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怎麼從雕刻圖案判斷歙硯年代

怎麼從雕刻圖案判斷歙硯年代

發布時間: 2021-01-31 05:50:58

『壹』 如何識別鑒定歙硯 新手入門識別歙硯技巧

近些年來硯台在藝術品出資商場上備受關注,一些硯種的報價漲幅乃至高達十幾倍。歙硯的保藏商場也是如此,跟著歙硯的保藏出資特點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與認可,出資和保藏歙硯逐步變成了一種趨勢。可對於很多剛剛涉獵的保藏愛好者來說,對歙硯常識的知道卻是少之又少。今日就從最粗淺的幾個方面來知道歙硯。

歙讀音通「設」,產自安徽歙縣(古稱為歙州)。歙石地質年代距今約十億年,是一種泥質堆積板岩。底色以青黑色為主,這是最直觀的第一印象。接著咱們能夠依照「觀其紋、撫其質、扣其聲、用其感」的順序來區分一塊歙硯的真假好壞。依照紋理歙硯可分為五大類一百多個種類,其間羅紋坑、眉紋坑、金星坑和水弦坑的石料,是歙硯保藏的首選。

在辨別歙硯石料紋理之前,要有一個概念,即是歙硯紋理的命名十分形象生動,比方「水浪」即是紋理像是水裡的波濤,「金星」即是硯上有金色的點塊狀的紋理,如此類推發揚自個最強壯的想像力差不多就能夠對應上什物。

歙硯拿在手裡,撫的是其如小兒皮膚相同光滑的質感,好的石料顆粒細、構造緊致,手摸時涼而重者為佳,其間老坑的歙硯又比新坑更為柔潤。能夠用左手五指打開托起硯台,右手手指彈擊硯台邊際,以宣布金屬聲為佳。若宣布木質聲(聲響喑啞煩悶)則闡明該石料有暗傷或密度不行,視為下品。

上品歙硯使用時,完全能到達澀不留筆、滑不據墨、磨墨無聲的規范。還能夠將歙硯放在水裡,硯石外表的紋理、各種筋、隔都能夠看得很明晰,不只瑕疵會露出,美醜也盡顯無遺。

要提示玩家的是,假如沒有必定的專業常識和眼力,不要抱著撿漏的心理去買歙硯。假如沒有掌握,不如認准在歙硯圈裡口碑較好的名家店肆去買。在歙硯行里通常好料是配好工的,報價相應也偏高,這也算是個區分歙硯好壞的小竅門。

歙硯之所以貴重,不只是因為其有「堅、潤、柔、健、細、膩、潔、美」八德和紋理細致,堅潤如玉,磨墨無聲等特質,還因受堆積板岩構造的約束,硯石只能手藝挖掘 。每一方歙硯的誕生最起碼要通過十幾道工序。受新安江文明影響,歙硯的雕琢體裁廣泛,構圖考究意境,集詩、書、畫、印、雕琢、文字於一體 。深雕、浮雕、淺浮雕、薄意雕等雕琢辦法,是其他硯種難以望其項背。歙硯從發墨度(實用性)上也是所用硯種中最佳,一百多個種類的紋理(不稀有種類)也遠勝於其他硯種的紋理,加上徽派雕琢文氣與竅門兼備,歷代文人的珍視,也不斷加深歙硯的保藏意義,才使得歙硯久居群硯之首,變成傳統文人書房中不行或缺的賞玩「利器」。更有傳統文人認為歙硯色黑,有鎮宅效果。

保藏圈裡水深門路多,出資保藏歙硯要本著穩重的情緒多學多看多知道,不盲目,理智才能讓自個少教膏火。假如遇見有眼緣的,當然也要惜緣,究竟每一塊歙硯都是絕無僅有不行仿製的,保藏這事兒有時也是緣分。

