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什麼地方有雕刻松花硯石的
⑴ 松花硯的產地
中國文房四寶的名硯之一松花硯,是由產自長白山下松花江邊的松花玉石加回工而成。據資料答介紹,松花石硯自明朝始見於世,興於清代,乾隆皇帝曾贊曰:[松花玉色凈綠,細膩溫潤、可中硯材、發墨與端溪同、品在歙之右],康熙皇帝將松花石硯封為[御硯],稱其:[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松花玉石按期基本色調分有翠綠、駱青、絳紫、乳黃四大類。他們紋理各異,點線兼俱,石品眾多,渾成天像,蘊藏靈氣,堪稱珍品。
松花石硯自清末以後,曾一度銷聲匿跡。1983年12月28日,吉林省第五地質小分隊在經歷了五年艱辛的考證調查後,終於在白河林業公司轄區內的松花江邊找到了湮廢近300年的松花玉石古采場遺址。2002年7月,延邊林業集團旅遊公司為了弘揚祖國傳統文化,重新將松花石硯開發成功,2003年,延邊州政府將松花石硯正式列入旅遊商品重點進行開發,2005年被評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名牌產品。
⑵ 誰知道這是松花硯嗎謝謝
可以肯定不是松花硯。
⑶ 誰知道松花硯是什麼材質
松花御硯來用於加工源松花硯的松花石最早發掘於吉林通化長白山區砥石山的江沿,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這里也是松花江的中段部分,樹木叢生,林海茂密。六月時節,長白山松林中黃綠色的松花開放,給初春的長白山帶來了生機勃勃的生機,而這種石頭的顏色和松花色澤一樣,故人們把它叫做松花石,以松花石雕制的硯台就叫松花御硯
北京聽濤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⑷ 松花硯的鑒賞與製作
松花硯的鑒別要本著石質,石色,石意三個方面來綜合評定:
1.石質:
這是松花石的內在本質。顆粒度的越細小的,質地越緻密,研磨出來的墨也就越細,墨的光感也就越強烈;反之墨質粗糙,色澤暗淡。以指叩硯,敲擊堅木聲為上品,敲擊金屬聲為中品,敲擊瓦缶聲為下品。
好的硯石結構堅實,質地細膩,手感涼爽,撫摸略有滑澀的感覺。表現在以手掌扣硯面,一分鍾後,硯面就有水滴凝聚,翻開手掌水霧轉瞬既飛散。
2.石色:
這是松花石的外在表象。紅楓色是孤品、栗黃色是精品,楊黃綠色為上品,白色、黑色是稀品,這些都在收藏家手中,愛硯人一般絕不會輕易出手。市面最多的是青灰色和雜花色的松花硯,這是一般的硯色,上品的菠菜綠色還有一定數量面世。
綠色是松花硯中的上品色,講究色澤均勻,潤亮和諧,按照綠的濃艷程度,可以依次劃分為:翡翠綠、蘋果綠、楊黃綠、菠菜綠、青灰綠、淡灰綠、暗灰綠七個綠色級別。前面三種綠色是絕好的硯色,為廣大收藏家喜愛。
3.石意:
即是松花硯的藝術表現形式。硯台是文房用品,是文人雅士,丹青墨手用於研磨墨塊的工具,而在使用這一工具時,可以觀賞和把玩到它所附載的藝術形式,喜悅自己的心身,怡悅自己的情感。所以,一塊有品位的硯台,一定要把深邃的藝術表現形式凝縮在方寸之中,寄託著雕刻者、使用者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的品位。而這一藝術表現形式就是石意,它的深淺,濃淡也直接影響到意境體現的厚薄。更直接影響到松花硯台的整體商品價格。 按照使用工具的性能劃分有以下三種:
1.機械產品:
以機械加工,可批量生產的松花硯產品。這類松花硯以機械加工,把電腦繪制好的圖案輸入雕刻機中,按照程序可以批量加工成圖案相同的,數量眾多的工廠化產品。
2.半手工工藝品:
以機械加工為主,輔助雕刻機雕刻的工藝品。
用角抹機等機械全方位處理硯台整體,再用雕刻機手工雕琢硯台的圖案、圖飾的數量單一的工藝品。
