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家叫什麼
1. 雨花台雕塑革命就義台的中國設計雕刻家叫什麼
您好!
雨花台雕塑革命就義台是由我國著名設計師劉開渠大師設計,多省雕刻家合作完成的。
滿意請採納!
2. 乾隆年間是否有個雕刻家叫李殿
有
希望採納
3. 未來主義雕塑家叫什麼名字
翁貝特·波丘尼(1882~1916)是義大利畫家和雕塑家,未來主義畫派的核心人物。他不僅是這個運動的推動者,也是這個運動的傑出理論家。他把馬里內蒂的思想運用到視覺藝術領域,構思起草了1910年的《未來主義畫家宣言》、《未來主義繪畫技法宣言》及1912年的《未來主義雕塑家宣言》。在把理論兌為現實的努力方面,他稱得上是位天才的未來主義實驗者。那些別出心裁的作品,展示了他在繪畫和雕塑領域所取得的獨特成就。他的理論,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超越了那個時代,甚至超越了他自己的實驗。比如,他認為可以在雕塑中使用更為廣泛的材料,「玻璃、木材、硬卡紙板、鋼鐵、水泥、馬鬃、皮革、布料、鏡子、電燈等等」,這種非傳統物質的使用雖未在其自己的作品中出現過,但在後來的達達主義和構成主義中變為現實。他還提出使用發動機以使某些線條或平面活動起來,這一想法由構成主義實踐,至六十年代被廣泛運用。如果沒有1916年的意外墜馬身亡,他也許能把未來主義發展得更遠。
《美術館里的騷動》是波丘尼的第一件未來主義繪畫作品。這件作品採用了俯視的角度,把美術館里的混亂和無序充分展示在觀眾面前。運動和奔跑著的人們湧向大門,傳達出騷動不安的氣息,而放射狀構圖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感覺。色彩是新印象主義的,這得益於他曾在巴拉畫室接受的專門的新印象主義技法訓練。光和色被打碎成一片小點,烘托著運動和雜亂的氣氛。在這里,嘈雜和亂哄哄的刺激也許正在暗示我們,美術館所隱喻的古典藝術受到了現代工業文明的沖擊。
波丘尼往往先提出各種理論,然後再努力把理論變為視覺形象。作於1910~1911年的《城市的興起》正是其理論在繪畫上的反映。在這幅畫中,他追求「勞動、光線和運動的偉大綜合」。畫面前景是一匹巨大的紅色奔馬,它充滿活力,揚蹄前進。在它前面,扭曲的人物如紙牌般紛紛倒下。背景是正在興起的工業建設。在這里,象徵的寓意非常明確:巨馬暗指了未來主義者所迷戀的現代工業文明,它正以勢不可擋之態迅猛發展,而人群則暗示了勞動的活力。畫面以鮮艷的高純度顏色、閃爍刺目的光線、強烈誇張的動態以及旋轉跳躍的筆觸表達了未來主義者的信條:對速度、運動、強力和工業的崇拜。波丘尼曾說,「古舊的牆壁和宮殿令我作。區。我希望新事物,富於含意的事物,強有力的事物。」這幅畫正是他所希望的新事物的反映,是對沸騰的現代生活的註解。從畫面滲透出的動感和節奏中,我們感受到了波丘尼的發明——「線條一力量,也就是指一切物體藉以對光線和陰影作出反應,並產生出外形力量和色彩力量的能量。」
1911年,波丘尼創作了三聯畫《內心狀態》,《告別》是其中的一部分。它描繪了擁擠不堪的車站場景,擁抱告別的人群和冒著煙的賓士的火車占據了全部畫面。從這幅畫上,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立體派給他的重要影響。也許可以說,如果沒有立體派藝術的啟發,他可能畫不出這樣一幅未來主義傑作。
畫面上,線條和色彩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系列重疊連續的形的組合。在被擠壓的空間里,曲線和直線穿插交錯,塊面與塊面碰撞變位,形成分散與聚合、斷續與重復的節奏,整體上帶給人們緊張不安的壓抑感。畫面的中央是幾個非常規整的數字,它們被仔細地描繪在已經解體的火車車廂上,在嘈雜動亂的畫面中,顯示出一份意外的冷靜和理智。這些數字,令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起勃拉克和畢加索的那種有著文字和數字的分析立體主義作品。波丘尼曾主張使觀眾置身於畫面中央,「經受未來主義從其母題中提取的整個周圍環境的線、面、光和嘈音的急促不清的語言。」在這件作品面前,我們似乎真的感受到了這種語言的力量,聲音、速度和光線藉助於線條和色彩撲面而來。
除繪畫外,波丘尼的很多精力被投放在雕塑方面,他是唯一傑出的未來主義雕塑家。1914年,他自願參加義大利國民軍,投身到他和馬里內蒂都鼓吹為「文明的潔身之道」的戰爭中。1916年,在納羅納的騎兵訓練中,他不幸墜馬身亡,年僅34歲。
4. 希臘神話里有一個雕塑家,名叫皮革馬利翁.
其實,皮格馬來利翁是希臘神源話中的塞普勒斯國王,善於雕刻。他不喜歡塞普勒斯的凡間女子,決定永不結婚。他用神奇的技藝雕刻了一座美麗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中,皮格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熱情、全部的愛戀都賦予了這座雕像。他像對待自己的妻子那樣撫愛她,裝扮她,為她起名「加拉泰亞」,並向神乞求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動,賜予雕像生命,並讓他們結為夫妻。後來。「皮格馬利翁效應」成為一個人只要對藝術對象有著執著的追求精神,便會發生藝術感應的代名詞。
希望能夠幫到您!
