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怎麼雕刻
1. 四粗蔥是什麼意思
刀法。
原料經過不同刀法處理後,就成為具有一定形狀的塊、片、絲、條、丁、粒、末、茸、泥等以便於烹調和食用。
一.塊
使原料成塊狀,可採用砍和切兩種刀法。
1.切 料的質地松軟、脆嫩、或者是雖然質地較韌,但去骨去皮後就可切斷的原料,都可採用切的刀法。如蔬菜類都可採用直切;已去皮去骨的肉類可以用推或推拉切的刀法切成各種形狀。
切塊時一般先將原料的皮、瓤、筋、骨去掉,如為大塊原料,還需先改成條形,再切成塊;如原料體形較小,即可直接切塊。
2.砍或斬 對質地較韌或者有皮有骨的原料,則可以採用砍的方法使其成塊。如各種帶骨的肉類,魚類等,可用砍、直砍、跟刀砍等刀法斬、砍成塊;遇原料形體較大的,也要先分段分塊加工成為適宜砍塊的條形後再砍塊。
塊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象眼塊(菱形塊),大、小方塊,長方塊(骨牌塊),梳子塊,滾刀塊等。其中象眼塊、大、小方塊、長方塊等,可以採用直切、推切、推拉切、直砍等方法;滾刀塊、梳子塊則可採用滾刀切的方法。
原料的形狀決定於烹調的需要和原料的性質。如用於燒、燜的塊可稍大些;用於熘、炒的塊可稍小些;原料質地松軟、嫩脆的塊可稍大些,質地堅硬而帶骨的塊可稍小。對某些形狀較大的還應在其背面剞上十字花刀,以便於烹制時受熱均勻入味。
塊 的 規 格 表
名稱 成形規格
菱形塊 長軸4厘米、短軸2.5厘米、厚2厘米
長方塊(骨牌片) 長4厘米、寬2.5厘米、厚2厘米
滾料塊 長4厘米的多面體
梳子塊 長3.5厘米的多面體、背厚0.8厘米
二.片
將原料製片的刀法有兩種:
1.切法為最常用的製片法,特別適用於性韌、細嫩的原料。如各種肉類可用推切和推拉切;蔬菜類可用直切。
2.片法適用於一些質地較松軟,直切不易切整齊或者形狀較扁小,無法直切的原料。如形體薄小的各種肉類、鮮魚、雞肉等的製片。
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都應先將原料去皮瓤、筋、骨,改成適合切成片的形狀後再進行製片。
片因形狀大小厚薄不同。可分為:柳葉片、骨牌片、二流骨牌片、牛舌片、菱形片、指甲片、麥穗片、連刀片、燈影片等。應根據烹調方法的不同來選用。如湯菜、熘菜用的片要薄些;爆炒用的片則可稍厚。質地松軟易碎爛的原料,如豆腐片、魚片、土豆片需要厚些;質地較硬或帶有韌性的原料,如牛肉片、豬肉片、羊肉片、筍片等,則可稍薄。
片 的 規 格 表
名稱 成 形 規 格
柳葉片 長約6厘米、厚約0.3厘米
骨牌片 長約6厘米、寬約2里哦米、厚約0.4厘米
二流骨牌片 長約5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0.3厘米
牛舌片 長約10厘米、寬約3厘米、厚約0.厘米
菱形片 長軸約5厘米、短軸約2.5厘米、厚約0.2厘米、
指甲片 邊長約1.2厘米、厚約0.1厘米、
麥穗片 長約10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0.2厘米
連刀片 長約10厘米、寬約4厘米、每片厚0.3厘米
燈影片 長約8厘米、寬約4厘米厚約0.1厘米
三 絲與條
1.絲切絲時,一般先將一加工成片,然後把片排疊起來再切成絲。其排疊方法有三種。一種是排疊呈階梯形,大部分原料都適用於排列成階梯形,這種排疊效果也比較好;第二種是上下整齊排疊法。整齊疊切只有少數原料適用,如豆腐乾之類,此種刀法還要求原料的形狀、厚薄、大小比較整齊。否則,很難疊好,很難切好。這兩種排疊法都需要排疊一致,不能疊得過高,否則手不易按穩,容易倒塌,影響絲的規格
