏仁苷首次從杏仁中分離出來,1920年在美國首次將苦杏仁苷用於治療腫瘤。
『伍』 杏子核是什麼垃圾
是濕垃圾。
濕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廢料、剩菜剩飯、過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綠植、中葯葯渣等生物質生活廢棄物。濕垃圾的投放中,純流質的食物垃圾,如牛奶等,應直接倒進下水口;有包裝的濕垃圾應將包裝物去除後分類投放,包裝物請投放到對應的可回收物或干垃圾容器。(僅供參考,具體分類要求以屬地管理部門為准)
『陸』 杏子核能種嗎
杏子核能種。
杏子核就是杏子的種子,杏子是以種子繁育為主,播種時種專子需濕沙層積催芽,也可由實生屬苗作砧木作嫁接繁育。
杏子核播種時,種子應該選用當年採集充分成熟並且子粒比較飽滿的。若種子比較陳舊,播種前用清水漂除秕粒及發霉變質的種子,並適當增加下種量。
用杏子核播種,播種的時間應選擇在秋冬季土地結凍前,這樣的播種效果最好,第二年出苗會比較整齊。
需要注意的是,在用杏子核播種時,應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鬆,肥力一般的土地即可。
選擇進行播種的土地,應先深翻,然後再耙平,最後是開溝播種。行距以30厘米左右為宜,播種深度一般10~15厘米為宜,每畝所用種子約25~40千克,播幅採用寬窄行,即每兩行留一空行。
『柒』 把杏子核給吞下去了
基本植物的構成都是水和有機物……
胃酸什麼的一過就融化了,實在融化不了也不會傷到器官的,無非就是和XX一起排出體外罷了……
安心吧
『捌』 生鐵焊接後,鑽眼怎麼鑽不動
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這樣,加工不動。若要能加工,必須做到:採用純鎳焊條(鑄408)焊接,還要嚴格制定焊接工藝,防止接頭過熱,造成焊縫白口鑄鐵增加而影響加工性能。
『玖』 雕刻如何磨刀標准刀
工具是雕刻家從事創作的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侶。在木雕的工藝製作過程中,雕刻刀及其輔助工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話說:「人巧莫如家什妙」、「三分手藝七分家什」。看一個人的手藝如何,只須觀察一下他的工具便能知曉,而工具的保養修飾,也能
證明勞動者素質的高低。在木雕創作中,工具齊備,會磨會用,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造型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技巧,使行刀運鑿洗煉灑脫,清晰流暢,增加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雕刻刀的種類有很多,基本分為二大類。一類是「翁管形」的坯刀、俗稱「砍大荒」、「毛坯刀」,一類是「鑽條形」的修光刀,主要用於掘細坯和修光。最寬的鑿有4-6厘米,最窄的鑿只有針尖那麼點兒。初學木雕者在選擇刀具時,首先要了解它們各自的用途,然後再到產地、廠家或鐵匠鋪里定製購買。