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雕刻人頭
⑴ zbrush里的z球怎麼雕刻人頭
正面拉出
食指
中指
無名指
側面
大拇指
對面
小拇指
每兩個拇指
中間要留出面
所以Z球分倍率要調好··
手掌是轉成POLY在雕刻
布線是
在TOPO才規范·
我是這么做的
不知道是不適合你
⑵ 清朝象牙雕刻人頭乾隆
清朝象牙雕刻人頭乾隆,真品收藏價值十分高的;不過今年的行情持續低迷,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⑶ 怎樣用丙烯畫雕塑人頭
你是想畫在雕塑上還是紙上。
1、畫在紙上,擺好靜物。配點畫布、水果、瓶子一類。照著專畫。
2、畫在雕屬塑上,把雕塑分成幾個區塊,給他直接塗上丙烯,或者潑,或者點、或者澆,或者濺。看你要什麼效果。
這是藝術創作,看你自己搞出的效果。
⑷ Photoshop把人頭換到一個雕塑上 怎麼把顏色改一樣
是人頭直接放到立體雕塑上方並且要和雕塑融成一體嗎?是的話看步驟~~我說的可能步驟比較多,其實挺好操作的。
1、復制雕塑圖層(此處方便將之記為圖層1)。
2、選中人頭圖層(記圖層2),這層如果只有一人頭直接摁ctrl+單擊圖層就好了;如果還有其他東西的話,那你就摳圖吧,早晚得摳一下,然後反選,刪除,去掉人頭層其他東西,保持選區還在。(這個時候人頭最好放到雕塑旁邊,方便下面操作)
3、移動選區到圖層1上,放到有雕塑的地方。(只移動選區,不移動人頭圖像)
4、不要取消選取,單擊圖層1,反選,去除其他部分,再反選(還是回到開始那選區),換工具欄里的移動工具(單排第一個),將選區移動到雕塑上頭你要放人頭的地方。(這個時候就有一個人頭形狀雕塑顏色的選區了,並且單獨佔一層)
5、還是保持選區存在,按shift,單擊圖層1及圖層2,右鍵單擊,選合並圖層,記為圖層3(注意,這個時候選區還在,圖層3上只有2部分圖像,即人頭+人頭形狀雕塑)
6、選擇「修補工具」,拖移選區,將它拖到人頭的地方,剛好放上去(卡准點,怕不準可以放大點看),你就能看到雕塑上頭那個選區變成人頭的樣子了。然後選擇選框工具,去掉多出的人頭。
7、這樣基本就可以了,如果顏色覺得不滿意你可以回去在第5步之前把人頭的顏色調淡、亮度調低(接近雕塑效果會更好)。
好了,這樣就可以做完了。其實說了這么多做起來很簡單啦,只用了下修補工具,是修補工具哦,千萬別選錯。
⑸ 立體雕刻人頭怎麼做
你畫過素描嗎。先雕刻出頭像的輪廓在慢慢局部加工。和我們畫素描有相似之處。
⑹ 如何雕塑人頭
一般傳統人物7頭身高。
脖子是算在身體里的
下巴到乳房正好一頭
⑺ 美國著名的人頭山是哪四個人為什麼雕這四個人
當時是為了發展旅遊業而刻的
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境內西南部拉皮德城西南方的拉什莫爾山的東南坡上,有一群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因其山上雕刻著美國四位總統的頭像,而被人稱做「總統山」。1927年,南達科他州一位歷史學家主張在拉什莫爾山的布萊克丘陵山地內雕刻名人像,以發展旅遊業,美國著名雕刻家兼畫家曾·博格勒姆立即建議雕刻總統面部像以增加此山的光榮。於是,雕刻工人加爾文·柯立芝按照博格勒姆的指示進行雕刻,歷時14年之久,終於於1941年完成。總統山上共雕刻了4位美國總統的頭像。他們是美國第1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美國第3任總統傑斐遜,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和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這4位總統都是對美國歷史有重大影響的偉人,他們的人面雕像從下頦到頭頂,高達20米,光是一個鼻子就有6米長,距離地面則1800米。從地面向上望,正在修理鼻子的工人好像一隻小蒼蠅,落在鼻子上。如果按照正常人面部與身體相對比例來看,他們的身長應該高達141米。
東南坡面向朝暉。太陽升出地面時,陽光先照到山頂,4位總統的面孔在旭日照耀之下,光彩照人。4位總統的頭像從左至右共分四排,左起第一位是華盛頓,在第一排;第二位是傑斐遜,在第二排,位於華盛頓之後;右起第一位是林肯,在第三排;右起第二位是羅斯福,在第四排。次序有先有後,顯示了雕刻設計者高超的設計技巧和獨到的歷史眼光。華盛頓總統頭像的頭頂已離開山頭,即雕像頭頂已不是山頂,他的面部正對著公路,下巴揚起,臉部光潔,雙目炯炯,注視遠方,似乎正在關懷著由他開創的新國家。其餘3位總統頭像的頭頂連接頭頂,其中羅斯福總統的頭頂全部是山頂。有時,淘氣的山羊從山頂上下來,在羅斯福總統的眼鏡框上跑跑跳跳,像是它的運動場。傑斐遜無須,林肯有須而無髭,羅斯福唇上則雕有濃厚的胡須。4位總統的雕像各具特色,頗為神似。