3.純手工的藝術品:
以機械簡單處理表面泥漿、皮層,而用手工篆刻,雕琢的藝術品。
只用機械簡單處理表面,而用手工以雕刀篆刻出線條明晰,人物生動,景色獨特的硯台,盡最大程度保留原始的石質皮層,只在關鍵部位開光露臉,憑借自然功力和人文點化出現神奇效果的藝術品。
⑸ 松花石的資料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產於中國東北長白山區中國松花石之鄉-江源區是海相泥質沉積岩。松花石是數億年前海相運動過程中海底的淤積細泥,經過沉積、覆蓋、壓制等物理過程形成的堅硬的沉積型微晶石灰岩。其基本的礦物質成分是:方解石、石英、雲母、黏土以及少量的金屬礦物質等。且松花石無毒、無味、無輻射,色澤豐富,質地細膩,礦藏稀少,既能用以雕刻實用和觀賞硯台,還可作為名貴的建築裝飾及加工工藝品用料。在民間更是盛傳著可做鎮宅之寶之說。江源區松花石產業辦,中國松花石網,海林。
長白山脈樹木叢生,林海茂密,松濤陣陣。六月時節,松林中黃綠色的松花開放,給初春的長白山脈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景象,而這種石頭的顏色和開放的松花色澤一樣,因此先人把它叫做松花石,以松花石板料雕制的硯
松花硯
松花硯
就叫松花硯。
用於加工松花硯的松花石最早發掘於長白山脈安圖縣,兩江鎮,砥石山的渾同江江畔,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
實際上松花石的應用可推朔到很遠的時代。古時,人們的鬍子和頭發是用剃頭刀刮掉的,而能把剃頭刀磨的飛快的石頭磨刀石就是松花石。生活在長白山區的先民們,在渾江江邊、通化的山凹中陸續發現、發掘了多處松花石的礦床,當時開采松花石主要用於製做磨刀石,也就出現了很多的老坑的緣故。當時的松花石並非是專門用於雕製成硯台的,這就是現在這些地區老坑的數量很多,而清朝皇家御硯極少的緣故。
正式用松花石制硯[1]始於明朝末年,推重於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對松花石硯都十分欣賞,康熙帝還封它為「御硯」,一直專供宮廷長期使用。
康熙皇帝來長白山祭奠先祖的時候就作過《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夜來雨過春濤生,流花疊錦銹縠明。
彩帆畫鷁隨風輕,簫韶小奏中流鳴,蒼岩翠壁兩岸橫。
浮雲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龍驚,連檣接艦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精銳,旌旄映水翻朱纓,我來問俗非觀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沖波行,雲霞萬里開澄泓。
兩江鎮的松花石就是在這期間,硯材則由專司衙門用氈包、車拉從關東運到北京故宮造辦處,被帶進宮中專供製硯之用,加工成硯台供皇帝御用的。清朝皇帝之所以推崇松花硯,把它列入四大硯之中,一方面是關東家鄉物品的固有情節,使它關懷備至,另更是松花硯的硯質和色澤都是上乘的緣故。這些在《西清硯譜》中,對此有過詳細的記載。
乾隆帝稱贊它:「松花王,色凈綠,細膩溫潤,可中硯材,發墨與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認為松花石硯完全可與名硯之冠端硯媲美。
而《格致鏡源》一書雲:「松花石硯溫潤如玉,紂綠無瑕,質堅而細,色嫩而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能使松煙浮艷,毫款增輝。昔人所稱硯之神妙無不兼備,詢足超軼千古。」
在中國的歷史上,硯台做為文化御用物品,使它傳承於後世。
