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園林屋檐的雕刻叫什麼

園林屋檐的雕刻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27 02:07:46

1. 紫禁城房屋的屋檐上的雕塑是什麼

是走獸,也叫蹲獸。一般建在宮殿建築廡殿頂的垂脊上。分仙人和走獸兩部專分,每一個獸都有自己屬的名字和作用。仙人走獸最早出現於漢代,但一直並沒有固定的使用規格。清朝開始出現官方定製,位於最前端的是仙人,名仙人騎鳳,後面是走獸,通常數量為奇數,一般情況下走獸數量為9是最高規格,依次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押魚、狻猊、獬豸、鬥牛。(其中天馬與海馬、狻猊與押魚之位可置換)。
不過不是每一座宮殿都會有這些走獸,要看宮殿的等級和用途。在故宮的太和殿上,在鬥牛之後又加了一個行什,走獸數量達到了10個,這便表示太和殿的規格是最高的。乾清宮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地位僅次於太和殿,走獸減去「行什」,為9個;坤寧宮明代是皇後寢宮,清代是祭神和舉行皇帝大婚之用,走獸為7個。東西六宮是後妃居住的地方,走獸為5個。宮牆門走角則多為1個,即琉璃小獸只有「龍」一種。

2. 急求古建築屋檐上的圓形浮雕浮雕叫什麼名字,怎麼稱呼!!!!!!!!!

這是一種獸面紋瓦當,您是問瓦當上所雕出的獸是那種動物嗎?

因為獸面形瓦當在南京比較常見,所以給您查了一些文獻,在賀雲翱的《南京出土六朝獸面紋瓦當再探》一文中認為,人們用獸面紋瓦當裝飾屋檐,可能與辟邪觀念有關,東吳之前的獸面造型難以指認是那一種動物,但東晉之後獸面為虎紋的趨向比較明顯,看了下您這張圖,上部中間隱約可見一「王」字,極有可能是虎面紋,虎為猛獸,可以逐疫。

3. 請幫我甄別一下這種屋檐上雕刻的是什麼鳥的形狀有什麼寓意

鳳凰 吉祥

4. 古建築中的木雕刻專業術語叫什麼

雕匠

5. 古代房屋雕刻

參考一下徽州三雕的介紹,看是不是你要的答案。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風格的磚雕、石雕、木雕三種民間雕刻工藝的簡稱。徽派"三雕"以歙縣、黟縣、婺源縣最為典型,保存也相對較好。主要用於民居、祠堂、廟宇、園林等建築的裝飾,以及古式傢具、屏聯、筆筒、果盤等工藝雕刻。"三雕"的歷史源於宋代,至明清而達極盛。明代雕刻粗礦、古樸,一般只有平雕和淺浮雕,藉助於線條造型,而缺乏透視變化,但強調對稱,富於裝飾趣味。清代雕刻細膩蘩復,構圖、布局吸收了新安畫派的表現手法,講究藝術美,多用深浮雕和圓雕,提倡鏤空效果,有的鏤空層次多達十餘層,亭台樓謝,樹本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蟲魚集於同一畫面,玲現剔透,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栩栩如生,顯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藝術才能。磚雕是徽州盛產質地堅細的青灰磚上經過精緻的雕鏤而形成的建築裝飾,廣泛用於徽派風格的門樓、門套、門楣、屋檐、屋頂、屋瓴等處,使建築物顯得典雅、莊重。它是明清以來興起的徽派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份。磚雕有平雕、浮雕、立體雕刻,題材包括翎毛花卉、龍虎獅象、林園山水、戲劇人物等,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徽州磚雕的用料與製作極為考究。歙縣博物館藏有一塊灶神廟磚雕,見方僅尺的磚面上,雕刻著頭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鋼鐧的圓雕菩薩,據考證這塊精巧絕倫的磚雕花費了1200個匠工,堪稱徽州磚雕藝術的經典作品。石雕在徽州城鄉布很廣,類別亦多,主要用於寺宅的廊柱、門牆、牌坊、墓葬等處的裝飾,屬浮雕與圓雕藝術,享譽甚高。徽州石雕題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與磚雕復雜,主要是動植物形象、博古紋樣和書法,至於人物故事與山水則較為少見。在雕刻風格上,浮雕以淺層透雕與平面雕為主,圓雕整合趨勢明顯,刀法融精緻於古樸大方,沒有清代木雕與磚雕那樣細膩繁瑣。木雕主要用於舊時建築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裝飾,遍及城鄉,其分布之廣在全國屈指可數。宅院內的屏風、窗楹、欄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風采,幾乎是無村不有。徽州木雕的題材廣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獸、蟲魚、雲頭、回紋、八寶博古、文字錫聯,以及各種吉祥圖案等。徽州木雕是根據建築物體的部件需要與可能,採用圓雕、浮雕、透雕等表現手法。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規模,雕風拙樸粗擴,以平面淡浮雕手法為主。明中葉以後,隨著徽商財力的增強,炫耀鄉里的意識日益濃厚,木雕藝術也逐流向精雕細刻過渡,多層透雕取代平面淺雕成為主流。

