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雕刻偉人像的地方叫什麼名字
㈠ 美國雕刻總統像的那座山叫啥啊
美國來南達科他州西南部拉源皮德城西南方的拉什莫爾山的東南坡上,有一群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山上雕刻著美國四位總統的頭像,人稱「總統山」。
總統山上共雕刻了4位美國總統的頭像。他們是:
美國第1任總統喬治·華盛頓,
美國第3任總統傑斐遜,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
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㈡ 美國有一座山上有四位美國總統的石像,請問那座山在哪裡叫什麼名字那四位總統分別是哪四位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俗稱美國總統山、美國總統公園專,是一座坐落屬於南達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紀念公園(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Memorial)。公園內有四座高達60英尺(約合18米)的美國前總統頭像,他們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這四位總統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整個公園佔地面積1278英畝(5.17平方公里),最高處海拔為5725 英尺 (1745 米)。 公園由美國內政部下屬的一個分局——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進行管理。
㈢ 美國的一個峽谷內刻著四個偉人像誰知道那都是誰啊
美國總統雕像山
在舉世聞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有一座總統雕像山(Mount Ruthmore),山上有一塊巨大的花崗露岩,是全世界最大的花崗露岩之一,上面雕刻著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四位總統——象徵自由的華盛頓;象徵民主和自治的傑弗遜;象徵統一和平等的林肯;象徵自由經濟的羅斯福。而這四位總統無一例外的都經歷了戰爭的洗禮。
據說,總統山最初的構想,源於一位學者。1923年,一名姓羅伯特的學者,萌發了一個念頭:他想在南達科他州黑山區堅硬的花崗岩山峰頂上,雕鑿一座象徵美國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他這一大膽的構想,隨即得到當時著名的雕塑家鮑格姆的全力支持。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精心策劃,總統山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的浩大工程,終於在1927年拉開了序幕。據史料透露,當時參加這項恢宏工程的全美雕塑家就多達360餘人。他們風餐露宿,忘我拼搏,在精心雕刻中,送走14個春秋,1934年,俗稱「總統山」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浩大工程,終於全面竣工了。從此,「國立拉什莫峰紀念地」便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眼前。
依山開鑿雕刻的總統山,端莊、凝重、氣勢恢宏。雄踞著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托馬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亞伯拉罕·林肯(Abrahan Lincoln)和狄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rch)四位總統的巨型半身雕像。這些虛實並重的半身石刻塑像,體量很大,每位總統的面孔,從下頦到頭頂部,分別從18米到21餘米不等。其中,僅林肯的嘴唇,就寬達6米多。
在四位總統石刻頭像的山腳下,簇擁著蒼松翠柏,下面是寬寬的大道。大道兩側豎立著十幾根方柱,美國五十個州的州旗分別以四面一組裝飾在大理石飾面的方柱上,象徵美利堅合眾國的聯邦國體。
石雕頭像,由美國著名畫家和雕塑家格桑·博格勒姆(1867 --1941)在1927年至1941年間創作並初步完成,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西南部布萊克山區,高600英尺的拉什莫爾山山峰上。
1923年,南達科他州的歷史學家多恩·魯賓遜提議在拉什莫爾山的花崗岩上雕刻美國開國元勛的雕像,作為弘揚美國精神的永恆象徵,並以此來吸引遊客游覽美麗的布萊克山區。1924年,魯賓遜的想法引起了作為雕塑家的格桑·博格勒姆的注意。他決定以巨大的總統像雕刻來創建一個「民主聖地」。博格勒姆本打算要雕鑿到他們的腰部,但由於資金、自然條件等原因和他的過早去世,這一工程並未能最後完成。