『貳』 歙硯的製作流程

歙硯的製作流程主要有選料、制坯、設計、雕刻、配盒等。每一方硯台的製成都要經過十幾道工序,離不開制硯工人和雕刻家的勞動。
1.選料:歙硯的選料要求十分嚴格,所選石材要有一定的塊度、粒度,硬度也要適中。採下來的石料不等於都能制硯,往往還要經過挑選。選料工人按照規格、形狀、工藝要求進行取料,然後剝板,將石料鑿平,鋸成一定形狀,用水砂細磨成硯坯。
2.制坯:硯坯分為定型坯、自然形坯兩大類。定型坯是按計劃生產的規格型坯,如正方形、圓形、不規則形等。自然形坯則是就硯石之自然形狀加以修整,鋸磨成坯。
3.設計:是製作硯台過程中極其重要的關鍵性工序,要根據硯石的石質形態,認真考慮題材、立意、構圖、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刀路。大自然賦予硯石一些特徵,根據這些特點因材施藝,即產生良好的藝術效果。不同的石品採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因為歙硯石本身具備了自然的美,取其美之特點,合理地加以運用,要用得恰當,用得協調才能突出美的藝術效果。
4.雕刻分鑿刻和雕刻兩步。定稿(即設計成圖案)後,開始鑿坯,即將墨堂、墨池(也稱水池)及背石、陰肚等部分該鑿去的鑿彩。有敘述歷史的,有指出硯的特點,有的刻上得硯日期,有的是對硯的評價等等。古代文人學士對歙硯的立意、構圖及雕工是贊美備至的。歙硯硯邊,多採用古器物之紋,如夔紋、雲雷紋,間有雲紋、幾何紋、纏枝花紋和各種變異紋飾。整個造型和格調是古樸典雅、美觀大方。也有硯背刻一些人物或動物、風景,刀法使用浮雕。
5.配盒分制盒和油漆,利用紅木、樟木、紅椿或木胎漆製成硯台盒。不管用什麼木料制盒,都要「就體裁衣」,按照硯台大小配製。做到硯在盒中,搖晃無聲。要想把硯盒漆成光潔如玉的效果,要經過反復地磨漆。每一件成品要經過打底、作坯、調色、粗磨、復漆、復磨直至拋光、打蠟等多種工序。在盒蓋上刻上題款銘識,或以篆隸,或以行草,上石綠或描金,顯得古色古香,典雅大方 。

『叄』 歙硯怎麼鑒別

歙硯,於唐一代始,即為貢品。唐時本地古稱為歙州,因而得名。自宋徽宗而後,本回地改稱為徽答州,故有徽墨之稱,而無徽硯之名,蓋因硯之得名先於地之有稱。

近兩千年的歷史,絕非本人所能知之通備,亦非一二語所能道完。本人無心更無能向各位君子講解歙硯,只是將平日所遇較多之疑問,結合自己從業十餘年來的真實感受一一記下,以供大方樂。

歙硯的鑒別:

傳統說要經過觀其紋、撫其質、扣其聲、用其感來判斷。也有說歙硯要有「斑紋瑰麗、玉德金聲、堅勁發墨、經久不幹、貯水不艷、歷寒不冰、澀不留筆、護毫佳秀、滑不據墨、磨墨無聲」等等。

