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象牙用什麼刀
① 請問,象牙果雕刻是用什麼刻刀呢
雕刻刀抄
由於象牙果的硬度比襲較大,所以在選擇雕刻刀的時候最好選擇品質好一些的核雕刀,這樣用起來的時候才會順手一些。如圖
大家在雕刻的時候可以根據作品的形狀選擇不同的刀頭進行點,線,面雕刻。
另附網址:
科普篇之——象牙果雕刻基本工具(一)_象牙果吧_網路貼吧
http://tieba..com/p/2497529917
② 想學雕刻,想雕點象牙果小物件玩,應該選用什麼刀
現在學習的技術有很多的啊,主要還是看自己的興趣愛好了,最近這兩年什麼行業都是不景氣的,唯獨只有餐飲業,不管在哪裡什麼時候人都是要吃飯的。民以食為天嗎,所以學廚師個人覺得到還是不錯的啊。
③ 關於象牙雕刻。。。
如你提供的尺寸,雕刻價格介紹如下:(指滿雕刻,單面雕刻價格減半,指手工雕刻價,版數控機雕權,微雕無法實現,圖文無區別,價格大概200左右,指的是批量,單個加工比手工雕刻還貴)
平面微雕:全文字2000左右,圖文並茂3000左右.
平面精細雕刻,圖文並茂,千元左右。
立體仿實物雕刻,3000以上。
透雕,鏤空,立體雕刻,平面雕刻並用,5000左右。
以上價格指的是雕刻專業技師價,聘請著名雕刻大師完成製品,萬元以上。
學徒工或非專業人士加工價格低廉,不建議使用。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象牙雕刻行情,特此奉獻。
希望能幫到你。
④ 只想雕刻象牙果需要的工具有什麼
一:雕刻刀
二:台印床 台鉗 台夾鉗
用於固定果子便於雕刻與鑽孔。此物品種繁多,可根據自己所需挑選合適的,個人經驗建議選擇可調尺寸跨度大一些的會比較實用,最好選擇下方有固定螺孔的
三:挫
四:電磨
打大的胚型所必須的工具,電磨的種類也很多,用於象牙果雕刻選擇一些小型的電磨就足夠了,價格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有小手磨,台磨,吊磨等,使用起來功能差不多,轉速越高的電磨功效越大,相對也更好用一些
初學者可以選擇套裝的電磨,裡面各類配件都會配備一些,雖然都不太好用並且有很多工具象牙果雕刻不會用到,但是價格不是很高 能了解一下工具的用途也算可以。
1:銑刀
打大胚就憑銑刀
它可以快速的製作出大的胚型,比純用雕刻刀雕的效率高很多,也方便很多。另外還有小的銑刀頭也可直接用於雕刻
2:鑽頭
用於打孔或鏤空雕刻時使用,象牙果雕刻一般用小口徑的鑽頭加合適的夾頭在電磨上使用
3:磨輪 磨針 砂紙輪 羊毛輪 毛氈輪這幾種工具都是打磨拋光的工具
五:其他工具
很多初學者都很疑惑自己的作品為什麼不夠光亮,那是因為最後的製作成品只有用砂紙拋光才行的,砂紙的選擇是從粗到細,砂紙背面的數字是砂紙的目數,數字越大則越細一般象牙果打磨按300-600-800-1500-2000的目數即可。
⑤ 請教,刻象牙印章用什麼刀,篆刻
一般的篆刻刀即可
⑥ 象牙雕刻的主要流派
中國的象牙雕刻在數幾千年的發展流傳過程中,陸續形成了若干個相對集中的中心生產地。清代,主要以廣州、蘇州、北京為代表,各個中心生產地之間在技術上既有交流,在題材和形式上保持著各地的風格特色,同時又互相滲入。 廣州牙雕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富有裝飾性,素以精細工整、玲瓏剔透而聞名於世。清康熙海禁以後,廣州成為對外貿易的唯一港口,這種得天獨厚的地位,使得東南亞等地的象牙大量輸入廣州,為牙雕工藝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從此,廣州牙雕工藝遠遠超過了其他地方,成為全國之冠,同時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有別於蘇州、北京、揚州、杭州等地的藝術格調,並對其他地方的牙雕工藝產生了影響。
