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怎麼看機器雕刻還是手工
『壹』 請大家看看是機雕還是手工以及年代玉是核桃不
應該是人公的
『貳』 如何區分機雕與手工橄欖核,和一些防
1、 手工一般是指雕刻師用雕刻刀、牙機等工具在橄欖核上雕刻,這里說一下牙機,有的人認為牙機屬於機雕,手刀才叫純手工。但是做玉雕的都用牙機,怎麼可能都用手刀,如果這樣說,玉雕都是機雕的了。而不用牙機雕刻的應該可以稱為純手刀雕刻。
2、 機雕指橄欖核在機床上依靠電腦程序進行雕刻,有的為了讓核雕不呆板,會後期用手刀進行修刀。(有的商家拿著機雕手修的橄欖核說你看這上面都是刀痕,這就能說明是手工的)。有刀痕的未必是手工,手工的也未必有刀痕。
怎麼區分機雕和手工的呢,我說下個人的經驗和見解:1、市面上大部分機雕橄欖核的尺寸較小,1.7到1.9的居多,近幾年也有用2.0到2.2的 甚至更大的。大的未必是手工,小的也未必是機雕。但是小尺寸的大多是機雕,少部分的是學徒工。這里的小尺寸指的是1.7左右的。橄欖核一般來說2.0以上和1.2以下的比較少,價格較高。而1.78尺寸的橄欖核原料較多,原料價格低,一般手工雕刻很少選用這個尺寸的,因為賣不上價格。而機雕賣的很便宜用大核成本也高,這是我說這種常見尺寸機雕的比較多,遇到這種尺寸的要謹慎。現在也有大尺寸的機雕(一般是精修的,但是很少自己說這個是機雕的)。
2通過款式題材來判斷。大部分機雕是傳統常見的題材,比如八大彌勒,八大財神,須派十八羅漢,寫實十八羅漢(甚至包括一些比較火的款式,比如李雙的十八羅漢),這些題材中機雕比較多。有一些新穎的你沒見過的題材這種大多是手工的。拿彌勒舉個例子,一般機雕的彌勒8個彌勒的動作比較接近,手裡拿個元寶、扇子、如意,但是他們的姿勢大同小異,臉上的表情也很接近,有的甚至一模一樣。說到表情這個是重點,很多機雕包括機雕手修可以通過這個來判斷。一般來說手工的東西很難做到一模一樣,即時是功力很深的人做出來的東西多少有點差別。而機雕卻能做到幾乎一模一樣,也可以說是歪的一模一樣。好比上學時學生抄作業,一道數學題其中一個步驟因為馬虎寫錯了,而抄作業的人剛好也是這錯了。核雕機雕一個道理,一個彌勒,嘴巴朝左歪了,所有嘴巴都朝左歪了,下巴朝右歪了,所有下巴都朝右歪了。眼睛眼線的弧度一模一樣等,如果遇到這樣的橄欖核手串,那麼基本可以斷定是機雕的了。
『叄』 怎樣識別手工雕刻與機器雕
一塊很普通的玉料,經過巧妙的俏色和創意雕刻後,最終玉器甚至會升值數十倍!
當然,現代的手工雕刻,也不是嚴格的傳統意義上的「手工」了,而是用高速馬達帶動高速旋轉的各種金剛鑽磨頭來切削玉料,但是如何切削,切削成什麼樣子,這可全憑雕刻者手上的功夫了,就像不管你用什麼畫筆,最終的圖畫還是決定於畫家自身的修養和功底,因此我們還是把人工來造型的工藝稱作手工雕刻。只是把傳統的碾玉砣變成了今天的金剛鑽磨頭,河邊的細沙換成了硬度更高的碳化硅磨料,從而讓切削變得更加快速和高效而已。注意,這也是從加工痕跡上來辨別古玉與現代玉器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畢竟很少有人願意用老工藝來琢磨玉器了,那效率太低。
下圖為手工雕刻的場景:玉器造型和線條雕刻師傅手工把握。
