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板雕刻粉塵多少目
『壹』 各位大俠誰知道實木傢具的打磨程序!都用多少目砂紙打磨先用多少目的砂紙夠用多少目砂紙!!
打磨的方法分為干打磨、濕打磨和機械打磨三種。
1、干打磨:採用砂紙進行打磨。適回用於硬而脆的漆種的打答磨,其缺點是操作過程中將產生很多粉塵,影響環境衛生,一般從粗砂紙開始打磨,隨著效果的平滑,逐步像細砂紙過渡。首先使用100#砂紙打磨,打磨好後,再改用240#砂紙,然後改為360#砂紙。如果要求較高,最後再改用600#砂紙。如果傢具表面原本較光滑,可以省略100#砂紙的使用,直接使用240#砂紙打磨。
2、濕打磨:用水砂紙蘸水或肥皂水打磨。水磨能減少磨痕,提高塗層的平滑度,並且省砂紙、省力。但水磨後應注意噴塗下層油漆時,一是要等水磨層完全乾透後才能塗下層油漆,否則漆層很容易泛白。另吸水性很強的底材也不宜水磨。
3、機械打磨:大面積施工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採用機械打磨方法,如電動打磨機(圓盤式、振動式)。
『貳』 粉塵1萬2千目是什麼意思
粉塵粒徑大小,所謂「目」就是1英寸(25.4mm)長的篩網內的篩孔數,12500目約等於1微米
『叄』 窗戶過濾網紗密度多少合適多少目的或者幾乘幾密度能過濾粉塵,又不影響空氣流通的
窗戶如果不影響空氣流通的話!裝的紗網根本起不了多大的防塵作用
『肆』 本人在門板廠工作想學習門板的雕刻去哪
我弟今年22歲,他復18歲初中沒制畢業便輟學了,在社會上打工瞎混了一年,他19歲那年,和家人商量想學一門手藝,所以在泰山翰林雕刻學校學了雕刻,就這樣跟著一個師傅學了五個月,終於可以獨自操作,現在在北京的雕廠里成了業務骨幹他22歲,也就是今年終於算是穩定下來,一個月月薪8000,這薪水,很多大學畢業生都難達到。不過這里給個建議,樓主選擇手藝或行業盡量選擇自己喜歡的,這很重要。。在此基礎上,能多學就多學點,行業相關的多學點,技多不壓身。
『伍』 我是做雕刻的,經常要磨刀,會產生很多金屬粉塵,不知道吸入太多粉塵對身體會有什麼傷害
會的,會影響腸道對營養的吸收,如果合金中含有重金屬,會導致重金屬中毒.
『陸』 有雕刻櫥櫃門的師傅么,有幾個門板不知道怎麼搞。求指點
你這門板工抄藝不一樣,有的是套嵌第一張,有的是模壓最後一張,有的是實木做漆第三張,百葉的哪個也是兩部分粘在一起的。
櫃體一般是顆粒板(俗稱刨花板),門板有的是顆粒板(雙飾面)有的是密度板(模壓)有的是實木烤漆。
模壓的就是雕刻圖案後除塵吸塑覆膜。
圖中白色直角雕刻出來就是這個樣子,然後做漆,看上去像實木的。第二個就是雕刻機雕完了吸塑上去的,自然就有角了。
『柒』 用雕刻機雕刻木門粉塵大嗎,容易得粉塵病嗎
用雕刻機雕刻木門,要看雕刻材料。如果材料是密度板,粉塵就很多,如果是實木就無關緊要。
『捌』 請問誰知道目前粉塵排放的標準是多少
北京市廢氣排放標准(試行) (1984年3月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頒布 1984年5月1日實施) 本標準是為控制廢氣排放,防治大氣污染,保護人民健康而制定。 本標准適用於北京地區向大氣環境排放的爐窯煙塵、工業粉塵和工業廢氣。 按本標准煙囪(排氣筒)高度所規定的排放量(濃度、黑度),均系最大容許排放量(濃度、黑度)。如煙囪(排氣筒)實際高度與本標准規定的高度不對應時,其排放量(濃度)按煙囪(排氣筒)實際高度計算。 在煙囪(排氣筒)周圍半徑200M的距離內有居住的建築物時,其高度一般應高出最高建築物3M以上。 1爐窯煙塵 1.1本標准所稱爐窯煙塵,系指生產用鍋爐、採暖用鍋爐、生活用鍋爐、工業窯爐、電站鍋爐、煉鋼爐和茶爐、大灶等排入大氣環境的煙塵。 1.2生產用鍋爐、採暖用鍋爐、生活用鍋爐、工業;窯爐排放的煙塵,按區域應符合表1規定的標准. 表1 區域類別 適用地區 標准值 排放濃度 ( mg/m3) 林格曼黑度 (級) 1 自然保護區、風景游覽區、療養地、名勝古 跡、重要建築周圍其他特定地區 200 1 2 市區 郊區城鎮 400 1 3 其他地區 600 2 1.3生產用、採暖用、生活用鍋爐煙囪高度,按總額定出力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鍋爐總額定出力 ( t/h或相當於t/h) <1 1~<2 2~<6 6~<10 10~<20 20~<35 煙囪最低高度 20 25 30 35 40 45 1.4在煤礦區的非居住區、生產用、採暖用、生活用鍋爐,燃用熱值1.256×104J/KG以下的燃料,煙塵排放濃度可放寬至2000MG/M3。 1.5電站鍋爐排放的煙塵,按煙囪高度應符合表3規定的標准。 