廣東牙雕又稱南派牙雕,製作著重於雕工,並講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裝飾,作品多以玉質瑩潤、精鏤細刻見長,玲瓏精巧、華麗美觀。按工藝技法,廣州牙雕有雕刻、鑲嵌、編織三大類。雕刻多採用陰刻、隱起、起突、鏤雕,最擅鏤雕,主要與廣州獨特的氣候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廣州氣候溫暖濕潤,象牙不易脆裂,宜於製作鑽鏤、透雕的作品,再加上原先的工藝水平,鏤雕逐漸成為廣州牙雕工藝最具特色的技藝。品種有象牙球、畫舫、人物、筆筒、插屏、鳥獸等欣賞品,筷子、梳子、圖章、鼻煙壺、瓶、煙嘴、燈具、粉盒等日用品。基中以象牙球最有名。象牙雕刻與其他多種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鑲嵌於一器之上,使圖案更富有立體化,增加圖案的層次,是廣州牙雕工藝的顯著特色。
為了適合外銷的需要,廣州牙雕風格趨向寫實,並且吸收了大卷葉、寫實花卉等外國圖案的長處,又以染色、螺旋狀的連接部件為特色。趨於清代晚期,廣東牙雕風格纖細繁瑣,逐漸走向衰落。 蘇州牙雕(包括地處江南的南京、嘉興、杭州、揚州等地)歷史悠久,唐宋時期已初步規模,並形成一定風格。蘇州地區的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水平很高,技法多樣,在明清時期達到高峰。牙雕工藝與其他雕刻工藝不斷融合滲透,並吸收了其他工藝中的造型圖案、技法,再加上許多其他門類的雕刻家們也直接參與牙雕工藝,為蘇州牙雕工藝的新發展提供了不可忽視的因素。蘇州有著固有的傳統,以及相對的文化氛圍,蘇州牙雕一直保持著東南地域文化的特色。
蘇州地區是明清時期的經濟文化中心,傳統文化深厚,特別是吳派、虞山派、婁山派繪畫藝術對牙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故蘇州牙雕一直充溢濃郁的文化氣息。蘇州牙雕總體風格典雅醇厚。藝人善於用隱起手法,在其隱起適應的面上施展技藝,形象生動,意境幽遠,布局疏朗得當,給人以適靜之感。其細節的處理非常純熟,刀法一般採用流暢自如的淺浮雕、陰刻、圓雕、高浮雕,用刀有力簡潔,打磨圓滑光亮。題材來源十分廣泛,有人物、花草、鳥獸、山水、神話傳說,追求意境的表現,明顯受明清文人畫的影響。
蘇州牙雕吸收了竹雕、繪畫等傳統藝術的特色,山水畫題材作品具有國畫風格,婦女和兒童形象仿效工筆畫,而花卉又有清初惲南田流派的氣質,各種圖案古色古香,有清淡明朗、秀美野逸的風格。在雕刻上,蘇州牙雕技法效仿竹刻,山水追求吳門畫派以及四王畫派的布局和皴法,人物、花草、禽獸則仿效工筆效果,力求重視清初惲派花鳥氣質(惲南田,清初六家之一),有古雅、野逸、秀麗之風。 北京牙雕已有2000多年可考查的歷史,在北京黃土坡出土的戰國墓中就發現過象牙梳子。遼、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把象牙列為皇家貢品,明代的果園廠和清代的造辦處都是為皇宮做牙雕製品的。