但是手工雕刻畢竟還是費時費力,更重要的,不是隨便一個人拿起金剛鑽就能雕刻出漂亮的玉件,就像不是隨便一個人拿起畫筆就能畫出美麗的圖畫一樣,大家注意就能看到,大量的玉器被粗劣加工後,只能淪為地攤貨色,這也是玉石資源被嚴重浪費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了節省昂貴的雕刻費用,還能製作出讓人喜歡的精美玉件,現在很多玉商已經開始採用超聲波雕刻工藝,在保證圖案效果的前提下,極大提高了雕刻效率。這種工藝是採用一個高碳鋼製作的精美模具,利用高硬度的碳化硅做解玉砂,通過機器帶動模具在玉料表面以超聲波的頻率來回振動摩擦,達到快速解玉和雕刻的目的,從而極大降低了玉雕的成本,也可以說,這類機器雕刻工藝實際上就是模造。
下圖:精美的高碳鋼玉雕模具
下圖:超聲波雕刻機器,流動的是碳化硅磨料
下圖:超聲波機器初步加工出來的玉件,經過切削拋光後即可上市。
既然是模造,就一定帶有模具的特色:所有模造的玉件上,掏的洞都是有坡度的,以便模具進出,雕件看起來很復雜,但是往往會有一個共同的平面,另外很少會有牛毛般纖細的刀工,那樣的模具太容易磨損了,也很少有刀痕上的崩口:隨著高速研磨的進行,磨料自身也快速磨損,粒度越來越細,切削力越來越低,也就不容易造成明顯的崩口。
先進的超聲波套模雕刻技術可以大量製作精美的雕刻作品,缺點也是「大量」而雷同,而且一般玉質也都選用價值不高的雜料(好料自然要手工精雕細刻,從而提高玉器的最終價值),使得最終的玉器價格能比較便宜,比如這塊料子,在白紙為背景時,已經可以隱隱看出料子裡面的黑點。當然在平常的自然光下,很難看到料子內部的情況,只是青黑油潤的一塊腰牌,如果不上手透光看的話,誰也無法看出料子的好壞,但是有經驗的朋友可以一眼看出是機器活兒,從而大致判斷出是量產的東西,價值一般不會太高。
話說回來,如果僅僅作為日常裝飾的話,這東西還是很不錯的,畢竟是一塊圖案精美的玉雕作品,而且很多人並不能從一瞥之間就能斷定玉器質料和檔次。何況這樣的高浮雕也需要一塊不小的料子呢。
順便說一句,機器活兒也有高下之分:一個高硬度的合金鋼模具,如果用來雕刻這樣的軟玉腰牌,最多出30個左右就得報廢,這是因為模具在使用碳化硅高硬度磨料加工過程中,自身也會迅速磨損,加工出來的成品圖案會依次從清晰變得模糊起來,對用戶來說,當然是越清晰的越好。如果大家注意,看看商店裡面量產的小觀音和佛掛件,就是那種幾十元或者一百多元的低檔飾品,會有很多圖案模糊不清的產品,就是商家捨不得報廢鋼模而出的廢品。從這個角度來說,下面這塊腰牌還算是精品了。
下圖:機器模具雕刻的腰牌 規格53*25 mm
再看看手工雕刻的玉件:
注意龍頭部分,機器雕刻為了脫模方便,所有凹進部分一定是下斜的平滑坡度,而手工雕刻則是根據造型需要,隨時進行掏挖的空洞,可以更加精確地表達造型特點,使得雕件更加生動細膩,而且各具特色,成為獨一無二的珍品,當然價格也是很高的:在一個平牌子上雕刻幾道簡筆的花草和圖案,都要幾百元,而精雕牌子,價格往往在千元以上,至於高浮雕的精工作品,價值就更高了。著名雕刻大師,甚至有5萬料子(當然是白玉籽料之類高檔貨色)10萬雕工的行情,一塊玉牌就是一輛轎車了!
『肆』 怎樣識別手工雕刻與機器雕刻
一塊很普通的玉料,經過巧妙的俏色和創意雕刻後,最終玉器甚至會升值數十倍!當然,現代的手工雕刻,也不是嚴格的傳統意義上的「手工」了,而是用高速馬達帶動高速旋轉的各種金剛鑽磨頭來切削玉料,但是如何切削,切削成什麼樣子,這可全靠雕刻者手上的功夫了,就像不管你用什麼畫筆,最終的圖畫還是決定於畫家自身的修養和功底,因此我們還是把靠人工來造型的工藝稱作手工雕刻。只是把傳統的碾玉砣變成了今天的金剛鑽磨頭,河邊的細沙換成了硬度更高的碳化硅磨料,從而讓切削變得更加快速和高效而已。