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何雕刻
Ⅰ 玉石印章是怎麼雕刻的
電動工具裝上金剛刀雕刻的
Ⅱ 如何區別翡翠玉石是機器雕刻還是人工雕刻
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玉料如果不賦予工藝的創作,它只是沒有生命的礦石(喜歡自然美及裸石的朋友除外),因為一件玉品的好壞很大程度體現在雕刻師傅的工藝上,加上「十玉九紋」,很多時候,雕工的好壞決定著玉器本身的價值,一件普通的玉料,經過好師傅的手,往往是創意無限,意境融徹,美輪美奐。

很多玉友在問機器工,再加上手工修型,怎麼分辨?
這個問題很簡單,百分之九十的師傅是不會做的,如果工費出的比較吸引人的情況下除外,因為機器工通常是浮雕,浮雕比較淺,修型起來太麻煩不講,涉及到的是工費,通常整體修下來的工費是很高昂的,這樣的話,不如進行純手工的雕刻!
歡迎關注
Ⅲ 玉石葉子是怎樣雕刻的
先切成小片,然後畫出圖樣,在用適合的電動雕刻機一邊噴水一邊雕刻。全部完工,用專用的拋光機加入拋光砂和拋光粉按照時間、配方進行拋光。幾天以後就可以了。
Ⅳ 和田玉雕刻的過程
中國諺語說:玉不琢不成器,一塊美玉只有經過琢玉藝人的巧妙構思和鬼斧神工般的琢磨,才能面為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中國琢玉工藝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以精湛的技藝和優美的造型稱著於世,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享有 " 東方藝術 " 之稱,琢玉大師以自已的勤勞智慧,把玉質,玉色,工藝技術、藝術、民族特色融於一體,琢於一體,琢成的玉器是中國的瑰寶,是世界藝術之林寶貴葩。
將一塊玉石琢磨成器物,要經過一系列加工程序。中國古代已有一套程序,清代的琢玉程序有搗砂,研漿、開玉、扎堝、沖堝、磨堝、掏堂、上花、打鑽、透花、木堝、皮堝、等工序,反映了中國琢玉工藝的成熟。現代,玉器的加工程序,一般分為選料,設計,琢磨,拋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定內容。 1 、選料。
這是第一道工序,目的是正確合理選用玉石原料,以達到物盡其美。玉石品種多,變化大,首先必須判斷玉石的種類及其質量,這主要根據質地、顏色、光澤、透明度、硬度、塊度、形狀等等指標來判斷,從而確定作什麼產品,力求優材優用,合理使用,必要時,還要進行去皮、去臟、切開等審查工藝,把玉料吃透,避免或減少玉料的缺點。選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富有經驗的藝人,憑著一雙慧眼,能認清玉石的本質,選用精確,巧妙用料,使產品效果突出,引人入勝。 對和闐玉的選料,要對玉表面仔細觀察,如果玉質量好、瑕疵少,可依靠顏色和塊大小及形狀確定選用,方形料宜於器皿造型,三角形料用於鳥造型,長條形料用於人物造型。如玉有性、瑕疵等,可切下陰陽面一端的表皮,進行觀察,以確定選用。帶有一些缺點的料只要有好玉存在,都在選用之中。 2 、設計。
玉器產品不是定型產品,每件都有變化,設計工作要貫穿玉器製作的始終,設計首先是造型設計,既根據玉料特點設計造型,使造型舒適、流暢和受人喜愛,為此,必須發揮原材料的特點與造型美相結合,突出料的不同特點,如質地、光澤、顏色、透明度等。質地美,發揮玉的溫潤特性;顏色美,注意表現艷美題材。造型設計還要從玉材特性出發,保證工藝技術可以製作,如脆性大的料,不可太玲瓏剔透,韌性大的料,可作細工工藝。 設計考慮周密後,要在玉料上畫繪圖形,有粗繪、細繪兩道工序,粗繪是製作以前,把造形和紋樣繪在玉石上;細繪是作出粗坯後,把局部細致的要求繪在坯上。在製作過程中如出現變化,要隨時修改設計,設計者與製作者互相配合,使玉器精益求精。和闐玉的造型設計,要根據玉質和玉色等精心設計,有的一塊玉料可以設計幾件產品。有俏色的玉料在造型中巧用俏色,產品更加生動有趣。白玉產品重視潔白和潤美,造型面要求圓潤,多用於器皿造型,在人物造型中製作仕女,佛像,象徵道德情操美,青玉色淺淡的,可取用薄胎造型,青玉色淺淡的,可取用薄胎造型,色濃重的,可製作動態較大的獸類造型。墨玉根據全墨,聚墨和點墨不同情況造型,全墨多用於器皿,聚墨用於俏色。 3 、琢玉。