6. 屋檐下龍形木構件是什麼稱謂,有什麼寓意

屋檐下龍形木構件稱:雀替。
用於梁,額枋與柱的交接處的木構件,功用是增加梁頭抗剪能力、減少梁枋的跨距。元以前雀替多用於內檐,明清普遍在外檐額枋下使用。早期雀替只飾彩畫,不加雕飾。明代起雕刻雲紋或卷草紋。清中葉以後,雕刻龍頭及飛禽增多,南方及沿海人物造型雀替風行。
中國古代建築的一些名詞:
一、梁
建築中搭在柱頂的水平手裡構件。在較大的建築物中,梁放在斗拱上,而較小的建築物,梁頭直接放在柱上。橫斷面多呈矩形,明清時接近方形,南方的梁不少採用圓形,以節約木材。梁下兩端有柱子支托,上面能負頂部荷載。
二、月梁
梁呈上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兩端常雕飾,此種狀如拱月的梁即稱「月梁」。
三、枋
檐柱之間起聯系作用並水平承托屋頂重量的構件。南北朝前多置於柱頂,隋唐後移至柱間。
四、額枋
位於建築四面向外,在檐柱與檐柱之間起聯系作用的矩形橫木。宋代及宋代前叫「額枋」,
宋以後叫「闌額」,也叫「檐枋」。建築正面的額枋,是雕刻和彩繪裝飾的重點部位之一。
五、抱頭梁
檐柱與金柱之間的短梁。
六、穿插枋
在抱頭梁下與之平行的小梁叫「穿插枋」。
七、柱
為主要垂直承重構件,屋面荷載自上而下經此傳至基礎。
八、斗拱
位於屋檐下柱頂與額枋之間,以榫卯結合、交錯疊加而成的構件,有分散梁架重載和承挑外檐荷重的功能。它不僅是我國木結構建築特有的構件,也有特殊的裝飾作用,還作為封建社會森嚴等級制度的象徵和重要建築的尺度衡量標准。
九、撐拱
檐柱外側向支撐挑檐檁的構件,明代前僅為斜木桿。後逐漸增加了挑木及斗拱等,裝飾也日趨復雜。
十、牛腿
是結構及裝飾日趨復雜的撐拱在江浙一帶的俗稱。
十一、雀替
用於梁,額枋與柱的交接處的木構件,功用是增加梁頭抗剪能力、減少梁枋的跨距。元以前雀替多用於內檐,明清普遍在外檐額枋下使用。早期雀替只飾彩畫,不加雕飾。明代起雕刻雲紋或卷草紋。清中葉以後,雕刻龍頭及飛禽增多,南方及沿海人物造型雀替風行。
十二、掛落
安裝在門的過樑上,是保護過梁的木構件,常作雕刻、鑲拼等裝飾處理。
十三、花牙子
檐下柱間掛落下的鏤空雀替,純裝飾性構件。
十四、花板
在外檐斗拱與斗拱之間的遮板叫「墊板」、因常有彩繪和雕刻,故有些地區稱「花板」.
十五、匾聯
在傳統建築上提額掛匾,書寫對聯,是屋宇最具中國特色的裝飾手段。
十六、廡殿頂
是屋面有四坡並有正脊的屋頂,有重檐廡殿頂和單檐廡殿頂之分。重檐廡殿頂的古代建築中最高級別的屋頂樣式,只用於皇宮、廟宇中的主殿。單檐廡殿頂則多用於禮儀盛典及宗教建築的次殿或門堂等處。
十七、歇山頂
