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徐三庚雕刻了多少印章

徐三庚雕刻了多少印章

發布時間: 2021-01-22 13:41:23

❶ 關於印章雕刻的技巧

篆刻既然是書法與雕刻相結合的藝術,雕刻技術的高明與否,當然是作品優劣的重要關鍵。明末清初之際,篆刻風氣甚盛,經過若干名家的傳述,把刀法大致分為十三種,分條敘述,語詞玄虛,使後來初學的人,往往便被這些刀法的名稱攪得莫名其妙。殊不知刻印用刀,歸納起來,也只不過是沖刀與切刀兩種方法而已,如果將此兩種刀法運用得宜,則任何面目的印章,均可應手而就。

欲明了用刀之法,必先知道刀的結構;平常我們把刻刀分為三部份,用力時最下面的部份稱為「刀口」(或稱刀刃)。刀口上面的一側或兩側乃至三側四側漸銳的斜面稱為「刀鋒」,(刻印用刀,普通用平口雙鋒刀,簡稱平口雙刀,便是兩面開鋒,刃是平口的刻刀。)刀鋒以上的部份稱為「刀干」。刀口有平口的也有斜口的;平口的用來刻石,斜口的普通用以刻竹木。刀鋒有薄厚之分;薄的較為銳利,可以刻工細一類的印,厚的較鈍,宜於刻蒼拙一類的印。刀干有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圓干易於把持,方乾的需要在幹上纏以棉線或藤皮條,便不會格手了。至於刻石所用刻刀的大小,普通准備兩種即可以了;一種較大的,刀口寬度約半公分。一種小的,刀口只要兩公釐左右即可。因為石章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一公分半至三公分左右見方的印,用這兩種刻刀,當可應付裕如。

其次我們所要知道的,是用刀的偏與正。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運筆的方法有中鋒與偏鋒之說,那麼,用刀的偏正,便與運筆的偏正有著極相類似的現象。為了與書法的中鋒與偏鋒便於區別起見,我們把用刀正的叫「正鋒」,把用刀偏側的叫「側鋒」。普通刻石章,絕大多數,都是用側鋒,用正鋒的很少。所謂正鋒是持刀入石,刀口與石面接觸時,百分之八十的刀口均刻劃在右面上,而且刀干與石面向前或向後傾斜八十度角。當用力刻劃時,刀口行割於字劃的中央,於是刀口兩側的刀鋒,隨著刀口的割斷,向外擠壓,而使刻出來的筆劃兩面呈斑剝之狀。側鋒則是召口著石後,刀干向左或向右傾斜七十五度角,於是刀口在石上刻劃時,只有一面刀鋒貼近印石,而另一面則毫無作用,刻出來的筆劃,一面光潔,一面斑剝。用正鋒不易刻出粗的筆劃來,用側鋒則刻出的筆劃較寬。刻印不是僅一刀即可了事,必需善用刀法,因字置宜,才能把印刻好。

現在我們來說刀法,所謂「沖刀法」是持用正鋒或側鋒,向前推進,因為一般皆用側鋒,所以刻出來的筆劃均甚爽利勁健。「切刀法」是持刀向下壓切,隨著壓切的力量,稍微前進之勢,每一刀只能刻出刀口二分之一左右的長度,必需若干刀相接連,方可以刻全某一筆劃。與沖刀一刀可以刻出一筆的長度完全不同。用切刀刻出的印,較為平實,用沖刀刻出的印,較為流暢爽利。但也要看使用之妙,因為有的篆刻並不是與上面所說的相同;像吳昌碩慣用沖刀而面貌蒼渾,徐三庚慣用切刀而印風宛通,便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以一般學習的過程來說,應該先學切刀,後習沖刀,因為切刀劃短易刻,只要是一刀接一刀的刻,雖然刻不好,毛病也不會很顯著。但沖刀就必需熟練不可,初學的人,不易一刀刻就,中間一有阻礙,則刻劃必不佳。又常常刻斜,或走刀,刻斜當然即無筆意,走刀很容易傷手。所以治印應由切刀入手。用切刀和沖刀刻完一印之後,仍有未到之處,我們可以用沖切之法,再去修正。這種修補之法,古人稱作補刀,其實,補刀亦是用切用沖,只是一個名稱,並不是一種刀法。為了學者了解古人刀法,今將其分條例後,並加註解,以求會通。

