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是什麼時候的雕刻家
⑴ 田黃石雕刻大師矞生是什麼年代人
矞生,是清代篆刻家鍾以敬的字。
鍾以敬(1866-1917),字越生、月聲、矞生、矞申,號讓先、窳專龕、似鷗、屬煙蘿子,齋號今覺盫,浙江錢塘(今杭州)人。
篆刻家,亦工刻竹、摹金文,篆書致力於《天發神讖碑》。西令印社早期社員。著有《篆刻的言》、《窳龕留痕》。
矞生所篆,精整雋拔。
⑵ 我國的四大名刻是指什麼雕刻
福建壽山石雕被譽為「榕城三寶」之一,為中國玉石雕刻百花園中的奇葩,在海內外享有盛譽。青田石質地精純,色彩豐富,便於雕琢。為歷代金石書畫家們所青睞。昌代石色麗質嫩,適合用於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擺件。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採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雕刻 壽山石 青田石 昌化石 巴林石 壽山石 福建壽山石雕被譽為「榕城三寶」之一,為中國玉石雕刻百花園中的奇葩,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壽山石,有「石帝」「石後」之稱,彩石具有「細、結、潤、膩、溫、凝」之六德,其石質、石色、石形,石紋豐富多彩,晶瑩滋潤,儲藏品種豐富,硬度為摩爾 2.5 — 2.7 之間,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貴石而賤玉」之說。福州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就已將它打磨成石珠、石鏃了。目前已出土發現壽山石雕刻品距今已 1500 年了。南宋時,壽山石礦已規模開采。經元、明、清發展,形成了獨立的壽山石雕產業。
壽山石雕刻藝術品精巧絕倫、巧奪天工。明、清時期,壽山石雕的印鈕技法已達到極高的境界,明、清後期,對壽山石印章情有獨鍾,康熙等皇帝用壽山制寶璽,壽山石印章成為帝王權力的象徵,壽山石特別是田黃石身價也隨之倍增,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彩,技藝精湛,有圓雕、印鈕雕、薄意雕、鏤空雕、淺浮雕、高浮雕、鑲嵌雕、鏈雕、篆刻和微雕等。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壽山石雕刻藝術廣納博採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它的社會影響面極廣,具有「上伴帝王將相,中及文人雅士,下親庶民百姓」之藝術魅力,深受國內外鑒賞收藏家們好評,壽山石在中國玉石傳統文化中佔有突出地位,其工藝品常被作為禮品贈送給外國國家元首和世界知名人士。壽山石雕刻工藝品,特別是壽山石印章更是受到世人們親睞。壽山石工藝品已經成為中國玉石雕刻品中「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徵,「以石會友」、「以石增緣」、「以石增情」成為壽山石文化藝術的一大特色。青田石 浙江省東南部的甌江中下游,有座縣城叫「青田」。因出產青田印石而十分著名。青田石質地精純,色彩豐富,便於雕琢。為歷代金石書畫家們所青睞。在青田石的眾多品類中,燈光凍,封門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貴品種。青田石產於浙江省,距青田縣城20里的白羊山上。這里地處甌江中游,括蒼山南麓,青田石因產地而得名。青田石是一種著名的雕刻材料。