松花石更有在大自然作用下,鬼斧神工的雕琢下形成的奇石,皮層深厚,紋理清新,姿態優美,是奇石界最新推崇的新石種。
北朝鮮亦有古松花石硯出現,朝鮮族朋友叫它們為「海州硯」,其圖飾和今天的韓國錢幣圖形一樣,這一硯史有待考證。
⑹ 松花硯的質地哪個地方的比較好
松花硯比中國那四大名硯價格都要高很多,松花硯是清代皇家御硯,老百姓手裡根本不可能有,也就是近代,在江源區發現了幾個康熙年間開采過的舊坑,松花硯又出現在世人面前。呵呵,樓主有時間可以去吉林省的江源區考察一下,記住一定要去他們那的松花石博物館,精品都在哪裡,一定能淘到你想要的硯。
松花硯採用吉林特產優質松花石料,精工雕琢而成。松花石又名「松花玉」,因產自松花江之源而得名。它屬沉積而成的細晶石灰岩,內含方解石、石英,剛柔相兼,既善發墨、又久磨不減其鋒﹔質地緻密,貯水不涸﹔質地堅細,敲擊能出銅聲﹔色彩豐富,有翠綠、紫綠、絳綠、駝青四種基本顏色,為制硯極佳材料。硯石中含磷,火柴在上一劃即可點燃。用松花石制硯始於明代末年,推重於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對松花石硯都十分欣賞,康熙帝還封它為「御硯」,一直專供宮廷使用。在《西清硯譜》中,對此有詳細記載。其中有康熙帝御制松花石硯雙鳳硯識語:「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乾隆帝稱贊它:「松花王,色凈綠,細膩溫潤,可中硯材,發墨與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認為松花石硯完全可與名硯之冠端硯媲美,超過歙硯。《格致鏡源》一書雲:「松花石硯溫潤如玉,紂綠無瑕,質堅而細,色嫩而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能使松煙浮艷,毫款增輝。昔人所稱硯之神妙無不兼備,詢足超軼千古。」足見古人對松花硯石的推崇。松花硯石自清末後便銷聲匿跡,失傳已百餘年。1979年發現舊礦,使這一瑰寶重放異彩,不斷推出新品種。其中以「松花靜水」、「松薄盪水」、「綠靜」最為名貴,以「龍眼」、「鳳眼」、「赤柏紋」、「紫袍綠帶」最為奇特。松花硯石的重生,博得中外書畫家、收藏家的一致贊譽。中國書法協會主席舒同題詞:「松花江石硯與端硯齊輝。」書法家趙朴初寫詩贊美它:「色欺洮石風漪綠,神奇松花江水寒。」文物鑒賞家傅大鹵稱頌它:「洮河無此潤,端溪無此堅。」日本書法家則把它譽為「東方至寶」。答案補充
清廷從大約康熙三十年以後開始琢制松花硯,歷經康、雍、乾三朝,制松花硯數百方。嘉慶以後,不再採石,也很少制硯,即使偶爾制硯,用的也是當年遺留的松花石材,松花硯的興衰,和大清帝國的興衰是一致的。康、雍、乾三朝御用松花硯120方,到嘉慶時還完好地寶藏於乾清宮端凝殿。嘉慶皇帝效法祖先,檢點內府舊藏,得松花石若干枚,又以端石若干枚,綠玉、古玉硯若干枚,湊足四十方之數,也收藏於端凝殿。答案補充
康、雍、乾三朝的120方硯,現在主要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松花硯,據說不足80方,計康熙款10方,雍正款16方,乾隆款13方,嘉慶款9方,道光款1方,光緒款5方,余皆無款。台北故宮博物院現藏松花硯共86方,其中康熙年制松花硯32方,雍正年制松花硯19方,乾隆年制松花硯35方,皆有御銘。
⑺ 購買松花石、松花硯
網上當然可以了,呵呵!樓主也喜歡松花石?我比較喜歡松花硯,最近又愛上了隨形版硯,建議樓主多關注一下松權花石隨形硯,購買可以聯系中國松花石網的海林,你讓他給你拍點照片給你選擇就行了,另外我這里有幾塊剛買回來的石頭,有機會一起交流一下。網路HI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