由四個傾斜的屋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和兩側傾斜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有單檐、重檐和卷棚歇山等多種。重檐歇山頂是由兩坡頂加周圍廊形成的屋面式樣,等級僅次於廡殿,多在一些規格很高的殿閣中使用。而一般的歇山頂則應用非常廣泛。
十八、懸山頂
兩坡頂的一種,是我國一般建築中是常見的形式,特點是屋檐兩端懸伸在山牆以外。這類屋頂形式簡潔、美觀而樸素,多用於宮殿寺廟中的附屬建築和民間建築。
十九、硬山頂
也是兩坡頂的一種,但屋面不懸出山牆之外。硬山頂形式簡單而樸素,多用於宮殿寺廟中的附屬建築和民間建築。
二十、垂蓮柱
用於垂花門或牌樓門的四角上、下部懸空的垂柱,端頭上常有蓮花雕飾,故常稱「垂蓮柱」、「垂花柱」等,是裝飾性構件。
二十一、欄桿
是建築物邊沿供人倚扶,防止人、物墜下的障礙物,起維護或分割作用的結構之一。人們很早就把欄桿普遍應用在台基、室內、室外、走廊、花池、樓台亭榭等處,通常也作各種裝飾美化。
二十二、美人靠
在坐凳欄桿外側安裝尺余高的靠背,成為「靠背標桿」。這種欄桿多用於園林,特別是臨水建築,供遊人斜倚眺望和解乏。靠背部分或直或曲,或做成其他種種式樣,頗富裝飾性。因彎曲似鵝頸,又稱「鵝頸靠」。因古畫中常常畫仕女憑欄眺望,故美其名曰「美人靠」。
二十三、門楣
楣,門戶上的橫木。,古時顯貴之家門楣高大,故常以「門楣」喻門第,也是宅第裝飾的重點部位。
二十四、影壁
作為大門屏障的牆壁,又稱「照壁」或「照牆」。早期建築中門內的稱「隱」,門外稱「避」,影壁由「隱避」演化而來。影壁依其做法不同,又分為「一字壁」、「八字壁」、「三滳水影壁」等。砌築於院門之內對面山牆的稱「座山影壁」。設於大街對過,與大門遙相對應的稱「外影壁」。影壁做法講究,常帶有磚雕,既能使外人不能對內一覽無遺,又能起到一種裝飾作用。
二十五、正脊
屋頂前後兩個斜坡相交而成的屋脊叫正脊。,戧脊指歇山屋頂上與垂脊成45度相交的四條屋脊。
二十六、角脊
指重檐建築下層屋頂檐角上的屋脊。
二十七、山牆
位於建築兩端的牆,除硬山建築外,均止於檐下。
二十八、山花
歇山屋頂兩端博風板下的三角形部分,明代以前多為透空,僅用懸魚、惹草加以裝飾。明清多封閉,並施雕刻裝飾於其上,謂之「山花」。
二十九、懸魚
房屋兩端山面的裝飾構件,用木板雕成,安於博風板的正中。因初期雕成魚形,從山面頂端懸垂,故稱「懸魚」。後有各種變形,已完全脫離魚的形象,但仍稱懸魚。山面飾懸魚有主人自示清廉之意。
三十、惹草
安於兩端山面博風板邊沿的木質裝飾構件,呈三角形,其上雕刻雲紋之類。
三十一、正吻