青田石是一種變質的中酸性火山岩,叫流紋岩質凝灰岩,主要礦物成分為葉蠟石,還有石英、絹雲母、硅線石、綠簾石和一水硬鋁石等。顏色很雜,紅、黃、藍、白、黑都有,岩石的色彩與岩石的化學萬分有關,當三氧化鐵含量高時,呈紅色,會計師低時呈黃色,更低時為青白色。岩石硬度中等,玉石含葉蠟石、絹雲母、硬鋁石等礦物,所以岩石有滑膩感。
青田石刻始於宋代,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宋朝時的青田石,主要用來刻制圖章、石碗、筆筒、筆架和香爐等。到了清朝,青田石刻有文玩、實用品發展到雕人物、山水。從淺刻、浮雕、立體圖雕到多層鏤雕,並充分利用石料上的「巧色」,使青田石刻的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郭沫若有詩贊頌說:「青田有奇石,壽山足比肩,匪獨青如玉,五彩竟相宜」。
在工藝美術界,把青田石分為「凍石」和「圖書石」兩大類,而以凍石尤為著名。凍石半透明,潔白如玉,象冰凍一樣,所以稱之為「凍石」。古人往往以「凝脂」、「凍密」來形容它。按石質、顏色、紋理,凍石還可以分為20多種,如魚腦凍、青田凍、紫檀凍等。其中最名貴的要數燈光凍。它與福建壽山的田黃石、昌化的雞血石,並稱三大佳石。凍石一般都做圖章材料。圖書石比凍石差一些,質地滑膩、細致、顏色有紅、黃、藍、黑、白、紫、褐等,是刻圖章的原料。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工藝美術的發展,青田石的用途日益廣泛,不僅作為雕刻石料、建築材料和陶瓷原料的填充料,還用作分子篩、人造金剛石的模具和耐火材料等。昌化石 產自浙江省西北部的玉岩山。由於古時的該地區錄屬於昌化縣。因此,當地的這種石頭就取名昌化石。昌代石色麗質嫩,適合用於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擺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礦石經過硃砂的滲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雞血石」,昌化雞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貴品種。昌化石因產於浙江臨安昌化而得名。亦是我國最著名的四大系印章石之一。
昌化石產浙江省臨安昌化鎮。昌化石具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極少數透明。品種很多,大部色澤沉著,性韌澀,明顯帶有團片狀細白粉點。按色分有白凍(透明,或稱魚腦凍)、田黃凍、桃花凍、牛角凍、砂凍、藕粉凍(為主)等,均為優良品種。色純無雜者稀貴,質地纖密,韌而澀刀,少含砂丁及雜質(澀,非貶義)。
昌化石的礦物成分以粘土礦物地開石為主,常含有高齡石等粘土礦物。還常含有未完全蝕變成地開石的硬質石英斑晶,硬度遠遠大於地開石,工藝上稱其為「砂丁」,為雕刻家所大忌。因而,「砂丁」的多少直接影響昌化石的質量。
昌化石石質相對多砂,一般都較壽山石和青田石稍堅,且硬度變化較大。質地也不如二者細膩。但也有質地細嫩者及各種顏色凍石。昌化石的顏色有白、黑、紅、黃、灰等各種顏色,品種也細分成很多種,多以顏色劃分。如白色者稱「白昌化」,黑色或灰色雜黑色者稱「黑昌化」,多色相間者則稱「花昌化」。而昌化石中,自古至今,自國內海外,最負盛名的便是「印石三寶」之一的「昌化雞血石」了。巴林石 在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以北的200公里的巴林右旗,有一座名叫「雅馬圖」的山峰,以出產巴林印石而著稱。該山分為東西兩峰,東峰高聳,印石的礦脈縱橫山腰,產量頗豐。西峰略矮,所產印石質地通靈。色澤瑰麗,巴林石的佳品也多出於此處。
