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葫蘆如何雕刻成藝術品

葫蘆如何雕刻成藝術品

發布時間: 2021-02-06 12:35:43

① 怎樣將葫蘆DIY作成藝術品

分開成兩半,每邊做個碗,面上雕些花紋……

② 葫蘆怎麼做工藝品

要簡單的就是彩繪了,臨摹個山水畫或者牡丹之類的都挺好看

③ 葫蘆怎樣加工成工藝品

標題:肉類加工葫蘆

脫水肉類加工一般用瓠果有15-20天,25-30厘米高的果實大小,光用手指掐破嫩瓜皮,收獲後處理。

1)加工設備。葫蘆切割機:目前採用日本野生狀態號TK-3干瓢機,每公頃葫蘆切割機可以約1個單位,每個處理能力都在300-500公斤/小時。 3-5厘米,寬0.6-0.8厘米厚的處理限制。晾衣架:在田邊樹蔭下搭成有木製晾衣架,該機L.3米,高架L之間的距離,約5米長的貨架可靈活搭配的地形,為了方便操作即可。乾燥極選1.5-2米長的竹竿,每兩個組1,可以干30葫蘆。熏硫棚:土塊用磚或磚,屋頂流下了厚厚的塑料膜或布套。每個熏硫棚寬,長6米,高1.8米1.4米。熏硫棚多根據每公頃日處理量來確定一般需要採取兩個熏硫棚。

2)生產過程中。過程:去皮→切斷→乾燥→→烘乾翻曬轉硫熏熏硫→→→包裝分級選。處理程序:加工季節的葫蘆,從七月中旬到十月下旬結束,約90天左右,夏季氣溫高,空氣乾燥,乾燥時間短,秋季天氣的開始轉冷,乾燥時間比夏天l次延長。因此,必須有足夠的竹子進行備份。清晨開始切割,並保持切口葫蘆掛桿干,中途轉了2桿l避免葫蘆和竹子的附著力,結合位點很長一段時間,以緩解緊張,「下篇文章」(糖化)和低質量。經過差不多6個小時的乾燥,當皮膚皺紋棚葫蘆可以移動一次熏熏硫硫,之後棚外然後乾燥,轉向桿,修邊,後約3-4小時,輕微捲曲硫磺燃燒時,葫蘆(水含量20%),然後轉移到第二個棚熏硫。接到進廠直到第二天(或處理室)組織,分級和包裝。為了確保本產品,當大雨或暴雨,應停止工作,以防止變黃或沾有污物葫蘆的質量。硫磺熏製品:為了使葫蘆漂白消毒劑,以便用100克同量的需要兩次熏硫,硫量標准為每熏干冬瓜(800)10千克(乾重)的兩倍,但要避免過度硫磺熏。質量要求和檢驗包裝:脫水苦瓜要求色白,不準帶種子,帶果皮,有腫瘤切片,用青筋和斑點等,18%<0.4%含水量子酸含量,干葫蘆剝掉1產物的長度為200厘米,為100厘米2的產品30 cm 3以上的產品。應當組織對這些質量要求分級檢查,並與細胞核去除,有腫瘤的部分,有皮,有青筋,乾燥帶斑點,然後分級包裝干品,每公斤紮成捆,每片含15包(西北15千克),具有兩個層的聚乙烯塑料包裝,分層存儲袋緊緊密封可輸送。

B:

葫蘆加工

1,銘文傳熱

取1份濃硫酸,4份水潑慢慢的,不得倒置,用蘸有稀硫酸,書寫或繪畫毛筆,書寫的內容,如「恭喜發財」內容「生日快樂」等,從報紙,火柴盒上繪制。然後在煤油燈投烘烤,立刻呈現畫作來。溫度越高,顏色越深的筆跡,傳熱10說明印在葫蘆的圖片,然後用刷子沿著帶抽獎,烘和服務。

2,貼花加工

T01-14具有快乾膠水油脂漆,在商店出售,部分貼花化學品葫蘆(葫蘆匯駝背)刷一遍,貼花(如山水花鳥,龍的生日)陽性(印畫側)貼在噴漆區,按扁,20分鍾,然後取出貼花,印在上面貼葫蘆美麗的圖案。

3,開水色彩處理

鍋內,加少許膠水(木膠),待熔化,然後進入油漆(紅,橙),色彩深度由試驗確定。然後把葫蘆鍋,上下翻動用木棍使顏色均勻葫蘆撈起瀝干,並設置坐著干,然後擦拭的布,使光滑明亮,色彩鮮艷。