注意,這也是從加工痕跡上來辨別古玉與現代玉器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畢竟很少有人願意用老工藝來琢磨玉器了,那效率太低,誰也受不了:體諒大家想快速發財的心情吧。下圖為手工雕刻的場景:玉器造型和線條全靠雕刻師傅手工把握。. .但是手工雕刻畢竟還是費時費力,更重要的,不是隨便一個人拿起金剛鑽就能雕刻出漂亮的玉件,就像不是隨便一個人拿起畫筆就能畫出美麗的圖畫一樣,大家注意就能看到,大量的玉器被粗劣加工後,只能淪為地攤貨色,這也是玉石資源被嚴重浪費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節省昂貴的雕刻費用,還能製作出讓人喜歡的精美玉件,現在很多玉商已經開始採用超聲波機器靠模雕刻工藝,在保證圖案效果的前提下,極大提高了雕刻效率。這種工藝是採用一個高碳鋼製作的精美模具,利用高硬度的碳化硅做解玉砂,通過機器帶動模具在玉料表面以超聲波的頻率來回振動摩擦,達到快速解玉和雕刻的目的,從而極大降低了玉雕的成本,也可以說,這類機器雕刻工藝實際上就是模造。下圖:精美的高碳鋼玉雕模具. .下圖:超聲波雕刻機器,流動的是碳化硅磨料。. .下圖:超聲波機器初步加工出來的玉件,經過切削拋光後即可上市。. .既然是模造,就一定帶有模具的特色:所有模造的玉件上,掏的洞都是有坡度的,以便模具進出,雕件看起來很復雜,但是往往會有一個共同的平面,另外很少會有牛毛般纖細的刀工,那樣的模具太容易磨損了,也很少有刀痕上的崩口:隨著高速研磨的進行,磨料自身也快速磨損,粒度越來越細,切削力越來越低,也就不容易造成明顯的崩口。先進的超聲波套模雕刻技術可以大量製作精美的雕刻作品,缺點也是「大量」而雷同,而且一般玉質也都選用價值不高的雜料(好料自然要手工精雕細刻,從而提高玉器的最終價值),使得最終的玉器價格能比較便宜,比如這塊料子,在白紙為背景時,已經可以隱隱看出料子裡面的黑點。當然在平常的自然光下,很難看到料子內部的情況,只是青黑油潤的一塊腰牌,如果不上手透光看的話,誰也無法看出料子的好壞,但是有經驗的朋友可以一眼看出是機器活兒,從而大致判斷出是量產的東西,價值一般不會太高。話說回來,如果僅僅作為日常裝飾的話,這東西還是很不錯的,畢竟是一塊圖案精美的玉雕作品,而且很多人並不能從一瞥之間就能斷定玉器質料和檔次。何況這樣的高浮雕也需要一塊不小的料子呢。順便說一句,機器活兒也有高下之分:一個高硬度的合金鋼模具,如果用來雕刻這樣的軟玉腰牌,最多出30個左右就得報廢,這是因為模具在使用碳化硅高硬度磨料加工過程中,自身也會迅速磨損,加工出來的成品圖案會依次從清晰變得模糊起來,對用戶來說,當然是越清晰的越好。如果大家注意,看看商店裡面量產的小觀音和佛掛件,就是那種幾十元或者一百多元的低檔飾品,會有很多圖案模糊不清的產品,就是商家捨不得報廢鋼模而出的廢品。從這個角度來說,下面這塊腰牌還算是精品了。下圖:機器模具雕刻的腰牌 規格53*25 mm再看看手工雕刻的玉件:注意龍頭部分,機器雕刻為了脫模方便,所有凹進部分一定是下斜的平滑坡度,而手工雕刻則是根據造型需要,隨時進行掏挖的空洞,可以更加精確地表達造型特點,使得雕件更加生動細膩,而且各具特色,成為獨一無二的珍品,當然價格也是很高的:在一個平牌子上雕刻幾道簡筆的花草和圖案,都要幾百元,而精雕牌子,價格往往在千元以上,至於高浮雕的精工作品,價值就更高了。著名雕刻大師,甚至有5萬料子(當然是白玉籽料之類高檔貨色)10萬雕工的行情,一塊玉牌就是一輛轎車了!所以,如果您比較注重雕工的話(好像是廢話:哪個玩玉的不注重雕工啊?!),一定要分清手工和機器雕刻的區別,其間的檔次和價格可是有天壤之別呢!