適用范圍 煙囪高度(m) 排放總量(KG/H) 新建電站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550 1050 1600 2100 2600 3100 3600 現有電站 45 60 80 100 120 560 1100 2100 3200 4200 注:電站鍋爐排放的煙塵,其"排放總量"系指全電站煙塵排放量的總和.多支煙囪的排放總量按平均高度的一支煙囪計算. 1.6煉鋼爐排放的煙塵,按爐體容量應符合表4規定的標准。 1.7茶爐、大灶煙囪排放濃度為400MG/M3,林格曼黑度為2級。 2工業粉塵 2.1本標准所稱工業粉塵,系指工礦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排入大氣環境的粉塵。 表4 適用范圍 爐體容量(t) 排放濃度(mg/m3) 煉鋼轉爐 =<12 >12 200 150 煉鋼電爐 150 2.2工礦企業排放的各種粉塵,安排氣筒高度應符合表5規定的標准。 表5 有害物質名稱 排氣筒高度(M) 排放濃度(mg/m3) 水泥粉塵、煤塵及其他一般性粉塵 30 200 石棉、玻璃棉、礦渣棉、鋁化物粉塵及含10%以上游離二氧化硅的其他粉塵等 30 50 3工業廢氣 3.1本標准所稱工業廢氣,系指工礦企業在生產工程中排入大氣環境的廢氣。 3.2工礦企業排放的各種廢氣,按排氣筒高度應符合表6規定的標准。 表6 有害物質名稱 適用范圍 排氣筒高度(M) 排放量(KG/H) 排放濃度(mg/m3) 二氧化硫 新建電站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550 1050 1600 2100 2600 3100 3600 現有電站 45 60 80 100 120 560 1100 2100 3200 4200 其他排放源 20 30 40 60 80 100 15 30 50 90 140 220 硫化氫 一切排放源 20 30 40 60 0.8 1.4 2.2 4.5 二硫化碳 一切排放源 20 30 40 60 3.2 6.5 8.6 18.0 氟化物(以F計) 一切排放源 30 40 60 1.1 1.7 3.4 氮氧化物(以NO2計) 一切排放源 20 30 40 60 8.7 15.0 23.0 50.0 氯氣 一切排放源 20 30 40 60 2.6 4.5 7.5 14.0 氯化氫 一切排放源 20 30 40 60 1.3 2.2 3.7 7.0 鈹化物(以Be計) 一切排放源 45 0.01 汞 一切排放源 30 0.01 硫酸(霧) 一切排放源 45 30 45 0.02 200 400 鉛 一切排放源 20 30 40 60 80 100 0.5 1.0 2.0 8.0 18.0 30.0 一氧化碳 一切排放源 30 40 60 80 120 200 465 850 苯(甲苯、二甲苯) 一切排放源 20 100 註:電站排放的二氧化硫,其「排放量」系指全電站二氧化硫排放的總和。多支排放筒的排放量按平均高度的一支排氣筒計算。 4標準的實施 4.1執行本標準的監測分析方法,按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確定的方法為准。 4.2生產用、採暖用、生活用鍋爐,運行時間在三年以內的,應在額定出力的情況下測試;運行時間在三年以上的,應在額定出力85%以上的情況下測試。其過量空氣系數應換算為:a=1.8。 4.3本標准由各級環境保護部門監督實施。 4.4本標准已列或未列項目,由北京市環境保護局負責修訂或補充,並進行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的解釋。
『玖』 最細的砂紙是多少目
最細的砂紙是5000#
目前國內3000以上的砂紙較少,細磨的一般為: 800,100,1200,1500,2000,2500 。
2000的比較常見。
(9)門板雕刻粉塵多少目擴展閱讀
砂紙分類:
1、海綿砂紙:
適合打磨圓滑部分,各種材料均可。海綿砂紙砂磨工藝具有生產效率高、被加工表面質量好、生產成本低等特點,因此在傢具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傢具產品的最終表面質量與砂磨工藝有著密切的關系。 海綿砂紙是砂磨工藝的主要工具。
2、干磨砂紙:
干磨砂紙以合成樹脂為粘結劑將碳化硅磨料粘接在乳膠之上,並塗以抗靜電的塗層製成高檔產品,具有防堵塞、防靜電、柔軟性好,耐磨度高等優點。 多種細度可供選擇,適於打磨金屬表面,膩子和塗層。
干磨砂紙一般選用特製牛皮紙和乳膠紙,選用天然和合成樹脂作粘結劑,經過先進的高靜電植砂工藝製造而成,此產品磨削效率高,不易粘屑等特點,適用於干磨。廣泛應用於傢具、裝修等行業,特別是粗磨。
3、水磨砂紙:
又稱耐水砂紙或水砂紙,是因為在使用時可以浸水打磨或在水中打磨而得名,耐水砂紙是以耐水紙或經處理而耐水的紙為基體,以油漆或樹脂為粘結劑,將剛玉或碳化硅磨料牢固地粘在基體上而製成的一種磨具,其形狀有頁狀和卷狀兩種。
按照磨料分可分為:棕剛玉砂紙;白剛玉砂紙;碳化硅砂紙;鋯剛玉砂紙等。按照粘結劑可分為:普通粘結劑砂紙;樹脂粘結劑砂紙。[2]
水磨砂紙質感比較細,水磨砂紙適合打磨一些紋理較細膩的東西,而且適合後加工;水磨砂紙它的砂粒之間的間隙較小,磨出的碎末也較小,和水一起使用時碎末就會隨水流出,所以要和水一起使用,如果拿水砂紙干磨的話碎末就會留在砂粒的間隙中,使砂紙表面變光從而達不到它本有的效果。
而干砂紙就沒那麼麻煩,它的沙粒之間的間隙較大磨出來的碎末也較大它在磨的過程中由於間隙大的原因碎末會掉下來,所以它不需要和水一起使用。
其特點是:
(1)採用聯動線生產,效率較高;
(2)由於耐水砂紙採用清漆作粘結劑,所以乾燥時間較長,其乾燥方式一般採用懸掛式乾燥;
(3)耐水砂紙一般粒度較細,我國水砂紙的粒度是從P80開始,細粒度與金相砂紙的粒芳銜接。
(4)耐水砂紙一般在含水條件下進行打磨作業,所以粉塵較少,勞動條件好。
4、無塵網砂紙:
在使用無塵網砂打磨,可以將有害微粒由於飄逸所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而2013年,不管是砂碟還是砂條,Mirka無塵網砂都有豐富的粒度范圍供你選擇,以滿足不同打磨作業的需求。不論是汽車,遊艇,工程建築以至飛機製造,無塵網砂都是你最佳的選擇。除此之外,P80到P1000的粒度范圍可以保證你全部無塵打磨作業一次實現。
與傳統打磨材料對比,沒有堵塞,這個特性極大的延長了Abranet產品的使用壽命;極少的結塊,高效的吸塵從根本上解決了結塊的產生;極高的效率,極大的減少砂碟的更換頻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使用無塵網砂打磨,可以將有害微粒由於飄逸所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而2013年,不管是砂碟還是砂條,Mirka無塵網砂都有豐富的粒度范圍供你選擇,以滿足不同打磨作業的需求。不論是汽車,遊艇,工程建築以至飛機製造,無塵網砂都是你最佳的選擇。除此之外,P80到P1000的粒度范圍可以保證你全部無塵打磨作業一次實現。
與傳統打磨材料對比,沒有堵塞,這個特性極大的延長了Abranet產品的使用壽命;極少的結塊,高效的吸塵從根本上解決了結塊的產生;極高的效率,極大的減少砂碟的更換頻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拾』 國家粉塵表準是多少
國家標准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本標准適用於區分工人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的大小,是勞動保護科學管理的依據。本標准不適於放射性粉塵及引起化學中毒危害性粉塵。
1 基本定義
1.1 生產性粉塵
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能較長時間浮游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
1.2 接觸生產性粉塵的作業
工人在有生產性粉塵的工作地點,從事生產運動的作業。
1.3 工作地點
工人為觀察、操作和管理生產過程而經常或定時停留的地方。
1.4 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
生產性粉塵中含有結晶型游離二氧化硅的質量百分比。
1.5 接塵時間
在一個工作日內實際接塵作業時間。
1.6 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
系指工人在一個工作日的接塵時間內吸入含有生產性粉塵的空氣總體積。
1.7 生產性粉塵最高容許濃度
系指TJ36—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中表4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值。
1.8 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
在工作地點測定空氣中粉塵濃度超過該種生產性粉塵的最高容許濃度的倍數。每個采樣點的樣品數不得少於五份,取其超標倍數的算術均值表示。
關聯資料:部委規章共1部