❷ 雞血石的印章值多少錢

雞血石價格的攀升在拍賣市場上,2003年5月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一件清代雞血石方章成交價僅為8000元,年12月品質相當的一件清代雞血石方章價格迅速漲到120000元,2007年12月,北京翰海秋季拍賣會舉辦了「日精月華——國石藝術」專場拍賣,一塊由國家級雕刻大師牛克思所雕的「昌化雞血石雕樓閣山子」更是以1344萬元人民幣成交,創下了當時中國當代工藝品的最高價格紀錄。
現在市面上好的雞血石越來越少了,一般的昌化雞血石和巴林雞血石價位都比較高,一般色澤的不會很貴,可是如果是印章,體積比較大,還有血色呈現陽脂狀態和鮮紅的一般都在萬元以上的價位。而且雞血石只在中國又發現,所以還是很有收藏價值的。

雞血石血的顏色直接影響著雞血石的市場價格,可以從血色、血量、血形三方面判斷雞血石的好壞。

一、血色;雞血石的顏色從鮮紅為最貴,次為朱紅、暗紅較差。鮮紅者又稱「活血」;暗紅因似凝血,故稱「死血」 ;

二、血量;一般來講鮮紅血含量大於30%的為高檔品,大於50%為精品,大於70%為珍品,含血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如全部都是血,那就是一塊辰砂而不是雞血石了。對成品印章而言;六面血者為上品,叫「滿堂紅」;四五面含血者為正品;三二面含血次之,單面見血者為下品。

三、血形;有星點狀(點血),條帶狀(條血)、塊狀(塊血)三種。血形評價應抓住「血」在石中的分布特點,若其雲中似霧,構成抽象圖形,則雞血石價值培增。

以下是一些知識點,有興趣也可以看一下:

雞血石是辰砂條帶的地開石,其顏色比硃砂還鮮紅。因為它的顏色象雞血一樣鮮紅;所以人們俗稱雞血石。

我國最早發現的雞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雞血石。後來又發現了內蒙它的巴林雞血石。20世紀90年代又在陝西、甘肅、四川、湖南、雲南等地現了雞血石。由於現在的昌化硃砂(汞礦)已近尾聲,所以出產的雞血石產量相當有限,市場價格日增不衰。

主要成份

雞血石含有辰砂、(硃砂)、石英、方解石、輝銻礦;地開石、』高嶺石、白雲石等礦物,且大部分含硫化汞等多種成份的硅酸鹽礦物。產地不同,質地成分也不同,但都離不開硫化汞成分。
雞血石由「地」和「血」兩部組成。一般認為「血」的礦物成分主要是辰矽。「地「的成分,如昌化雞血石,其「地」的礦物成分以粘土礦物中的地開石為主,也含有相當量的高嶺石,明礬石、埃洛石、石英、黃鐵礦等。

巴林雞血石主要是高嶺石和硬水鋁石;而質地較為細膩的黑凍雞血石和芙蓉凍雞血石的主要礦物成分為地開石和辰砂;前些年在吉林某金礦之頂部發現有近似「金頂紅」的脈石英緻密塊體,其中辰砂非常細小,質地堅硬細膩,也是硬地含辰砂石料,當地稱硃砂玉。

形狀

雞血石沒有固定的形狀,叫塊石狀,它的色狀有塊血、條血、梅花血、浮雲血。

塊血:分布沒有規律,東生—塊、西生一塊,有的塊石表面有一大塊紅色,而裡面面一點紅的都沒有;有的恰拾相反,所以購買雞血石毛科風險很大。

條血:分布有規律。

梅花血:象梅被開放一樣,整個石頭都是星星點。

浮雲血:它生在寬頻或條帶的間接處,即象條血又象梅花血。所以它的血形象天上的浮雲一樣。

顏色

雞血石的顏色有鮮紅、談紅、紫紅、暗紅等,最可貴的是帶有活性的鮮紅血形。

所處位置

雞血石產自低溫熱液礦床、火山岩或熱泉沉積礦的硃砂條帶的頭尾及邊緣地帶,產量相當有限。

用途

雞血石主要用作印章及工藝雕刻品材料。

❸ 徐三庚田黃石印章,500克左右,大概多少錢

如果質地較好,在百萬以上

❹ 徐三庚子實印章值多少錢

您的問題,這樣的印章品種,徐三庚子實印章,真品市場價值十分高的;具體的價值取決於是否真品!

