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曲陽神話雕刻以前叫什麼

曲陽神話雕刻以前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11 00:18:39

1. 曲陽石雕的歷史源流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境內有一座黃山,狀若銀龍。滿山漢白玉石潔白晶瑩,宜精雕細刻。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加上世代相傳的雕刻工藝,使曲陽成為我國有名的石雕之鄉。
曲陽石雕的歷史可追溯到漢朝。相傳在西漢時期,劉秀被王莽追殺到曲陽縣王台北村南的山上,躲藏在草叢里。王莽放火燒山,想把劉秀燒死。劉秀的狗把周圍的草弄濕了,制止了烈火的蔓延,從而使劉秀得救,但狗卻累死了。後來劉秀打敗了王莽,找了當地石雕藝人,為狗建塔,以表昔日救命之恩。到了唐、宋時期,曲陽石雕逐漸發展,及至清朝,就有了「天下咸稱曲陽石雕」的盛名。在清朝末年巴拿馬舉行的世界石雕藝術賽會上,曲陽石雕曾獲得世界第二名。曲陽石雕有秀美雅緻的效果,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以及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名勝古跡,古今人物等上百種傳統作品。河北省曲陽縣是漢白玉雕刻藝術的故鄉。曲陽大理石儲量大,質地潔白晶瑩、經久耐磨,是石雕的優質原料。
《曲陽縣志》記載:「黃山自古出白石,可為碑誌諸物,故環山諸村多石工」。據現有史料考證,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漢代,曲陽石雕已用於建築業了。曲陽縣城南 有座「狗塔」,據說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5年),為紀念一隻曾保護他逃出大火的義犬而徵召當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時期(公元386534年),曲陽石雕藝術已 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當時,全國各地崇尚佛教,大興土木,修建寺廟,從而也促進了曲陽石雕中各種佛像作品的發展。曲陽石雕佛像造型莊重優美,面貌嚴肅威武, 或慈藹端莊,線條流暢,至今仍是傳統的主要石雕品種。1953年,從古剎修德寺出 土文物中,發掘出佛像、金剛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東魏天平(公元534~537年)等年號和作者姓名。 經查明,上述這些作者都是曲陽縣人。唐、宋兩代,曲陽石雕藝術更加繁榮,作品流傳全國許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歷年發掘出土的還有曲陽石雕動物、瓜果等。 在曲陽縣西郊村的一座寺廟里,至今還保存有一尊唐代雕塑的漢白玉站佛。佛像身 高八米,容貌庄嚴,氣宇軒昂,服飾摺痕,線條清楚柔和,極為生動傳神。
曲陽是怎麼興起雕刻的?對此有許多說法,其中最為盛行的是一種帶有傳奇色彩的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流派之一的黃石公,可與鬼穀子齊名,為曲陽縣人。他嬰兒時被棄於曲陽的黃山,後人謂之為黃石公。他隱居黃山著書立說,留下《太公兵法》和《雕刻天書》。他把前部書傳給張良,把《雕刻天書》傳給同鄉曲陽的宋天昊、楊藝源兩位弟子,從此曲陽人學會了雕刻。
有史料記載的是,曲陽雕刻藝術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西漢始,曲陽石工即用大理石雕刻碑碣等物,曲陽縣城南有座狗塔,據說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為紀念一隻曾保護他逃出大火的義犬而徵召當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時曲陽石雕中的佛像、石獅已獨具風格。
唐時曲陽成為中國北方漢白玉雕像的發源地及雕造中心。至元代,曲陽石雕已享有盛名,涌現出楊瓊、王道、王浩等一批傑出的民間雕刻藝人。元世祖忽必烈興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曲陽石雕藝人楊瓊因雕技精湛,被任命為總管。據記載,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就是由楊瓊設計監造的。
明清時期,曲陽石雕工藝更加精巧,清末曲陽人雕刻的《仙鶴》、《干枝梅》等作品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榮獲第二名,以致天下咸稱曲陽石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中央派慰問團到革命老區慰問,曲陽石雕藝人把他們精心雕制的各種石雕,贈送給慰問團。後來,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的興建,天安門的修復,毛主席紀念堂的建造,趙州大石橋的重修等重大工程,都有曲陽石雕藝人參加。他們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現在,首都人民大會堂河北廳中的歷史名人浮雕,也是由他們完成的。1995年曲陽縣被國務院正式命名為中國雕刻之鄉。
在曲陽,說到石雕必提起三個人。元代楊瓊的一獅一鼎作為貢品得到元世祖高度贊賞,稱此絕藝也;清末劉普治的仙鶴、干枝梅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榮獲第二名,自此天下咸稱曲陽石雕;現代劉東元(已故),古老的石雕藝術在他手裡煥發了新的活力,其弟子盧進橋(已故)、甄彥蒼、安榮傑繼承了傳統技法,並用錘子釺子譜寫了石雕藝術的新篇章。
盧進橋、甄彥蒼、安榮傑三人雖同出一門,卻走著不同的藝術道路。盧進橋將石雕、牙雕、玉雕、木雕技法融為一體,獨創出剝荒、定型、雕琢、磨光、打亮相結合的鏤雕技法;甄彥蒼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充分借鑒西洋雕刻技法,開創了曲陽石雕的西洋流派;安榮傑發明並運用安氏放大法,將哼哈二將、廣東三水卧佛、山東蒙山老壽星像等巨雕工程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2. 有誰知道曲陽的來歷,以前在歷史上叫什麼