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採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巴林雞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極品,歷來就有"世界雞血石在中國,中國雞血石在巴林"的說法。其石質地溫潤堅實,石上斑斑血跡聚散有致,紅光照人,猶如紅霞映月,錦上添花。新近開采大塊雞血石,其色彩對比強烈,光彩可人,分外奪目。其大小為國內最大,被稱為"中國雞血石王"。
巴林福黃石,與壽山田黃石不分伯仲,被稱為"姊妹石",其石質地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暇,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鳳毛麟角,珍貴至極,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
巴林彩石,其彩色圖案以天然見長,色彩艷麗多姿,紋理惟妙惟肖,美麗奇妙。巴林彩石上絢麗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畫面,鬼斧神工地表現了大自然的奧妙。國內唯巴林盛產彩石,實屬獨一無二。
巴林凍石,石質細潤,同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燦爛,顏色嫵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其彩霞凍石更為珍貴,潔白透明,肌體中所滲之雲霞狀紅色紋理變化無窮,猶如一幅旭日噴薄,紅霞漫天的水彩畫,絕非他石之匹敵
⑶ 請問誰知道國內著名雕塑家的名字5個就夠
國內著名雕塑家
雕塑家(排名不分先後)
王克慶 劉開渠 錢紹武 曾竹韶 王朝聞 程允賢 韓美林 隋建國
申曉南 章永浩 安建達 司徒兆光 潘 鶴 程 兵 白瀾生 張得蒂
李守仁 董祖貽 吳慧明 沈文強 潘錫柔 文 樓 陳啟南 馬改戶
王天任 劉政德 葉毓山 郭其祥 余志強 田金鐸 楊美應 唐大禧
梁明誠 王今棟 何 鄂 張照旭 吉 信 辛國勛 崔開宏 裴建國
占布拉 蘇 暉 郭嘉端 丁潔因 史超雄 夏乙喬 張潤塏 俞 崧
關 競 李行健 張德華 秦 璞 史美英 趙瑞英 程亞男 文慧中
時 宜 楊淑卿 劉煥章 盛 楊 吳介琴 李象群 閆明魁 田世信
展 望 張德峰 郭寶寨 王健民 郝京平 陳桂輪 劉家洪 孫家缽
劉小岑 張大生 司徒傑 王 中 湯夙國 尚曉風 劉士銘 從 眾
田信峰 王 澎 王 偉 劉潤芳 段海康 羅小平 侯一民 王熙民
谷士斌 李德利 張 昌 吳少湘 張 銅 何寶森 吳保東 王學東
何燕明 杜宏宇 劉少國 紀 航 蔣 朔 陳皖山 宋 泊 郭德庵
徐沛貞 張秉堯 劉 林 鄭於鶴 陳 輝 邱 軍 沈允慶 胡 工
楊鶴汀 余 庠 錫長僖 蔡 衛 趙福謙 趙文煜 張松鶴 蔡志松
王之江 陳淑光 崔玉琴 宮長軍 鞏俊俠 顧 超 郭效儒 胡彥林
黃 瑾 吉之燕 姜 傑 金廉銹 李林琢 李泉田 李雪豐 林家長
劉驥林 呂品昌 聶靖濤 任世民 沈 吉 沈吉鵬 孫賢陵 孫新周
王東升 王培波 王萬景 王小蕙 王一林 王引家 韋植葉 魏小明
吳國璋 肖 立 楊金環 楊統環 楊蘊華 葉 晨 尹 剛 張 言
張友明 張宇彤 張雲薇 趙 萌 趙成民 范英海 耿鐵群 李慶芳
劉天國 柳 博 馬立民 潘毅群 孫 璐 王 虎 王洪亮 王少軍
王鐵城 魏二強 許正龍 張高山 張高屹 趙 磊 鄒 鋒 唐世儲
嚴孟雄 盧琪輝 伍時偉 康勤福 毛承德 陳古魁 姚繼勛 張一波
李 楓 曾路夫 王大進 胡博聞 王志強 陳道坦 余積勇 趙志榮
唐銳鶴 張夫五 張海平 張開先 王曉明 劉錫洋 吳鏡初 程樹人
姚貽周 葛雲霆 王振峰 周荷生 杜培根 齊子春 高雲龍 東 璧
忻鴻祥 庄 征 楊 溢 方春珍 薛文照 楊榮波 王治平 何秀雲
楊金祥 吳純斌 王家斌 張向玉 劉建強 李 軍 房中明 劉恩起