坯刀以浙江東陽、溫州樂清和蘇州光福出產的為好,有些地方的美術材料用品商店裡也能買到比較合適的木雕工具。如果在不方便或買不到的情況下,可以學會自己做,自己做的好處還在於無論刀的種類、大小形狀,都可由自己選擇決定,可根據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隨時添置得心應手的工具。不過自製刀具只限於修光用的「鑽條形」。也有人試過用鋼板銼改製成坯刀。像福建用的坯刀和修光刀都是直接用鐵條或鋼條打制而成,因其鐵柄的上方呈四方形,不用裝木柄也好打坯。下面就將木雕刀的種類與用途及其製作方法逐一介紹。
圓刀:刃口呈圓弧形,多用於圓形和圓凹痕處,在雕刻傳統花卉上也有很大用處,如花葉、花瓣及花枝乾的圓面都需用圓刀適形處理。圓刀橫向運刀比較省力,對大的起伏、小的變化都能適應。而且圓刀的線條不肯定,使用起來靈活且便於探索。根據不同的用途,圓刀的型號應有所區別,大小范圍基本在5厘米-0.5厘米之間。做圓雕人物的刀口兩角要磨去,呈圓弧形,否則雕衣紋或其它凹痕時,不但推不動,還會破損凹痕道的兩旁。倘若做浮雕時,則應保留刀口兩角,並利用其角尖的功能雕刻地子角落處,因此要配備二種。圓刀還有正反之別,斜面在槽內、刀背呈挺直的為正口圓刀,它吃木比較深,最適合做圓雕,尤其是在出坯和掘坯階段。斜面在刀背上,槽內呈挺直的為反口圓刀,吃木比較深活,能平緩的走刀或剔地,在浮雕中用途更大。圓刀的形狀還可根據需要做成鐵桿彎曲形,以便伸進較深的部位挖雕鏤洞。
平刀:刃口呈平直,主要用於劈削鏟平木料表面的凹凸,使其平滑無痕。型號大的也能用來鑿大型,有塊面感,運用得法,如繪畫的筆觸效果,顯得剛勁有力,生動自然。平刀的銳角能刻線,二刀相交時能剔除刀腳或印刻圖案。瑞典和蘇聯的木雕人物就多用平刀,有強烈的木趣刀味。
斜刀:刀口呈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於作品的關節角落和鏤空狹縫處作剔角修光。如果刻人物眼角處,斜刀更好用。料刀又分正手斜與反手斜,以適合各個方向。在上海的黃楊木雕中刻毛發絲縷通常使用斜刀,用扼、擰的方法運刀,刻出的毛發效果比用三角刀刻得更為生動自然。
玉婉刀:俗稱「和尚頭」、「蝴蝶鑿」,刃口呈圓弧形,是一種介乎圓刀與平刀之間的修光用刀,分圓弧和斜弧二種。在平刀與圓刀無法施展時它們可以代替完成。特點是比較緩和,既不像平刀那麼板直,又不像圓刀那麼深凹,適合在凹面起伏上使用。
中鋼刀:刃口平直兩面都有斜度。也稱「印刀」。傳統雕刻認為:中鋼刀鋒口正中,用它打坯可保持鋒正直往,使周圍保留部分不受震動。中鋼刀還用於印刻人物服飾及道具上的圖案花紋。
三角刀:刃口呈三角形,因其鋒面在左右二側,鋒利集點就在中角上。製作三角刀要選用適用的工具鋼(一般用4-6毫米的圓鋼),銑出55度-60度的三角槽,將兩腰磨平,其口端磨成刃口。角度大,刻出的線條就粗,反之就細。三角刀主要用於刻毛發刻裝飾線紋,也是版畫與水印木刻藝術製版時常用的一種工具,操作時三角刀尖在木板上推進,木屑從三角槽內吐出,三角刀尖推過的部位便刻畫出線條來。
在選擇使用以上刀具時,要注意掌握刀頭厚薄在用途上的區別。所謂刀頭,就是實際使用的那段刀面。刀頭越薄越鋒利,但牢度也越差。根據這種情況,開毛坯的刀頭可適當厚些,以經受錘子的敲擊和用力掘撓;修光用的刀則薄些,所謂薄刀密片,方可將木料刻得光潔不隙。總之,工具選擇配置,一定要嚴格依照工藝性質,不能隨意替代,而且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應有所保證,在傳統的工藝雕刻中,木雕工具往往多達百餘件,工藝一般的至少也要30件,當然,經常使用的只是一小部分,有的只是偶爾使用一下。