『伍』 怎樣區分橄欖核手串是機器雕刻的還是人工雕刻的
現在機器工藝完全取代了人工,肉眼分辨不出來的。現在的人工太貴了,如果人工費1天200元,1個手串你也不會買的。
『陸』 橄欖核怎麼看手工雕還是機雕
要鑒別手雕和機雕作品,需要一定的常識和經驗。
兩者的區別在於:
其一,手雕專作品明顯留屬有雕刻者的刀痕,而機雕作品由機器切削、打磨,往往比手雕作品顯得光滑;其二,手雕作品中的人物表情神態、五官刻畫、眉毛胡須以致皮膚肌理自然逼真,衣物的皺褶飄逸生動。動物、景物也是如此;而機雕作品無法表現這些細節部分,人物的刻畫顯得呆板僵硬,缺乏生氣;
第三,手工雕刻可以完成諸如核舟、松鼠葡萄等雕工特別精細的作品,而機器則無法進行如此細膩的雕刻。
(長盛欖庄)。
『柒』 核雕核如何分辨手工與機器
核雕手工與非手工,是隨著工業與科技的發展而變化,可以分為純手工、手工、機雕與機器工: 1、純手工:始於上個世紀,核雕剛剛起始,在工業還沒有發達的時候,做核全憑刻刀。 2、手工:隨著核雕產業的興起,90年代和二十一世紀,核雕藝人人才輩出,工藝日益精湛,題材也日益豐滿,不僅僅止於羅漢,在雕刻過程中開始使用小電動馬達,打掉大的塊面,節省時間的同時也能雕刻刻刀所不能企及的精細的微小地方。最典型的代表:秋人。秋人的技藝是核雕業內公認的,他的作品出神入畫,但是如果只用刻刀根本無法完成。 3.機雕:隨著行業的發展,在北方也逐漸興盛起核雕熱,一些地方出現了量產機雕,機器在劣質的核料上雕刻,可謂是一氣呵成,中間不動用任何刻刀。日均完成幾百顆,也使核雕這一藝術作品降為10塊錢起步。 4.機器工: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3D掃描三維立體雕刻技術日漸成熟。一些人就把這一技術運用到核雕這一傳統技藝中來,採用掃描的手法,將圖案輸入電腦,再經機器復制雕刻成核雕成品,這樣的成品效果遠勝於北方機雕,甚至超過了手工。但是由於其工業復制性決定數量大大超過手工,所以決定其價值不高收藏性低。現在一些人將這樣的成品通過刻刀手工修飾,使其帶有迷惑性。但是經常把玩的資深玩家,就其題材和做工還是可以分辨的
『捌』 怎樣區別手工核桃和機器清洗核桃
手工清洗的核桃有一層黑皮,不好看,機器清洗的核桃因為加過清洗劑,比較干凈
『玖』 橄欖核怎麼分機雕還是手工雕呀!詳細點,我是新手
機器雕的很差,一般的機雕都是平面雕刻,雕刻人物死板,真正的南工和蘇工是沒有用機器雕的,只有北工中的低檔品才是機器雕刻,雕工非常差,基本和精雕的不能比.
還有一些是機器的圖或字印上去的,字體非常生硬,跟印刷體一樣.
多看看精品,多比較,就能一目瞭然.
隨著時代的進步,近年來核雕工具和技術不斷的發展。核雕的工具從簡單的刀具製作,向半機械化,和機械化轉變。
這對於急切求購核雕的愛好者而言,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機械的輔助從某種程度上,加快了核雕的製作流程,從而減少了愛好者等待的時間;對於藝術家或者製作者而言,節省了一定的體力和時間,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放在構思創作上。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了一定的弊端。譬如某些雕刻家,為了批量的生產,獲得較大利潤,忽視了質量,導致了質量的下降。更甚者,直接代工,掛名。利用名家的名氣,以次充好,把垃圾賣天價,坑害消費者。
今年的全自動核雕機大量面世,又引發了新的恐慌,快速,批量的生產,隨時可以復制的「精品」或許並不是消費者所害怕的。大家害怕的還是:機器批量生產的核雕,冒充手工。高價銷售,欺騙消費者。導致了對浮雕的恐慌。玩家甚至說:遠離浮雕,珍惜生命。
有些人講「我做機雕,我也可以不批量生產,同樣是藝術品。」這個本人不反對,就像生孩子,生一個孩子是人,你生十個孩子,還是人,生一千個孩子,不能說,這孩子就不是人了。但是從優生優育的角度講,還是生一個的質量比較好。生了一千個,難免有缺胳膊斷腿,腦殘痴呆的。
現在人為什麼不值錢了,還不是人口太多了。沒看見電視上常講:XX為了兩萬塊錢,賣腎被騙,結果一分錢沒拿到。
消費者,最害怕的是,機雕可以隨時就把孩子生產出來了,不用懷胎十個月。一旦機器有了這個能力,就好像現在的克隆技術,(克隆也是需要懷胎的!)拿我自己舉例。今天大家看,還是一個大牛,明天大家一覺醒來,可能大牛漫天飛,大牛滿地跑了。掃大街,掃廁所,開出租,賣煎餅的,甚至電視上播的全是大牛,那大家什麼感覺。肯定吐了,甚至聽到大牛這倆字就吐了。
話說回來,敢批量生產,一定是銷路暢通的。說不定北京,天津,等全國的市場上都能找到。
核雕的技術隨著時代的進步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然而傳統手工藝,一旦發展的過了頭,就應該另分出來。否則的話,就一片混亂,這也是目前核雕市場的一大漏洞,缺少有力的監管,缺少鑒別鑒賞能力,缺少引導。
機雕本身沒有錯,錯在某些人用他去殺人,宰人。就像刀不是凶器,人才是。人有了殺機。不到刀也可以殺人。某些人有了宰人的想法,不用機雕也可以宰你。
最後期待,傳統手工藝繼續的傳承下去,手工的魅力是無法替代的。也希望機雕得到正確的發展,真正為玩家謀福利。
建議多上一些論壇看看,例如文玩天下,裡面有關於橄欖核雕的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