❺ 私自雕刻公章...

要看那公章是什麼「單位」的?還有,用那公章幹了什麼事情?
首先 ,那個公章是國家機關版,公權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那就構成了偽造國家機關印章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次,如果那印章進行詐騙或者招搖撞騙的,私刻公章為牽連犯,從重罪處罰。

❻ 我有一個金包銀的田黃石印章是徐三庚刻的重二百四十五克不知能值多少錢求大師指點。

一:所謂的金包銀指的是外黃內白,這個明顯不是。
二:徐三庚的篆刻風格特別強烈,有吳帶當風之貌,可以網搜一下看。這個明顯沒有。
三:價值就按入手價打個五折吧,刻的還規矩。

❼ 印章雕刻有哪四中手法

篆刻既然是書法與雕刻相結合的藝術,雕刻技術的高明與否,當然是作品優劣的重要關鍵。明末清初之際,篆刻風氣甚盛,經過若干名家的傳述,把刀法大致分為十三種,分條敘述,語詞玄虛,使後來初學的人,往往便被這些刀法的名稱攪得莫名其妙。殊不知刻印用刀,歸納起來,也只不過是沖刀與切刀兩種方法而已,如果將此兩種刀法運用得宜,則任何面目的印章,均可應手而就。
欲明了用刀之法,必先知道刀的結構;平常我們把刻刀分為三部份,用力時最下面的部份稱為「刀口」(或稱刀刃)。刀口上面的一側或兩側乃至三側四側漸銳的斜面稱為「刀鋒」,(刻印用刀,普通用平口雙鋒刀,簡稱平口雙刀,便是兩面開鋒,刃是平口的刻刀。)刀鋒以上的部份稱為「刀干」。刀口有平口的也有斜口的;平口的用來刻石,斜口的普通用以刻竹木。刀鋒有薄厚之分;薄的較為銳利,可以刻工細一類的印,厚的較鈍,宜於刻蒼拙一類的印。刀干有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圓干易於把持,方乾的需要在幹上纏以棉線或藤皮條,便不會格手了。至於刻石所用刻刀的大小,普通准備兩種即可以了;一種較大的,刀口寬度約半公分。一種小的,刀口只要兩公釐左右即可。因為石章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一公分半至三公分左右見方的印,用這兩種刻刀,當可應付裕如。
其次我們所要知道的,是用刀的偏與正。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運筆的方法有中鋒與偏鋒之說,那麼,用刀的偏正,便與運筆的偏正有著極相類似的現象。為了與書法的中鋒與偏鋒便於區別起見,我們把用刀正的叫「正鋒」,把用刀偏側的叫「側鋒」。普通刻石章,絕大多數,都是用側鋒,用正鋒的很少。所謂正鋒是持刀入石,刀口與石面接觸時,百分之八十的刀口均刻劃在右面上,而且刀干與石面向前或向後傾斜八十度角。當用力刻劃時,刀口行割於字劃的中央,於是刀口兩側的刀鋒,隨著刀口的割斷,向外擠壓,而使刻出來的筆劃兩面呈斑剝之狀。側鋒則是召口著石後,刀干向左或向右傾斜七十五度角,於是刀口在石上刻劃時,只有一面刀鋒貼近印石,而另一面則毫無作用,刻出來的筆劃,一面光潔,一面斑剝。用正鋒不易刻出粗的筆劃來,用側鋒則刻出的筆劃較寬。刻印不是僅一刀即可了事,必需善用刀法,因字置宜,才能把印刻好。
現在我們來說刀法,所謂「沖刀法」是持用正鋒或側鋒,向前推進,因為一般皆用側鋒,所以刻出來的筆劃均甚爽利勁健。「切刀法」是持刀向下壓切,隨著壓切的力量,稍微前進之勢,每一刀只能刻出刀口二分之一左右的長度,必需若干刀相接連,方可以刻全某一筆劃。與沖刀一刀可以刻出一筆的長度完全不同。用切刀刻出的印,較為平實,用沖刀刻出的印,較為流暢爽利。但也要看使用之妙,因為有的篆刻並不是與上面所說的相同;像吳昌碩慣用沖刀而面貌蒼渾,徐三庚慣用切刀而印風宛通,便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以一般學習的過程來說,應該先學切刀,後習沖刀,因為切刀劃短易刻,只要是一刀接一刀的刻,雖然刻不好,毛病也不會很顯著。但沖刀就必需熟練不可,初學的人,不易一刀刻就,中間一有阻礙,則刻劃必不佳。又常常刻斜,或走刀,刻斜當然即無筆意,走刀很容易傷手。所以治印應由切刀入手。用切刀和沖刀刻完一印之後,仍有未到之處,我們可以用沖切之法,再去修正。這種修補之法,古人稱作補刀,其實,補刀亦是用切用沖,只是一個名稱,並不是一種刀法。為了學者了解古人刀法,今將其分條例後,並加註解,以求會通。