2 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2.1 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共分為五級:
0級 Ⅲ級危害
Ⅰ級危害 Ⅵ級危害
Ⅱ級危害
2.2 本標准將石棉塵屬於具有人體致癌性粉塵,列入本標准中游離二氧化硅70%類。
2.3 根據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以及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三項指標,按下表劃分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表
----------------------------------------------
生產粉塵中游離二|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 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
| |--------------------------
氧 化 硅 含量|氣量(升/日、人)| 0 |-1|-2|-4|-8|-16|-32|-64
---------|---------|--│--|--|--│--|---|---|---
| -4000 | │ | | │ | | |
|---------|--│--|--|--│--|---|---|---
≤10% | -6000 | │ | | │ | | |
|---------|--│-----|-----|-------|---
| >6000 | 0 │ Ⅰ │ Ⅱ | Ⅲ | Ⅳ
---------|---------|--│-----│-----|---|---|---
| -4000 | │ | │ | | | |
|---------|--│--|--│--|--|---|---|---
>10~40% | -6000 | │ | │ | | | |
|---------|--│--|--│--|--|---|---|---
| >6000 | │ | │ | | | |
---------|---------|--│--|--│--|--|---|---|---
| -4000 | │ | | | | | |
|---------|--│--|--|--|--|---|---|---
>40~70% | -6000 | │ | | | | | |
|---------|--│--|--|--|--|---|---|---
| >6000 | │ | | | | | |
---------|---------|--│--|--|--|--|---|---|---
| -4000 | │ | | | | | |
|---------|--│--|--|--|--|---|---|---
>70% | -6000 | │ | | | | | |
|---------|--│--|--|--|--|---|---|---
| >6000 | │ | | | | | |
----------------------------------------------
附 錄 A
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法(補充件)
A.1測定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采樣方法應採集工人經常工作地點呼吸帶附近的浮游塵或沉積塵樣品。工廠收集連續三天的粉塵樣品,混勻後進行測定。礦山應選擇在開采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地點采樣,同一種性質的粉塵樣品不少於3份。
A.2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法
A.2.1分析步驟
准確稱取0.1-0.2g生產性粉塵樣品,放入錐形燒瓶中。如為炭素類或有機類粉塵樣品,應在800-900℃下完全灰化後進行分析。如為硫化礦物,應先加數毫克結晶硝酸銨於錐形瓶中,然後加入焦磷酸15ml,迅速加熱到245-250℃,保持15min後冷卻到40-50℃,在冷卻過程中,加50-80℃蒸餾水稀釋到40-50ml。稀釋時,一面加水,一面用力攪拌混勻,然後,加水稀至150-200ml。用無灰濾紙過濾,並用0.1N鹽酸洗滌沉渣,再用熱蒸餾水洗至無酸性反應為止。最後,將帶有沉渣的濾紙,放入恆重的瓷坩堝中,在80℃的烘箱中烘乾,低溫炭化後,再放入800-900℃高溫爐中灼燒30min,然後,放入乾燥器中冷卻一小時,稱至恆重。