曲陽歷史悠久,因地處古北嶽恆山(今大茂山)彎曲的陽面而得名。秦(公元前內 221 年 - 前 207 年)容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 36 郡,始至曲陽縣,屬巨鹿郡,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歷史。元朝(公元 1271 年 -1368 年)曾一度將曲陽提升為恆州,下流縣,故曲陽也有「恆州」之稱。曲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據位於縣城北部的「靈山溶洞」等處發掘考證,早在幾十萬年前,這里就由華夏猿人繁衍生息。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氏族部落已在這里出現。到商周(公元前 17 世紀 - 前 221 年)時期,縣城西北部已出現村落。源遠流長的歷史積淀孕育出了名垂青史的藺相如、杜弼、王安中等多位宰相,李左車、李進、邸氏四兄弟等三十多位元帥、將軍,黃石公、杜台卿、楊瓊等幾十名哲學家、史學家、軍事家、戰略家和雕刻藝術家。千百年來,藺相如為國為民、忍辱負重,「曲陽鬼」犧牲自己、救人危難,王安中為政清廉、懲治腐敗,楊瓊建設國家、敬業拼搏的高風亮節和優秀品德被燕趙兒女繼承和發揚,也鑄就了曲陽人的精神和靈魂。

3. 曲陽雕刻的曲陽介紹

河北曲陽縣,北倚巍巍太行山,南銜華北平原,東臨京廣鐵路和京深高速公路;距北京、天津190公里,距石家莊72公里, 為進出太行之門戶。
曲陽,古為燕趙交界之地,始建於秦,曾改制為恆州。現有人口52萬,轄4鎮14鄉,總面積1803.7平方公里,分淺山、丘陵、 平原、河套四個經濟區域,是一方物華天寶之地。 勤勞智慧的曲陽人民,以建設經濟強縣為目標,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對外開放,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碩果累累。農、林、牧、副、漁五業興旺。先後被國家和省定為糧食、果品、烤煙、肉牛、魚產品生產基地。工業生產發展迅速,現已形成雕刻、建材、化工、機械、陶瓷、煤炭等骨幹行業,主要產品有石雕、木雕、水泥、石板、石籽、石灰、原煤、化工、高壓電瓷、日用瓷、汽缸套、地毯、服裝、棉布、鋁製品、衡器等,其中有20多種產品獲國家、部、省優質產品稱號。文教科技事業欣欣向榮。曲陽有電視台、電視差轉台9座,功率覆蓋全縣,全縣已開通有線電視;曲陽雕刻學校為全省首創,每年為社會輸送大批雕刻人才。
1996年,曲陽被國家批准為全國開放縣,曲陽縣人民政府制定了鼓勵外商來曲陽投資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全縣52萬人民衷心希望和歡迎國內外八方賢士,四海賓朋,蒞臨曲陽旅遊觀光,投資興業,攜手開發,共圖發展。