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包括了美國歷史上四位功勛卓著的總統的頭像,他們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頭像的雕刻採用了高浮雕寫實的手法,突嵌在高大的山峰上。每尊頭像的高度約為18米,總面積約為20平方米,其中鼻子長度約7米,嘴的寬度為2.6米,眼睛寬1.5米。他們目光前視,儀表庄嚴,代表著美國業績的四大象徵:創建國家、政治哲學、捍衛獨立和擴張與保守。
博格勒姆在接受工程後,首先製作了一幅1:10的設計圖,通過後按圖塑造出等於真實大小的十二分之一的每個頭像的石膏模型,然後用水平棒作垂直測量定出基準點並放大標定在山岩的相對位置上。工人們以此點為起始,在一隻用手搖絞車來控制的吊箱上進行「劃線」和「雕刻」。「雕刻」中採用了基點定向爆破,並用鑽機和炸葯在預定的位置上作逐段碎石處理。到雕像基本完成,共炸下碎石45萬多噸。
1927年8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庫利奇主持了作品的開工儀式。期間由於資金不足、天氣惡劣和岩層厚度等自然條件發生變化等原因,工程曾經幾次中斷,實際的開工時間集中起來約六年半左右。1930年,華盛頓頭像揭幕;1936年,傑弗遜頭像揭幕;1937年,林肯頭像揭幕;1939年,羅斯福頭像揭幕。
格桑·博格勒姆出生在美國的愛達荷州,後去法國的巴黎學習繪畫,回國前拜在著名雕塑大師奧古斯特·羅丹的門下學習雕塑。他在60歲時開始了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的工程,並從此把餘下的全部精力傾注在了這個作品中。據說創作中,他對羅斯福頭像投入了最多的熱情,因為他認為羅斯福的眼鏡對自己的技藝是一種挑戰。博格勒姆個子不高,禿頂,辦事認真,精力充沛,有愛國心,為人坦率。盡管在工作中他讓人覺得很難共事,但傳媒還是著力於宣傳他,使他獲得了公眾極大的信任。不幸的是,1941年3月,作品尚未全部完工時,格桑·博格勒姆與世長辭,剩下的工作只能由他的兒子,同樣是雕塑家的林肯·博格勒姆來繼續了。遺憾的是,小博格勒姆只完成了紀念碑的頭像部分,格桑·博格勒姆原來雕刻到人物腰部的設想一直沒有能夠付諸實現。
每當人們游覽此地時,抬頭仰望那以藍天白雲為背景的淺灰色花崗岩頭像,只見他們臉朝不同的方向,彼此和諧地呼應著,四周為氣勢雄偉的層巒疊翠所環繞,使人頓生景仰之情。如今,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頻繁地出現在描繪美國生活和風光的影視作品及圖片中,成為了象徵美國的重要標志之一。
㈣ 美國有一座山,雕刻著美國歷屆總統,請問叫什麼名字,它在美國什麼地方什麼
全美聞名的拉什莫爾山聳立在南達科他州巴登蘭以西不遠的地方,山上雕刻著美國四位著名總統的巨大頭像。從左至右,這四位總統是:開國元勛華盛頓、《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傑佛遜、奠定20世紀美國之基礎的西奧多.羅斯福和解放黑奴的領導者林肯。
這個不同凡響的藝術巨作系出自美國藝術家夏茲昂•波格隆之手。1923年美國歷史學家多恩•羅賓遜首先萌發出在群山上雕刻巨像的念頭,但他只設想在山頭上雕刻一些西部武打好漢供入參觀。1924年秋,他邀請波格隆前來觀看地形。波格隆一眼望見由花崗石形成的拉什莫爾山居於群山之上,沐浴在陽光之中,便認定這是他實現自己的夙願、雕鑿美四位著名總統頭像最理想的地方。1927年8月10日,柯立芝總統宣布將拉什莫爾山辟為國家紀念場,雕塑工程也與此同時正式破土動工。工程伊始,資金全靠私人捐助,聯邦政府到後來才給予財政支持。由於經費短缺和氣候惡劣。工程經常被迫中斷,所以工期長達十四個春秋,而實際施工只有六年半。工程動功之時,波格隆已年逾六句,從此他把親生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在這件藝術傑作上,僅藝術造型,就反復設計達九次之多。1941年波格隆與世長辭,沒能親睹工程計劃完成。他的兒子林肯繼承父業,於1941年底勉強完工。
這四尊巨人頭像與山峰渾然一體,十分壯觀,遊人來此無不肅然起敬。石像的面部高達18米,僅鼻子長就有6米。華盛頓像是一座胸像,肩部與胸部巧妙地依山形雕出。其餘三人都是頭像,西奧多.羅斯福和林肯的像只雕刻了面部。因此四人的肖像十分突出,他們的表情都嚴肅而莊重。那緊閉著的嘴唇、凝視著遠方的眼睛,維妙維肖,頗為傳神。同時四人又各具特色,顯示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可謂栩栩如生,音容宛在。
為了表示對四位總統的崇敬之情,拉什莫爾山禁止遊人攀登。在山腳下設有觀瞻中心,上午陽光灑滿山峰是瞻仰巨像的最好時機,每年6-9月,這里還備有照明設備,即使在夜間也能真切地欣賞這一藝術傑作。
《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石雕頭像,由美國著名畫家和雕塑家格桑•博格勒姆( 1867 --1941)在1927年至1941年間創作並初步完成,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西南部布萊克山區,高 600英尺的拉什莫爾山山峰上。