即「大吻」,屋頂正脊兩端裝飾物。龍頭形,口大張,咬住正脊。漢唐多以鳳凰為正脊飾,南北朝被鴟尾所取代,宋元出現鴟吻、龍吻,明以後多用龍物,富麗有生氣。清以後逐漸程式化。
三十二、鴟尾
漢於宋宮殿屋脊兩端曾流行鴟尾脊飾。漢時方士認為,天上有魚尾形,置於屋頂可防火災,於是有了魚尾形脊飾。唐時鴟尾無首,宋時有首有吻。明清時脊飾以龍形為主,魚尾形僅在南方建築中存在,尾部透空翹卷。
三十三、背獸
古建築屋面大吻背後獸形瓦件,外形似一個螭獸頭,明代的背獸比清代背獸鼻子長且向後捲曲,後部做出長榫可以直接插入大吻的陰榫內,做工考究,造型華麗。
三十四、仙人
垂脊或戧脊到屋角前端的瓦質雕飾件做成的仙人形象,故叫「仙人」。又稱「騎雞仙人」、「冥王騎雞」。
三十五、走獸
也叫「小獸」,宋代稱「蹲獸」,是垂脊前部即角脊上緊隨仙人之後的一排瓦質雕飾件,其次序為龍、鳳、獅、麒麟、天馬、海馬、魚、獬、猴,使用多少視建築大小而定,但必須是奇數,最少的只有一個。故宮太和殿的角脊上的走獸很特殊,共有十個,成雙數,按清制是最高等級的。其中天馬、海馬象徵皇家威德通天入海;鬥牛、狎魚可以興雲作雨,鎮火防災;獅子為鎮山之王;狻猊則為能食虎豹的異獸,象徵百獸率從;獬貘善辨是非,以示皇家的「正大光明」;行什似猴,為壓尾獸。
三十六、火珠
宮殿、塔廟建築正脊上作裝飾用的寶珠,圓珠外緣似火焰作飾,故名「火珠」.
三十七、寶頂
塔剎剎頂的裝飾物,狀似圓形寶珠而得名,一般置於寶蓋之上,與仰月或火焰組成裝飾,有時也單獨做剎。
三十八、馬頭牆
是防火山牆的一種。因防火,又叫「封火牆」、「風火牆」。房舍山牆高出屋面,以防一家著火,殃及鄰家。其外形多樣,因其高出屋面隨坡疊落部分略似馬頭形,故名「馬頭牆」,在安徽、浙江、江西一帶多見。
三十九、女兒牆
由「女兒牆」一詞而來。凡是在房上、樓台上或牆上的矮牆都叫「女兒牆」,作用與護身欄桿相同。牆體可砌實體,用花磚或花做法,也可用經過砍制雕刻的磚仿各種木質欄桿砌築。

7. 仿古建築屋檐下的婁空花格叫什麼

掛落,雀替,吊瓜等
如果是宮殿的建築則下面有斗拱

8. 古建屋檐下裝飾的圓形墩子叫什麼

請問是這一種嗎?叫垂花柱,用垂蓮柱出挑屋檐,

占天不佔地,很符合使用功能,節約用地,又很有裝飾效果。

9. 屋檐下的這個東西叫什麼 有圖

斗拱。中來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自,斗拱是在柱子的上部、屋檐之下用若干方形的小斗和若干弓形拱層縱橫穿插裝配的組合構建。斗拱既有結構上的作用,用以承托伸出的屋檐,將屋頂的重量直接或間接轉移到木柱上;同時還具有裝飾作用。斗拱是中國建築學會的會徽。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