劉志福 吳學讓 於世宏 古聿浚 孫善寬 牛亞平 唐國樹 任祥庚
景育民 劉永剛 陳 鋼 李 軍 曹鐸成 嚴友人 劉巽發 梁十千
徐甫堡 林振德 李郁生 喻 平 朱曉紅 姜榮根 吳進貝 王明龍
李榮平 徐勇良 袁 侃 潘學修 嚴泰康 劉慶安 程啟明 孫一飛
董 陽 楊劍平 蔣鐵驪 顧志強 王緒全 劉 威 孫 闖 郭選昌
何力平 李巳生 唐巨生 隆太成 龍德輝 羅耀輝 楊發育 伍明萬
黃才治 王官乙 劉嘯音 葉榮華 鮑 騫 張雨華 曾慶祥 楊前明
吳 浩 葉其宗 唐 榮 江碧波 徐光福 陳小林 曾 岳 吳 捷
范奇雲 魯繼剛 李占洋 焦興濤 龍 宏 鄧 剛 李德虹 劉明生
⑷ 15世紀下半葉到16世紀上半葉出現了哪些傑出的雕刻家
15世紀下半葉到16世紀上半葉,德國雕刻由晚期哥特式風格逐漸過渡到文藝復興風格,並出現了一批傑出的雕刻家。
蒂爾曼·里門施奈德(TirmanRiemenschneider,約1455—1531)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成就最卓著的雕塑家,為德國留下了一批雕刻精品,他的風格仍然屬於晚期哥特式,但他在宗教題材的創作中注入了較多的世俗因素,塑造出許多寬厚溫和的人物形象,他為德國創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紀念碑風格的雕塑樣式。其重要作品有:維爾茨堡馬利亞教堂的《亞當與夏娃》(1491—1493)、魯道夫墓碑雕刻(1496—1499)、《馬利亞升天祭壇》(約1505—1510)等。
里門施奈德的晚期作品《邁德布隆哀悼基督祭壇》是他最有代表性的傑作。這件雕刻高2.05米,寬1.66米,背景中一個巨大的十字架,將構田分為兩部分,右邊的馬利亞握著兒子的手臂,悲痛地跪在基督的屍體旁;聖約翰用手輕撫馬利亞的肩膀,向她表示安慰;約翰的對面是尼哥底母,他身穿著市民服裝,手捧油膏罐,這個形象的原型據猜測是里門施奈德本人或他兒子:祭壇中間幾個主要人物周圍還有哀悼的人物群像。這件群雕的人物感情刻畫動人心弦,氣氛庄嚴肅穆,整個構圖宏偉單純,具有紀念碑的氣勢。這件雕刻也是里門施奈德創作生涯最後的、永恆的紀念碑。
維特·施托斯(VeitStop,1447或1448?—1533)是晚期哥特式風格向文藝復興風格過渡時期的傑出雕刻家。他生於紐倫堡,1477年到1496年長期在克拉考工作,對東歐的雕刻藝術產生過很大影響。他的重要作品有高浮雕《最後的晚餐》《基督被捕》(1499),木雕《天使的問候》1517—1518),這些作品至今保存在雕刻家故鄉的教堂中。1520年施托斯開始投入班貝克教堂的祭壇雕刻工作。《天使的問候》是一件彩繪木雕,表現的是基督教傳統題材受胎告知,雕刻高3.70米,其中聖母與天使均高2.20米,他們被由玫瑰花組成的花環所圍繞。在花環上還有五個圓形木雕畫面,分別表現了耶鮮誕生、聖靈降臨等場面。花環的中央雕刻了上帝的坐像,上帝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天使和圓形木雕畫面,分別表現了馬利亞加冕和馬利亞之死的場面。這件雕塑的造型新穎,並且沒有按照常規緊貼牆面,而是高懸在教堂的大廳上空,為教堂增添了庄嚴神聖之感。
亞當·克拉夫特(AdamKrafft,約1455—1609)是15世紀下半葉到16世紀初紐倫堡的優秀雕刻家。他創作的高浮雕《哀悼基督》(1490—1492)是一件占據了三面牆壁的大型連續浮雕。展現了基督在各各他受難時的全景。雕刻表現了基督被從十字架上移下,安放在靈床上,聖母與眾人在哀悼基督,場面壯闊,氣氛凝重。與《哀悼基督》不同,浮雕《掌秤師傅》(1497,現保存在紐倫堡曰耳曼民族博物館內),尺寸較小。但卻惟妙惟肖地刻畫了當時的商業和文化中心紐倫堡蓬勃的市井生活。浮雕中間是掌秤師傅。他右邊的商人將手伸入錢袋中准備付款。這件雕刻反映了克拉夫特的寫實傾向,體現了德國文藝復興時期新的藝術風格。