A.2.2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計演算法
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按(1)式計算
M2-M1
sio2(F)=———×100..................(1)
G
式中:sio2(F)——游離二氧化硅含量,%;
M1——坩堝質量,g;
M2——坩堝加沉渣質量,g;
G——生產性粉塵樣品質量,g。
A.2.3.粉塵中含有難溶雜質的處理
A.2.3.1當生產性粉塵樣品中有難以被焦磷酸溶解的雜質時(如碳化硅、綠柱石等),需將焦磷處理後的樣品沉渣放入鉑坩堝中,加入1∶1硫酸數滴,使沉渣濕潤,然後加入40%氫氟酸5-10ml,稍加熱使沉渣中游離二氧化硅溶解,繼續加熱蒸發至不冒白煙為止。於900℃高溫下燒灼,稱至恆重。
A.2.3.2處理雜質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計演算法處理雜質後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按(2)式計算
M2-M3
sio2(F)=———×100..................(2)
G
式中:M2——坩堝加沉渣質量,g;
M3——經氫氫氟酸處理後坩堝加殘渣質量,g;
sio2—游離二氧化硅含量,%。
A.3本法為基本方法。如採用X線衍射測定法或紅外光譜測定法等須與本法進行核對。
附 錄 B
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的測定法
(補充件)
B.1工人接塵時間的確定
在生產任務正常情況下,每一接塵工種選擇不少於2名有代表性的工人,按表B1的格式(略)記錄自上班開始至下班為止,整個工作日從事各種勞動與工中休息的時間,並分別註明接塵情況。每個測定對象應連續記錄3天,取3天的平均值,分別表示該工種的工人在一個工作日內的總接塵累計時間、各種作業勞動的接塵累計時間及休息的接塵累計時間。
B.2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測定
根據表B1的記錄,將各種接塵勞動時間與接塵休息時間加以歸類(近似的活動歸為一類),然後,分別採集工人在接塵休息時間和從事各種接塵勞動狀態時的呼出氣,測量該氣體體積,求出接塵休息和各種接塵勞動時的呼氣量值,並換算成標准狀態下乾燥氣體體積值。然後按表B2(略),再換算成每分鍾呼氣量〔標准狀態呼氣量,L/采氣時間,min〕最後將各種接塵勞動時及接塵休息時的每分鍾呼氣量分別乘以相應的各種接塵勞動的累計時間和接塵休息的累計時間,其總和即為一個工作日內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L/日,人)
附加說明:
本標准由勞動人事部勞動保護局提出。
本標准由中國預防醫學中心衛生研究所主編。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 程玉海 符紹昌 鄒昌琪
朱惠蘭 王肇滇 薛家耀
附:
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標准編制說明
研製本標準的任務是於1981年由勞動人事部勞動保護局提出的,其目的在於加強對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工人的勞動保護工作,為勞動保護科學管理提供依據。由中國預防醫學中心衛生研究所承擔,與江西工業衛生研究所和江蘇省蘇州市衛生防疫站協作共同完成的。
1.制定本標準的依據
1.1關於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標准,國際上尚未見有報導。國外涉及這一領域的工作,主要分為二方面:一是制定生產性粉塵容許濃度標准。迄今,美國公布的有20項,蘇聯的有71項,日本的有34項。我國公布的有9項。其中,各國都重視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以此確定含矽粉塵的容許濃度。如美、日等國採用公式計算確定。蘇聯將其劃分為四級。二是制定管理法規:如日本的「塵肺法」,主要是從醫療保健上劃分為四級管理。將健康接塵工人列為第一級管理,塵肺患者按病情嚴重程度及肺功能損傷狀況劃分為第二至第四級管理。歐美等國有塵肺者的患職業病賠償規定。綜上所述,僅僅利用單一的生產性粉塵容許濃度作為判斷其危害程度大小,並不能准確反映我國各種類型廠、礦企業中接塵工人的實際危害程度。