象牙名冊《月曼清游》是乾隆年間牙雕藝人陳視章、常存、顧彭年、陳觀泉、肖漢振等根據畫家陳政的畫稿,用了幾年的工夫雕刻而成的。畫稿共12幅,反映了一年12個月里自然景色的變化和宮闈中的嬪妃、宮女們的生活情景。作品以象牙為主,輔之以玉等珍貴石料,構思巧妙,技藝純熟,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景色斑斕協調,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這一時期的作品還有龍舟、樓閣、蟠佛、《西廂記》冊頁等。
清朝早中期。北京作為國部,富官顯貴聚居京城,為牙雕的出現提供了條件,同時外地牙雕工匠的流入,為牙雕工藝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北京的牙雕以刻制人物、花卉、草蟲見長,尤以刻制人物最為聞名,藝人能充分利用象牙質地細膩堅韌的特點,精確地表達人物的動態和感情,比例協調,構圖優美,人物生動,神態逼真,刻工謹嚴精緻。常見局部加彩和象牙本色形成鮮明對比,使產品更為生動多姿。實際上,北京牙雕並不能稱為一種牙雕流派,而是廣州、蘇州、北京等牙雕風格不斷融合的產物。
清宮中許多牙雕作品,並不能根據匠人自己的特點和風格任意雕琢,而是要符合皇親的喜好。由牙匠出樣稿,經皇帝親自審閱後,方能雕琢,不得擅自修改。在雕刻過程中,牙匠們小心翼翼,一方面發揮自己的特長,爭取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按照皇帝的旨意,收各派之長,以符合皇帝的口味。北京牙雕以小件器物居多,一般是文具用品擺件等文玩,清代晚期也曾出現大件作品,多為立體圓雕,刀工精細、刀法圓潤、造型比較生動。北京牙雕主要面向官僚,在風格上追求精緻,華麗,可能受宮廷的影響。宮廷牙雕總的風格「雅、秀、精、巧」,在造型上要求古樸、典雅,在工藝上要求精細、潤潔、打磨光滑。宮廷牙雕在乾隆時期達到創作高峰。特別到清代後期,宮廷牙雕漸趨衰落。在製作上十分繁厚,風格也顯得瑣碎,也談不上意境,只在技術上比前代有所進步。
在北京地區,流傳一種被人稱為造辦處風格的牙雕。造辦處牙雕,專指在清宮造辦處牙作製作的牙雕,它源自於民間,但又有別於民間,是一種專門為皇室使用的宮廷清代光緒年間,北京的象牙作坊,在封建貴族和帝國主義列強欺壓下,面臨絕跡。
其後有一些象牙雕刻藝人和一些專門為房屋建築雕花裝飾的藝人,為古玩鋪修補殘舊的象牙雕刻工藝品。在清末民初,北京已有十幾家這樣的象牙作坊,主要分布在花市大街以南上、下堂子胡同,上、下唐刀胡同及珠市口一帶。其中最有名望的是耿潤田(1890~1940),耿潤田在北京前門外,三眼井胡同49號。創辦的耿記象牙雕刻作坊其規模更是達到了員工十餘人徒弟七八人。當時人們稱他為耿子。他擅長雕刻立體圓雕,仕女和羅漢藝術造詣也很高。據他的徒弟說:他的作品因為質量好出口時都免稅。另外,還有專門雕刻深淺浮雕的劉蒼身和專門製作刀馬人物的李立寶。到了20世紀30年代,一些小器作坊和玉雕的匠人改行雕刻象牙。當時有牙雕藝人180人,其中較有名望的是王彬、楊士惠、曹彬、、崔華軒、胡風山、李洪義、鄧文利、丁玉亭、同玉周。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改行的藝人歸了隊。1952年牙雕藝人孫志清等13家手工業者共42名牙雕藝人成立了北京象牙雕刻生產合作社,社址設在珠市口附近的留學胡同和鷂兒胡同19號(宣武區)。1953年7月1日成立了理事會和監事會。理事會成員有:孫志清、楊士惠、王文慶、張俊、王國瑞,孫志清任理事會主任。監視會成員有馬連元、崔華軒、王旭、張東升,1955年,該社發展到132人,到1956年有社員187人(包括非社員7名),自有資產29464元,固定資產10003元。生產的著名產品有大型牙雕《毛主席和斯大林》《毛主席和胡志明》《強渡金沙江》《井岡山會師》《萬壽山》《北海全景》《百花齊放花籃》等,其中3件產品在國內外參加展出。建社初期沒有中共黨組織,1954年崇文區委派去一名中共黨員,1955年又派去一名中共黨員幹部,同年6月社裡發展了一名中共黨員孫志清,1955年10月建立了中共北京第一象牙雕刻生產合作社黨支部。