木雕的輔助工具:主要是指敲錘、木銼、斧子、鋸子。斧子的用途是配合出坯大量砍削木料,注意砍削時不宜用力過大,不可直上直下砍,斧刃應與垂直的木紋保持在45度左右,否則,木料會開裂。木銼的用途主要是在圓雕的細坯階段,可代替平刀將刀痕鑿跡銼磨平整以便修光;又可代替圓刀或斜刀作鏤空處理。木銼的作用還在於能大面積迅速地調整造型結構,並能與雕刻刀結合使用,將人物衣紋的輾轉翻折處理得生動流暢,虛實有致。木雕敲錘的形狀以扁、平、寬、方為好。錘面尺度可掌握在7×5.5×2.5厘米左右。太窄或太厚,都會影響錘子著落點的准確與力的均勻。敲錘分木製與鐵制二種,木製敲錘一般採用木質比重大的硬木,如紅木、黃楊、檀木、櫸木及果樹木料等,其規格可掌握在長27厘米,寬55厘米,厚45厘米左右;握柄部位呈圓形略扁一些,大小以握在手中適宜為准。
木雕的輔助工具還包括小型電動木工拋光機和電動手槍鑽。拋光機的用途僅在於作品完成後的表面處理,可以代替手工作大面積的磨光,比較省時省力,但只限於大中型的體積較為平展的作品使用,手槍鑽主要用手鏤空打洞,做大型雕刻時,可用它打點切輪廓。
木雕的操作設備:主要是指帶交叉拉條的特別穩定堅固的工作台和木鉗台,上面可安置台鉗和G字夾。台鉗用於鑿圓雕,鉗口必須配備軟木以防止雕刻木料及工具被夾損。G字夾用於鑿浮雕粗坯用。初學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設置一些經濟簡便的工作台,如坯坯凳等。大件作品可放在地上或站著或蹲著靈活操作。
一、如何自製木雕刀
前面說過,木雕刀的種類大致分鑿粗坯用和掘細坯及修光用。因為粗坯鑿子要經受錘子的敲擊,所以必須使用管狀形的刀具,而這種刀具在一般情況下,自己是無法製作的,只有到產地、廠家、商店或鐵匠鋪去定製、購買。這里所介紹的刀具製作法,一般只適用於掘細坯及修光用的刀,還有某些特殊形狀的刀,也可根據需要自己添置。制刀用的材料主要選用拉直的彈簧鋼條或高碳鋼條,粗細約在0.3厘米至l厘米,截成6至7厘米左右的長度。輔助工具是:電動砂輪、打鐵墩、小型打鐵錘或重磅頭、鐵鉗,家庭煤爐或管道煤氣各一件。製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把截成一定長度的鋼條放在火上加熱到通紅的程度,這叫退火。退火的目的是讓鋼條變軟,以便任意改變它的形狀。燒紅後用鐵鉗夾起放在鐵墩上用鐵錘將其一端錘扁成刀的坯形。刀坯的寬度與厚度應根據鋼條本身的粗細及所制刀具的類型來確定,切勿過薄。
第二步:打出刀坯待其自然冷卻後,再用砂輪磨形。磨形的時候,要注意刀面及刃口的厚薄均勻,同時一定要將錘打過的痕跡磨平。做小圓刀可用圓銼(什錦銼)銼出凹槽,用鋼板銼其弧面。要使刀具握在手中舒適,還需從刀的頭部至腰間用砂輪或鋼銼做出腰形,但不宜太細,以免在使用時斷裂。刀具的根部要磨成錐子形,以便插入木柄。(左圖:自製小型圓刀)