1923年,南達科他州的歷史學家多恩•魯賓遜提議在拉什莫爾山的花崗岩上雕刻美國開國元勛的雕像,作為弘揚美國精神的永恆象徵,並以此來吸引遊客游覽美麗的布萊克山區。1924年,魯賓遜的想法引起了作為雕塑家的格桑•博格勒姆的注意。他決定以巨大的總統像雕刻來創建一個「民主聖地」。博格勒姆本打算要雕鑿到他們的腰部,但由於資金、自然條件等原因和他的過早去世,這一工程並未能最後完成。
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包括了美國歷史上四位功勛卓著的總統的頭像,他們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頭像的雕刻採用了高浮雕寫實的手法,突嵌在高大的山峰上。每尊頭像的高度約為18米,總面積約為20平方米,其中鼻子長度約7米,嘴的寬度為2.6米,眼睛寬1.5米。他們目光前視,儀表庄嚴,代表著美國業績的四大象徵:創建國家、政治哲學、捍衛獨立和擴張與保守。
博格勒姆在接受工程後,首先製作了一幅1:10的設計圖,通過後按圖塑造出等於真實大小的十二分之一的每個頭像的石膏模型,然後用水平棒作垂直測量定出基準點並放大標定在山岩的相對位置上。工人們以此點為起始,在一隻用手搖絞車來控制的吊箱上進行「劃線」和「雕刻」。「雕刻」中採用了基點定向爆破,並用鑽機和炸葯在預定的位置上作逐段碎石處理。到雕像基本完成,共炸下碎石45萬多噸。
1927年8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庫利奇主持了作品的開工儀式。期間由於資金不足、天氣惡劣和岩層厚度等自然條件發生變化等原因,工程曾經幾次中斷,實際的開工時間集中起來約六年半左右。1930年,華盛頓頭像揭幕;1936年,傑弗遜頭像揭幕;1937年,林肯頭像揭幕;1939年,羅斯福頭像揭幕。
㈤ 雕刻有美國總統頭像的哪座山在美國的什麼地方
石刻山——拉什莫爾山(Mount Rushmore) 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的黑山地區,有一座拉什莫爾山,山高1800 多米,刻有華盛頓、傑斐遜、羅斯福、林肯4 個總統
㈥ 美國那個山上雕刻的4個偉人頭像,那是什麼山4個偉人分別是誰
美國總統山- -
建國才200多年。歷史短短的美國,居然也有吸引全球遊人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不過,它不是歷史遺跡,而是美國幾位總統的群像,是由雕塑家們精心創作的現代石刻藝術品。
「總統山」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皮德城郊區。「總統山」原來是它的俗稱,正式名稱是「國立拉什莫峰紀念地」。這里每天來自世界各國的瞻仰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每年的二月,美國「華盛頓、林肯節」(亦稱總統節,因為華盛頓、林肯分別誕生於2月22日和2月12日),更是人山人海。美國人對他們心目中崇敬的領袖們,表現出如此的緬懷之情著實讓人難以想像。
據說,「總統山」最初的構想,源於一位學者。1923年,一名姓羅伯特的學者,萌發了一個念頭,他想在南達科他州黑山區堅硬的花崗岩石山峰頂上,雕鑿一座象徵美國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他這一大膽的構想,隨即得到當時著名的雕塑家鮑格姆的全力支持。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精心策劃。「總統山」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的浩大工程,終於在1927年拉開了序幕。據史料透露,當時參加這項恢宏工程的全美雕塑家就多達360多人。他們風餐露宿,忘我拼搏,在精心雕刻中,送走14個春秋,1934年,俗稱「總統山」的摩崖石刻人特雕像浩大工程,終於全面竣工了。從此,「國立拉會莫峰紀念地」便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眼前。
依山開鑿,雕刻的「總統山」,端莊、凝重、氣勢恢弘。昔日光禿禿的花崗岩峰頂上,如今雄踞著喬治·華盛頓(Goorge Washington)、托馬斯·傑佛遜(Thomas.Jefferson)、亞伯拉罕·林肯(Abrahan Lin-coln)和狄奧多·羅斯福(Hheobere Rooserch)四位總統的巨型半身塑像。這些虛實並重的半身石刻雕塑像,體量很大,每位總統的面孔,從下頦到頭頂部,分別從18米到21米不等。其中,僅林肯的嘴唇,就寬達6米多。
在四位總統石刻頭像的山腳下,簇擁著蒼松、柏,下面是寬寬的大道。大道兩側豎立著十幾根方柱,美國五十個州的州旗分別以四面一組裝飾在大理石飾面的方柱上,象徵美利堅合眾國的聯邦國體。
據悉,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竟有90%以上的雕刻任務,是用先進的控制爆破新技術來實現的。據說,當年施工人員用石灰漿放好雕像的輪廓線後,工程技術人員就根據構圖的需要,按照面積大小,深淺不同的要求,在一片片工作面上,用風鑽以及不同規格的鑽頭,打上成千上萬大小不同、深淺各異的小洞眼,然後填上不同的炸葯引爆而「造型」的。據資料顯示,單是四位總統的半身像,炸去的花崗岩廢石多達100多萬噸。粗粗的人物雕像毛坯顯現後,幾百名雕塑家再乘坐鋼索牽引的鋼質平台,凌空移動換面,用電鏟一點一點加以修飾、磨平。「總統山」是雕刻藝術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攜手合作,用血汗澆灌出的一朵奇葩!