1.2本分級標准與衛生標准有所區別,但有一定聯系。衛生標准僅為生產場所空氣中生產性粉塵最高容許濃度,工人在這樣的濃度下工作,不會引起致病性損害,在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和工業企業設計時使用。本分級標準是為了加強勞動保護科學管理時使用。鑒於目前我國相當多的廠礦企業,至今尚未能達到生產性粉塵衛生標准,因此,採用幾項主要危害指標,綜合起來進行分級,以便將不同危害程度的生產性粉塵作業,分出輕重緩急,區別對待,採取相應的勞動保護措施和其它政策性措施,使其逐步減輕職業危害,以便最終達到生產性粉塵最高容許濃度。
2.制定過程
2.1本標準的制定系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積累的現場和實驗室資料以及有關國外參考資料,又利用了1976年全國塵肺普查資料等為依據,進行了現場 調查和實檢室的動物實檢研究,為制定本分級標准提供了大量數據。
據1979年全國塵肺普查統計資料,全國企業接塵作業約有一千萬餘人,主要分布於煤炭系統,冶金系統、機械繫統、建材系統及化工系統等。以接觸矽塵作業工人占絕大多數,其次為硅酸鹽類粉塵及金屬性粉塵等,有機性粉塵相對較少。生產方式種類繁多,有的為現代化機械化生產,有的使用原始手工方式生產。各廠礦企業的綜合性防塵設備、維護管理執行情況以及工人的勞動強度等差異懸殊,即使是接觸同一性質的粉塵,其實際危害程度,往往差異較大。因此,本分級標准應適合於我國國情,既要能正確地表明生產性粉塵危害性質,同時也反映出工人實際接觸塵量的大小,而且此分級標准和測定方法應簡便易行,便於安全技術部門及衛生基層單位掌握和推廣使用。
2.2針對生產性粉塵主要危害因素,我們進行了幾項專題研究工作,即「測定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采樣方法的研究」、「粉塵作業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的研究」以及「不同種類粉塵對大鼠肺致纖維化作用實驗研究」。此外,還搜集了全國部分省市和有代表性的廠礦企業近三年來生產性粉塵濃度的資料,並進行了統計分析。
2.3通過大量的現場調查和實驗研究結果,我們擬訂出「生產性作業粉塵危害程度分級標准」及其「編制說明」寄往全國64個單位徵求意見,其中包括冶金,,煤炭、機械、建材、鐵道、交通、紡織、航空、船舶、兵器、輕工、軍工及部分省市勞動局及衛生部門。收到各單位的復共函30件。總的反映是:制定該危害程度分級標準是十分必要的,對加強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工人的勞動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該標准既考慮到正確地表明生產性粉塵危害性質,同時也反映出工人實際接塵量的大小,測定方法簡便易行。此外,對該標准中使用生產性粉塵最高容許濃度指標和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指標,兩者合並一起使用,在執行中易引起混亂,建議修改業為一項指標。同時,針對該標准有些條文,提出文字修改意見。
2.4綜合各單位的意見,我們寫出「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標准修改意見匯總處理表」並重新修訂了標准討論稿。於1985年8月7日至9日。在北京由勞動人事部勞動保護局主持召開「生產性粉塵危害程度分級國家標准審定會」審定通過。
3.指標選擇的理論依據
本分級標准採用生產性粉塵對人體危害程度的定性和定量二種指標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欲確定某種生產性粉塵的評級標准,首先應確定其危害程度的定性指標,即生產性分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其次,再評定危害程度的定量指標,即人工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及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
本標准主要是以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後可引起肺臟致纖維化作用為主要病變而進行分級的,同時也重視粉塵有無致癌性,至於生產性粉塵溶解度、致敏作用引起的危害,僅作為參考因素,不再另設立其它危害指標,以便於推廣使用。
3.1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