C:刻葫蘆,顧名思義,是指刻字刻葫蘆畫,使葫蘆藝術供人欣賞。
那麼,如何葫蘆葫蘆上面來樣加工來描繪呢?必須掌握一套烹飪,去皮,漂白,乾燥,賦色組成等程序葫蘆雕刻技術。最後確定屏幕想法的內容,根據葫蘆的結構和布局的大小,然後轉換為烙畫,油畫,雕塑和描繪,加工成各種葫蘆工藝品其他工藝刀

④ 葫蘆如何曬干做成工藝品

葫蘆被做成工藝品,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因為其外觀形狀的獨特之處,被人們作為藝術品,瞬間就提高了其整體的氣質,感覺層次都被提高了很多。
葫蘆其實是一種植物的果實,除了能夠使用之外,還經常被人們做成藝術品,能夠擺在家中當做擺設,提高整個房子的氣質。其實我們看到的乾巴巴的葫蘆藝術品,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種狀態的,它最開始也是一種瓜果,裡面也是有水分的跟果肉的,只不過是經過了一系列的過程才成為了藝術品。
想要將新鮮的葫蘆變成藝術品,晾曬是第一道技術。一般來說,新鮮摘下來的葫蘆是有一層外皮的,這一層外皮需要先去除掉,才能夠進行晾曬,在晾曬的過程中,需要將葫蘆懸掛在空中,也就是說用繩子將葫蘆吊著,不能夠放在一旁這樣曬著,因為如果葫蘆的某一部分依靠在某個地方的話,會因為接觸不到陽光而慢慢的腐爛,最後導致整個葫蘆爛掉,所以晾曬很關鍵,一般連續晾曬一個星期以上就可以進行藝術加工了。
藝術加工的話,就需要工藝師根據葫蘆的整體形狀以及自己所想像的藝術品的樣子,進行藝術加工,一般的加工工藝是直接在葫蘆上面圖畫,當然也有是以貼花的方式在葫蘆上加工,也有利用化學物品進行加工的。至於是採用哪一種,就需要看工藝師自己的安排了。

⑤ 如何雕刻木葫蘆

1、工具:圓刀、平刀、斜刀、玉婉刀、中鋼刀、三角刀、段面刀

2、技法。
葫蘆的雕刻是在汲取以往其他材質的雕刻技法的基礎上,結合了自身材質的特點和工藝要求,主要歸納為圓雕、浮雕和線刻三種表現形式。另外還有一些綜合運用各種表現形式的雕刻技法,如微刻、鏤雕等。

(1)圓雕:
所謂圓雕是指適於多角度欣賞的完全立體的雕刻作品。圓雕中還包括一種半圓雕,即雕刻出需要表現的主要部分,舍棄次要部分,形成一半是圓雕,而另一半隱藏成原物,也有的是用其他圖案、景物、平面等不同手段作襯底的一種雕刻形式。
實際上,不論是圓雕還是半圓雕,它們都是立體的、可多角度欣賞的、獨立的個體。作為葫蘆雕刻,多以藝術作品為主,不具有實用功能,或不以實用功能為主,因此圓雕葫蘆在葫蘆雕刻中很少見到,雖然有些個別葫蘆圖案只從單個圖案來看,有圓雕的影子,但放在整個葫蘆中看,由於不是獨立的「個體」,圖案是附著在葫蘆上的,因而,這種雕刻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圓雕,只能算作是半圓雕。
圓雕的製作,首先要有一個准確的設計方案,把葫蘆的各部分都盡可能地利用起來。設計要合理,有些可以打破常規,例如在利用顏色方面,就可以根據自己對大自然的認識理解,不必考慮諸如枝葉須用綠色來裝飾等。在雕刻用色上,絕不會有人責難用色不當。圓雕是比較難於掌握的雕刻技術,需要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提高。還應多看圖譜,多看各種葫蘆作品,拓展自己的思路。
製作一件雕刻作品,大致需要經過設計——選葫蘆——定型——細雕——磨光——上蠟等幾道工序才能完成。雕刻一個葫蘆首先要根據顏色的情況、設計確定要雕刻景物的布局,用墨線勾畫出輪廓,再用開鑿或雕刻機打去葫蘆,整理成所設計景物的雛形,然後用平鑿細細雕刻。要注意,用力要適當,用刀要准確。正確的姿勢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刀桿,無名指抵住雕件,左手拇指倚住刀鋌,保持刀鋌的穩定性,防止跑刀,劃傷別的部位。在雕刻精細的鏤空雕件時,應首先將外部紋飾刻好,再用雕刻機或手鑽把內部鑽通,最後用平鑿修整。鏤空件需要的特種刀具,要根據情況製作,以適應鏤空雕刻為准。