另一種是捲筒形疊法,適用於面積較大,較薄的原料,如海帶、大白菜等。可先將其疊捲成筒狀,再切成絲。
切絲的粗細與片的厚薄和切絲的刀距直接有關:片厚刀距長則絲粗,片薄刀距短則絲細。切時,刀身一定平行於原料的切口,切除的絲才粗細均勻。
絲根據粗細分為: 頭粗絲、二粗絲、細絲、銀針絲等,可根據烹調的要求與原料的質地的不同來選用。其規格可見下表:
絲 的 規 格 表
名 稱 成 形 規 格
頭粗絲 長約10 厘米、粗0.4厘米見方
二粗絲 長約10厘米、粗約3厘米見方
細絲 長約10厘米、粗約0.2厘米見方
銀針絲 長約10厘米,粗約0.1厘米見方
2.條
條的切法和形狀都與絲相似。條也可根據其粗細、長短分為大一字條、小一字條、筷子條、象牙條等。其規格見下表:
條 的 規 格 表
名稱 成 形 規 格
大一字條 長約6厘米、粗1.2厘米見方
小一字條 長約10厘米、粗約1厘米見方
筷子條 長約4厘米、粗約0.6厘米見方
象牙條 長約5厘米、粗約1厘米的梯形
四 丁、粒、末
通常1厘米至2厘米見方的小塊為丁。丁的成形一般是先將原料切成厚片,將厚片切成條,再將條切或斬成丁。丁的大小決定於條的粗細與片的厚薄。切丁的刀距一般與條的粗細相同。
粒的形狀較丁小,大的有如黃豆,小的如綠豆。粒的成形與丁的成形相同。
米的大小有如米或油菜籽。一般是將原料剁、鍘成細磨,如常用的肉末、姜、蔥、蒜、末等。其規格見下表:
丁 粒 的 規 格 表
名稱 成 形 規 格
大丁 約2厘米見方
小丁 約1.2厘米見方
黃豆粒 形如黃豆大小
綠豆粒 形如綠豆大小
米粒 形如 米粒大小
五 .茸、泥
一般是將魚蝦、豬、牛、羊、雞、兔的肉,用錘與剁的刀法製成的。在剁、錘之前,應將原料的筋、膜、皮等除盡。
六 .蔥 、蒜苗、姜、蒜、泡辣椒的切法
蔥、蒜苗、姜、蒜、泡辣椒是調味的原料,在菜餚的烹調中使用廣泛,其切法與形狀也多種多樣。
1.蔥、蒜苗的切法 按照烹調的需要,根據蔥的粗細將蔥分為頭粗蔥、二粗蔥、三粗蔥、四粗蔥和細蔥五種。蒜苗的分發也大致相同。蔥及蒜苗的切法和形狀有如下幾種:
(1) 長蔥 全部選用頭粗與二粗的蔥白,兩端直切成長約8厘米的段,一般用於燒、燴類的菜餚。這樣,就既能收調味之效,又能對主料其陪襯作用使成菜增加色彩。
(2) 寸蔥 選三粗、四粗蔥,直切成長約3厘米的節,一般用於炒菜類。
(3)開花蔥 選用二粗或三粗蔥,先將兩端直切成長約5厘米的蔥白段,兩端用刀各劃8刀,放入清水中一漂,兩頭端即向外翻曲開花。一般用於燒烤、酥炸類菜餚中生菜的配料。
(4)馬耳朵蔥 選用頭粗與二粗蔥,兩端切成斜面,或用反刀斜片成3厘米的的斜面狀的節,一般用於炒肝腰、肚頭熘類的菜餚。
(5)磉墩蔥(蔥彈子)選用二粗與三粗蔥,兩端直切成1.5厘米的圓柱形,一般用於主料是丁類的菜餚。以陪襯主料,使主、輔料成形一致。
(6)銀絲蔥 將蔥白切成8厘米長的段,對剖開後切成絲,一般用於菜餚蓋面或墊底,或某些菜餚在色澤上的點綴,如京醬肉絲。
(7)眉毛蔥 選用頭醋或二粗蔥,以最大斜度直切成絲,形如眉毛。一般用於炒、熘或魚類菜餚的蓋面或墊底。
(8)魚眼蔥 選三粗與四粗蔥,至切成長約0.5厘米的粒,一般用於魚香味型的菜餚。
(9) 蔥花 選細蔥擦平直切成細花,一般用於麵食、冷盤、湯類。
(10)馬耳朵蒜苗 選用二粗蒜苗,兩端切成斜面,或用反刀斜片成約3厘米的斜面狀的節,一般用於回鍋肉,家常豆腐、鹽煎肉、麻婆豆腐等菜餚。