設計完成之後,製作者利用磨玉機和工具、磨粉等,按設計意圖加工成產品。技巧千變萬化,歸根到底是琢和磨,琢就是利用鍘鉈、鏨鉈等,將造型中的塗料切除,其手法有鍘、摽、摳、劃等。磨就是利用沖鉈和磨鉈等,將造型中的余料研磨掉,有沖和軋的不同方法。在基本造型完成後,為清晰西部,還要進行勾、撤、掖、頂撞等工藝。勾是勾線;撤是順勻線去除小余料;掖是勾轍後的底部清理清楚;頂撞是把地紋平整。打孔、鏤空、活環璉等工藝一般是琢磨時一起進行的。琢玉是屬於藝術范疇的創造性勞動,琢玉人員的水平是關鍵一環。中國的琢玉以高超精巧的技藝稱譽世界,正如世界許多學者、藝術家所說那樣,玉及其雕琢的特技,是中國人的天才創造和傑出貢獻。現在中國的玉雕廠都擁有現代的先進設備和技術精湛的琢玉藝人,在生產車間進行創造性勞動,藝人們用他們靈巧的雙手,碾出精美的玉器。 和闐玉的韌性大,在製作產品中,僅可能施以細工工藝,使其形准、規矩、利落、流暢。細工是細部的精加工技術,難度較大,是精美玉器的一個重要標志。和闐玉用以製作薄胎,更能反映玉質之美,薄胎玉器是中國精美玉器的重要品種。其製作技術主要是串膛和做花,使造型薄厚均勻,色澤一致,產品以器皿類為主。在一些玉器中還勾槽壓金銀絲和嵌鑲寶石,壓絲嵌寶技術是很有特色的技術之一。此外,在製作中還要注意玉性處理,不能因有玉性把寶貴的玉廢掉。 4 、拋光。
拋光是把玉器表面磨細,使之光滑明亮,具有美感。拋光首先是去粗磨細,即用拋光工具除去表面的糙面,把表面磨得很細;其次是罩亮,即用拋光粉磨亮;再次是清洗,即用溶液把產品上的污垢清洗掉;最後是過油、上蠟,以增加產品的亮度和光潔度。和闐玉玉器的拋光,要求使玉面平順,以反映玉的潤美,這就要把玉性壓下去。如製作仿古玉器,要求過膠磨細的烏亮,不經照亮就過油、上蠟,以反映古玉特點的亮度。 經過上述程序,把玉器製成後,還配上富麗的裝潢,以美化和保護玉器,並提高身價。座是玉器的主要裝潢,用木、石、金屬等製作,其形狀、高矮、厚薄和造型雕刻都應以玉器造型為依據,使之渾然一體。匣是放置玉器用的,大體反映了玉器的高貴程度,有專門的技術要求,以保持中國匣的風格。 總之,一件玉器製成,從選料開始,到裝進匣才算全部完成,凝結著琢玉藝人的心血。一件產品,少則一月,多則數年,稍不留意就是損壞的危險,琢玉藝人歷經風險,費勁心機。所以,一件玉器不僅玉料寶貴,而琢磨之功更是難得可貴。參考資料: http://www.lianchengji.com
Ⅳ 怎樣雕刻玉石
首先,個人想學習雕刻玉石的話需要買電磨和金剛砂磨頭,買一些玉石原料,如果原料較大還需要買切割機先進行切片
第二,雕刻,這個需要一些美術和雕刻功底,雕刻的圖案有一些傳統的吉祥造型,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雕刻成喜歡的圖案
第三,拋光,需要買砂條,砂紙,拋光膏,拋光輪,先用砂條砂紙,從粗到細慢慢磨,直到完全沒有了雕刻的痕跡,最後用拋光輪沾拋光膏最後拋光
這樣一件光彩照人的玉器就出來了,大致過程是這樣的,具體到自己實踐中還會有一些問題,如果沒人教你要慢慢摸索了
Ⅵ 玉石雕刻到底是怎麼樣的
說實話玉石雕刻是怎樣的我不知道該怎麼用文字來給你表達清楚,你或許可以去看一些玉石雕版刻師雕刻過程的權視頻或直播,那樣能夠讓你明白整個雕刻過程到底是怎麼樣的。而要買一些玉石來試手,那你或許可以在一些玉石商鋪購買,有一些店鋪會有原石出售的(剛開始最好是選擇一些便宜一點,質量低一點的玉石試手,因為好的玉石真的很貴,而且會浪費)。其實說了那麼多,我覺得久寶直播很適合你,因為裡面有很多主播會直播自己雕刻玉石的全過程,而且你還可以一邊看直播一邊挑選合適的玉石,如果可以,你真的應該去看看。
