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田黃的粉末是什麼樣的
① 田黃石在硬物上磨會產生細細的粉末嗎
田黃石的硬度是摩氏2-3度,比較低,碰到硬的實物會產生粉末的,
② 清代田黃薄意雕的真假如何鑒定
最好多拍幾張圖。
這個問題分成兩塊,一個是斷代問題,一個是材料的鑒別,田黃回主要看紅筋格、蘿卜絲答紋、皮色三大特徵,行內人看光澤就能心中有數,其次是雕工,薄意法源自清康熙年間的淺刻技藝,發源地在福建壽山鄉一帶,故而田黃的雕刻也具有福建工的本土特點,也就是道具小,線條大膽流暢,少有崩茬口,正因為想保留田黃皮色的好看又不願踢出過多的石料,因此薄意作品都有精心的布局設計,帶有畫意,也就是時代氣息,是分辨時代的主要依據之一。
接著說現代仿品,一個是材質造假,田黃有由高山石滾落溪流二次生成的彩石,三大特徵中的蘿卜紋在原生礦即高山石中就有出現,所以商販通過染色法模擬田黃的紅色筋脈(色澤勢必太過均勻),再通過樹脂噴塗做出石皮來仿冒(大片出現,邊界分明,浮在表面),鑒別時使用火焰加熱過的縫衣針,靠近皮色,如有融化或刺鼻異味出現即為樹脂產品。其次雕工,第一,落款多仿冒名家作品,字體筆法勢必拘泥不暢。第二,刀功欠佳,多有補刀崩茬口現象或者乾脆是機器雕刻,平行刀痕明顯。第三,通常染色工序在雕刻後進行,所以有染料在雕刻的縫隙中難以清除,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即可發現染色痕跡。
③ 怎樣判斷田黃的真假
從石形看: 天然田黃石由於礦塊在遷移滾動過程中受到溪水的不斷沖刷研回磨,外形多成卵石狀答, 光嫩圓滑,沒有明顯的稜角。人造的田黃石與之相比,要顯得不自然許多。
從石質看: 天然田黃石的質地濕潤可愛,為微透明或半透明體。如果仔細觀察,會煥發出特別油潤的光彩。人造田黃石則遜色很多。
從石皮看: 天然田黃石的外表都有黃色或黑色的皮層包裹,各種形態變化無常,有些經雕刻打磨被清除,但天然的顏色都不是表裡如一的,由表皮向里逐漸轉淡,乃至泛白,塊頭越大越明顯。人造的田黃石則看起來表裡如一,由外到里都是極不自然的一成不變的顏色。
從紋路上看:天然田黃石,若透明度較強,在強烈的光線下細看,肌理可以隱隱看到一條條細而密的紋理,形狀想剛出土的白蘿卜纖維,又稱「蘿卜紋」且天然的田黃石表層可能會出現紅色經絡,紅如血,細如絲,又叫「血絲」,是甜環視在遷移過程中產生的細裂紋。人造的田黃石若有紅筋,一定是排列非常整齊和規則的,天然的則有些凌亂。
④ 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一個染色的田黃石,他的粉末是白色的,還是染色的顏色
唉這個么有辦法來判斷需要找相關的部門做一個清楚的解答他們才給你個專業的解答
⑤ 田黃石造假的幾種方法和真偽鑒別
田黃石的造假方法有冒充法、拼接法、塑料仿製法和山石仿製法等。
1) 冒充法這種方法由來已久,主要是用產於壽山一帶的其他石種如掘性高山石、掘性坑頭、掘性都成、鹿目格、善伯洞、溪蛋、牛黃蛋、連江黃等來冒充田黃石。這些石種表象類似田黃石,但自身各有一些獨特的特點,如鹿目格沒有蘿卜紋而有「鴿眼砂」、善伯洞具有「金沙地」和「花生糕」、溪蛋無蘿卜紋無紅格、牛黃蛋沒有蘿卜紋和比重大,連江黃比重大和乾燥易裂等,經仔細觀察是可以識別的。
2) 拼接法拼接法是指將許多不成才的小田黃石即小於30克的「田黃仔」粘合成大塊田黃石,然後在拼接部經過工藝處理以掩蓋拼接痕跡。
這種拼接田黃的鑒別方法是:
a) 仔細觀察尋找結合縫 結合縫用膠粘合,放大觀察可看到縫內膠的存在,用熱針試之可冒出白煙。
b) 仔細觀察內部的格紋特徵 在強光透射下仔細觀察內部,可發現紅格和蘿卜紋在不同部分形態不同,粗細色調等相差很大,且有突然斷開不連續等現象。
3) 塑料仿製法
此法主要是用半透明的淺黃色塑料作成田黃石的樣子來冒充田黃石。鑒別方法如下:
1) 外貌特徵 顏色質地都比較均勻,內外一致,無石皮。
2) 內部特徵 在強光照射下仔細觀察內部干凈君一,無紅格、蘿卜紋和雜質。
3) 觸感法 貼於面部有溫感,而天然田黃為涼感。
4) 手拈法 用手掂重有輕感,應塑料密度遠低於田黃石。
5) 刀刮法 用刀刮之,呈片狀,而田黃石呈粉末狀。