『肆』 歙石的鑒別

歙硯石的優良體現在硯石的質、紋和色上。質:硯石的內在質量。龍尾石結構堅密,紋理縝密、石膚滋潤,故有「堅潤」之說,對此宋代蘇軾曾有「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彀理,玉德金聲」之美譽,「澀不留筆」是指龍尾石有細微的鋒芒,既發墨,又不損傷筆毫,「滑不拒墨」是指龍尾石既細堅光潔,又易於墨,「瓜膚彀理」指的是龍尾石的手感如瓜膚般的細嫩,其紋理又如絲綢一樣柔美,「玉德金聲」是指龍尾石扣之有金屬般的聲音,其內在質地又如美玉那樣的溫潤。
紋:硯石中的天然紋理。龍尾石絕大多數都有內在的天然紋理,且紋理形態多樣,美妙異常,主要有金星、金暈、羅紋、眉紋、玉帶、魚子等多個品種。
1、金星,色金黃,成點狀,分布在青黑色的硯石中如天空閃爍的星斗顯得十分耀眼。按其形態又可分為雨點金星、雨絲金星、鳳眼金星、金花、水浪金星等多個品種。
2、金暈,金黃色呈片、塊狀分布。金暈和金星都屬硫化鐵物質。所謂「暈」,本指日光或月光通過雲層時,因折射作用而在太陽或月亮周圍所形成的光圈。
3、羅紋,紋理如絲綢般的旖旎,給人一種瑩潔、素雅之美。羅紋的紋理有粗、細,疏、密,明、暗的區別,根據形態又分為粗羅紋、細羅紋、水波羅紋、角浪羅紋(即水浪紋)、刷絲羅紋、金星羅紋等多個品種。
4、眉紋,也稱眉子,呈黑色,為條狀,猶如美人之眉毛,其石質堅細溫潤,既發墨,又雅靜。眉紋有闊有細,有長有短,有疏密,各具風采。
5、魚子,硯石中有細小的黑點,分布均勻密聚,其形如魚卵,鱔魚黃屬其中的珍品,即偏黃色的硯石中有細小的黑點,其紋色如鱔魚腹部的膚色。
6、玉帶,石質瑩潔如玉,顏色偏綠,上有黑色條紋直線分割,其間距寬窄不等,這種寬窄不等的綠色條紋就稱為玉帶。玉帶石中多有銀星,因此又稱為銀星玉帶,是歙硯一珍稀紋理。色:硯石固有的色。龍尾石的色彩為青黑色,乃歙硯色彩的主調。歙硯石質與鑒定歙硯的名貴,除了巧奪天工的雕刻藝術外,起決定作用的是它那稀世的石質。歙石的形成,有它自身的特定條件。歙石產於風景秀麗的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境內。上述產地歷史上均屬歙州府管轄,所產之硯石統稱歙石,製成硯後統稱歙硯。歙硯石質堅韌,溫潤瑩潔,紋理縝密,色如碧玉,又具有不吸水,不拒墨,不損毫,貯水不涸,易洗滌等特點,享有「孩兒面」,「美人膚」之稱,歷代文人和書畫家如柳公權、歐陽修、蘇東坡、米芾、蔡襄、黃庭堅、唐寅等無不視歙硯為至寶,贊美歙硯的詩人甚多。
大書法家米芾(南宮)在《硯史》中對歙硯的特點作了高度概括說: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雲,貯水不涸,墨水於紙,鮮艷奪目,數十年後,光澤如初。」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硯譜》中說:「龍尾遠出端溪上。」他認為歙硯勝過端硯。書法家蔡襄(君謀),偶得一方歙硯後喜呤道:「玉質純蒼理致精,鋒芒都盡墨無聲,相如聞道還持去,肯耍秦人十五城。」把歙硯比擬為價值連城的和氏壁,這足說明一方歙硯精品是何其珍貴而難得的了。從歙硯石質與端硯石質來看,各有不同的特點。從地質年代上看,端石屬泥盆系,距今約六億年。而歙石屬前震旦紀,距今十億余年。端石的硬度為莫氏三點五度,而歙石硬度為四度左右。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歙石在質
地上的主要特色是堅老,一般皆用「堅潤」二字概據之。而端石的特色是柔嫩,一般用「溫潤」二字概括之。清代乾隆年間,賞鑒古硯的藏硯家,曾開展過「硯貴堅老」還是硯重柔膩」的爭論。以劉石奄為首的一派,認為石質堅勞為貴;而以鐵冶亭、金聽濤為代表的一派,則認為石質以柔潤為妙。紀嘵嵐折衷二說,認為凡是瑩潤發墨者,下管石質堅老或是柔嫩,都屬於上品。
實際上,這是一場端歙之爭。在當時,端硯稱譽藝壇之際,有人能為歙硯力爭,可說是難能可貴的。由於歙石的生成和成分所決定的堅老特色,因而具有如下特點:歙石發墨之利,是其它硯石不可比擬的。由於墨的硬度最高為莫氏二度,而歙石平均硬度超出墨一倍以上。而硯面石英分布粒度,一般在零點零三厘米之間,緻密程度和端硯不相上下。因而磨研結果,不僅下墨甚快,而下墨細膩,涸墨之遲,也不比端硯遜色。故乾隆年間江寧程綿庄有詩雲:「一生多被端溪誤,老去方知歙硯佳。」當然這里指發墨而言。歙石另一獨一無二的優點是雖用年久、墨膏滿面,而滌之立凈。古人對歙硯的這一特點是特別欣賞的。徐毅在《歙硯輯考》中說:凡石質堅者必不嫩,潤者必有滑,惟歙硯則嫩而堅,潤而不滑,扣之有聲,扶之若膚,磨之如鋒,兼以紋理燦爛,色擬碧天,雖用積久,滌之略無墨漬,此其所以遠過端溪也。」歙石這種「多年宿墨,一滌既瑩」的優點,在明以前既有人指出過,認為歙石獨有。他硯所無,可說是獲得公認了。鑒定硯石之優劣,有不的標准。由於人們喜愛不同,則重點和標准也不一樣。從客觀上來看,共同的標准不外乎在於發墨宜筆,紋理美妙。