(11)長段 用頭粗或二粗的蒜苗,直切成約6厘米的段,拍破或對剖後用於製作水煮牛肉等菜餚。
2.姜、蒜的切法
(1)姜、蔥絲 姜蒜去皮後,先切片,再將片切成絲。蒜絲的長度同蒜瓣;姜絲長約2厘米,一般用於主料是絲的菜餚。
(2)姜蒜片 姜蒜去皮後,切成1厘米見方的片,一般用於主料是片的菜餚。
(3)姜蒜米 姜蒜去皮後,先切成薄片,再切成細米粒,一般用於烹制魚或碎肉類的菜餚或作餡心。
另外,還有幾種先雕刻,後成花形的切法,如蝴蝶形,梅花瓣,車輪形等,將其用於工藝菜餚中,既能調味,又能美化菜餚。
3.泡紅辣椒的切法
(1)馬耳朵泡辣椒 將泡辣椒去籽後,斜切成約3厘米長的馬耳朵形狀的節,常用於炒熘類的菜餚。
(2)泡辣椒絲 將泡辣椒去籽後,剖開切成約6厘米長的細絲,常用於糖醋脆皮魚等菜餚。
(3)泡辣椒段 將泡辣椒去籽後,直切成長約6厘米的段,常用於燒、燴類的菜餚。
(4)泡辣椒末 將泡辣椒去籽後,用斬剁的刀法,斬策劃那個極細的末,常用於魚香味型的菜餚及其他加豆瓣的菜,從而增加菜餚的色澤和酸辣味。
4.干辣椒的切法
(1)干辣椒段 將干辣椒去籽後,至切成長約2-3厘米長的段。較為少用,一般在製作太白雞或制鹵雞時使用。
(2)干辣椒節 將干辣椒去籽後,直切成2.5厘米長的節,常用於干炸類的菜餚及熗類的菜餚。
(3)干辣椒絲 將干辣椒去籽後,剖開直切成約6厘米長的細絲,常用於干煸類的菜餚,也可用於熗類的菜餚。
七 花形原料的切法
1.十字花形 在厚度約0.5厘米的原料上,用直刀剞約0.5厘米寬的垂直交叉十字花形,深度為原料的三分之二,然後再 改成一邊長約3厘米的平行四邊形的塊,下鍋烹制即卷縮成形,如十字肉花、肚花、腰塊等。
2.丁字花形 在厚度約1厘米的原料上,用直刀剞約0.3厘米寬的交叉十字花紋,深度為原料厚度的三分之二,再順紋路切成約2.5厘米的長方塊或約8厘米長的長條,下鍋烹制卷縮後即成。
2.眉毛花形 在厚度約0.5厘米的原料上,先順著原料直刀剞,其刀距約0.3厘米寬,深度為原料的二分之一,再用直刀切三刀一斷,切成長條形,長度約為10厘米.
4.雞冠花形 在厚度約3厘米的原料上,用直刀順剞約0.3厘米寬,約2厘米深的刀紋,再把原料橫過來切成約0.3厘米寬的片,烹制後形如雞冠。
5.鳳尾形 在厚度約為1厘米,長度約為14厘米的原料上,先順著用反刀斜剞成刀距為0.3或0.4厘米寬,深度約為原料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條紋;再 橫著用直刀切三刀一斷,成長條形。經烹制卷縮後即成鳳尾形。如鳳尾肚花,鳳尾腰花等。
6.麥穗形 在厚度為0.8厘米的原料上交叉反刀斜剞,再按一定規格推刀切成長條。如麥穗狀,其規格是:反刀斜剞0.8厘米寬的交叉十字花紋,再順紋路切3厘米寬的,約10厘米長的條。又如火爆麥穗肚花、火爆麥穗腰花的規格是:在厚度約為0.8厘米的原料上,反刀斜剞0.5厘米寬的交叉十字花紋,再順紋路切成2.5厘米寬,約5厘米長的條。以上反刀斜剞的深度為原料的三分之二。
7.荔枝形 厚度約為0.8厘米的原料上用反刀斜剞約為0.5厘米寬的交叉十字花紋,其深度為原料的三分之二。再順紋路切成約5厘米長,3厘米寬的長方塊,經烹制卷縮後即成荔枝形。如荔枝肚花、腰塊等。
8.對刀花形 在厚度約為0.5厘米的原料上,先順著用直刀剞,其刀距約為0.3厘米寬,深度為原料的三分之二,再將原料翻面,橫著用直刀剞,其刀距為0.3厘米寬,深度為原料的三分之二。最後改成約5厘米長,2.5厘米寬的長方塊,烹制後即成。如對刀肚花、腰花、肉花等。