4. 曲陽縣世界級雕刻大師的名字叫什麼

甄彥蒼,盧進橋,安榮傑等等一大批工藝美術大師

5. 曲陽雕刻的發展

曲陽雕刻業已形成「一城一線三小區」(一城:東方石雕城;一線:曲新公路沿線; 三小區:羊平、文德、黨城)的發展格局。現有雕刻集團2家,雕刻企業、攤點1200多個,雕刻藝人數以萬計,年產值4億元。最近, 在縣城至羊平公路兩側規劃了佔地1000多畝的「雕刻走廊」,並經省批准立項,現正抓緊建設,可容納雕刻、板材企業50多家。投資500 多萬元的「雕刻藝術宮」已經投入使用。 陽之享有盛名,是因她創造了燦爛的石雕文化。相傳張良之師黃石公著下《雕刻天書》,才有人在黃山上創習石木雕刻。到西漢,曲陽石工便用大理石雕刻碑碣諸物,初為墓碑,後亦用於記事、留言,主要陳列於寺廟,被漢武帝盛贊為雕刻之鄉。北魏時期雕刻的佛像、雄獅已形成獨特風格,作品古拙渾朴,體形狹瘦,偏重形似。大唐盛世,佛教盛行,石雕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曲陽成為我國北方漢白玉雕像的發源地及其雕造中心,其雕刻流行圓刀法,人物、佛像造型豐滿,衣飾調順、文武有姿,飛禽走獸、花鳥靜物等輪廓清晰,線條流暢,玲瓏剔透;元代曲陽石雕藝術已享有盛名,作品造型優美,做工精細,奇巧生動,有不少作品成為傳世之作,雕刻藝人楊瓊所作的一獅一鼎作為貢品,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高度贊賞,稱此絕藝也,並將其編籍宮中,督燕南諸路石匠營造大都,至今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仍放射著燦爛的光輝。清末,曲陽藝人劉普治雕刻的仙鴿、干枝梅等作品,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榮獲第二名,自此有天下咸稱曲陽石雕之說。民國中期,幾家較大的私營雕刻廠,如公義興、日新、永新等,在北京、南京等地均設有銷售點。日軍侵華後,雕刻廠家、作坊停產。新中國成立後,曲陽3000多名石雕藝人先後參加了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天安門修復、歷史博物館、民族文化宮、軍事博物館等項工程和毛主席紀念堂的興建。1986年4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視察曲陽,欣然揮毫題詞雕刻之鄉。1991年5月時任副總理的朱鎔基視察曲陽,為工藝美術大師盧進橋建築公司題名。199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田紀雲視察羊平開發區時題名東方石雕城。1995年,曲陽被國務院正式命名為中國雕刻之鄉。2005年5月,東方雕刻城被國際雕塑協會命名為中國石雕第一城。
當代的曲陽雕刻更是譽滿海內外。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的春雷聲中,曲陽雕刻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獲得迅猛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雕刻的材質也從石、木雕刻拓展到玉雕、牙雕、銅雕、不銹鋼雕塑等。雕刻題裁既有傳統仿古建築飾品,又有現代人物雕像;既有園林雕塑,又有家庭裝飾;既有飛禽走獸,又有游魚花卉;既有上百米的巨作,又有長不盈寸的精品,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眾多的雕刻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雕刻技藝方面,將現代美學理論與傳統雕刻技藝融為一體,借鑒西方雕刻技法,涌現出了以盧進橋、甄彥蒼、安榮傑為代表的一大批工藝美術大師,形成了各具風格的不同流派。其中盧進橋為傳統派的代表,創作的卧獸觀音、天女散花、和三大仕五件作品被國家定為珍品,分別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和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甄彥蒼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充分借鑒西洋雕刻技法,開創了曲陽雕刻的西洋流派。工藝美術家安榮傑為創新派代表,擅長巨雕力作,代表作品有:高11米、重20多噸的巨型樟木金剛力士像--哼哈二將、廣東三水市108米卧佛以及創造了世界之最的山東蒙山217米高的壽星巨雕工程。