1956年1月13日在崇文區花市南羊市口珠營1號由26家個體手工業者,共45人組成象牙生產合作社二社。此外,當時在東單外交部街還有一個只有40多名工人的公私合營的象牙雕刻廠,資方代表是專門經營牙雕產品的資本家唐敬業。
1958年5月10日,由北京象牙雕刻生產合作一社、二社和公私合營的象牙雕刻廠3個單位合並成北京象牙雕刻廠。以後象牙雕刻廠又抽調部分藝人到北京工藝美術廠和北京骨製品廠。
⑦ 象牙的雕刻工藝
雕刻形式象牙球
因商貿的需求,民間藝人仿自石雕,創造了鏤空雕花、專門用作觀賞的象牙球。這種象牙球交錯重疊,玲瓏精緻,表面刻鏤著各式浮雕花紋。球體從外到里,由大小數層空心球連續套成,外觀看來只是一個球體,但層內有層。其中的每個球均能自由轉動,且具同一圓心。並且象牙球里外每一套球均雕鏤著精美繁復的紋飾,有百花、龍鳳及山水人物等數種。球與球之司相互連接,雕刻外層球體表面較易,但刻鏤內層許多球體時,因施工空間的限制,很難,所以象牙球工藝會讓人感到技巧的奇特和玄妙,這種球被稱為「鬼工球」。到清乾隆時期,有了更大發展。起初廣州牙雕藝人借鑒石獅口中含珠的鏤雕形式,經過細心的設計與鑽研,並加以大膽的想像和巧妙的手藝,用象牙材料創作了球內套球的新花色。象牙球從開始的1層,至清乾隆時期發展到14層,再到清末已達到25或28層,目前最多能刻至60層,確是我國象牙雕刻中的一種特殊技藝。
牙雕工藝
中國的牙雕工藝
·商代牙雕工藝水平已很高。主要作筷、杯。紋飾和青銅器的風格雷同。
·春秋時期象牙除作生活用品外,還作劍鞘等。
·到唐代,象牙的鏤雕工藝達到很高水平。
·元代在皇宮內成立了牙雕加工部門。
·17世紀我國象牙雕刻造詣很深,可雕出幾個層次的雕件。
·19世紀中國牙雕已具工業規模,並大量出口。雕刻內容有民俗、飛禽、走獸、花卉、童趣、神話、景物等等。
·20世紀象牙雕刻已較少,更多的用於製作實用小物,如鏡框、麻將牌、把手、杯托、葯稱……等。
宮廷象牙
從康熙時起,被徵到清宮造辦處的牙雕工匠就不斷地創作製造著。這些身懷絕技的匠師,有的來自廣東,有的來自江蘇。當然,他們能做到讓皇帝真正滿意並不容易。因為在清中前期時,皇帝認為蘇、寧、杭、嘉、粵等地的牙雕都有「外造之氣」,粗糙又笨俗,不符合宮廷的口味。皇帝的藝術標准范疇是既要雅秀,又要精巧。這樣,這些工匠在遵照皇室的要求製作時,就得精心構圖,避免廣東牙刻繁復堆砌、刀鋒畢現的缺陷。他們在牙雕中糅進畫風和竹刻技巧,使作品較之北方渾朴簡練的風格,則顯得雍容精細;較之南派的繁復堆砌的雕刻工法,又顯得清秀典雅、細致簡潔。有些工匠因為設計、雕刻都得到皇帝的賞識,所以能夠得到皇帝的格外恩准,在作品上刻上他自己的款識。如黃振效刻的「漁家樂」筆筒和「雲龍紋火鏈套」,李爵祿刻的小方盒,陳祖璋等人刻的「月曼清游冊」等。這些作品以嫻熟的刀法、精細的雕琢,賦予作品以挺秀清新的姿彩,顯示出種種自然清逸的雅韻和技師們敏智的才幹。
⑧ 象牙果雕刻用哪種刻刀比較好
一直在用行意軒的,
入手的20隻刀頭那一套,用到現在。我是看到店主也會雕刻,所以相信會雕刻的人的刻刀也一定好用。就這么簡單。
⑨ 雕刻菩提根用什麼刀 雕刻象牙果呢
雕刻橄欖核的刀具就很好,建議使用,到淘寶用橄欖核雕刻刀搜一下可以找到很多,建議買舟山的,因為那裡橄欖核雕刻的發源地,滿意請選滿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