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橄欖怎麼雕刻

橄欖怎麼雕刻

發布時間: 2021-01-21 17:45:47

1. 自學橄欖核雕要怎麼學起

1、主要還是要在視頻網站上觀看視頻學習或者購買相關書籍。

2、新手流程:

1)買一斤便宜版核權練手,也不算小。直徑約1.7即可。

2)買了一套刀具,不要太多。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使用刀,所以有1-2到1-2平圓刀刀足夠。

3)從彌勒佛頭(笑)開始練習。在線教程,也有大師的圖片。可以參考一下。

4)再次刻出來,可能是害怕自己。可能會氣餒,但不要放棄,找一個不同的角度,再繼續修修訂。

2. 新雕刻橄欖手鏈怎樣把玩

新雕刻橄欖核一般由多瓣構成,每瓣之間相互隔斷內有核仁,刻成作品後掏掉核仁,這就形成了多個空囊,囊內空氣濕度與核外濕度應保持平衡,如果內外相差懸殊的話核表面乾燥向內收縮,這就會開裂,開裂會損壞橄欖核的品相,因此防止開裂也是橄欖核盤玩中重要的一點。
盤玩方法:
1、盤玩橄欖核一定要有耐心。拿到新核後,不要著急盤玩,應先密封放置兩到三天使其適應環境。
2、適應環境後,將橄欖核從密封袋中取出,用棉布擦去橄欖核表面的粉塵,然後滴一滴橄欖油(不要用食用橄欖油,最好用化妝用橄欖油)於手心抹勻,用手搓橄欖核使橄欖油均勻塗抹到橄欖核上,再次密封。
3、一天後即可取出橄欖核上手盤玩(未包漿前不要帶出門)。
盤玩橄欖核的一些基本手法:
a、推:將核子置於手臂上,慢慢的向前推動,至手臂發紅、發熱,可暫停一會兒,有加速血液循環之功效。
b、捋:主要針對的是念珠和手串,手持念珠或手串的一個核子,沿著手臂上下捋動。
c、掐:將核子置於手掌之中,然後用拇指和另外一個指頭用力捏壓。
d、捻:主要針對的是念珠和手串。用拇指和食指夾住其中的一枚核子,然後依次搓捻串線上的每一枚核子。
e、挼:將核子置於手掌中,然後做短促的揉搓。
f、搓:將核子放在手掌之中,然後緩緩地上下滾動。
g、搖:將核子握在手中,然後上下搖晃。
用以上方法盤玩一個月左右,橄欖核表面會出現包漿,此時就可以佩戴出門。
把玩小竅門:
1、橄欖核四防:防水、防風、防曬、防空調。每天取下橄欖核後應密封並放置於陰涼處(例如抽屜)。
2、「寧花勿裂」。在核雕作品的把玩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花」與「裂」的現象。「花」一般是油上得多引起的,「裂」一般是干濕不均引起的。核雕作品「花」了後,在把玩的過程中會慢慢變淡甚至消失,對其品相的影響很小。核雕作品「裂」後,經過處理與保養後,雖然不會再裂,但也不會變小或消失,對其品相影響很大。
3、如橄欖核上有臟污,可以找一把柔軟的刷子,蘸一點點橄欖油輕輕擦拭。
4、夏季是盤玩橄欖核的最好季節;冬春季盤玩時,要做好相應的包養工作。尤其是在北方,由於氣候較乾燥,核子一旦保養不善,易出現開裂現象。

3. 橄欖核怎麼分機雕還是手工雕呀!詳細點,我是新手

機器雕的很差,一般的機雕都是平面雕刻,雕刻人物死板,真正的南工和蘇工是沒有用機器雕的,只有北工中的低檔品才是機器雕刻,雕工非常差,基本和精雕的不能比.

還有一些是機器的圖或字印上去的,字體非常生硬,跟印刷體一樣.

多看看精品,多比較,就能一目瞭然.