(2)浮雕:按照雕刻深度可分為高浮雕、淺浮雕、薄意三種。
高浮雕:又稱三面看。一般選用葫蘆為雕刻原料,如果前面部分有一層顏色反差分明的葫蘆,更為合適。利用前面葫蘆的顏色雕刻景物,後面顏色部分作為倚托。這種雕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得明快反差,也是最常採用的一種設計方式。高浮雕的各種景物的雕刻應盡可能地採用圓雕的技法,使雕刻的物體比例合適、構圖豐滿,側面和正面的比例合理。初學者往往只注意正面的構圖雕刻,忽視側面的圖景比例,這是應予注意避免的。
高浮雕的製作多見花卉、人物、動物。高浮雕是浮雕向圓雕過渡的階段,是葫蘆雕刻經常採用的技巧之一。在學習雕刻的過程中,要首先學習構思設計,前後左右都要照顧到,循序漸進,不能逞一時之快,大量剔除葫蘆,致使最後有些景物無法安排,不得不改變原設計。應該採用的步驟如下:先在葫蘆上畫圖,沿線用平鑿勾勒一遍,用刀剔除空白地方的葫蘆。經過一個小階段的剔除,墨線不清楚時,要停工審視,將不清之墨線補上,再繼續進行,邊剔除葫蘆,邊深入設計。達到預定深度後,將背景定型,然後將前景雕刻完成。要前後都照顧到,不能
只顧一方。雕刻時,要注意總體設計,留下空間要充分,防止因突現的瑕疵損害設計。待雕刻全部完成後,經封蠟處理,一件雕刻品就完成了。

淺浮雕:這是相對高浮雕比較而言,所刻的景物一般比較淺。所設計的畫面,要有中國民族性的裝飾效果,構圖要豐滿。常見的圖案有龍鳳、山水、花卉、歷史故事等。雕刻方式如下:根據葫蘆的具體情況,確定作品題材和構圖。在設計中盡可能地把缺陷根據情況設計成山崖、怪石等景物。盡量通過巧妙的設計,使成品雕件上基本找不到這些缺陷,或不明顯。
設計完成後,用鉛筆在葫蘆上細細勾畫。線條要准確,翻轉折疊的地方要交待清楚。設計定稿後,用平鑿的側尖沿線條勾勒一遍,刀鋒要向線條一側稍稍傾斜,目的是要保證線條的完整性。勾勒完畢,用小平鑿削剔線條間的空白部分,這個工作叫「清底」。清底時要照顧全局,使整個畫面基部深淺一致。待清底工作完成後,再將各線條按照設計意圖進行雕刻。對一些翻轉折疊的地方,要特別注意層次關系,力求交待清楚。雖然淺浮雕是薄層雕刻,而在結構上則要求富有主體感。初學者在線條和基礎平面接觸部,總是留有許多刀痕,這在行業中稱為「根不凈」。這種情況,只要用側弧形修光刀細致耐心地沿線條刮削,就可以消除干凈了。


高浮雕和淺浮雕,是葫蘆雕刻中的基本技法,是常見的表現形式。所以初學者應首先熟練掌握這兩種技法,以便向更高難的圓雕過渡。如果沒有從淺浮雕——高浮雕——圓雕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難掌握所雕刻景物的比例關系和准確布局,也不可能很好體會雕刻各種景物的感覺。所以一個初學者,應從基本技巧開始學習,注意觀察各種花卉、草蟲、動物,尤其要注意觀察好的雕刻成品,先行臨摹,再自己加以變化。觀察動物要注意神態,因為雕刻動物時傳神是最重要的,身體的其它部分都可能也可以做變形處理,只要表示出它們的精神氣質,就可能使作品有傳神之感,成為好的作品。
薄意:薄意是一種極薄的浮雕,因為它的施用對葫蘆極少破壞,而又飽含詩情畫意,所以在一些質地好而透明度高、材料相對較小的葫蘆上,經常採用這種裝飾形式。

薄意的取材非常廣泛,其中主要有歷史人物、山水花鳥甚至書法手跡,具有吉祥寓意的題材更是經常採用。薄意的製作主要工序如同淺浮雕,但凸起部分一般不超過0.5毫米。在照顧到葫蘆瑕疵遮蓋時。應當著重整個畫面的布局章法,隨著葫蘆形的凹凸而進行雕刻,把用刀的技法與畫面的詩情畫意熔於一爐。在雕刻過程中,要用心去刻,要把自己的情感深呈作品之中,把中國畫的章法布局和畫理在薄意雕刻中展現出來,讓薄意雕刻的方寸天地,包容進名山大川的無限秀美風光,小中見大,這樣才能達到意境。薄意的線條間的空白要仔細地清根,這個工作需要極大的耐心才能完成。其後還要對其中的細部進行裝飾性修整、開臉、開絲或點綴。

