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什麼是薄意雕刻

什麼是薄意雕刻

發布時間: 2021-01-17 04:23:14

1. 學壽山石雕好找工作嗎工資呢

壽山石雕是傳統的民間雕刻藝術,以產於福州北部山區北峰的壽山石為材料,通過特殊技藝製作出供人玩賞的小型雕刻。壽山石雕技藝主要流傳在福州市晉安區鼓山、岳峰鎮、象園、王莊街道和壽山鄉。
壽山石的石質、石色、石形、石紋均極豐富,晶瑩滋潤,品種繁多,硬度在2.5至2.7摩爾之間,是上等雕刻彩石,具有細、結、潤、膩、溫、凝的特點,民間稱之為「石帝」、「石後」,並有「貴石而賤玉」之說。具有獨立造型的壽山石雕刻品的出現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南宋時,壽山石礦已得到開采,經過元、明、清三代的發展,獨立的壽山石雕產業最終形成。清聖祖等皇帝均用壽山石制寶璽,壽山石中以田黃石料身價最高,俗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壽山石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出現東門、西門兩大流派。以林謙培、林元珠為代表的東門派擅長於人物、山水、動物的圓雕,以潘玉茂、潘玉泉為代表的西門派則從傳統的印鈕技法中創造出具有中國畫特色的薄意技法。後來又出現了林清卿的薄意雕刻,使壽山石雕進入詩意融融的境界,提升了它的文化品位。
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樣,精湛圓熟,又在發展過程中廣納博採,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其技法主要包括圓雕、印鈕雕、薄意雕、鏤空雕、淺浮雕、高浮雕、鑲嵌雕、鏈雕、篆刻和微雕等。壽山石雕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品類。由於這些原因,壽山石雕的社會影響面極廣,具有「上伴帝王將相,中及文人雅士,下親庶民百姓」的藝術魅力,深受國內外鑒賞家與收藏家的好評。
壽山石雕在中國傳統玉石文化中佔有突出地位,相關雕刻品已成為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徵。壽山石雕追求既雕既琢的藝術效果,提倡返璞歸真,故以「相石」為重要環節,講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藝,以達到「天工合一」的境界。現在壽山石雕的主要傳承人,西門派有林文舉、劉愛珠、江依霖、王洧華等,東門派有郭功森、林元康、郭懋介、林炳生、林發述等。
壽山石為珍稀的石材,其資源管理在近數十年一度處於無序狀態,導致開采過甚,給石雕造成了不良影響。目前許多老藝人年事漸高,已無法繼續雕刻,而傳統的師承關系又遭到破壞,壽山石雕技藝後繼無人,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
需求這樣的人才呀,你說呢

2. 王炳榮 雕刻大師

中國早先的瓷器講究施釉和刻畫,後逐漸被彩色釉取代,不同色彩的釉料配置,不同溫度下的變化,使瓷器上的圖案繪制宛若在絹本和紙本上繪畫一般,直到民國淺絳彩的出現,更是將瓷器上的繪畫表現演繹到極致。而雕剔工藝的出現,正是民間藝人大膽創意的成果,使瓷器畫面又產生立體效果和質感。從陰刻到陽剔,再施釉彩燒制,在清代中後期開始流行。也許是民間藝人的手筆,這類作品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地位不高。這類雕刻技藝,人們更多的是把它和木、竹、石連在一起,至於和瓷器的結合,其作品往往列入另類。一般瓷器書中很少介紹,更談不上研究。

從存世的雕瓷分析,清中晚期的陳國治,王炳榮,李裕成是公認的名家,陳國治的作品大多為山水人物,刀法細膩,構思精巧,風格淡雅,宛若壽山石的薄意雕刻。王炳榮的作品題材廣泛,動物、花鳥、人物皆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和陳國治相比,刀法上前者偏重於剔,後者偏重於雕。李裕成的作品風格接近於陳國治,題材上接近於王炳榮,喜好開光剔地。前幾年市場上還常可見得他們的作品,價格也較高,近幾年市場上已難見蹤影,偶見一件,價格也都進萬。可見他們的作品正逐漸被人們認識。

