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根雕刻大師工作室怎麼樣
㈠ 上海德稻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德稻是一家以地產、金融和文化教育產業為主營業務的知識型、創新型綜合企業集群。在李卓智先生的倡導下,公司以「匯聚世界大師、採集全球智慧、培育行業精英、助力企業發展」為理念,從全球經濟各大支柱產業中,不斷尋找和邀請領軍大師的加入。由德稻投資興建大師工作室,通過市場推廣,在教育和產業項目方面與中國市場相對 接,推動中國與國際之間,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實現雙方在科學和藝術領域的不斷融合與創新。
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500位國際行業領軍人物加入德稻,在德稻大師工作室的合作平台上,開展實際項目運營,實踐高端行業教育,協同推動產業創新,將世界大師的智慧資源、中國的人力資源、教育資源和企業的資本資源相結 合,為當前中國的各類問題提供一攬子創意解決方案,同時催生新的市場領域。
德稻大師解決方案(DMS)是大師智慧+金融模式,針對不同項目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德稻目前除了在組建數額龐大的德稻大師母基金項目;同時還在開發音樂劇夢工廠項目和腦工廠綜合服務項目。目前德稻正在在北京、南京、杭州、包頭等地建設大規模科技文化園區,實現科研成果和文化產品的市場轉化,催生孵化中小企業,提升當地的總體 創新能力;此外德稻還關注中國環境問題,積極尋求濕地綜合治理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在河套地區1千平方公里黃河濕 地綜合治理項目,西溪濕地綜合治理項目等諸多項目。
德稻上海中心是德稻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合作,共同打造的德稻大師工作室集群產業中心之一,主要側重文化創 意產業。大廈共15層,總共可以容納60多間大師工作室。第一批大師工作室已經投入運營。此外,德稻還在日本東京、美國洛杉磯、法國巴黎、德國和盧森堡等世界各地推廣德稻大師工作室模式,正在獲得全球的認同。
目前,世界上超過500位行業精英聚集在德稻旗下,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智慧金融服務。未來,德稻將聘請更多的 國內外各行業頂級大師加入,繼續提供高端教育產品和商業解決方案,同時拓展與國際集團和機構的交流合作,推動 中國文化與世界潮流的融合與創新。
上海德稻傳媒公司是上海德稻集群文化創意產業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主要負責德稻所有產品的開發和銷售。
上海總部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文祥路2200號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德稻上海中心大廈
法定代表人:李維
成立日期:2014-04-23
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上海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17301311611T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文翔路2200號8號樓2層205室
經營范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各類廣告,文化藝術活動交流策劃、咨詢,會展會務,展示展覽服務,圖文設計製作(除網頁),禮儀服務,商務咨詢,企業管理咨詢,投資咨詢。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㈡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
簡介:基本概況 學院始建於1983年6月,原名邯鄲職業大學,1984年10月更名為邯鄲大學,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題寫了校名,1997年更名為邯鄲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佔地857畝,教學科研設備儀器總值1.28億元,在校生8900餘人,學院現有專任教師349名,高級職稱教師232人,教授57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建築工程技術團隊),省級教學團隊2個(建築工程技術和機電一體化團隊);省級教學名師2人(郭文志、鍾芳林),省、市社科青年專家5人,省三三三人才二、三層次17人,享受省、市政府津貼28人。擁有省級技術轉移中心(全省高職唯一)和物聯網應用、緊固件等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2016年獲得世界職教院校聯盟卓越獎「高等技術技能」銀獎(國內高職院校獲得了2金1銀3銅)。 歷史沿革 1983年6月建校,校名為「邯鄲職業大學」。 1984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1985年,加入中國職業大學教育研究會,並被推選為24個理事學校之一。9月,籌辦召開了河北省第一次職業教育研討會。 1987年,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革新為發展服務計劃聯系中心(簡稱apeid聯系中心),成為全國15個apeid聯系中心成員中唯一的一所職業大學。 1991年,學校與邯鄲市電大分校合並。 1996年,被河北省教委確定為首批啟動的示範性職業大學試點學校。同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首批啟動的示範性職業大學試點學校。 199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改名為「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同年,學院被選為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 1998年,學院被推舉為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華北分會會長單位。 2002年,學院被教育部和財政部確定為首批重點支持建設的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學院在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2007年,學院被確定為省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 2008年成為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就業工作委員會主任單位。 2010年, 被教育部和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 2013年通過了「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驗收,同年蟬聯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單位。 2016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立項單位。 院系設置及專業、課程建設 學院現設有10個系,分別是建築工程系、機電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管理系、經濟系、文法系、藝術系、旅遊與商貿系、食品與生物工程系、運動與健康系。 學院主動適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優化升級和人才需求變化,不斷調整和優化專業布局結構,研究制定了《重點專業建設管理辦法》,緊緊圍繞我市主導產業,新調整了三個系、九個專業。目前招生專業51個,其中國家骨幹院校重點建設專業4個(建築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裝潢藝術設計、物流管理),中央財政支持的「高職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專業2個(金融保險、計算機網路),省級示範專業7個。 在課程建設方面,現有國家精品課2門(《地基與基礎》《字體設計》),《地基與基礎》已升級為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省級精品課11門。研究制定了《優質專業課程建設管理辦法》,已有15門優質課通過驗收。研究出台了《教師工作室培養模式管理辦法》,首批遴選了9個教學團隊。積極開展思政課改革,出台了《思政課改革實施方案》,編輯了《課前5分鍾》思政課教案。