隨著時代的進步,近年來核雕工具和技術不斷的發展。核雕的工具從簡單的刀具製作,向半機械化,和機械化轉變。

這對於急切求購核雕的愛好者而言,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機械的輔助從某種程度上,加快了核雕的製作流程,從而減少了愛好者等待的時間;對於藝術家或者製作者而言,節省了一定的體力和時間,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放在構思創作上。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了一定的弊端。譬如某些雕刻家,為了批量的生產,獲得較大利潤,忽視了質量,導致了質量的下降。更甚者,直接代工,掛名。利用名家的名氣,以次充好,把垃圾賣天價,坑害消費者。

今年的全自動核雕機大量面世,又引發了新的恐慌,快速,批量的生產,隨時可以復制的「精品」或許並不是消費者所害怕的。大家害怕的還是:機器批量生產的核雕,冒充手工。高價銷售,欺騙消費者。導致了對浮雕的恐慌。玩家甚至說:遠離浮雕,珍惜生命。

有些人講「我做機雕,我也可以不批量生產,同樣是藝術品。」這個本人不反對,就像生孩子,生一個孩子是人,你生十個孩子,還是人,生一千個孩子,不能說,這孩子就不是人了。但是從優生優育的角度講,還是生一個的質量比較好。生了一千個,難免有缺胳膊斷腿,腦殘痴呆的。

現在人為什麼不值錢了,還不是人口太多了。沒看見電視上常講:XX為了兩萬塊錢,賣腎被騙,結果一分錢沒拿到。

消費者,最害怕的是,機雕可以隨時就把孩子生產出來了,不用懷胎十個月。一旦機器有了這個能力,就好像現在的克隆技術,(克隆也是需要懷胎的!)拿我自己舉例。今天大家看,還是一個大牛,明天大家一覺醒來,可能大牛漫天飛,大牛滿地跑了。掃大街,掃廁所,開出租,賣煎餅的,甚至電視上播的全是大牛,那大家什麼感覺。肯定吐了,甚至聽到大牛這倆字就吐了。

話說回來,敢批量生產,一定是銷路暢通的。說不定北京,天津,等全國的市場上都能找到。

核雕的技術隨著時代的進步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然而傳統手工藝,一旦發展的過了頭,就應該另分出來。否則的話,就一片混亂,這也是目前核雕市場的一大漏洞,缺少有力的監管,缺少鑒別鑒賞能力,缺少引導。

機雕本身沒有錯,錯在某些人用他去殺人,宰人。就像刀不是凶器,人才是。人有了殺機。不到刀也可以殺人。某些人有了宰人的想法,不用機雕也可以宰你。

最後期待,傳統手工藝繼續的傳承下去,手工的魅力是無法替代的。也希望機雕得到正確的發展,真正為玩家謀福利。

建議多上一些論壇看看,例如文玩天下,裡面有關於橄欖核雕的板塊

4. 刻好的橄欖核如何打磨

打磨是橄欖刨光的前提,目的是磨掉刀痕,瑕疵,讓作品變得圓潤,輪廓清晰,線條流暢專。行業屬內通常採用砂紙打磨,打磨的時候注意要順著橄欖雕刻的紋理進行,反復打磨,切不可胡亂打磨,破壞整體形象。

打磨之後,用細軟刷輕輕地將粉末刷干凈,再次重復打磨,直到滿意為止,打磨過後橄欖核雕看著表面比較圓潤、細膩,品相看著也很漂亮。

在打磨完成的橄欖核雕上灑上一些液體油(如橄欖油或食用油),然後用細牙刷或毛刷反復塗抹均勻,使其充分滲入橄欖核內部,上油是為了保證橄欖核雕的整體色澤溫潤,還可以保證藝術品的防水防潮。

(4)橄欖怎麼雕刻擴展閱讀:

鑒別是否染色

看顏色的勻稱程度,手盤的核雕,在盤的過程中,由於核雕表面凹凸不平,因此突出的部分會經常被摩擦而凹陷的部分則很難或根本盤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核雕的變色就會出現不一致不均勻的情況;

先變色的突出部分的顏色會略深於或明顯深於凹陷的部分!但由於大多數玩家為了清理核雕,因此也會經常在核雕表面刷些橄欖油。

這樣凹陷的部分也會在刷油後慢慢變色,但這樣變色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不夠透亮。而經常被手盤到的突出部分,再加上橄欖油,就會變得特別透亮。

5. 什麼樣的橄欖的核能雕刻對橄欖樹有什麼要求

一般用來雕刻的橄欖核都是烏橄欖,所以是烏橄欖樹結的橄欖核。
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均較為適宜栽培烏橄欖樹,其中以廣東、廣西居多。

橄欖核並非食用的橄欖果核,而是一種專門用於雕刻的烏橄欖樹果核。既然是果核就有很多差異,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判斷橄欖核好壞?

➊按外觀區分

可以分為:大核(單核)、中等核、小核、圓核、細長核、怪核。


大核:又稱傳統大核、單核,寬度超過22 mm,長度超過35mm的大核。尺寸越大的越貴(進口核不算)。這種核材因表面積大適合單獨雕刻復雜題材。

中等核:常見寬度為17mm—19 mm,長度在23mm—30mm。這種核材較多,相對大、小核便宜,也較為適合雕刻各種題材,是主力品種。

小核:外形較小的橄欖核,一般的直徑在8mm至11mm,10mm算是標准小核。越小的核越稀少,其價格也越貴。這種核材常見羅漢頭雕刻。
圓核:接近球形外觀的核材,一般直徑20mm以下的核材常見。直徑超過20mm的核材就稀少價貴。越接近正圓的越好,一般常見打磨成正圓光珠或傳統題材。

細長核:外觀較為細長的核材,長度一般在40mm或以上,寬度大約在17-20mm左右。直觀感受較為細長,《核舟記》中的雕刻原料便是這種這種核材。

怪核:這種核材大小都有,外觀較為奇特、形狀怪異,實為成長中變異的品種。通過雕刻者巧妙的設計與雕刻,就能使其有別出心裁的效果。較為稀少而價高。

➋按表麵筋紋區分

可以分為:二花、三花、四花、五花、多花。(花也稱作壁或面或筋,指的是橄欖核腔室的多少,一般來說腔室分布不均勻,會有大小區別)

二花:表面有兩條筋絡,此類核材外型通常較扁,切開後含有兩個腔室,此類核材的產量非常稀少。

三花:表面分布三根筋絡,切開後含有三個腔室。呈現出囧臉樣子。三花是非常常見的核材。

四花:表面分布四根筋絡,切開後含有四個腔室。四花核材產量稀少。

五花:表面分布五根筋絡,切開後含有五個腔室。五花核材產量極其稀少,很難見到。

多花:表面多根筋絡,切開後多個腔室,通常腔室分布極不均勻,多花是橄欖核變異品種,也屬於怪核。

➌按核材種類區分

可以大致分為:油核、鐵核、黃胖核、進口核等。(其他種類名稱多為商家自定或特定區域小產量核材)

油核:此種核材是橄欖核中產量最高的一個品種。核材飽滿,油性大,核尖微長,易雕刻。缺點是核壁相對薄,常見瘢痕、爛筋、夾生等問題。挑選時剔除以上問題,油核不失為一種適合大多數雕刻題材的好核料。22mm以上的大油核少見。

鐵核:也叫鐵頭核,產量不高,外觀特點是「鷹嘴鯊魚背」,核尖稍彎而鈍,表面平滑而核筋拱浮,核體近圓,核壁較厚,色紅較深,質地均勻且「堅硬似鐵」,撞擊聲音清脆。易雕刻而不易裂,盤玩後容易上色而且紅潤透亮。諸多好處讓鐵核成為橄欖核中的上品,價格相對較高。常見尺寸20mm左右。通常適合雕刻羅漢等傳統題材,也是出正圓光珠的好材料。不少商家拿類似的油核冒充鐵核,玩家注意分辨。