多年來,我偏重於素胎雕瓷的收藏。所謂素胎,即是不上釉的也有稱之為「生瓷」;初見誤以為是毛坯,實則是有意而為之。因不上釉,胎料極為講究,手感極其柔滑,胎白如雪叩之響聲脆亮,胎面上的剔雕圓潤逼真。(如圖)這幾件菊花圖案文房用品,是幾年來覓購於不同地方,結集成套。不少人見之誤以為是瓷工漏了上釉,也有的誤認為新仿的而不敢問津。現在市場上確實有不少新仿的這類東西,但雕剔粗糙,胎泥混濁,圖案呆板,細察即可明辨,尤其是仿陳國治、王炳榮、李裕成三大名家的,更要格外小心。

素胎除雕剔以外,也有在胎面上繪有墨彩的,其圖案大多為山水人物詩意圖,潔白素胎繪上墨彩圖案,黑白相映,清雅靈動,極有觀賞性。

素胎墨彩也好,生瓷雕剔也好,都反映了清代瓷業興旺,工藝精湛,百花齊放的歷史特徵。名家名作雖出現在清代晚期,而這一奇葩卻是初綻在清早期。十年前,我曾在當時的福佑路市場上買到過一隻筆筒,筒身厚重,拿在手上有沉甸之感,底有「乾隆年制」陽刻篆書款,筒身雕有鸕鴨吃稻穀圖案,粗細有致,神態生動,限於當時的工藝水平,圖案胎泥和筆筒胎泥有色差,圖案的胎泥比筆筒的胎泥略白一點,和清晚期胎泥渾成一色相比,略有差異,但細細品鑒,卻另有一番雅趣。記得當時那個地攤老頭要價1000多元,在旁的行家沖我一句「好東西不要錯過」,於是買下了,珍藏至今。

3. 壽山石雕有什麼特點

壽山石雕的特點是:用整塊石料雕成,不作任何拼接,巧取天然,因材施藝。

壽山石雕,漢族民間雕刻藝術之一。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樣,精湛圓熟,又在發展過程中廣納博採,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其技法主要包括圓雕、印鈕雕、薄意雕、鏤空雕、淺浮雕、高浮雕、鑲嵌雕、鏈雕、篆刻和微雕等。壽山石雕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品類。
壽山石雕藝術至少開始於一千五百年前。新中國成立後,五十年代,壽山石雕開始復甦,七十年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東西派融匯交流,取長補短,同時吸收了古代與西方藝術之長,促使雕刻技法日新月異,出現了以薄意、浮雕、高浮雕相結合的表現手法,發展了透雕、鏤空雕和銀嵌等新技法。
明代,壽山石的鈕飾藝術得到長足發展,雕刻藝人在繼承古代玉璽、銅印等鈕飾基礎上,造詣很高,風格獨特的印鈕藝術,壽山石章成了文人墨客們的心愛之物、珍藏之寶。由於石章鈕飾的出現,壽山石雕技法有了很大的變革與發展,刀具、握刀與運刀的方法都有了改變,過去的石俑,主要以肩膀頂著木柄長刀具雕刻,刀向多顯直線,對於細小的印章鈕頭來說這種方法顯然不適用了,刀具演變成為手鑿與修刀,完全用手掌握,運刀如筆,刀法剛柔相濟,婉轉流暢,所表現的形象婀娜多姿,更臻完美,同時,受中國畫的影響,出現了高浮雕技法、皺法雅潔,實有畫意,從此,壽山石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主要特點
微雕除了一般雕刻所要有繪畫、書法、雕刻基礎之外,還要有特選的材料、特製的刀具、特別的眼力、特有的指功、特異的意念、特殊的毅力、獨特的構思,另外在材料的磨製、刨光、上色、保養等方面也都要有特色。

4. 鑒寶圖片

薄意是一種難度很高的雕刻藝術,自明朝以來,許多壽山石雕刻家進行了艱難的探索,把薄意淺雕藝術發揚光大。早在清康熙年間,著名藝人楊璇和周彬二人,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極淺的浮雕錦褥紋和環邊不斷紋的博古圖飾,開創了薄意藝術的先河。後來,「西門派」鼻祖潘玉茂繼承楊、周遺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種圖飾,以掩蓋石疵,這是薄意的雛形。從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福州壽山石雕藝術逐步發展。

