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什麼木質最有價值
『壹』 什麼木質雕刻吊墜好
木材種類:紅木(最流行的木材)、輕木樹、紅雪松、桃木(堅硬,難回磨,但利答於精雕)、松樹、橡樹、胡桃樹、楓樹。
選擇豎紋的木材,沙磨效果比較好。松樹、橡樹、胡桃樹、楓樹。 輕木樹
平面紋絡的木材,也可以選用。盡管這種紋路的板材比較容易出現木癤子,但是可以形成一種彩虹的圖案,有一種美學效果。
『貳』 我想雕刻木印章,不知道哪種木材適合,最好是常見的
其實常見的木頭都能刻,關鍵的問題在於刀上,軟木不受刀,也就是膩刀.不象篆刻要刀角大的」鈍刀」刻木要薄而快的刀。
從木料上說,軟木容易蓋,硬木好刻。其實古代用木頭做印章的不是很多,用好木頭的就更少,啥花梨紫檀幾乎沒有,這些跟印泥有關,好的木料不沾油所以印出來的效果很差,只有一般人家店鋪用的印章是木頭的,木料不好疏鬆,吸油卻好。
近現代印章木頭的才多起來,但主要的是南方的黃楊,烏木北方的野生梨樹木。這些木頭價格適中,尤其是北方的梨樹簡直是廢物利用.(不是黃花梨啊,是吃的梨)也利於雕刻,鈐蓋效果也不錯。
(2)雕刻什麼木質最有價值擴展閱讀:
雕刻的基本要領:
鑿粗坯:粗坯
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
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
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叄』 實木雕刻有什麼寓意
二萬熱污染股份制
『肆』 木質雕刻祖師是誰啊誰能告訴我啊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為後世所尊崇的祖師爺。雕刻業的祖師爺是誰呢?子貢也。 傳說孔子臨終時。弟子們都來了,唯獨缺子貢,孔子念叨著子貢的名字,閉上了雙眼。在外地經商的子貢聞訊趕回曲阜時,孔子的靈柩已經入土。子貢的哭喪棒是他從南方來時用的楷木拐杖,按風俗,哭喪棒該扔進墓坑裡,但子貢到時,墓已合,子貢邊拄著楷木哭喪棒跪在孔子墓前痛哭不止。由於過於悲傷,淚水浸濕了地皮,哭喪棒也插進了地里。這楷木哭喪棒竟落地生根,幾年後,長成了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後人在樹旁立了「子貢手植楷」的石碑,以志紀念。卻說弟子們為孔子守墓三年後,各奔東西,唯有子貢留下來,在孔子墓旁築了間茅屋,一守又是三年。後人為了表彰這種師生情深、尊師愛生的美德,又在孔子墓西側,樹立了「子貢廬墓處」石碑。在孔子墓園里,有關孔子弟子的記錄,只有這兩處石碑,且都是子貢的。在子貢守墓的後三年裡,他終日為孔子墓培土除草,溫習孔子的教誨,每天夜間,他獨自躺在床上,一閉眼,就像看到了孔子一樣,思念之情使得子貢徹夜難眠。這天,他清掃墓園時,發現了一段碗口粗的楷木枝,只見木紋細膩,木質堅硬。子貢便拿回屋裡用刀子試刻起來,他一邊回憶孔子的音容笑貌一邊刻,天長日久,一尊刀法古樸渾厚,端莊肅穆,栩栩如生的孔子坐像就雕刻出來了。接著,子貢又為師母亓官氏刻了一尊坐像。子貢把兩尊像並排放在書桌上,兩側再配上《四書》、〈五經〉。子貢如對孔子真容,真有說不完的知心話,道不盡的離別情……這年清明,孔子的子孫、弟子們前來掃墓,他們見了子貢雕刻的孔子和亓官氏的坐像,都說刻的太像了,就如同孔子夫婦生前一樣。據說後世在大成殿為孔子塑像時,就是仿照子貢刻的那尊孔子像。這兩尊像至今換保存在曲阜文管會里,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雖因年久腐蝕,但雕痕仍能清晰可辨。再說孔子後人及弟子們為了讓孔子的真容也像他的著作一樣傳留後世,便紛紛留下來跟子貢學習雕刻孔子像。後來,他們又把雕刻技藝傳向社會,於是產生了雕刻業這一行。子貢呢,自然成了雕刻業的祖師爺了
『伍』 雕刻觀音像選什麼木質好
首先應該是心誠,材料並不重要。當然如果有條件,檀木、黃楊木都是不錯的選擇。
『陸』 雕刻工藝好的實木擺件飾品
在浙江省東陽有國內非常大的實木產品銷售市場,那裡的擺件飾品工藝特別好。
『柒』 請幫我看看是什麼木質是否值得收藏!(重量很重!雕刻我覺得很好)
你沒有成功上傳圖片。 如果能幫到你,請點「好評」,謝謝
『捌』 實木雕刻需要什麼工具
1、圓刀:刃口呈圓弧形,多用於圓形和圓凹痕處,在雕刻傳統花卉上也有很大用處,如花葉、花瓣及花枝乾的圓面都需用圓刀適形處理。圓刀橫向運刀比較省力,對大的起伏、小的變化都能適應。而且圓刀的線條不肯定,使用起來靈活且便於探索。
2、平刀:刃口呈平直,主要用於劈削鏟平木料表面的凹凸,使其平滑無痕。型號大的也能用來鑿大型,有塊面感,運用得法,如繪畫的筆觸效果,顯得剛勁有力,生動自然。平刀的銳角能刻線,二刀相交時能剔除刀腳或印刻圖案。瑞典和蘇聯的木雕人物就多用平刀,有強烈的木趣刀味。
3、斜刀:刀口呈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於作品的關節角落和鏤空狹縫處作剔角修光。如果刻人物眼角處,斜刀更好用。料刀又分正手斜與反手斜,以適合各個方向。在上海的黃楊木雕中刻毛發絲縷通常使用斜刀,用扼、擰的方法運刀,刻出的毛發效果比用三角刀刻得更為生動自然。
4、玉婉刀:俗稱「和尚頭」、「蝴蝶鑿」,刃口呈圓弧形,是一種介乎圓刀與平刀之間的修光用刀,分圓弧和斜弧二種。在平刀與圓刀無法施展時它們可以代替完成。特點是比較緩和,既不像平刀那麼板直,又不像圓刀那麼深凹,適合在凹面起伏上使用。
5、中鋼刀:刃口平直兩面都有斜度。也稱「印刀」。傳統雕刻認為:中鋼刀鋒口正中,用它打坯可保持鋒正直往,使周圍保留部分不受震動。中鋼刀還用於印刻人物服飾及道具上的圖案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