黃胖核: 單看名稱就知道這種核材兩大特點——顏色黃、肥胖飽滿。嗯沒錯了,黃胖核核壁厚,上色較慢,油性稍弱,質地中等。雕刻題材廣泛,也可出正圓光珠。


外國核:國產橄欖核22mm以上的大尺寸一般不常見,價格高。但進口的外國核,大的直徑能在35mm以上。有說這種叫「芒果核」。國產核多以紅色為主,進口的外國核材基本是咖啡色,盤玩後多走棕黑色。與國產核比較,質地差,密度低,易裂。因外型大所以適合雕刻單獨雕刻當把件,且多為浮雕。

➍按存放時間區分

可分為兩種:新核與老核。

新核:從樹上採摘去果肉後存放1-2年內的核材稱為新核。新核基本顏色顯黃且核材水分沒有完全蒸發,雕刻成品質感差易裂。不宜把玩。

老核:從樹上採摘去果肉後存放3年以上的核材稱為老核。老核材質堅硬穩定,切開色紅。存放時間越長色澤越紅,即使不去把玩顏色也會因氧化而逐漸加深。因為水分蒸發而內外濕度一樣,整體基本干透,非常適合雕刻,老核材雕刻出來色正質感好,盤完後期紅潤,且不易開裂。有些要求高的作者只雕老核材。
以上分類都是基於核材本身無裂、傷、花斑、白筋、糠黃的成熟品質橄欖核來做區分。

6. 橄欖核雕刻如何盤玩

橄欖核雕刻盤玩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天氣:

  1. 首先橄欖核是一種很嬌氣的文玩種類,相對於木質類,菩提子類等這些佛珠嬌氣很多,因為橄欖核內部是空的,收氣壓,溫度變化,濕度變化的影響會導致橄欖核開裂等令人厭煩與傷心的現象;

  2. 由於我國北方與南方天氣的不同,南北兩地的溫濕度自然也不相同,南方比較濕潤,一年四季都比較適合盤玩,北方天氣乾燥多風,不太適宜在秋冬季盤玩橄欖核,只有春夏季相對適合盤玩。拿北京4月份的天氣來說大家可以感覺到溫度飄忽不定,晝夜溫差大,這時候就要注意了,早晚佩戴橄欖核與盤玩橄欖核的危險性比較大。一般過了4月份,到5月份就會好很多。

二.盤玩:

1,.這里要說的是手串盤玩手法,手串大家都了解是幾顆橄欖核串在一起,繩子的材質有的帶彈力有的不帶,這個不影響整個盤玩的效果;

2.大家往往盤玩兒的時候是順序一顆顆的用大拇指往身體的方向扣盤,有的朋友手法非常迅速一圈又一圈草草了事,這樣盤玩會導致盤玩不到的地方的色差,一般深凹處和橄欖核打孔部位很難被盤到,嚴重的時候會導致保養不力未包漿而開裂,解決辦法是用刷子把沒有盤到的地方刷一刷。像九龍、園林、猴頭這種比較虐心的題材是捏盤,用拇指與食指兩指掐捏盤玩,這類題材需要多刷。

三.保養:

1.剛剛買到手的核雕相對來說質地脆弱(不要輕信神馬老油核),不經風、曬、水。秋季北方風天較多,涼意襲人,稍不留神就會導致橄欖核開裂,那麼剛入手的核雕每天不需要把玩太長時間,拿出玩10至15分鍾即可。在此期間可以適當用一些臉油滋潤橄欖核。在秋季一直到10月份的北方相對空氣比較濕潤,在保證不刻意或大意的吹風應該不會開裂。注意裝好密封袋!還要堅持一個月出屋,別急於出去顯擺;