在美國歷屆總統中,當年的雕塑藝術家為什麼選中這四位總統代表美國的象徵呢?這是遊人在游覽「總統山」時,頭腦中出現的一個「?」號。在皎潔的月光下,遊客們坐在「總統山」山麓露天影劇場,觀看一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後,就可得到了回答。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是他領導美國人民贏得了獨立,制定了憲法,創建了國家,美國公眾親切稱他為「國父」;托馬斯·傑佛遜,是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的開國有功人物,當選總統後,堅信個人權利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進一大步;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聲譽,美國公眾對這位總統的評價是不矯柔造作,說話、辦事老實。特別是1863年,他發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後,公眾更稱頌他是「偉大的解放者」,而狄奧多·羅斯福,這位二十六任總統,因在美國西部戰爭中戰功顯著,而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贊譽。
建國才200多年。歷史短短的美國,居然也有吸引全球遊人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不過,它不是歷史遺跡,而是美國幾位總統的群像,是由雕塑家們精心創作的現代石刻藝術品。
「總統山」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皮德城郊區。「總統山」原來是它的俗稱,正式名稱是「國立拉什莫峰紀念地」。這里每天來自世界各國的瞻仰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每年的二月,美國「華盛頓、林肯節」(亦稱總統節,因為華盛頓、林肯分別誕生於2月22日和2月12日),更是人山人海。美國人對他們心目中崇敬的領袖們,表現出如此的緬懷之情著實讓人難以想像。
據說,「總統山」最初的構想,源於一位學者。1923年,一名姓羅伯特的學者,萌發了一個念頭,他想在南達科他州黑山區堅硬的花崗岩石山峰頂上,雕鑿一座象徵美國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他這一大膽的構想,隨即得到當時著名的雕塑家鮑格姆的全力支持。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精心策劃。「總統山」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的浩大工程,終於在1927年拉開了序幕。據史料透露,當時參加這項恢宏工程的全美雕塑家就多達360多人。他們風餐露宿,忘我拼搏,在精心雕刻中,送走14個春秋,1934年,俗稱「總統山」的摩崖石刻人特雕像浩大工程,終於全面竣工了。從此,「國立拉會莫峰紀念地」便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眼前。
依山開鑿,雕刻的「總統山」,端莊、凝重、氣勢恢弘。昔日光禿禿的花崗岩峰頂上,如今雄踞著喬治·華盛頓(Goorge Washington)、托馬斯·傑佛遜(Thomas.Jefferson)、亞伯拉罕·林肯(Abrahan Lin-coln)和狄奧多·羅斯福(Hheobere Rooserch)四位總統的巨型半身塑像。這些虛實並重的半身石刻雕塑像,體量很大,每位總統的面孔,從下頦到頭頂部,分別從18米到21米不等。其中,僅林肯的嘴唇,就寬達6米多。
在四位總統石刻頭像的山腳下,簇擁著蒼松、柏,下面是寬寬的大道。大道兩側豎立著十幾根方柱,美國五十個州的州旗分別以四面一組裝飾在大理石飾面的方柱上,象徵美利堅合眾國的聯邦國體。
據悉,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竟有90%以上的雕刻任務,是用先進的控制爆破新技術來實現的。據說,當年施工人員用石灰漿放好雕像的輪廓線後,工程技術人員就根據構圖的需要,按照面積大小,深淺不同的要求,在一片片工作面上,用風鑽以及不同規格的鑽頭,打上成千上萬大小不同、深淺各異的小洞眼,然後填上不同的炸葯引爆而「造型」的。據資料顯示,單是四位總統的半身像,炸去的花崗岩廢石多達100多萬噸。粗粗的人物雕像毛坯顯現後,幾百名雕塑家再乘坐鋼索牽引的鋼質平台,凌空移動換面,用電鏟一點一點加以修飾、磨平。「總統山」是雕刻藝術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攜手合作,用血汗澆灌出的一朵奇葩!