近年來,曲陽雕刻藝人先後完成了被日本譽為東方藝術珍品的百龍嬉水巨型漢白玉浮雕和大型雕刻九龍壁;受到全國人大代表一致贊賞的人民大會堂長白山浮雕;為二連浩特設計製作的廣場雕塑邊陲明珠動態優美、寓意深刻;為西寧製作的城市廣場雕塑各族人民團結奔向新世紀展現出的一幅民族大團結的壯麗畫卷;與著名雕塑家韓美林合作的巨型雕塑大舜耕田,是亞洲地區最大的花崗岩組雕之一,以及中華龍王山石窟、中國歷史雕刻畫廊、北京人民大會堂河北歷史名人浮雕、淮海戰役紀念館和扎伊爾總統府等一批國內外著名的雕刻工程。另外,澳門回歸時,河北省政府送給澳門特區的禮品九龍晷(銅雕)和今年5月11日清華大學送給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縮微日晷(石雕)均出自曲陽藝人之手。
新千年,曲陽雕刻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正式加入WTO的歷史條件下,為進一步推動雕刻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曲陽縣委、縣政府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明確了以東方雕刻城建設和規范行業管理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強化質量監控,加強市場開拓,塑造品牌形象,以城興市、以市興業、以業促發展的工作思路,決定依託本地資源、技術優勢,重新整合、聚集生產要素,致力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特色平台,制定了以東方雕刻城建設為核心的發展規劃,為雕刻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描繪了宏偉壯麗的藍圖。
東方雕刻城北起縣城,南到羊平鎮,全長9公里,以曲新公路為主軸線呈串珠狀分布,建設內容突出五個一。一是建一個小區保發展。在原羊平經濟開發區基礎上擴展1500畝,建成雕刻工業區,同時沿曲新公路建設雕刻企業與園林小區構成的雕刻走廊,作為東方雕刻的生產工業區。二是建一個學院促提高。將現在雕刻學校改制升檔,與大專院校掛鉤,建成雕刻藝術學院,為雕刻業培養高素質人才,增強雕刻業發展後勁。三是建一個廣場樹形象。在縣城以南雕刻城入口處建一個環島式雕刻廣場,其間建標志性建築並擺放雕刻代表作品,廣場東側建雕刻公園,作為展示雕刻之鄉形象的窗口。四是建一個商城拓市場。在雕刻廣場西側建設雕刻國際商城,集中展示曲陽雕刻的精品名作,舉辦大型貿易、洽談活動,以吸引國內外客商,拓寬市場空間。五是建一個協會求規范,組建雕刻協會,加強行業組織管理,約束個別企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提高全行業的工藝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目前,投資1200萬元,佔地28888平方米的雕刻廣場業已竣工,該廣場呈圓形,全部用石料建成,一條S形人工河道由西向東把廣場分割成兩部分,使其平面呈陰陽魚太極圖狀。廣場北半部分是傳統的園林設計,南半部分是現代的廣場設計。廣場中心的凸面平台設計獨特,既是一個人工噴泉,又是一個演出的大型舞台。廣場南側的看台嵌以大理石浮雕,誠為展示曲陽歷史文化的不朽畫卷。廣場的標志性建築--石牌坊坐北朝南,高13.28米,寬26.1米,地基採用槐木打樁,石料壘砌,糯米湯澆灌而成,共用石料700立方米,氣勢雄偉,活潑精緻,總體設計是五門六柱九樓,採用純石料開凹凸槽銜接而成,堪稱一絕。據考,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純漢白玉牌樓,現正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整個廣場,小橋流水噴泉、白石綠地青山,集展銷、集會、休閑、旅遊於一體。古今中外、陰陽乾坤、水乳交融,傳統與現代、古典與時尚完美結合。身置其中,有靈心凈肺之感,天地人石和諧之美。正所謂:縱觀氣象之浩大,誠可容物;俯視懷抱之空曠,足可納士。游為嘉園,可賞春花秋月之幽;瞻為學子,油生振衣報國之念。環縈雙向車陣,南馳北逐,無言之中,閱盡繁榮。