(3)線刻:顧名思義,線刻就像中國畫中的白描畫一樣,是用單線條的雕刻來表現物象。
在葫蘆的雕刻中,線刻主要是以陰線雕刻表現。線刻方法簡單明了,有些結合淺浮雕雕刻,能起到很好的裝飾效果。線刻表現形式單一,在近距離把玩的葫蘆中,一般不單獨使用,大多數情況下,用於浮雕的細部描寫刻畫。
在各種雕刻中,線刻是最為省工的一種,但是真正能夠刻得出神入化,將畫面設計得典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線刻要求製作者要有較強的繪畫能力。首先用鉛筆加以勾勒,然後用平鑿側尖或特製刻刀撥刻,其實可以說是用鐵筆往葫蘆上寫畫。待全部完成作畫後,用褚石加調少許墨色,將所刻畫面塗勻,待乾燥後,用潮濕毛巾擦去浮色,這件作品就完成了。注意畫面布局一定要有章法,多參考一些畫冊,如芥子園畫集等。
(4)微刻:在葫蘆之上撥寫極小的書法,每字約有1毫米大小,也有更小一些的字,形式生動。具體製作如下:用支架夾持一塊放大鏡,做成一個觀察鏡,在頭發絲兩端夾上兩個小鐵夾,放在葫蘆之上充作劃線,透過觀察鏡,進行刻寫,然後用白水彩色塗抹即可。當製作熟練以後,不用觀察鏡也能刻制。此種工藝要求製作者有較好的書法根底,再加以練習,就可以掌握微刻了。注意葫蘆的平面要光潔,最好先用較深顏色的葫蘆。
(5)鏤雕與鏈雕:鏤雕與鏈雕是圓雕中相對獨立的雕刻技法,常與圓雕或其它技法相結合,使雕刻作品更富表現力。鏤雕也稱鏤空,即把葫蘆中沒有表現物像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現物像的部分留下來。如古代雕龍,在掏空龍口腔的同時,要在口腔里保留下一顆「珠」。這顆「珠」是原材料的一個部分,雕刻者用細刀小心翼翼地通過「龍嘴」,往裡鑿出一顆「珠」來。這顆「珠」剝離原石材後,不僅能滾動自如,而且還不能滾出「龍嘴」。

基於鏤雕的難度很大,所以從葫蘆挑選、作品布局、刀具配備到雕刻程序等,都與一般的雕刻技法有所不同。鏤雕的葫蘆必須質細性純,尤其是鏤空部分,更不應有裂紋和高密度的陰皮,否則容易造成斷裂。鏤雕使用的工具,除一般雕刻刀具外,還需要特製的長臂鑿、扒剔刀、鏟底刀、鉤型刀,以及小鋸刺等專用刀具。由於鏤雕內部景物的用空間的很大限制,只能依靠擴大入刀方向的辦法來克服操作上的困難,所以鏤雕景物的設計要求最好是多面透空。一般來說,透空的方向愈多,空洞愈密,鏤雕就愈易,效果也就愈佳。鏤雕的程序是「先外後內」,待外層景物及其它襯景的打坯、鑿坯工序全部結束之後,才能進行鏤雕。
鏈雕是用一個葫蘆鏤空雕刻出一整條活動石鏈的雕法。該法源於玉雕,卻比玉雕更難,因為葫蘆不比玉質堅韌,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鏈斷瓢破。
葫蘆的鏈雕源於清初。新中國成立以來,鏈雕的表現技法日臻完善,有時一件作品中,鏈環多達數百圈。鏈條之多,鏈環之細,前所未見,令人嘆為觀止。鏈雕對葫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須經過嚴格挑選、鑒定。一般情況下,質細性堅、純而無格的葫蘆比較合適。在葫蘆構思時,也要特別精心細致。首先要安排好鏈條的位置,使鏈條巧妙避過瑕疵。在雕刻時,鏈條可與其它景物同時打坯,但不能急於穿孔脫環,必須等待作品修光完成之後,再慢慢進行脫環。脫環是一項非常精細的工作,難度極高。先用小型鑽具小心翼翼地順著每環的內廓並排鑽孔,每孔之間略留距離,然後再用特製的小鏈刀或針鑽,謹慎按序,一一脫環。為了防止已脫鏈環遭受破損,每完成一環後,還要用「可回性打樣膏」加以固定,待整條鏈環刻成後,再將膠合的部分用溫水泡浸,慢慢脫落。
3、裝飾形式
雕刻葫蘆有印、刻、砑、燙等各種裝飾形式與手段。