全國接觸粉塵作業的工人中約有90%以上是接觸矽塵的。而且在全部塵肺病人中,約有95%以上是矽肺的病人,可見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高低對矽肺的發生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按我國實際情況,將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分為四類:即等於或小於10%游離二氧化硅粉塵;含量大於10%至40%的二氧化硅粉塵;含量大於40%至70%游離二氧化硅粉塵以及大於70%游離二氧化硅粉塵。
鑒於嚴重危害機體的是浮游於空氣中可吸入性粉塵,因此,分析游離二氧化硅的樣品收集在工人工作地點呼吸帶附近的浮游塵或沉積塵樣品,而不是取自原料塵或成品塵,因為這兩者之間的測定結果往往有很大的差異。通過對幾個礦山採集的浮游塵、沉積塵及原料塵樣品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原料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遠比浮塵及沉積塵為高,有明顯差異而沉積塵的含量與浮游塵接近,見表1。本標准確定以採取浮游塵樣品或沉積塵樣品進行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表2)。工廠應連續收集三天的粉塵樣品,混均後取平行樣品進行分析,以均值表示。礦山地質較為復雜,應與礦山地質技術部門協商選擇工人經常接觸的具有代表性的礦脈進行采樣,不同礦脈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差異懸殊。有的相差數倍,因此不能採取一個礦脈的樣品,而應在幾個主要礦脈中采樣。同粉塵樣品混勻後進行測定,取其均值表示。當生產粉塵有重大變化時,應再次重新取樣進行測定。測定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法是焦磷酸重量法。如採用X線衍射測定法或紅外光譜測定法等須與焦磷酸重量法進行核對。
3.2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
在接觸同一種性質的生產性粉塵行業中,由於工人所處的生產條件,勞動強度和接塵作業的持續時間差異懸殊,因而其實際吸入到肺內的粉塵量亦有所不同。單純依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並不能全面反映出工人實際接塵量的大小,考慮到我國生產方式的復雜情況,在進行危害分級標准時,將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作為一項定量指標。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既表示工人勞動強度的大小,又反映工人實際接塵作業時間。至於進入呼吸道內各種粉塵分散度的分布狀況、粉塵在呼吸道中阻留率以及機體清除功能等,雖是引起塵肺病不可忽視的因素,但這些測定較為復雜,不便於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評價勞動強度有大小。國內外一般採用能量消耗值。但是,這一指標在實際應用上,不能全面反映勞動生理負荷強度的大小,因此,衛生研究所等單位提出按勞動強度指數大小區分體力勞動強度,能較客觀的反映勞動時機體的生理負荷量,這一研究結果已被國家標准局採納實施。我們使用的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這一指標與勞動強度指數區別在於:其一是工人在一個工作班內實際接塵作業時間與勞動時間並不完全一致。如有的工種,在一個工作班內實際勞動時間率可達60%-70%,但實際接塵時間僅佔20%-30%,從生產性粉塵對機體危害程度來講,使用實際接塵作業時間比實際勞動時間更有實際意義;其二是直接採用肺總通氣量這一指標,可明顯反映吸入含塵空氣量的差異程度,並可減少耗氧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分析測定,更便於基層單位掌握和推廣使用。
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系表示一個工作日內實際接塵作業時間與其平均肺通氣乘積之總和,也就是表示接塵作業工人一個工作班內吸入含塵空氣的總體積。我們對全國115個接塵工種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工人接塵時間平均肺總通氣量為5278升/日.人(男工人為5472升/日.人,女工人為4159升/日.升)。我們將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劃分為3等,即1等為等於或小於4000升/日.人,共有25個工種,佔21.7%;2等為等於或小於6000升/日.人,共有56個工種,佔48.7%;三等為大於9000升/日.人,共有34個工種,佔29.6%。現將我國工礦企業115個工種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列於表3。在實施本標准時,按分級標准附錄B提供的測試方法進行實際測定。