正入正刀法:正鋒入石,刀干與石面略有角度。
單入正刀法:側鋒入石,一刀希能刻一劃。
雙入正刀法:側鋒入石,兩刀成一劃,方向相反。
復刀法:側鋒入石,一刀不能刻成一劃時,向同方向再刻一刀。
沖刀法:正鋒或側鋒入石,向前推進。
切刀法:側鋒入石,向下壓切。稍具前推之勢。
澀刀法:側鋒入石,磨擦前進。
遲刀法:側鋒入石,用力重,稍退即進,行動緩慢。
舞刀法:側鋒入石,一左一右,回盪前進。
輕刀法:正鋒或側鋒入石,力輕淺刻。
埋刀法:正鋒入石,刀鋒壓低,貼近石面。
平刀法:刀口平貼石面,鏟平底地用。
留刀法:存意而不存形,故無刀可言,只用於轉折處之虛筆。
以上所述用刀十三法,實在沒有多少玄奧之處,而只是切沖兩式刀法的活用,正鋒與側鋒的不同而已。

最後需要談的是刻朱文與白文的方法,普通刻朱文與白文,如用沖刀,均系兩刀成一筆,運刀方向相反;刻朱文則刀口沿印文的外側刻劃,而留下刻出的筆劃。刻白文則是刀口沿印文的內側向內刻劃,並且把劃內的余滓清除,成了下凹的筆劃。但也有運刀的方向相同的,如齊白石所刻朱文,便是相同方向運刀的。刻白文如果一刀刻一筆,普通稱為單刀,如果運刀方向相同用一刀以上的方法刻成,稱為復力,與前述法則又不同,白石老人亦慣用此法。這裏所舉的,是通常學習時的一般法則,至於若干特殊的運刀法,在技巧成熟後,其運用之妙,端在一心。

❽ 雕刻一枚公章要多少錢

不備案的,50塊-100塊,備案的300左右

❾ 徐三庚的篆刻風格是什麼

從現存的復徐三庚印作及其邊制款分析,其眼界之寬、視野之闊、探索之勤、功力之深,在當時實不多見。徐氏年輕時,即對丁敬、黃易,特別是對陳鴻壽、趙之琛及其他浙派代表人物的書法、繪畫、印藝做過系統的、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制印的篆法、刀法及神韻,均徑取浙派,並能融會於胸中,表現於腕下。大約在徐氏38歲左右,將取法、借鑒的目光、精力轉向鄧派和其他派系。篆法上的婀娜多姿,刀法上的婉轉流暢,直逼鄧石如、吳讓之。

❿ 這枚印章是真的嗎鄂渚徐氏經籍金石書畫記 是哪位收藏家的呢是徐三庚篆刻的嗎

非徐三庚之作。
徐恕的收藏印。

近現代著名收藏家。徐恕(1890.3.28—1959.7.9)字行可,號彊誃。湖北人。

1890年徐三庚去世,不可能為他治印。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