在美國歷屆總統中,當年的雕塑藝術家為什麼選中這四位總統代表美國的象徵呢?這是遊人在游覽「總統山」時,頭腦中出現的一個「?」號。在皎潔的月光下,遊客們坐在「總統山」山麓露天影劇場,觀看一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後,就可得到了回答。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是他領導美國人民贏得了獨立,制定了憲法,創建了國家,美國公眾親切稱他為「國父」;托馬斯·傑佛遜,是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的開國有功人物,當選總統後,堅信個人權利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進一大步;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聲譽,美國公眾對這位總統的評價是不矯柔造作,說話、辦事老實。特別是1863年,他發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後,公眾更稱頌他是「偉大的解放者」,而狄奧多·羅斯福,這位二十六任總統,因在美國西部戰爭中戰功顯著,而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贊譽。
㈦ 美國有個地方,山上有3個偉人的頭像,叫什麼地方
叫總統山
貌似有4個總統,華盛頓,傑弗遜,林肯,羅斯福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俗稱美國總統山、美國總統公園,是一座坐落於南達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紀念公園(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Memorial)。公園內有四座高達60英尺(約合18米)的美國前總統頭像,他們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這四位總統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整個公園佔地面積1278英畝(5.17平方公里),最高處海拔為5725 英尺 (1745 米)。 公園由美國內政部下屬的一個分局——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進行管理,每年能吸引大約兩百萬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1885年,美國紐約的著名律師查爾斯·E·拉什莫爾(Charles E. Rushmore)將其在南達科他州布拉克山(Bla關於拉什莫爾山ck Hills)所擁有的礦山附近的一座花崗岩山以其姓氏命名為「拉什莫爾山」,這就是拉什莫爾山名字的來由。數十年後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的建造計劃正式啟動後,拉什莫爾還曾捐助了5000美元。在拉什莫爾山上建造雕塑的初衷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們前來布拉克山地區旅遊,然而這個建造計劃卻引發了美國國會和時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之間曠日持久的爭論。最終,建造計劃獲得了國會的批准。整個工程的建設於1927年開始,並於1941年宣告完成。
時至今日,拉什莫爾山不僅成為了一個世界級的旅遊勝地,還成為了美國文化中美國總統的象徵。同時,在當代流行文化的影響之下,拉什莫爾山也衍生出了許多其他含義。
㈧ 美國刻有總統像的石刻山叫什麼
你好!全美聞名的拉什莫爾山聳立在南達科他州巴登蘭以西不遠的地方,山上雕刻著美國四位著名總統的巨大頭像。從左至右,這四位總統是:開國元勛華盛頓、《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傑佛遜、奠定20世紀美國之基礎的西奧多.羅斯福和解放黑奴的領導者林肯。
這個不同凡響的藝術巨作系出自美國藝術家夏茲昂·波格隆之手。1923年美國歷史學家多恩·羅賓遜首先萌發出在群山上雕刻巨像的念頭,但他只設想在山頭上雕刻一些西部武打好漢供入參觀。1924年秋,他邀請波格隆前來觀看地形。波格隆一眼望見由花崗石形成的拉什莫爾山居於群山之上,沐浴在陽光之中,便認定這是他實現自己的夙願、雕鑿美四位著名總統頭像最理想的地方。1927年8月10日,柯立芝總統宣布將拉什莫爾山辟為國家紀念場,雕塑工程也與此同時正式破土動工。工程伊始,資金全靠私人捐助,聯邦政府到後來才給予財政支持。由於經費短缺和氣候惡劣。工程經常被迫中斷,所以工期長達十四個春秋,而實際施工只有六年半。工程動功之時,波格隆已年逾六句,從此他把親生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在這件藝術傑作上,僅藝術造型,就反復設計達九次之多。1941年波格隆與世長辭,沒能親睹工程計劃完成。他的兒子林肯繼承父業,於1941年底勉強完工。
㈨ 在線等!美國有座花崗岩的山,山上雕刻有五位總統的頭像,那座山叫什麽,
總統山
歷史不過200多年的美國,居然也有吸引全球遊人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不
過,它不是歷史遺跡,而是美國幾位總統的群像,是由雕塑家們精心創作的現代