第三步:刀坯成形後要淬火。先准備好一杯水或機油在邊上。將成形刀坯的頭部插入爐火內,通過加熱到通紅的程度,再用鐵鉗夾出以最快的速度插入水中約2厘米左右,使刀的頭部驟然冷卻,幾秒鍾後夾起看著有一條發藍的火線往下退,退至離刀口5至6毫米處再插入水或油中。這叫定鋼火,幾秒鍾後取出,稍冷後再丟進水中或油中浸半小時取出,取出後再放在火上有一定距離的烤至淡黃色即止。這樣刀鋒就不會太脆。淬火是一門復雜的技術,不同的冷卻速度能淬出不同硬度的鋼火,冷卻的速度越快得到的鋼火就越硬。刀具經過淬火後,會呈現灰白、灰米黃、灰黃橙、藍等金屬程序色,要注意觀察及時掌握。如果僅有灰白色,說明鋼火過硬;如果僅有藍色,說明鋼火過軟,二者都不符合要求,必須要重新淬。淬灰米黃色最為適宜,俗稱「淬黃火」,因它硬韌兼而有之,使用起來不易爆口或眷刃,可以適應雕刻各種木料。另外,鋼的含炭量不同,淬火的方法也不同。用水淬火刀口硬,但較脆;用油淬火刀口稍軟,但韌性好。這全憑經驗來掌握。注意:用油淬火必須使用機油,不能用其它的油,以免引發火災。
第四步:安裝刀柄。刀柄握在手中要舒適靈巧。刀柄的材料應選擇質地細膩,韌性好的硬木,如黃檀木、黃楊木、紅木等,可自己做,也可找車木、旋活店訂制購買。刀柄的長短粗細要與刀具相應配製,不易過長或過短。刀柄有腰部,握在手中就舒適。安裝刀柄需藉助手搖台鑽床先鑽眼,其大小應根據刀桿的粗細來定。最後將刀的根部插入刀柄約1.5厘米,再敲定牢固,自製刀具就完成了。
二、如何研磨與保養刀具
搞木雕的人必須學會自己磨刀,而且還要勤磨刀、磨好刀,雕刻起來才會入木三分,功到渠成。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意思就是讓人們在行事造物之前,要對工具進行充分地檢驗和准備。常有一些學生認識不到這一點,拿起雕刻刀三磨二磨,一是不得要領,二是不肯下功夫,結果雕木如同啃木,作品雖然勉強完成,但已費了很大的功夫和氣力。有的往往是因為工具磨得不夠鋒利,生錘硬鑿楞是把工具弄壞了,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事先多花一些工夫磨刀,雕刻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作品自然也會雕得又快又好。
要使工具經久耐用,還得注意珍惜保養。一把合格的雕刻刀,其使用壽命在正常的情況下,比如工廠里的師傅天天在用,那麼可以用10-20年。避免刀具受損的關鍵除了掌握好磨刀的方法要領外,還要注意在使用過程中不宜將刀頭刻入.過深,或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抽拔刀具,否則必然造成鋒口開裂或剝落。正確的方法是使用另一把刀輕輕削去該刀周圍的木頭,直至搖動為止。其次是當一項工作完成後,無論多累,都要先將工具收齊放好、然後再休息;假如要過一段時間再用,就應把工具修整好,或抹上油(以防潮防銹),分門別類放到工具箱或工具袋裡,以待下次使用。這些都是延長工具的使用壽命之保證,也是良好的工作習慣。
關於磨刀石,行粗細軟硬之分,以質純無砂粒為佳。粗石,包括油石,主要用於新刀具開刀。粗石多為天然的粗砂石,砂輪機上的砂輪片也可以用。油石有各種型號和大小,用機油磨,瓦木、五金工具店有售。細石有二種,一種是用泥土和沙特別澆制的青色磨磚石,在日雜商店購買時以無氣孔或少氣孔為佳。此磚在使用前先用水在水泥地上磨平整,然後浸泡在水中。另一種是天然的細青石和「羊肝石」,「羊肝石」因色紫如羊肝而得名,南方多用於磨剃刀。細石的質地硬且細膩光滑,主要用來磨去刀口卷刃。民間行話講:磨小刀宜用硬石,石硬不宜陷入磨跡,致使稜角盡失。