每年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原則,逐步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校企合作 目前,建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93個,校內實驗實訓室和實踐基地67個,覆蓋了精品鋼材、裝備製造、食品加工、現代物流、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六大產業。與大唐移動共建了投資200餘萬元TD-LTE重點實驗室;與河北銀隆新能源汽車簽署了協議,籌建銀隆新能源二級學院;與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聯合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共建邯鄲知識產權學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取得新突破,與新興能源裝備公司、長城汽車集團等500強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每年培養輸送學生700餘人;與陽光集團、美食林集團等企業聯辦冠名班;與東軟集團大連睿創共同開展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建設、創業教育在線學習平台建設。與台灣建國科技大學等六所院校建立了教師交流、學生交換、學分互認等合作關系,派出教師35人,學生4批45人,合作開展辦學項目。2016年,與企業合作開展技術研發項目25項,技術交易額達到600萬元,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上億元。近年來,師生共獲得國家、省各類職業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200餘項。 國家優質院校建設 2016年4月,我院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國家優質院校建設立項單位後,院黨委高度重視,精心謀劃,舉全院之力,努力創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院長為副組長的創新發展行動委員會。省教育廳對我院創建工作高度重視,賈海明副廳長專程來學院調研,對我院前期創建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省教育廳先後撥付了900萬元項目獎勵資金和3000萬元項目建設資金,支持學院重點項目建設。一是重點建設省廳確定的建築工程技術、食品加工技術、機電一體化、裝潢藝術設計、物流管理等5個專業和學院確定的計算機網路、電子商務、數控技術等3個特色專業;二是重點推進數控技術和食品加工技術兩個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爭取了省、市職教集團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於設備購置;三是建設銀隆新能源二級學院和邯鄲知識產權學院。目前,我院與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聯合舉辦了知識產權學歷班,成立了全省首家政校合作的「邯鄲知識產權學院」,引進北京同輝等9家專利事務所入駐,正在籌建河北省(邯鄲)知識產權服務中心、河北省(邯鄲)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和中國專利行政執法審理廳。四是探索現代學徒制試點。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已被確立為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五是推進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整合我院省級技術轉移中心和邯鄲市物聯網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邯鄲市企業技術需求資料庫、邯鄲市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資料庫,建設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六是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與我市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安際衡先生達成合作意向,共建磁州窯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立9個教師工作室。七是開展創新創業課程。在市政府支持下,與東軟睿創簽訂了合作協議,市人社局每年支持資金30萬元,已開發創新創業課程8門,並舉辦了邯鄲市睿創杯創新創業大賽。 學院在省廳確定的重點項目基礎上,結合學院實際,自我加壓,開展了系列自主項目建設。一是啟動運動康復中心項目。二是注重校內實訓室建設。三是正在籌建邯鄲市建築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展示基地,正在組建邯鄲市建築行業校企合作聯盟。四是謀劃建設省級眾創空間。 「十三五」展望 緊緊圍繞邯鄲市「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精品鋼材、裝備製造、食品加工、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現代物流等六大產業,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厚德強技、知行合一、具備較強創新創業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主動適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優化升級和人才需求變化,不斷調整和優化專業布局結構。在專業設置與改革中,重點支持一批,謀劃新建一批,調整壓縮一批,力爭高新技術及應用型專業佔80%以上。重點打造食品加工技術、機電一體化、建築工程技術、裝潢藝術設計、物流管理、物聯網應用、電子商務、運動與康復、廣告設計、金融保險、會展策劃、市場營銷等強勢品牌專業,在人才培養、技術應用與研發、校企合作、社會培訓、創新創業等方面與地方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開展對口服務,提高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形成「一系一品」的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格局。
㈢ 藍哲工作室雕刻的怎麼樣
在翡翠行業里,算是比較不錯的吧。應該是三個大師吧,只認得一個高松峰。
㈣ 綠松石雕刻工作室蘇工怎麼樣聯系
這個挺好辦的
可以去蘇州那邊文玩,古玩市場多轉轉
隨便找人就可以問到了。
㈤ 琢藝軒玉雕工作室創始人是誰有好幾位大師都是誰啊他家東西怎麼樣
創始人是玉雕大師穆宇靜,是個女大師,在上海蘇州做得不錯的一個新出來的大師。
琢藝版軒的大師主權要是海派玉雕大師宋建東,師從崔磊,以男性人物作品見長。2014年上海寶協年度新人。穆宇靜,女,師從張敏濤、吳德升,擅長藏佛、人物和花鳥,作品以柔美見長,省級玉石雕刻大師,2014上海寶協年度新人。陳梓英,師從張敏濤、吳德升、宋建東等多位大師,作品以男性人物為主,也有一些山水作品,是個非常年輕的玉雕大師,與他夫人穆宇靜被稱為「神鵰俠侶」。
他家東西有一點比較好,工作室和大師親工的東西都是分開的,恩,大部分東西還是不錯的,但是中肯的說,在玉雕界算是後起之秀吧,跟老一輩的東西可能還是有差距,不過應該是個不錯的潛力股。
㈥ 杭州陳水琴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怎麼樣
杭州陳水琴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是1999-05-26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注冊成立的聯營,注冊地址位於上城區解放路77號。
杭州陳水琴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100716100234D,企業法人陳水琴,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杭州陳水琴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的經營范圍是:制綉。
通過愛企查查看杭州陳水琴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更多信息和資訊。
㈦ 於士榮玉雕工作室的雕工怎麼樣有收藏價值嗎求答
我看過他們工作室的作品,主要做的是觀音系列的,雕工是不錯的,畢竟他從事這個行業也有20年了。樓主說的「有收藏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