漢斯·維滕(約1485)是德國薩克森與下薩克森地區重要的雕刻家,主要作品是《鬱金香佈道壇》(約1510)。佈道壇是講道的場所,15世紀以來,在新教教堂中佈道壇取得了與祭壇同樣重要的地位。維滕突破了傳統的佈道壇的造型模式,將佈道壇設計成為一朵鬱金香花,巨大的葉片拔地而起,中間部分類似聖餐杯的形狀,向外凸出的弧形間隙中雕刻著小天使;葉子與葉莖支撐著頂部的講台。講台為花萼的形狀,周圍雕刻著渦形裝飾花案和基督教早期神學家的形象。先知但以理坐在盤旋而上的樓梯下,他身體的上方有一個穿工作服的青年在向上攀登。這個佈道壇的構思來自於舊約故事:一個礦工在理想的指引下,在樹上尋找礦石,後來他得到了天使的指點,找到了寶藏。維滕用佈道壇象徵故事中的樹,天使為向上攀登的礦工指出正確的道路。這件雕刻寓意了佈道壇是傳播上帝真言的所在,能指引人們找到真正的寶藏。維滕的這件雕刻構思新奇,其中的人物造型又極為寫實,兩者在作品中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菲舍爾家族是紐倫堡著名的鑄造世家。德國文藝復興時期許多的青銅雕刻都出自菲舍爾銅鑄作坊。老彼得·菲舍爾(PefterVischer1460—1529)是與丟勒同時代的雕刻家。他的兒子小彼得·菲舍爾(1487—1528)最初為父親做助手,後來自己在紐倫堡開辦了一間鑄造工作室,繼承並領導了銅鑄家族的事業,使其在德國保持領先地位。小彼得·菲舍爾有許多作品傳世,如馬格德斯堡大教堂恩斯特大主教墓雕刻和羅姆希爾德大教堂格拉夫·奧托·馮·亨內貝格四世墓雕刻。1513年,他應奧地利馬克西米安國王的邀請為哈布斯堡大陵墓雕刻了《西奧多里克紀念碑》和《馬克西米利安紀念碑》。他的作品結合了德國中世紀藝術和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因素,是德國文藝復興青銅雕刻藝術成就突出的作品。
⑸ 田黃石雕刻大師白羽是哪個朝代的
田黃石雕刻大師抄白羽是當代的,原名郭卓懷。
郭卓懷,1955年生,福建福州人,字白羽。自幼得父郭懋介精心指導,曾就讀城"中華榕城職業藝術學院"、"福州市業余美術學校",並於1997年進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深造。擅長人物圓雕、浮雕及薄意雕刻,其雕刻作品在刀法與章法上吸取了傳統壽山石雕技藝之精華,並結合當代人的審美觀點,師古而不泥古,令作品既具傳統又顯新意,給人以儒家風范之高雅,愉悅之快感,作品在省級以上大獎賽中屢獲獎項,2001年壽山石雕作品《時珍訪師圖》獲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現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福建省民間藝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州市工藝美術名藝人。現任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州市工藝美術學會理事。
⑹ 文田鎮的歷史
新化縣文田鎮位於雪峰山脈東麓的石羊寨文筆山腳下,是一個小盆地,舊稱水車茅田,是一個歷史古鎮,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人在這一帶生活。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⑺ 明清田黃雕刻家有叫明賜的嗎
在網路上查不出來,明賜這個人。名氣不大。
⑻ 文田 是什麼意思
把文章當作田地來耕作,比喻用文章討生活的人。
⑼ 文田可保是什麼意思
文田指把文章當作田地來耕作,比喻用文章討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