5. 羅曼羅蘭在《導言》的一段文字中的他是《 》中的 這位雕塑家的一件作品叫什麼名字
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大衛》。 是這么填么,反正我告訴你是米開朗琪羅就行了。。。應該你會填了吧
6. 有一副畫,描寫的是一個雕刻家愛上了他的作品,大家知道這副畫叫什麼么
呵呵,這個很簡單
我對希臘神話比較感興趣,看了你的問題標題就知道是什麼了,下面大致敘述一下這個希臘神話中提到的故事,再盡力幫助您尋找一下這幅畫,我想應該會有結果:
皮格馬利翁是塞普勒斯的國王,他深深愛上了愛與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英文即維納斯)的象牙雕象,一定要得到她做自己的妻子。面對這一偉大的愛情,阿芙洛狄忒深為感動,她喚醒了這尊雕像,使它活了過來,他們結合生下了帕福斯,他後來修建了同名的塞普勒斯城
這是幾張圖片,您看看是不是
http://www.artsun.net/cn/big/xf0476.jpg
http://www.artsun.net/cn/big/xf0477.jpg
http://www.sstm.org.cn/zryr/content/0502/images/0502-11.jpg
往下走有一張
http://www.yidian.org/redirect.php?tid=2519&goto=lastpost&fpage=1
這個神話的另一版本是這樣的,可能更接近您敘述的樣子
皮格馬利翁的象牙雕像
在古希臘塞普勒斯有一位年輕的王子,名叫皮格馬利翁,他很喜歡雕塑。有一天,他得到一塊潔白無瑕的象牙,就想用它雕刻一個美麗的少女。從這天開始,王子就躲在房間里專心地雕刻起來,每天都認真地刻呀鑿呀。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子最終把這塊美麗的象牙變成了一位美麗的象牙少女。王子的雕刻是如此成功,使得這位美麗的象牙少女除了是塊冰冷的象牙外,看起來"她"太像個美麗的公主了:身材婀娜多姿,眼睛充滿希望之光。王子愛不釋手,每天都以充滿愛情的目光深切地注視著象牙少女,熱切地希望"她"有血有肉會說話,是個能跟他談心的真正少女。
每天在希翼的注視中,王子深切地體驗著痛苦的煎熬,因"她"只是一塊象牙而暗自神傷--他是那樣地愛"她",可是"她"卻只是塊象牙。王子到了結婚的年齡,卻遲遲不願結婚,依舊每天坐在"她"的對面,關注著"她",呼吸著"她",希望著"她"終有一天能變成真正的少女。終於,王子的愛情感動了天神,天神使這位象牙少女擁有了真正的生命,成為了真正的公主。這里講的僅僅是個神話故事,也許古人正是想通過這樣一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熱切的期望會使被你期望的人實現你的預言。
7. 清代有叫文震雕刻家嗎
應該有,這個雕刻家的作品很好,不過民間留的很少。不為人所知,如果他的作品要好好的收藏。
8. 北京有個雕刻家叫朱明然的嗎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宮中的明,清兩代。明永樂之前,有超過9000間客房的宮殿,佔地專72萬平方米,是屬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它集中體現了卓越和古建築藝術,現為故宮博物院風格的傳統。化工引擎在莫斯科市中心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公園和誰以前俄羅斯的18世紀宮殿,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領導機關所在地。化工引擎凡爾賽]法國封建皇宮,巴黎的西南部。始建於16世紀,包括前宮花園,宮殿和三部分組成的徑向大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這簽署「凡爾賽條約」。化工引擎白金漢宮]白金漢宮的前身是18世紀建造的公爵,所以有這個名字。出售給21000英鎊國王喬治二世之後。宏偉的宮殿,華麗的外觀,現在的女王住在這所房子里。化工引擎白宮]是白牆一個三層樓房,建於1792年自1800年以來,美國作為總統的官邸次,所以人們常以「白宮」是指美國政府。
9. 叫什麼金石的雕刻家
《墨子·兼愛下》:"以其所書於竹帛,鏤於金石,琢於盤盂,傳遺後世子孫者知之。" 孫詒讓間詁:"《呂氏春秋·求人》篇雲:'功績銘乎金石,著於盤盂。' 高 注雲:'金,鍾鼎也;石,豐碑也。'" 唐 韓愈《平淮西碑》:"既還奏,群臣請紀聖功,被之金石。" 清 戴名世《<傅天集>序》:"揚厲無前之偉績,可以勒之金石,垂於無窮。"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五篇:" 始皇 始東巡郡縣,羣臣乃相與誦其功德,刻於金石,以垂後世。"現如今金石雕刻家逐漸演變為章印大師
10. 歐洲有一個叫伯什麼什麼的雕刻家
歐洲,也來稱作「歐羅巴洲」自(Europe),名字源於希臘神話的人物「歐羅巴」(希臘語:Ευρώπης),歐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北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濱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66°10′E,67°46′N),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度36分,北緯36度) ,西至羅卡角(9°31′W,38°47′N),北至諾爾辰角(27°42′E,71°08′N)。[1]
歐洲的面積是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²,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僅次於亞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屬歐羅巴人種,是人種比較單一的大洲。歐洲是人類生活水平較高、環境以及人類發展指數較高及適宜居住的大洲之一。[1]
歐洲東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東南以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分界線為:直布羅陀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