石料多是用田黃石和其他壽山石。

薄意是壽山石雕的專用名詞,也是壽山石雕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因其淺刻如畫,所以也稱「刀畫」。薄意是從浮雕技法中逐漸衍化而來的,它比淺浮雕還要「淺」,因雕刻層薄而且富有畫意,故稱「薄意」。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畫理」而著稱,它融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是介於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正因為這樣,優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特別富有欣賞價值。薄意不僅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而名冠壽山石界,而且因其雕刻技藝高絕而使作品獨具藝術魅力,因此筆者認為薄意是壽山石雕的最高境界,它和其它雕刻技法相比,不僅要求雕刻者掌握高超的雕刻技藝和深厚的功底,還要求藝人在書法、篆刻、國畫、詩詞音律等方面,都必須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和造詣,只有這樣,薄意作品才能達到清新灑脫高遠而飄逸的藝術境界。

而田黃石是產於福建壽山田坑中的黃顏色石材。田黃的「黃」,要求濃艷俏麗,嬌美醒目,明朗神采。田黃石由於千百萬年埋藏於水田的砂土中,表皮被鐵質酸化,使得石色外濃內淡,從而產生了色皮與「蘿卜紋」的特徵。

說到薄意雕刻就要說到一些名家

薄意雕刻大師林清卿(1867~1948),福建福州人,師從壽山石雕「西門派」高手陳可應,學習薄意雕刻。其刻薄意以畫法行之,自出新意,成為譽滿榕城的薄意雕法大師,被稱為「西門清」。

他誕生於「西門派」人文薈萃之地——福州西郊鳳尾鄉,自幼天資聰穎,初隨陳可應學藝,未弱冠即聲名遠播。帶著更大志向,毅然放下刻刀,往城裡拜師訪友,研習書畫,《芥子園畫譜》《晚笑堂畫集》是其爛熟於心的摹習範本。後又從古代石刻、畫像磚中找來靈感,將繪畫技巧、章法融於雕刻中。龔綸《壽山石譜》贊其「精巧絕倫,真能用刀如筆,在楊(玉璇)、周(尚均)二家,別開生面者」。

林清卿的薄意富有書卷氣,可以讓人讀出詩意。無論簡繁皆注重畫理,講究筆墨。色質潔凈純正的佳石,因構思巧妙更錦上添花,遇多裂瑕疵,能化腐朽為神奇,尤見天然妙趣。因材施藝,巧掩瑕疵,是其藝術的又一特色。

林清卿刻高山花卉薄意對章,是林氏成熟時期的代表作。此高山對章,石品珍貴稀見,質地細膩潤澤,潔白通靈,作海棠、月季各一,清新別致,氣韻生動,四面延續猶如一幅完整的通景畫,單面又能獨立成畫。簡潔的布局、圓渾的刀法、平整的剔地,真鬼神之技。

繼林清卿之後,王炎銓、王雷霆、江依霖等人,繼續弘揚薄意雕法,形成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西門薄意派」。其主要代表作品有王炎銓的《夜遊赤壁》、王雷霆的《寒江垂釣》等。

新中國建立後,從大中專美術院校畢業的年輕一代進入石雕創作隊伍,在薄意創意上揉入了現代元素。像青年雕刻家林文舉等青年俊才,既有家學熏陶,又有扎實的國畫基礎,同時又私淑於林清卿,潛心研究雕藝精髓,得其創作真諦,尤擅鳥竹薄意,曾出版《林文舉薄意藝術》。女雕刻家劉愛珠畢業於藝術院校,又師從名師王雷霆,曾得到林清卿薄意真傳,其薄意人物作品也受人們的喜愛。

「東門派」在薄意淺雕上也是人才輩出頗有建樹,像林友清、林友琛、林壽堪、郭懋介等諸名家,其薄意作品也是別具風格。特別是「東門清」林友清及其子林壽堪,其薄意作品風格與「西門派」迥然不同。他們的作品用刀尖利,畫面層疊俊秀而意境深遂。當今壽山石薄意大師郭懋介的薄意作品不拘一格自成一派,生活氣息十分濃郁,每件作品都如詩似畫,顯示了大師爐火純青的非凡功力。

壽山石薄意藝術能從民間工藝中脫穎而出,把中國畫的寫意融於石頭創作之中,使山水人物濃縮於方寸之間,成為一種獨特的視覺藝術,福州雕刻藝術家們的追求精神是令人敬佩的。經過西門林清卿為代表的幾代藝人的不懈努力和推陳出新,才使石刻薄意作品成為我國民族文化藝術的一個特有門類,其藝術風格及欣賞價值,堪稱我國歷史傳統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還想多傳幾幅圖片的,可惜只能傳一幅。

希望對你有幫助!

PS:現在出現不少直接復制他人答案的回答者,譴責「盜答者」!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