9.蓑衣花形 在厚度約為1厘米的原料上,像剞荔枝花刀一樣,剞過一遍,再將原料翻過來,用反刀斜剞一遍,其刀紋與正面刀紋呈交叉狀,兩面刀紋的深度均為五分之三,最後改成約5厘米見方的塊,烹制後即成。
10 魚鰓形 在厚度約為1.2厘米的原料上,用立刀橫著直剞,剞的刀距為0.3厘米寬,深度為原料的二分之一;再順著用斜刀法片成三刀一斷,片的刀距為0.5厘米寬,深度為原料的三分之二。經烹制卷縮後,即成魚鰓形。如魚鰓腰花、肚花等。
各種花形可根據原料及烹調要求創造性的靈活選用。
2. 香蔥花雕魚的做法,香蔥花雕魚怎麼做好吃,香蔥
香蔥花復雕魚的做法
主料
花雕魚制
550g
輔料
油
適量
鹽
適量
姜
適量
醬油
適量
蔥
適量
香菜
適量
步驟
1.買回的花雕魚洗凈
2.姜去皮洗凈切絲
3.將姜放在魚上面
4.放入開水鍋中蒸10分鍾
5.蒸好後將魚碟里的水倒掉
6.香菜和蔥洗凈切好
7.起油鍋放入香菜和蔥、醬油、鹽煮好調料
8.淋在蒸好的花雕魚上面即可
3. 如何用雕塑表現山東煎餅和大蔥
可以用製作一個煎餅卷大蔥的商販攤的雕塑,從製作上沒有難度!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4. 罐罐面底料的做法,熬的底料,就像火鍋底料那種,急求,拜託哪位大師告訴一下
「罐罐面」又名「砂罐煨面」,本是四川崇慶縣(今崇州市)的風味小吃,已有5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小砂罐先將面臊在火上煨好,再舀出來澆在碗中已經煮熟的面條上做成的。
由於「罐罐面」又熱又燙,原汁原味,且湯鮮味美,故長期以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隨著新型煲仔爐的出現,如今製作「罐罐面」已經更加方便,同時其製作方法也相應有了一些改進。
最初的「罐罐面」只有「三鮮罐罐面」、「海味罐罐面」兩種,味型也僅僅局限於咸鮮味。
而如今人們已在原來「三鮮」和「海味」的基礎上,派生出了許多新的「罐罐面」品種,如「牛肉罐罐面」、「腸旺罐罐面」、「酸菜豆花罐罐面」等。味型也在原來單一咸鮮味的基礎上,增加了家常味、麻辣味和酸辣味等。
製作「罐罐面」時需要注意兩點:
一是在製作前,先要用老母雞、豬排骨、豬棒子骨等熬好一鍋鮮湯。即使是檔次較低的小餐館,也至少要熬好一鍋棒子骨湯,以供煨面之用;
二是「罐罐面」的面臊都要先在大鍋里加工制熟後,再分別舀入小砂罐內。顧客來了之後只需將小砂罐上火加熱片刻,即可上桌。這樣既能節省人工和燃料,也不至於讓顧客久等。
下面筆者就介紹幾種比較典型的「罐罐面」的製法,供讀者參考(每種「罐罐面」的原料用量均以10罐計)。
三鮮罐罐面(咸鮮味)
原料:
熟豬肚250克 油炸丸子(或炸酥肉)250克 水發蘭片200克 水發香菇250克 青筍350克 薑片20克 蔥節50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鮮湯、混合油各適量 面條1000克(每罐100克)
製法:
1 熟豬肚切成條;(炸酥肉切成骨排片);水發蘭片切菱形片;水發香菇切斜刀片;青筍去皮切一字條。
2 炒鍋置火上,放入混合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節爆香,摻入鮮湯,燒出味後打去姜蔥不用,下入豬肚、丸子(或酥肉)、蘭片、香菇、青筍,調入精鹽、胡椒粉、料酒,燒至原料熟且入味後,起鍋分別舀入10個小砂罐內。