同時,投資1526萬元,開通了定龍公路至東方雕刻城的大通道;投資1.46億元,佔地350畝的雕刻市場工程已列為省重點項目,現正積極運作,抓緊籌建;成立了雕刻行業管理辦公室,組建了由骨幹企業和知名藝術家技師為成員的雕刻行業協會,制定了行規民約,實行行業自律,實施三證管理,對雕刻企業實行企業資格證和質量檢驗合格證管理,對雕刻技術人員實行技術職稱證管理。嚴格處理企業違法生產經營,同時,出台實施了《雕刻項目建設優惠政策》、《改善雕刻業經營環境的規定》、《雕刻城建設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加快雕刻業健康發展的優惠政策,從提供經營場地到供電、通訊等做了明確的優惠規定,給企業發展創造了寬松的空間,增強了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在項目建設上,實行一條龍審批辦公,減免工商管理費,優先保證建設用地等。在征費管理上,實行統一收費制,征費總額降到相鄰縣市以下,並向社會公開承諾搬遷到雕刻城的雕刻攤點三年免交各種管理費等,為曲陽雕刻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同時,縣委、縣政府充分認識到加快雕刻業發展,必須引導雕刻企業走規模化、集團化之路,健全功能,形成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現代企業生產制度,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一是建雕刻基地。按照區域化、規模化發展的原則建設雕刻工業小區,發展規模群體,著力扶持培育了東方石雕城內的雕刻工業開發區、黨城雕刻小區和文德雕刻小區。其中東方石雕城中的雕刻小區年產值達4億元,黨城雕刻小區年產值達2.5億元,文德雕刻小區達到0.7億元。二是組建雕刻企業集團。進一步加大政府引導力度,初步實現了攤點掛靠企業,企業掛靠集團的產業化生產經營格局。重點抓了31家明星企業的發展,出台了優惠政策,實行重點保護,並以他們為龍頭,上聯高等工藝美術院校,下聯其他雕刻企業或攤點,組建了集科研設計、生產經營為一體的雕刻企業聯合艦隊,進一步營造規模優勢,實現規模效益。
實施名牌戰略。名牌是進入市場的通行證,實施名牌戰略是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的必然要求。基於此,縣委、縣政府採取上技術、建機制、抓宣傳的戰略舉措,強力實施名牌精品戰略。一是注重雕刻技術人才的培養與鍛煉。實踐證明,人才和技術投入對全縣雕刻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創名牌、出精品,必須培養一批具有較高理論修養和實踐經驗的雕刻技術人員。幾年來,縣雕刻學校為全縣雕刻企業培養中等雕刻技術人才1200多名,輸送200多人到中央美院深造,聘請天津、北京等工藝美術大師到曲陽講課,大大提高了雕刻技術人員的素質。按照東方石雕城的總體規劃,近期將在縣雕刻學校的基礎上,規劃建設河北曲陽雕刻藝術學院,開設雕刻工藝技術、造型藝術設計、雕刻產品和雕刻技術現代化等專業,建成後,每年可培育中高級藝術人才200名。同時,積極探索開發機械雕塑、計算機設計和程式控制雕刻,大幅提高生產效益。二是建立激勵機制。設立縣雕刻專項基金,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資金重獎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技術人員,不斷激勵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創名優產品。三是強宣傳,以名人效應促動名牌戰略。緊緊抓住宣傳這一拓展產品優勢和市場優勢的重要環節,通過參加洽談會、招商會、引資會等活動,廣泛宣傳盧進橋、甄彥蒼、安榮傑等曲陽雕刻藝術家,不斷提高他們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以名人效應提高曲陽石雕產品的檔次和品位。四是抓監管。通過雕刻協會規范行業行為,拒絕粗製濫造,確保了雕刻之鄉的金字招牌。
積極開拓市場。按照開發利用、內外兼修的原則,狠抓國內與國外、有形和無形兩方面市場建設。一是建設雕刻城專業市場。該項目一期工程佔地140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建成集業務洽談、信息發布、金融結算等配套服務於一體的商務大樓廳。二是抓網上銷售和連鎖銷售。為30多家明星企業製作銷售網頁,建立網站,在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廠家直銷網點,主動搶占國內外市場。三是擴大擁有自營出口權企業數量。以外貿局為主體,為企業申請自主出口權,減少銷售環節,直接打通曲陽雕刻走向海外的綠色通道。