由於刀的種類、大小不同,所以磨刀石對圓刀、平刀、三角刀及其大小型號,都應有所適從,也就是適形對號,尤其是磨三角刀,磨石的角度要與之相吻,否則就很難將刃口磨得尖銳鋒利。總之,磨刀石的種類與規格應盡量做到充分、合適。擺放也要穩妥,
可以用木條木塊將其固定在板上或工作台的一角,以防磨刀時磨石滑動。磨刀的姿勢也很重要,無論站、坐、蹲,都要注意姿勢的端正,思想要集中。兩手執刀要平穩,前後推動用力要均勻,要保持水平運動,做到手穩、力勻、路直。
磨刀方法很多,各人各地都有不同,但無論哪種都是先磨刀的斜面,直至刃口捲起,再反過來磨背面。如是重復幾次,直至刀口鋒利、嶄齊,刀面光亮如鏡。
刀刃鋒利的關鍵所在:手必須保持水平運動,力必須均勻,刀背必須保持平直或圓直,近刃口部不得有一點駝背。
刀具刃口厚薄在用途上的區別:刀口越薄越鋒利,但牢度也越差,根據這種情況,開毛坯的刀具刃口應該厚些,以經受較大的沖擊力。掘細坯用的刀具刃口可適當厚些,經得掘撓。修光用的刀具刃口可以薄些、各種絲縷都能刻得光潔不隙。 磨好的刀具最後要用油布或干布擦拭存放,如南方潮濕,手汗重者可塗些清漆在刀具上,以免生銹。切忌雕刻刀在水泥、磚石、金屬等硬物上磕碰磨損。為安全起見應注意刀具放的位置,避免刀頭朝外並超出桌沿,將自己或他人劃傷。操作木雕時,放刀具的地方應墊上一塊布,以防震動不慎滾落。
磨平刀:先磨斜面,右手執刀,左手輕輕按住刀背,以適合的角度斜貼在平整的粗石上,前後推磨至刀口開刃,再反過來磨背面,卷刃後換細石略加磨光即可。
磨圓刀:初學者可先磨大的,再磨小的,因為磨圓刀有一定難度,小的更不好磨。方法是:用事先准備好的「陰陽槽模」。磨圓刀內口要和凸形槽條寬窄配好,保持一定角度;磨圓刀外口要和凹形槽溝寬窄配好,刀口壓平。右手執刀,左手輕輕按住刀背,在磨石上移動時,要注意照顧到整個弧面的用力均勻。圓刀最忌刀口中央被磨凹,圓勢兩邊的方角被磨掉。技術熟練的雕刻家,磨圓刀外口不用凹形槽溝,而是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橫握住刀桿,左手輕輕按住刀口,在前後移動過程中,手相應轉動刀口,使刀口依次與石面接觸,此法有稱「滾磨」、「盪磨」。磨圓刀內口時,則選用粗細不同的油石條,大小磚頭片或磨成圓弧的瓦片。右手執刀,左手持石,反復磨研,直至鋒利齊整。
磨中鋼刀:中鋼刀的形狀從側面看呈等腰三角形,因此有兩個斜面要磨,要注意保持其角度,兩面相交在刀口,磨法與平刀相同。
磨斜刀:方法與磨平刀相同,只是在磨石上移動時,要隨時注意刀尖的方向,一般是將尖角部分放在上方順其鈄著磨斜面,平面亦是這樣磨。
磨月彎刀:月彎刀因其刀口呈圓弧,磨斜面時刀口放在適形的凹槽內磨,磨平面與平刀相同。
磨三角刀:三角刀的磨法難度較大,主要是角度不易掌握,稍不注意就會把角磨掉。所以要用細密石。首先是將左右二側的鋒面,放在平整的磨石上小心謹慎輪番磨,要注意刀面必須挺直,兩面相交在中角上,然後核對在-塊角度相吻的三角磨石上研磨槽內。要使三角刀刻出的線條既深又光潔,只有經常「保持刀磚模子與三角刀的角度相吻合,並且刀口要磨得尖銳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