3 等顧客來了以後,取一個小砂罐,先將100克面條下入沸水鍋中稍煮一下(以除去鹼味),再撈起裝入小砂罐內,然後將小砂罐置於煲仔爐的火眼上,煮至罐中面條 軟且入味後,調入味精,將小砂罐離火置於托盤上,即可上桌。
5. 熊肉的做法大全
清燉熊肉的做法
一、原料:
1.主料:黑熊肉50Q 克。
2.調料:精鹽、料酒、胡回淑粉、蔥、姜。
二、製法答:
1.將熊肉洗凈,入沸水鍋氽一下,撈出斬塊。
2.鍋中放入熊肉、料酒、精鹽、胡椒粉、蔥、姜,注入清水,武火燒沸,
撇去淳沫,文火燉至肉熟爛,盛出即成。
按:黑熊肉性味甘、溫,具有補虛損、強筋骨之功效。《醫林纂要》謂
之「補中益氣,潤肌膚,壯筋力。」此湯菜以黑熊肉為主料,具有補益氣血,
強壯身體,增強抗寒能力之功效,適用於五臟虛損、身體贏瘦、腳氣、風痹、
手足不遂、筋脈攣急或痿弱不運者食用。健康人食之能強壯體魄。
6. 怎麼能讓水仙花的葉子旋轉生長,不筆直的瘋長成大蔥
怎樣培育葉子短、花梗長的水仙
欲想培育葉子短、花梗長的水仙花,關鍵在於促進花梗生長,避免葉子徒長。 水養水仙花時,先將水仙球外表的褐色包膜去掉,在水仙球的上部各芽之間縱向切一刀,切透3-4層鱗片,再在兩邊各橫切一刀,千萬勿傷及花芽,洗去粘液,放置在淺盆中培養。
白天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晚上倒去盆中的水,第2天早上再加水培育,這樣就可以避免葉片的徒長。
也可以通過先地栽或盆栽,再水養的方法達到葉子短花梗長的效果。具體做法是先將水仙球入土種植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每天澆水,直到抽出花梗,再將水仙球挖出,洗去泥土,水養在室內觀賞。
7. 蔥油花雕紅燒肉的做法
用料
主料五花肉500g
調料食鹽適量冰糖適量蔥1棵姜4片蒜3瓣花椒適量桂皮1小塊專老抽適量花雕酒250ml香葉2片
花雕紅屬燒肉的做法
1.五花肉一斤,一定要帶皮的,那種五花三層的最好。
2.切成邊長兩厘米的塊,這次由於時間緊,我切得有點小了,結果做出來就有點碎,肉的口感也不軟糯。
3.姜,蔥,蒜切好備用。其他的花椒大料等也准備好。
4.這是過年時買的花雕酒,就是南方的黃酒,據說很滋補,裡面加上枸杞泡半個月,每天喝一點挺不錯。
5.水燒開後放入肉淖水五分鍾,水開後撈出來,過水洗凈。
6.鍋中加少許油,放入肉翻炒,這個過程要長一點,把油炒出來,大概十分鍾以上。改成小火,不要炒糊。
炒出油後可以把多餘的油倒出來一些。
另起鍋,加少許油,放入冰糖,炒變色後放肉,翻炒,均勻地沾上糖色,加老抽,花雕酒,花椒,大料,香葉,桂皮,蔥姜蒜。(先不放鹽)。
7.用花雕酒沒過肉,我沒捨得全用花雕酒,水和酒一半一半,最好一次加足,小火燉四十分鍾以上。如果中間要加水,最好加熱水。然後加鹽,再燉十分鍾。
8.燒到汁收剩少許,就可以出鍋了。可以把煮爛的蔥蒜挑出來,裝盤好看。
8. 怎樣把洋蔥雕刻成蓮花
洋蔥來雕刻蓮花材料:自洋蔥、胡蘿卜、削皮刀
洋蔥雕刻蓮花步驟:
1、洋蔥的大小,取決於希望雕刻的蓮花的大小。將洋蔥的外皮剝到出現白色的內層時停止。清洗干凈並且擦乾。
2、將洋蔥放在桌面上,用一把鋒利的刀子,輕輕慢慢地依照蓮花花瓣的樣子來進行雕刻。
9. 麻辣小龍蝦要怎麼擺盤才會好看。
如圖擺即可:來源
麻辣小龍蝦又叫長沙口味蝦、香辣小龍蝦等,是湖南、安徽省著名的漢族小吃,以小龍蝦製成,口味辣鮮香,色澤紅亮,質地滑嫩,滋味香辣。20世紀末開始傳遍全國,成為人們夏夜街邊啤酒攤的經典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