石刻藝術品。
「總統山」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拉皮德城郊區,從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出發,
行駛600多公里才能到達。「總統山」是它的俗稱,正式名稱是「國立拉什莫峰
紀念地」。這里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瞻仰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每年的2月,美國
「華盛頓、林肯節」(亦稱總統節,因為華盛頓、林肯分別誕生於2月22日和2月
12日),更是人山人海。
據說,「總統山」最初的構想源於一位學者。八十年前,一名姓羅伯特的學
者,萌發了一個念頭:他想在南達科他州黑山區堅硬的花崗岩山峰頂上,雕鑿一
座象徵美國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他這一大膽的構想,隨即得到當時著名的雕塑
家鮑格姆的全力支持。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精心策劃,「總統山」摩崖石刻人物雕
像的浩大工程,終於在1927年拉開了序幕。據史料透露,當時參加這項恢宏工程
的全美雕塑家多達360多人。他們風餐露宿,忘我拼搏,在精心雕刻中,送走了
14個春秋,1934年,俗稱「總統山」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浩大工程,終於全面竣
工了。從此,「國立拉什莫峰紀念地」便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眼前。
在4位總統石刻頭像的山腳下,簇擁著蒼松翠柏,下面是寬寬的大道。大道
兩側豎立著十幾根方柱,美國50個州的州旗分別以四面一組裝飾在大理石飾面的
方柱上,象徵美利堅合眾國的聯邦國體。
美國歷屆總統中,雕塑藝術家為什麼選中這4位總統代表美國的象徵呢?這
個問題的答案,你可在山麓露天影劇場,觀看一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後,得到回答
:
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贏得了獨立,制定了憲法,創建了國家
,美國公眾親切稱他為「國父」;托馬斯·傑佛遜,是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的
開國功臣,當選總統後,堅信個人權利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進一大步;十
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聲譽,美國公眾對這
位總統的評價是不矯揉造作,說話、辦事老實。特別是1863年,他發布了「解放
黑奴宣言」後,公眾更稱頌他是「偉大的解放者」;而狄奧多·羅斯福,這位二
十六任總統,因在美西戰爭中戰功顯著,而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贊譽。
http://ke..com/view/60978.htm
㈩ 美國總統山的四個雕塑分別是哪四位
華盛頓、傑斐遜、老羅斯福和林肯。
【美國總統山】: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或譯為若虛莫山,俗稱美國總統公園、美國總統山、總統雕像山,是一座坐落於美國南達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紀念公園。公園內有四座高達60英尺(約合18米)的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前總統頭像,他們分別是華盛頓、傑斐遜、老羅斯福和林肯,這四位總統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整個公園佔地面積1278英畝(5.17平方公里),最高處海拔為5725 英尺 (1745 米)。
【華盛頓】: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國聯邦黨政治家,美國首任總統,被美國稱為「國父」,美國獨立戰爭大陸軍總司令。
【傑斐遜】:托馬斯·傑斐遜(英語: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國開國元勛中最具影響力者之一。
【老羅斯福】:西奧多·羅斯福(英語:Theodore Roosevelt,又譯狄奧多·羅斯福,人稱老羅斯福,昵稱泰迪(Teddy),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美國軍事家、政治家,第26任總統。
【林肯】:亞伯拉罕·林肯(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國政治家、思想家,黑人奴隸制的廢除者。第16任美國總統,其任總統期間,美國爆發內戰,史稱南北戰爭,林肯堅決反對國家分裂。他廢除了叛亂各州的奴隸制度,頒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林肯擊敗了南方分離勢力,維護了美利堅聯邦及其領土上不分人種、人人生而平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