『伍』 有人說我的古硯是端硯也有朋友說是松花硯和歙硯,請專家或老師幫忙鑒定,年代和材質

從最後一張圖片來看,硯型為門子荷葉硯,這都是古代端硯的特徵,再從石色看呈現紫藍紫灰,最後從硯堂石品看是天青加青花,這些特徵都符合端硯特徵。而且是一方很好的端硯,

『陸』 如何區分實物歙硯與端硯

歙硯為四大名硯之一復,南制唐後主李煜曾有贊語,稱他所用的「澄心堂紙,李廷珪墨,歙硯中的龍尾硯」三者為天下之冠。歙硯始於唐代元年,主要產地分布在安徽黃山市和江西婺源縣等地。古代統稱歙州,宋代的大收藏家蘇東坡,米芾都酷愛歙硯。自宋代後,歙石基本停止開掘約五百年,故歙硯精品傳世者極為少見。自清代好雅的乾隆皇帝下令不惜代價求購古舊硯石,收到的端硯較多,歙硯精品數量都很少。

唐以前甚至到漢代的硯石,盡管其歷史價值很高,甚至有的硯石也很名貴,但因工藝觀賞價值相對較弱,其市場價格並不高。明清兩朝之後,硯台工藝精品尤多,紋飾美觀,特別得到藏家的喜愛。尤其是「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的藏品,硯式上承歷代,百花齊放,風格多樣。取材之廣泛為歷代所不能及,更是藏家夢寐以求的寶物。但就硯台市場的整體表現而言,尤以文人硯與宮廷硯領銜古硯市場。

『柒』 歙硯圖片及相關介紹

時代的變遷,人們也遠離了古時候的硯台,有的人甚至沒有見到過硯台。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就這樣流失,小編今天就擔起這個重任,今天來給大家講下關於歙硯的有關知識,我們都知道,那時的古代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舞文弄字了,一個好的精緻的歙硯可是必不可少的哦!接下來,小編還給大家帶來了幾張圖片,細細欣賞下吧!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齊名。產於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而龍尾山則是大部分存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地。除此之外,歙縣、休寧縣、祁門縣亦產歙硯。歙硯為歷代文人所稱道。南唐後主李煜說「歙硯甲天下」;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說:「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雲,貯水不涸」。2004年9月中國輕工聯合會和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授予歙縣「中國歙硯之鄉」榮譽稱號。


製作流程:

歙硯的製作流程主要有選料、制坯、設計、雕刻、配盒等。每一方硯台的製成都要經過十幾道工序,離不開制硯工人和雕刻家的勞動。

1.選料:歙硯的選料要求十分嚴格,所選石材要有一定的塊度、粒度,硬度也要適中。採下來的石料不等於都能制硯,往往還要經過挑選。選料工人按照規格、形狀、工藝要求進行取料,然後剝板,將石料鑿平,鋸成一定形狀,用水砂細磨成硯坯。