目前,人面雕像面臨的問題是岩石裂縫內,已存有由風力搬來的泥土及植物種子,如有雨水滲入即長出小草或小樹,遠遠望去,華盛頓總統光滑的面部好像長出胡須似的。因此,每隔兩三年就須鏟除這些野草或小樹。但據有關專家估計,這群人面雕像因是刻在花崗岩上,雖有許多裂縫,也可以維持10萬年之久。即使通過雨水侵蝕及風化作用,1000年內岩層喪失的厚度也不會超過一根頭發的寬度。
現在,總統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每天都接待著成千上萬的遊客。
⑻ 美國有個雕塑,在岩石上雕塑了四位人頭,我四位科學家,把這個圖片給我,我加分。
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
石雕頭像,由美國著名畫家和雕塑家格桑·博格勒姆(1867-1941)在1927年至1941年間創作並初步完成,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西南部布萊克山區,高600英尺的拉什莫爾山山峰上。
1923年,南達科他州的歷史學家多恩·魯賓遜提議在拉什莫爾山的花崗岩上雕刻美國開國元勛的雕像,作為弘揚美國精神的永恆象徵,並以此來吸引遊客游覽美麗的布萊克山區。1924年,魯賓遜的想法引起了作為雕塑家的格桑·博格勒姆的注意。他決定以巨大的總統像雕刻來創建一個「民主聖地」。博格勒姆本打算要雕鑿到他們的腰部,但由於資金、自然條件等原因和他的過早去世,這一工程並未能最後完成。
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包括了美國歷史上四位功勛卓著的總統的頭像,他們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頭像的雕刻採用了高浮雕寫實的手法,突嵌在高大的山峰上。每尊頭像的高度約為18米,總面積約為20平方米,其中鼻子長約7米,嘴的寬度為2.6米,眼睛寬1.5米。他們目光前視,儀表庄嚴,代表著美國業績的四大象徵:創建國家、政治哲學、捍衛獨立和擴張與保守。
博格勒姆在接受工程後,首先製作了一幅1:10的設計圖,通過後按圖塑造出等於真實大小的十二分之一的每個頭像的石膏模型,然後用水平棒作垂直測量定出基準點並放大標定在山岩的相對位置上。工人們就以此點為起始,在一隻用手搖絞車來控制的吊箱上進行「劃線」和「雕刻」。「雕刻」中採用了基點定向爆破,並用鑽機和炸葯在預定的位置上作逐段碎石處理。到雕像基本完成,共炸下碎石45萬多噸。
1927年8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庫利奇主持了作品的開工儀式。期間,由於資金不足、天氣惡劣和岩層厚度等自然條件發生變化等原因,工程曾經幾次中斷,實際的開工時間集中起來約六年半左右。1930年,華盛頓頭像揭幕;1936年,傑弗遜頭像揭幕;1937年,林肯頭像揭幕;1939年,羅斯福頭像揭幕。
格桑·博格勒姆出生在美國的愛達荷州,後去法國的巴黎學習繪畫,回國前拜在著名雕塑大師奧古斯特·羅丹的門下學習雕塑。他在60歲時開始了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的工程,並從此把餘下的全部精力傾注在了這個作品中。據說創作中,他對羅斯福頭像投入了最多的熱情,因為他認為羅斯福的眼鏡對自己的技藝是一種挑戰。博格勒姆個子不高,禿頂,辦事認真,精力充沛,有愛國心,為人坦率。盡管在工作中他讓人覺得很難共事,但傳媒還是著力於宣傳他,使他獲得了公眾極大的信任。不幸的是,1941年3月,作品尚未全部完工時,格桑·博格勒姆與世長辭,剩下的工作只能由他的兒子,同樣是雕塑家的林肯·博格勒姆來繼續了。遺憾的是,小博格勒姆只完成了紀念碑的頭像部分,格桑·博格勒姆原來雕刻到人物腰部的設想一直沒有能夠付諸實現。
每當人們游覽此地時,抬頭仰望那以藍天白雲為背景的淺灰色花崗岩頭像,只見他們臉朝不同的方向,彼此和諧地呼應著,四周為氣勢雄偉的層巒疊翠所環繞,使人頓生景仰之情。如今,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頻繁地出現在描繪美國生活和風光的影視作品及圖片中,成為象徵美國的重要標志之一。
⑼ 兩個人頭雕塑 面對面的放一起,是啥含義有圖片
人與人要有好相處,互相尊重。你看黃色人頭的表情很不屑,而紅色人頭連臉都沒有,說明,黃人的做法使得紅人很丟臉(臉都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