2.接下來說一下已經在秋季之前擁有橄欖核並已上手盤玩過的盤玩方法。換季時的人們由於天氣的變化往往新陳代謝比較迅速,身體的油脂是橄欖核的最愛,秋季比夏季更容易讓橄欖核上色,夏季人們分泌汗液居多,分泌出鹽份較大,這是是給橄欖核雕刻工的洗禮,秋季是給橄欖核本身的洗禮。雕工不是很深的作品在秋季不用總刷,每天盤一盤即可。大家可以注意到橄欖核上出現密密麻麻的小紅點,這種情況說明您的核雕快盤玩出關了,來年的春天肯定與眾不同!

四.汗沁:

大家可以試著在鍛煉身體的時候佩戴橄欖核,讓汗水侵入到橄欖核當中使其更加通透,在這里特意強調可做室內運動,室外由於天氣回給橄欖核造成傷害,比如出了汗再一招風非常容易造成橄欖核開裂。另外大家在用運動汗侵的時候注意避免磕碰。

五.上油:

1.不建議大家在夏天給橄欖核上油,夏天人體的臉油頭油足以養橄欖核了。關於冬季橄欖核上油的頻率。

2.新入手的橄欖核往往都比較脆弱,因為表面沒有包漿,所以大家都在家裡盤玩,冬天在家裡由於有暖氣,非常乾燥,建議大家在必要的時候上一些橄欖油或嬰兒潤膚油這些相對細膩的油制產品呵護您的寶貝,一般每周給橄欖核上一到兩次薄油即可。

拓展資料:

橄欖核雕又稱欖雕,是廣東地區傳統雕刻藝術之一,2008年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欖雕工藝秉承了嶺南文化的風格特徵,造型秀麗、雅緻,線條流暢、動靜結合、細膩精微。

其總體藝術特色可以概括為:雕刻精細入微,形態小巧玲瓏,其技法以浮雕、圓雕、鏤空雕為主。花色品種也越來越多,新品種有多層花舫、通雕蟹籠、撒網漁船、吊鏈宮燈、花塔、古鼎、國際象棋等。按形式分,廣州欖雕則有座件、掛件、珠串、核舟等。現在欖雕產品的花色品種從三幾種增加到50多種,如多層花舫、通雕蟹籠、撒網漁船、吊鏈宮燈、花塔、古鼎、國際象棋等。不少新產品在參加國內外展覽時受到好評。

網路-橄欖核雕

7. 如何學習橄欖核雕刻

想學橄欖核雕者要抄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其次要有立體想像力。畫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你的作品,除非你有超強的立體想像能力,可以不用繪畫打稿。
工具准備:鉛筆或油性水筆、牙刷、平口刀、斜口刀、圓口刀、v口刀(尖刀)、夾具以及粗細砂紙。
刀可以自己製作,買圓鋼自己磨一下,裝個刀柄就成,至於大小要看你要雕刻的作品了,我用1~3mm感覺都可以了。夾具只要能固定橄欖核的都行,我用印床加兩個中間挖圓孔的尼龍來固定橄欖核。
初學時用夾具可以避免刀打滑傷到手,在雕刻時有固定膽子可以大一點,經過一段時間找到感覺後可以不用夾具,不管用不用夾具,在雕刻時拿刀的手中指一定要用力頂住橄欖核,可以控制出刀的距離,避免刀打滑傷到手。在雕刻時吃刀不要太大,也就是不要太大塊的刻下橄欖核碎屑,因為橄欖核比較脆這樣會損傷不該刻掉的地方(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到的),一般一刀能刻掉的地方分成三刀,就可以了。
雕刻時先把輪廓刻出來,一邊一邊輪流著刻,一步一步刻到細,不要一直盯著一個地方刻。一般情況下,常用的是平口刀,圓口刀刻圓底用,刻直線用v口刀(尖刀),三種刀都沒辦法用的地方用斜口刀。
接下來就需要耐心細致就可以了。