6. 曲陽石雕

【簡介】
河北省曲陽縣境內有一座黃山,橫卧東西,狀若銀龍。滿山漢白玉石潔白晶瑩,宜精雕細刻。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加上世代相傳的雕刻工藝,使曲陽成為我國有名的石雕之鄉。
曲陽石雕的歷史可追溯到漢朝。相傳在西漢時期,劉秀被王莽追殺到曲陽縣王台北村南的山上,躲藏在草叢里。王莽放火燒山,想把劉秀燒死。劉秀的狗把周圍的草弄濕了,制止了烈火的蔓延,從而使劉秀得救,但狗卻累死了。後來劉秀打敗了王莽,找了當地石雕藝人,為狗建塔,以表昔日救命之恩。到了唐、宋時期,曲陽石雕逐漸發展,及至清朝,就有了「天下咸稱曲陽石雕」的盛名。在清朝末年巴拿馬舉行的世界石雕藝術賽會上,曲陽石雕曾獲得世界第二名。曲陽石雕有秀美雅緻的水果,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以及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名勝古跡,古今人物等上百種傳統作品。河北省曲陽縣是漢白玉雕刻藝術的故鄉。曲陽大理石儲量大,質地潔白晶瑩、經久耐磨,是石雕的優質原料。
【悠久歷史】
《曲陽縣志》記載:「黃山自古出白石,可為碑誌諸物,故環山諸村多石工」。據現有史料考證,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漢代,曲陽石雕已用於建築業了。曲陽縣城南 有座「狗塔」,據說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5年),為紀念一隻曾保護他逃出大火的義犬而徵召當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時期(公元386534年),曲陽石雕藝術已 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當時,全國各地崇尚佛教,大興土木,修建寺廟,從而也促進了曲陽石雕中各種佛像作品的發展。曲陽石雕佛像造型莊重優美,面貌嚴肅威武, 或慈藹端莊,線條流暢,至今仍是傳統的主要石雕品種。1953年,從古剎修德寺出 土文物中,發掘出佛像、金剛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東魏天平(公元534~537年)等年號和作者姓名。 經查明,上述這些作者都是曲陽縣人。唐、宋兩代,曲陽石雕藝術更加繁榮,作品流傳全國許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歷年發掘出土的還有曲陽石雕動物、瓜果等。 在曲陽縣西郊村的一座寺廟里,至今還保存有一尊唐代雕塑的漢白玉站佛。佛像身 高八米,容貌庄嚴,氣宇軒昂,服飾摺痕,線條清楚柔和,極為生動傳神。
【工藝特色】
曲陽雕刻工藝歷經千年而不中斷,譽滿海內外。隨著曲陽雕刻材質從大理石、玉石到木質、象牙、青銅、不銹鋼等的擴展,其雕刻技藝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圓雕、透雕、鏤雕、浮雕等造型門類,技法不一而足。