印模屬於印的范圍。待葫蘆長成印上花紋,形成浮雕,一般設計在葫蘆通體,四周布滿花紋,八卦圖、五福捧壽、雲龍、太師少保、三陽開泰、合和如意、四季花開、人物故事等。印花工藝多用於蟈蟈葫蘆,因其身長便於印模,黑蟲與金鍾印花葫蘆較少。

刻,用牛角或瑪瑙刻成器具,按葫蘆圓體隨勢刻畫,線條流利,形體簡練,多為花草、魚類及戲曲人物故事。秋後,很多山東聊城等地的農民帶著自種自刻的扁圓葫蘆來津出售,物美價廉,多用於晚秋蟈蟈飼養之用。

砑,砑花是匏葫的特殊製作工藝,創制於北京。在清道光年間,北京有徐某獨善其藝,所作如天生成。天津近代有陳錦堂老藝人,為砑花工藝高手,他構思高雅,布局疏密有致,手法精細,每件作品如同浮雕國畫,題材為山水、花鳥等,還有的用畫師劉奎齡的稿子,更加絕妙名貴。砑花的製法是將葫蘆表層硬皮輕度軟化,之後用不同角度的瑪瑙砑子為工具,在已定稿葫蘆身上砑制出點、線、面,凸於平面,力輕則砑不凸出,力重則劃破表面面線,完全靠手感力度進行創制。

燙,燙面也稱火筆,老法以自製火香,製成如手指粗的燃香,中心插入鋼針以為筆頭,點燃之後導熱至銅針,用以燙畫圖案。現代以電烙鐵代替,但燙染效果,遠不及舊法理想。陳錦堂擅長這種藝法,所燙雲龍後人無人可比。現代有姓曹的和王殿華所燙山水、人物也為藏家珍藏。

漆,舊時天津大漆葫蘆,顏色絳紅,晶瑩可愛,匏體經漆之後,堅固耐用,它也同於古樂器,在美化音色方面,也會起到良好效果,也有雕與描金工藝,更為罕見。

⑥ 怎樣在葫蘆上雕刻

這個我試過比較難,就這個人覺得它比較硬而且那時候我也沒好的刀具,這個要先知道你怎麼刻,要刻什麼!!!

⑦ 葫蘆或瓢可以用什麼方式畫,或是怎麼加工一下成為一件藝術品

曬干後用漆畫,或用水粉畫再上清漆,但是一定要全乾透再畫

另註:你可以看一下王世襄寫的《錦灰堆》,那上面有詳盡的介紹,以及各種工藝,不是《錦灰二堆》也不是《三堆》。

⑧ 用葫蘆怎麼做藝術品

葫蘆自古以來就是「福祿吉祥」、「健康長壽」的象徵,也是保宅護家的良品。
葫蘆作為日常用回具,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葫答蘆開口做成各種形狀的器具使用,最常見的是用來裝水或裝酒的水壺或酒壺,也可用來舀水、淘米、舀面、盛東西東西
等。
在古代葫蘆還被用來盛葯,它保存葯物確實比其他的容器如鐵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為它有很強的密封性能,潮氣不易進入,容易保持葯物的乾燥,不致損
壞變質。另外,葫蘆還能製成舟和農具,甚至被製成火器,在戰爭中使用。

⑨ 怎樣製做葫蘆工藝品

1.葫蘆工藝品製作方法——彩色葫蘆

彩色葫蘆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也比較好掌握,製作彩色葫蘆的時候需要用到滾水,然後往裡面加入適量的骨膠。

等到骨膠完全溶解在滾水當中時加入染色的顏料,具體的顏料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進行更改,然後將葫蘆放入鍋內進行著色處理,之後撈出瀝干即可。

(9)葫蘆如何雕刻成藝術品擴展閱讀:

葫蘆製成的工藝品數以百計,有碗、盆、瓶、壺、盒、罐、爐等等。葫蘆可以作日用品,可以裝葯、盛煙和飼蟲,還可以作單純的觀賞擺件。

葫蘆所具有的特殊質地和色澤,洋溢著一股清新自然之氣,給人以古樸、凝重的審美感覺。老熟的葫蘆色黃如金,時間愈久,其色愈重。再加上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包漿最後達到紫潤光潔的程度,古色古香,令人賞心悅目。

參考資料:葫蘆工藝品-網路

⑩ 葫蘆工藝品的製作

葫蘆王,馬友誼工藝葫蘆,彩雕、刻畫,很精緻的。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