8. 橄欖雕刻手串怎麼盤

核雕佩戴保養及盤玩的方法!核雕保養:1、防開裂。 開裂是橄欖核容易出現的現象,開裂的原理在於核內與核外的濕度不統一。橄欖核一般有三瓣構成,三瓣之間相互隔斷,每瓣之間都有核仁。刻成作品後掏掉核仁,這就形成了三個空囊。囊內空氣濕度與核外濕度應保持平衡,如果內高外低,相差懸殊的話,則核內濕潤向外膨脹,核表面乾燥向內收縮,這就會開裂。防止開裂,應注意下述幾點: a、防曬。太陽光或高溫燈光長時間直曬將導致開裂。 b、防水。橄欖核作品掉進水裡或用水刷洗清潔,空囊進水後蒸發很慢,外表蒸發很快,導致由內向外膨脹而開裂。如果著水,可放在食品保鮮袋中打一松結,讓水份慢慢蒸發,切忌速干。c、風吹。風吹是導致開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北方地區,短時間的風吹就容易將橄欖核吹裂。因此風力稍大,就應妥善收藏起來,以防不測。 d、放置在有暖空調的環境中,冬季使用暖氣(或暖空調),室內(車內)很乾燥,橄欖核長時間放置在這種環境中肯定開裂。如果在暖氣環境中使用加濕器加濕,那就不會開裂。e、冬季不能放在內衣口袋。人們在冬季穿的衣服較多,有很多收藏者往往將橄欖核作品放入內衣口袋「珍藏」,這就容易開裂。原因在於人的體溫起了一個「烘烤」作用,內衣口袋非常乾燥。在冬季放在外衣口袋就不易開裂。
2、核雕為什麼一定要上油?上油的方法?解決方案?橄欖核本身有很多油性在內,但隨著時間推移,油性是會消散的,因此必須上油,來加強它的油質,油質少則易裂,就如木頭太幹了會裂,是一個道理。在表面上油,它會吃進內部的,塗抹均勻,整個核都可以吸收油分。 上油的方法是:採用軟刷蘸少許色澤淡的油質(橄欖油、花生油、色拉油、大豆油均可),先在隨便什麼器具上刷幾下子,讓油均勻流淌到刷毛上,然後就可以朝核雕刷上去,周身充盈油光即可。一次塗抹大量的油是忌諱,有些核質不好的核(主要是沒長熟的核),會因為刷油多而產生花斑,花掉。也有少數核,一抹上去就會花,可以採取的辦法是——上油後,在2分鍾內仔細觀察核雕表面,出現深色的斑點立即用紙擦乾,花斑就不會再擴散。 那如果已經花了,怎麼辦?新核出現花,可在把玩一段時間後(要求滿3周,每天3小時以上的把玩時間),再上油塗抹,同樣要適量,這時因為表面已有淺淺的一層包漿,再花的可能性很小。 核雕花了之後,肯定要破壞品相,但玩家請不要擔憂,因為花不會導致裂。而且,核雕在把玩一年半載之後,整體顏色都會深紅,花斑也會隱淡,最後消於無形,所以不用害怕。