現在雕刻的題材相當廣泛,既有傳統的仿古建築飾品,又有現代人物雕像;既有園林雕塑,又有家庭裝飾;既有飛禽走獸,又有游魚花卉;既有上百米的巨作,又有長不盈寸的精品。曲陽縣以"雕刻之鄉"的美稱享譽海內外。曲陽石雕的傳統工藝是利用開臉特技法,在石料上畫出大概輪廓,先雕鼻子,再從頭到腳依次雕刻,做到"內外有度,比例協調"。而現代工藝則是在傳統工藝基礎上,依靠科技力量(電動工具),運用圓雕、浮雕、線雕技法,將解剖學、美學融為一體,所雕作品既有高貴華美的傳統特點,又有新穎明快的時代精神。
其雕刻工藝既善於利用刨荒、刨光、開臉等特技,又善於目測定型,採用"上細"工藝,達到了"線要直、面要平、彎要活"的標准。曲陽石雕現在的主要傳承人為盧進橋、甄彥蒼、安榮傑等。
曲陽石雕所用材料天然漢白玉儲量豐富,產於該縣城南黃山之下,石質具有潔白晶瑩、純凈細膩、脂潤堅韌、經久耐磨等特點。既易受刀,又耐風化,色澤不敗。曲陽石雕藝術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構思精巧,造型美觀;紋飾清晰剔透,生動逼真;刀工精湛細膩,圓潤光滑。料質有漢白玉、花崗石、玉石等。顏色有白、黑、黃、綠、紅、灰等。還有形形色色的木雕。
【傳承意義】
曲陽是雕刻之鄉,城南山石質純凈、堅韌潤滑、品位絕奇,其多彩的資源給其藝匠施展技藝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曲陽石雕既不失魏代神秘朦朧的粗框氣魄,又承啟唐宋自然豐滿莊重優美的造型,菩薩觀音、力士天女、龍鳳獅獸為其藝術典型。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進橋用牙、木雕精巧易透的手法豐富了石雕造型技藝,開創了小件精品的製作,拓展了石雕創意的廣闊天地,使曲陽石雕成為現代民間石雕的重要代表。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傳統的曲陽手工雕刻技藝不斷受到沖擊,開料、手工刨荒、工具製作、手工錘釺等技法已近失傳,模型也不再製作。此外,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雕刻材質和雕刻類型受到影響,佛像製作越來越少,這對傳統曲陽石雕技藝的保留與傳承也造成了不少損害。必須盡快制訂措施拯救曲陽石雕這一古老的手工技藝。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曲陽縣的盧進橋和甄彥蒼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7. 曲陽縣雕刻那裡最出名

曲陽縣最出名的就是雕塑,尤其是陽平鎮做這種的工廠到處都是,河北曲陽被命名回為中答國雕刻之鄉,全國好多石雕和玻璃鋼雕塑,銅雕,不銹鋼雕塑、泥塑、假山等,基本都是來自河北曲陽陽平鎮出產的(不過現在曲陽黨城鄉、產德鄉、曉琳鄉、下河鄉等地也有很多的雕刻廠),在河北曲陽,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雕塑廠,傲晨雕塑廠,在河北曲陽地區,曲陽雕刻城工業園區

8. 小編為您講述曲陽雕刻歷史

導語:曲陽雕刻是一門中國傳統的民族雕刻藝術,並且它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體,它集圓雕、浮雕以及線雕等特殊的技藝於一身,不僅如此,它還把各類藝術學科融入到雕刻藝術當中,比如說透視學、解剖學、美學等。大家是否對曲陽雕刻的歷史十分有興趣呢?這篇文章就主要為大家介紹曲陽雕刻的悠遠歷史。