3.3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
工作地點粉塵濃度愈高,對機體的危害性也愈大,可作為一項危害程度的定量指標,鑒於廠礦企業的粉塵濃度的實測值變異范圍很大,不便於表示,因此我們採用生產性粉塵濃度超過國家標准倍數的算數均值表示。按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劃分為幾個界線進行評級。具體的測塵方法按衛生主管部門統一制定的測塵規范執行。各廠礦企業在充分利用現有的通風防塵綜合措施後,將近一年不同時期測定的粉塵濃度,分別計算出超過該種生產性粉塵的最高容許濃度的倍數,取其超標倍數的算術均值表示。每個采樣點的樣品數不得少於5份。這一指標是我國目前基層衛生單位進行防塵效果檢查的常規方法,易於執行。根據我們收集81-83年期間的幾個省市的粉塵濃度資料表明:在24751個測塵樣品,達到國家衛生標準的佔41.6%,超過國家衛生標准10倍以上者佔25.1%,見表4。
本標准所使用的粉塵濃度均指重量濃度。有些粉塵如石綿纖維等,以數量濃度測定更有意義,但因粉塵計數濃度的測定方法,尚未正式公布,待以後予以增補。
3.4致癌性
生產性粉塵的致癌性日益受到重視。本標准主要依據國際腫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我國衛生主管部門公布的科學資料,將致癌物區分為人體致癌物、可疑人體致癌物、動物致癌物及無致癌物。凡具有人體致癌性粉塵,均列入Ⅳ級危害。本標准將石棉塵定為具有人體致癌性粉塵,列入本標准中游離二氧化硅>70%一類。其它種生產性粉塵的致癌物待今後衛生主管部門正式公布後,再作增補。
4.評級程序的確定
按上述主要危害因素的三項指標,綜合起來列出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表。該表的縱座標有兩項,即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及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該表的橫座標為生產性粉塵度超標倍數。根據以往工作經驗。我們將這三項指標確為不定同參數,即將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為≤10%的規定其參數為1,而<10%-40%的為2.5,>40%-70%的為5,>70%的為7.5。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為-4000升/日.人的規定其參數為1,-6000升/日.人的參數為1.5,>6000升/日.人的參數為2。此外,將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值作為該項的參數。這樣將此三項指標各自的參數乘積所得的指數填入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分級表的相應欄內。按指數大小,將生產性粉塵危害程度劃分為五級。凡指數為0者,規定為0級;其指數為≤7.5者規定為1級危害;其指數為7.5-22.5者定為Ⅱ級危害;其指數22.5-90者定為Ⅲ級危害;其指數>90者定為Ⅳ級危害。按上述規定的指數。劃分出分級表中的危害級別。
我們在一個地區按生產性粉塵危害程度分級標准進行了現場驗證。通過對隨機選擇的71個工種的調查結果表明:0級的有1個工種,佔1.4%;Ⅰ級危害的有6個工種,佔8.5%;Ⅱ級危害的有13個工種,佔18.3%,Ⅲ級危害的有29個工種,佔40.8%;Ⅳ級危害有22個工種,佔30.9%。
5.存在問題
鑒於我國廠礦企業的生產方式種類繁多,工人接塵勞動強度以是防塵措施執行情況差異懸殊,因此,本標准在全國廠礦企業執行過程中,尚需不斷總結經驗,以便定期進行修訂!
發布日期:19860224
執行日期:19860224
——關於貫徹執行《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國家標準的通知(勞人護〔198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