6) 熱針試驗 用熱針觸之,冒白煙、塑料味。
4) 山石仿製法
山石仿製法是指利用各種蝕變型粘類岩石,依照田黃石的顏色、石形、石皮等特徵進行仿製,一般可以分為五個步驟:
a) 山石的選擇
我們知道,田黃石是一種主要由迪開石礦物組成的岩石,是由火山岩經熱液蝕變而成的粘土岩,其最大的特點是組成礦物的顆粒非常細小(<0.005毫米),質地細膩,因而才會有溫潤潔凝之感。因此仿製田黃石的第一步是選擇質地細膩的蝕變型粘土岩。據研究日前市場上用作仿製田黃石的粘土岩類岩石多種多樣,計有迪開石型、高嶺石型、葉臘石型、娟雲母型和滑石型等。他們的質地都比較細膩,與田黃石相當或相似,有的手感和視覺甚至勝於田黃。
b) 染色處理
田黃石的主要典型顏色是黃色,當選用的上述各種石料顏色不符合時,就採用染色的辦法來解決,主要是用各種黃色化工顏料將石料染成似田黃石的黃色。
c) 造型處理 按照田黃石的礫石形狀特徵,經過切割和琢磨,製成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似田黃石的礫石形狀。
d) 造皮處理 按照田黃石的各種石皮特徵,經過加熱、蒸煮、煙熏、酸浸、上色等多種方法製造出各種顏色的外皮,以黃色為主,也有黑皮和白皮。
e) 雕琢 按照田黃石的一些傳統題材進行薄意雕刻,最後拋光,打臘成型。這類田黃石仿製品目前在市場上數量最大,由於它是按照田黃典型的質地、顏色、石型、石皮精心仿製的,外觀特徵與田黃石十分相似,因而欺騙性最大,使不少人上當受騙。識別這種假田黃石需要儀器分析和感官分析結合,方能准確以予識別。
⑥ 這是田黃嗎白色粉末
你好,顏色已經不對了,看石頭本身,至於白色粉末就是正常的了,質地都不是,希望回答能幫助到你。
⑦ 田黃的粉末是什麼顏色
白色,不管田黃是那種顏色的,但是它的粉末肯定是白色!
⑧ 我有一個田黃印章用刀刮下來的是絲條白粉末請問是真品嗎
印石用刀刮下來的都是白粉末。
⑨ 這幾樣古董(田黃石)單從外型上說是真的嗎
就這么看圖片是看不出真偽的,辨別古董的真偽也需要望聞問切的,光看沒有接觸到事物是無法辨別的.
單從外型看來製作的倒也很考究,顏色也可以.即便是假的外功上也是可以的,
⑩ 田黃是什麼樣的
身為「印石三寶」之一的田黃石,呈現黃、白、紅、黑等色,其中以黃色為最常見。具有珍珠光澤、玻璃光澤、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數透明。硬度2.5,密度2.65-2.90克/厘米3。
田黃石的質地緻密、細膩、溫潤、光潔。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其肌里隱約可見蘿卜紋狀細紋,顏色外濃而向內逐漸變淡,表面時而裹有黃色或灰黑色石皮,間有紅色格紋。為田黃石所獨有的外觀特徵,素有「無紋不成田」、「無皮不成田」、「無格不成田」之稱。誠然,從其石質來說,仍以純凈為貴。
田黃石質地寶潔、透明、通靈,肌里紋路隱約如絲,明顯細致,宛如蘿線紋。壽山石的筋格有好幾種,而田黃石的筋格唯有紅色盤格一種,在一塊田黃石上表裡的色調是可能變化的,因此,田黃石方章價值更高。將田黃石鋸成方章,前人謂之「解石」,古人有「解石之難難於上青天」之說。這是因為田黃石很難從外表看出其色調是否表裡一致,鋸開來也許數倍增值,也許價落萬丈。
(10)雕刻田黃的粉末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田黃石日漸稀少價格扶搖直上,易金三倍之說早已過時。拍賣市場上田黃石價格火爆,一方幾十克重的田黃舊印動輒幾萬、十幾萬元,件頭稍大的上品,可以賣到幾十萬、上百萬元。
田黃,這一數百年來一直受文人雅士所喜好的收藏「舊寵」,除了田黃本身蘊含了高雅、品位等文化內涵外,還因為田黃石材稀缺。田黃屬傳統雕刻石材壽山石中的上品,出產於福建壽山鄉一條名為壽山溪的西邊古沙層中,至今已有數百年的開采歷史。
由於多年的開采,田黃石材已趨枯竭,石材價格猛漲。以前說「一兩黃金一兩田黃」,一兩田黃的價格早已比一兩黃金高出好幾倍。據廣州市文物總店的專家介紹,1克品相普通的田黃石材要價已達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