2.制坯:硯坯分為定型坯、自然形坯兩大類。定型坯是按計劃生產的規格型坯,如正方形、圓形、不規則形等。自然形坯則是就硯石之自然形狀加以修整,鋸磨成坯。


3.設計:是製作硯台過程中極其重要的關鍵性工序,要根據硯石的石質形態,認真考慮題材、立意、構圖、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刀路。大自然賦予硯石一些特徵,根據這些特點因材施藝,即產生良好的藝術效果。不同的石品採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因為歙硯石本身具備了自然的美,取其美之特點,合理地加以運用,要用得恰當,用得協調才能突出美的藝術效果。

4.雕刻分鑿刻和雕刻兩步。定稿(即設計成圖案)後,開始鑿坯,即將墨堂、墨池(也稱水池)及背石、陰肚等部分該鑿去的鑿彩。有敘述歷史的,有指出硯的特點,有的刻上得硯日期,有的是對硯的評價等等。古代文人學士對歙硯的立意、構圖及雕工是贊美備至的。歙硯硯邊,多採用古器物之紋,如夔紋、雲雷紋,間有雲紋、幾何紋、纏枝花紋和各種變異紋飾。整個造型和格調是古樸典雅、美觀大方。也有硯背刻一些人物或動物、風景,刀法使用浮雕。


雖然毛筆和硯台已漸漸被現代的鋼筆、原珠筆、鉛筆等所取代,但是喜愛文化的人們還是喜歡使用毛筆和歙硯,毛筆流傳至今依舊被人們所使用,自然是因為毛筆和硯台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我們現在也不能丟棄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這種精華的部分,自己也試試練練毛筆字,多注意保養,使用完畢後應用清水洗滌或用軟布拭乾。

『捌』 硯台怎麼鑒別

一、看石色

用絨布蘸水在硯池上輕輕擦拭,沉積的墨銹被抹去,露出原石的三種石色。紫色、綠色和白色,可以觀察到老坑硯石色彩斑斕;歙硯大體呈黑色、墨綠色,有天然生成的紋理;洮河硯呈墨綠、碧綠、輝綠、翠綠、淡綠、灰綠等色相;澄泥硯以硃砂紅、鱔魚黃最為名貴,總體呈黃色和土黃色。

二、看品種

端硯常見的有魚腦凍、盪青花、水紋、金錢線和石眼等品種,重量偏輕,紋理清晰,這與硯石的形成結構有關;歙石與洮河石結構密實,歙硯以金星、眉子、細羅紋、水浪紋等天然生成的紋理區分,「殘墨入水一濯即瑩潔,煥然如新」;洮河硯特徵多呈現黃膘水紋,手感堅而硬,即使在經常磨擦的硯面和硯底部位,也相對光潔;澄泥硯由泥陶配燒而成,它與端、歙、洮有很大區別,其硬度低,用雕刻刀在硯背鏟幾刀就能辨別石質的優劣。

三、看雕工

端石、歙石、洮河石屬泥岩板頁結構,雕刻時易發揮制硯者的特長。所以自唐以來,端硯、歙硯、洮河硯的雕工精細。端硯雕刻重視「動」和「線」的表現;歙硯素以精細見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以浮雕淺刻為主,不採用立體的鏤空雕。由於受到磚雕的影響,會出現深刀雕刻;洮河硯雕刻使用浮雕和透雕兩種技法。

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鏤空其背景部分,這是洮硯雕刻藝術中最具特色的技藝,真實感、立體感很強。當然,澄泥硯在雕刻方面更容易上手,它十分注重圖案和造型,雕刻形式多樣,色澤典雅秀麗,顯得古樸大方。

(8)怎麼從雕刻圖案判斷歙硯年代擴展閱讀

硯台保養注意事項:

1、硯台里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塊研墨。

2、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了。

3、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台表面變得粗糙不平,對硯台本身和墨塊都不好。

4、松煙墨和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開使用兩塊硯台,不宜混合使用。

5、硯台可以定期放在水中養一養,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該用報紙包好置於乾燥的地方。(製造硯台有一步是泡水,但剛做好的硯台是放在玻璃鋼罩子里防潮的。)

6、好的硯台要配優質的墨塊,劣質墨塊可能會劃傷硯台。

7、研墨的時候要畫大圓,而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