Ⅶ 這個玉石牌子怎樣。是手工雕刻的嗎
從你的圖片上看,你這個玉雕把件為和田玉,是機雕件不是手雕,但很不錯。內
廣義容的和田玉指軟玉(真玉)。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並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中國把透閃石成分佔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都在國標范圍內。
Ⅷ 怎麼雕刻玉
以雕刻說,原始時期隨陶器廣泛使用而派生出的俑像物什,不僅是審美與象徵的產回物,也是原始先民們答逐漸形成習俗的產物。於是到了「以代人殉」的時代為起始,俑像便納入了華夏民族綿延數千年的官方文化體系。石刻藝術同樣如此,塑造與雕刻動物是喪葬民俗的產物,而為霍去病墓列置石像,並且延續至跨越隋唐以至明清時代則是官方「大民俗」的規則。所以,民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與底色,是持續而恆定地發揮著作用的。這是民俗與中國文化總體風貌的血脈關系之一。
其二,民俗藝術(含民間美術)是以特定人群、語言、種族、地域為紐帶,呈縱向傳播的恆定形態的原生藝術。它不具有普及性、普遍性和鮮明的時代性。
其三,民俗藝術具有著獨特的審美旨趣、造型特點與形象系統,它們基本上不受時尚風習的左右而往往以一種造型、風格、色彩而延續千百年;它可以跨越時代、跨越政治、跨越時空,持久地保持其恆定的特色。
綜上所述的民俗(民間)藝術流布的原因與特徵,建立起了中國傳統雕刻藝術深厚的生存土壤與廣闊的文化背景。從而使二者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發展歷程中始終保持生命活力的互為源泉的關系。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規定」了中國古代藝術發展的必然風格。
Ⅸ 如何區分玉的機器雕工與手工雕刻工藝
玉石的成品價格的高低跟玉石的工藝情況是緊密相關的。它的價格與玉石工藝出自的加工區域、雕刻作者、加工件大小、工藝繁簡情況等各方面都有關系。除此之外,玉石成品的價格還與這件成品是機工或手工工藝有著密切的關系。
這里我們主要來說說如何識別玉石成品件是機工還是手工工藝。
機工與手工雕件有一種最簡單的區分方式,但是並不是通用的辦法。因為機器雕工的雕件使用的都是電腦雕刻,電腦雕刻的玉石原料一般都採用大料切割成的片料進行雕刻,雕的成品一般為薄的玉石牌子、觀音、佛等,而很少有形狀飽滿的圓形掛件,所以如果見到這些題材,大家要注意再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區分。但是這種區分方式畢竟是片面的,不能一概而論。
鍛煉自己的眼力,區分出機器工和手工工藝,主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機工雕刻的牌子、佛、觀音等題材比較多,款式大眾化,雕刻的紋路花式均一致。經常會看到好幾件款式及雕法一模一樣的產品。
2、機器工藝的東西所雕刻的線條都比較淺,工藝壓線浮於表面,從整體觀察,工藝的壓線深度都完全一致。
3、機器雕工雕刻的佛或觀音,大體的外觀都十分大眾化,佛為標準的圓形薄板狀大肚子佛,觀音多為盤腿坐在蓮花座子上面的形態,所雕刻的面部表情都十分標准而細膩,但是雕刻線條多數深淺一致,淺淺的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