3、新核雕如何保存放置?挖掉核仁是好是壞?什麼氣候最適宜?蟲蛀解決方案? 由於核雕興起的年份很短,最近的一次就在2002年左右,因此市面上全為新工作品,老件多在玩家內部才流通。新核雕的存放很有講究,最妥當的方法是:存放在封口袋或逸文視覺配套的錦盒內,再放置於抽屜、大盒子內,如此,冬季的空調,太陽光的直射,都不會對核雕產生傷害,因為有2層以上的環境隔絕了。 需注意的是,存放於封口袋內,用不著把口袋全部系緊,應留一點縫隙,讓空氣內外均衡。曾有玩家因為封緊口袋,在連續數天下雨,天氣突然轉晴之後,因為空氣壓力,而開裂的。也有可能那個朋友的核雕受到了光線照射,而捂裂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加強防範噢! 核雕存放的氣候,以5-27攝氏度為宜,這個范圍是我綜合估算的,溫度宜小不宜大,30攝氏度以上比較麻煩,如果空氣被隔絕,被捂裂的可能性比較大! 空氣濕度也對核雕影響巨大。濕度高是沒問題的,空氣中充滿水分,核壁就不會發干。就怕濕度過低,乾燥,核壁因為發干,產生收縮,有危險。那以什麼為標准呢?作個比方,如果你在室內呆著,感覺面部皮膚干,濺在桌面上的水滴很快蒸發掉,對核雕絕對是危險環境!冬季的空調就是典型,還有北方的暖氣片,這類環境下把玩,要慎重的。因此北方的朋友保存核雕,都會在室內放吸水石,每天加入很多水,以此來讓空氣充盈水分,加濕作用。 核仁挖掉是好是壞?核仁是很有爭議的,有專家認為新核雕,應該剔除掉核仁,第一是防蟲蛀,第二是阻止核仁在氣候變化時產生膨脹,危害核雕。核仁是有很強的油性的,完全去掉,在乾燥的環境下就無法再起油化作用;但不去掉,夏天蛀蟲會在核內築巢,夠惡心的! 可以放心的是,核雕遭蟲蛀,並不會破壞核壁,小小的蟲子是根本啃不動堅硬如鐵的核壁的。而要讓蟲蛀徹底斷絕,挖空核的內部即可。 特別推薦:羅漢頭之類只有上下兩個孔的核,可以用鐵絲弄一個小彎鉤,伸入核內反復掏,即可。 筆者斟酌考慮,試行了這樣一種方法:新核把玩2-3個月,再剔除掉核仁。在這兩三月把玩過程中,因為上過許多次油,又有包漿滲透,此時挖掉核仁,較穩妥。尤其是,在夏天把玩新核,最宜!因為夏天出汗最厲害,核雕哪怕被汗水浸

9. 橄欖核雕刻如何刨光

拋光步驟:
1、點油,在橄欖核雕上面點上一些橄欖油,是為了經雕琢深淺不同所呈現的材質色澤統一,其次是通過上油來滋潤作品周身,防止乾燥,上油時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2、上蠟:將拋光蠟打在布砂上面;
3、打磨:將橄欖核雕放在拋光機的布砂上,加以打磨,拋光後的作品,光澤溫潤,不僅充分呈現橄欖藝術的神韻,而且便於保養與收藏。
橄欖核雕保養
1、防開裂
開裂是橄欖核容易出現的現象,開裂的原因很簡單,橄欖核作為一種植物種子,它象桃核,杏核等一樣,只要外界環境適宜,特別是在陽光,水,風等作用下,它自然就會開裂。而老核存放時間久,它的活性減退,開裂的機率也就低了。因此,防止開裂,應注意下述幾點:
2、防曬
太陽光或高溫燈光長時間照曬易導致開裂。
3、防水
橄欖核作品掉進水裡或用水刷洗清潔,空囊進水後蒸發很慢,外表蒸發很快,導致由內向外膨脹而開裂。如果著水,可放在食品保鮮袋中打一松結,讓水份慢慢蒸發,切忌速干。
4、風吹
風吹是導致開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北方地區,短時間的風吹就容易將核子吹裂。放置在有暖空調的環境中,冬季使用暖氣(或暖空調),室內(車內)很乾燥,橄欖核長時間放置在這種環境中肯定開裂。如果在暖氣環境中使用加濕器加濕,那就不易開裂。 冬季不能放在內衣口袋。人們在冬季穿的衣服較多,有很多收藏者往往將橄欖核作品放入內衣口袋「珍藏」,這就容易開裂。原因在於人的體溫起了一個「烘烤」作用,內衣口袋非常乾燥。在冬季放在外衣口袋就不易開裂。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