曲陽雕刻歷史

「一城、一線、三小區」是曲陽雕刻現有的發展格局,一城是指東方石雕城,一線是指曲新公路沿線,而三小區是指羊平區、文德區以及黨城區。不僅如此,曲陽雕刻現在已經有了2家雕刻集團,包括1200多個雕刻企業和攤點,不僅如此,曲陽雕刻的藝人也有了上萬人,每年曲陽雕刻的生產產值高達4億元。曲陽雕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稀罕,傳說,張良的老師黃石公撰寫了一本關於雕刻的書籍——《雕刻天書》,很多人根據這本雕刻書上黃山用石頭、木頭進行雕刻的練習。到了西漢時期,曲陽的雕刻石工開始使用大理石來雕刻各種事物,一開始這種雕塑是用來當做墓碑的,後來,也逐漸被應用在記事、留言等方面,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大理石雕塑,比如說寺廟等,因此曲陽還被漢武帝稱贊為「雕刻之鄉」呢!



北魏時期的曲陽雕刻已經開始發展佛像和雄獅的雕刻了,曲陽的佛像、雄獅的雕刻藝術已經開始獨具風格,在全國都廣受歡迎。曲陽的雕刻藝術主要是古樸的風格,體型都是狹長、瘦長的,注重形似而不是神似。大唐時期的曲陽佛像雕刻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因為唐朝的時候佛教十分盛行。曲陽雕刻注重圓刀法,利用圓刀法雕刻出來的佛像和人物的造型都十分豐滿、逼真,他們的衣著都十分調順。藝術家所雕刻出來的飛禽走獸和花鳥景物的輪廓都是十分清晰的,而且雕刻出來的物體的線條都十分流暢。



現代,1986年,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還親自訪問了曲陽,並且親自為曲陽題詞——「雕刻之鄉」,而且東方雕刻城還被譽為是中國石雕的第一城。



通過這篇文章,大家是否對曲陽雕刻的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對曲陽雕刻有了更深的興趣呢?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的話,就多多登錄土巴兔吧!

9. 曲陽雕刻之鄉的起源與發展

曲陽歷史悠久,雕刻藝術源遠流長,其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元,現已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千百年來,雕刻技藝在曲陽大地衍延相傳,一代代石雕藝人們用手中的鐵錘和鋼釺打造出無數的雕刻精品,用精美的石頭譜寫著雕刻文化的絢麗樂章。
據《曲陽縣志》記載:「黃山自古出白石,可為碑誌諸物,故環山諸村多石工」。位於曲陽城南的黃山,盛產漢白玉大理石,潔白無瑕,經久耐磨,是雕刻的上等石料。
黃山是秦末漢初五大隱士之一黃石公的隱居之處。相傳黃石公隱居黃山,著書立說,寫有《太公兵法》和《雕刻天書》。他把前者傳與張良,使張良幫劉邦奪得了天下;把《雕刻天書》傳與宋天昊、楊藝源二位弟子,從此曲陽人學會了雕刻。黃石公被尊為曲陽雕刻始祖。
據考證,滿城劉勝墓出土的漢白玉男女俑就由曲陽黃山漢白玉雕刻而成,是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為久遠的曲陽石雕作品。現存藏於曲陽北嶽廟內的西漢石虎,體現了大漢意象:因石就勢,因勢象形,因形造意,因意施雕,不求形似,追求神似。
曲陽王台北村的狗塔,相傳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為一條義犬而修建的。狗塔共13層,高約50米,由黃山漢白玉和磚瓦精築而成。塔內一至四層的石壁上刻有浮雕壁畫,構圖嚴謹,布局勻稱,藝術性較高,代表著當時曲陽石雕藝人的藝術水平。曲陽「狗塔」是中國最早的紀念碑式大型石雕建築物之一,也是東漢時期石雕藝術成就較高的建築物~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